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涂覆载药凝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07570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涂覆载药凝胶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疗方法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简单高效的在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涂覆载药凝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涂覆载药凝胶涂层,使人工耳蜗电极进入耳蜗内缓慢释放药物(如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神经营养因子等),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在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涂覆载药凝胶涂层多为直接将电极浸入凝胶中反复沾取凝胶并风干的方式,其存在以下缺陷:(1)载胶量少;(2)凝胶涂层表面不平整;(3)反复沾取凝胶并风干费时费力;(4)为保证载胶量,需将电极在凝胶中反复摩擦,容易使电极发生弯折,影响电极的性能。还有一种方式是使用器械沾取凝胶后涂覆在电极表面,以得到凝胶涂层,但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电极与器械接触,容易损坏电极,影响其性能;(2)电极与器械发生摩擦,容易增加电极表面的摩擦系数,在植入时会增加周围组织创伤的可能;(3)凝胶涂层表面不平整。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简单高效、不会损坏电极且载药凝胶涂层表面平整的在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涂覆载药凝胶的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在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涂覆载药凝胶时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简单高效、不会损坏电极且载药凝胶涂层表面平整的在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涂覆载药凝胶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涂覆载药凝胶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载药凝胶装入敞口恒压注射器中;(2)推动敞口恒压注射器的推杆,使载药凝胶从针头的开口处推出,将推出的载药凝胶涂覆在人工耳蜗电极表面;(3)将涂覆有载药凝胶的人工耳蜗电极风干备用。其中,所述方法中也可以使用现有的注射器,但是为了达到均匀、平整、稳定的涂覆效果,最好采用如下设置的敞口恒压注射器:其包括针筒、推杆和针头,推杆部分位于针筒内,推杆可相对针筒活动,针头与针筒连接。针筒包括针筒本体、限位座、安装孔、进胶口和压力表,限位座和安装孔分别固定设置在针筒本体两端,限位座上设置有与推杆对应的通孔,安装孔与针头对应设置,进胶口设置在针筒本体上,压力表固定设置在针筒本体上且与针筒本体连通,针筒本体内径为5.5mm,针筒本体长度为9.5cm。推杆包括推杆本体、活塞和推杆头,活塞和推杆头分别固定设置在推杆本体两端,推杆本1穿过限位座上的通孔,活塞位于针筒本体内,推杆头位于针筒本体外侧,限位座上的通孔为螺纹孔,推杆本体为螺纹推杆,螺纹孔与螺纹推杆对应设置。针头包括针头本体、螺纹部和出胶口,螺纹部和出胶口固定设置在针头本体两端,安装孔内侧为螺纹,螺纹部与安装孔对应,其中出胶口直径为110um~340um,在出胶口直径为110um时效果最佳。上述敞口恒压注射器的设置可以根据涂覆载药凝胶的环境或条件而增减某些结构设置。作为本发明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涂覆载药凝胶的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1)中,所述载药凝胶为载药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作为本发明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涂覆载药凝胶的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载药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经过以下预处理:将载药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置于人工外淋巴液中透析,再经干燥、过筛。作为本发明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涂覆载药凝胶的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透析的时间为36h。作为本发明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涂覆载药凝胶的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过筛是过30目药典筛网。作为本发明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涂覆载药凝胶的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中,所述推杆为螺纹推杆,通过调节推力,使载药凝胶被均匀缓慢推出。作为本发明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涂覆载药凝胶的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推力为2.8~26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注射器将载药凝胶缓慢涂覆在人工耳蜗电极表面形成涂层,具有涂层表面平整、涂层厚度均一、载药凝胶载药量稳定的优点,且本发明方法简单省时,不会影响电极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涂覆载药凝胶的方法、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在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涂覆载药凝胶后的示意图。图2为人工耳蜗电极表面涂覆载药凝胶前的示意图。图3为直接将人工耳蜗电极浸入凝胶中所得载药凝胶涂层的示意图。图4为针头孔径为340μm时推出的载药凝胶。图5为针头孔径为210μm时推出的载药凝胶。图6为针头孔径为160μm时推出的载药凝胶。图7为针头孔径为110μm时推出的载药凝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配方、比例等可因地制宜做出选择而对结果并无实质性影响。实施例将载药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cha),置于人工外淋巴液中连续透析36小时,取出晾干,过30目药典筛网,取10ml,装于10ml注射器中。注射器为自制敞口恒压注射器(针筒内径5.5mm,面积23.758平方毫米,针筒长9.5cm)。分别取不同孔径的平头针头(23g、27g、30g、32g针头的孔径分别340μm、210μm、160μm、110μm,与自制敞口恒压注射器连接,同时注射器上设置有压力表,显示推杆处的推力f。旋转螺纹推杆至注射器的最右侧,将载药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推送到进胶口,缓慢旋转螺纹推杆,推动凝胶往针头方向移动,当活塞经过进胶口、封闭针筒时,针筒内逐渐形成恒定压力,缓慢旋转螺纹推杆,调节推力f,使载药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均匀速缓慢推出。将推出的载药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均匀单层涂覆于电极表面,在通风柜中风干10min,记录载药量(mg)(请参见表1)。不同孔径的针头推出的载药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请参见图4~7。涂覆载药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之前的人工耳蜗电极请参见图2,涂覆载药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之后的人工耳蜗电极请参见图1。表1针头孔径340μm210μm160μm110μm载药量(mg)5550.23428.4推力f(n)2.8~4.59.0~1313~1723~26压强(pa)1.177~1.8913.782~5.4635.463~7.1449.666~10.926表1中,不同针头孔径下,使用不同的推力f,可使载药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缓慢均匀地被推出,均匀地涂覆于电极表面。如推力f过大或过小,载药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推出速度过快或过慢,均无法实现均匀涂覆。同时,参考耳蜗植入手术要求,电极植入开窗口不可过大,因此,以针头孔径为110μm时为最佳方案。对比例将电极浸入凝胶中,反复沾取风干,得到凝胶涂层(请参见图3)。通过图1和3的对比,很容易可以看出,本发明涂覆方法所得的凝胶涂层具有更加均匀,表面更加平整,且电极前端不受影响;对比例涂覆方法使电极前端弯折,且涂层不均匀。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