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混凝土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2128发布日期:2018-09-08 00:0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全自动混凝土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出数量快速增长,尤其是混凝土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化率更低,不能很好的处理和综合利用,造成浪费资源、侵占土地、污染环境等。因此在破碎处理时一般是将混凝土立柱破碎成块,目前采用的设备一般包括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或锤式破碎机,通过捶打、击打等方式完成混凝土立柱的破碎,很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而且受力不均匀,破碎时间长、工作效率低,整机操作的连续性较差。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特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混凝土破碎装置。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混凝土破碎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自动上料机构、混凝土破碎机构和混凝土输出机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轨道和多个支撑梁,多个支撑梁均匀间隔设置在上料轨道上,所述混凝土破碎机构包括机架、横梁、升降杆和液压缸,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一横梁,横梁通过升降杆连接液压缸,所述横梁的底端设置有若干齿轮,所述混凝土输出机构包括传送带和多个链轮,所述传送带在多个链轮的配合下完成破碎后的混凝土的输出。

进一步地,多个支撑梁两两之间预留有调整间隙。

进一步地,齿轮的端面设置有合金钢材质的锯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整个操作过程为液压全自动控制,整机操作的连续性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企业成本低,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自动上料机构,3、混凝土破碎机构,4、混凝土输出机构,5、上料轨道,6、支撑梁,7、机架,8、横梁,9、升降杆,10、液压缸,11、齿轮,12、传送带,13、链轮,14、调整间隙,15、锯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全自动混凝土破碎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自动上料机构2、混凝土破碎机构3和混凝土输出机构4,自动上料机构2包括上料轨道5和多个支撑梁6,多个支撑梁6均匀间隔设置在上料轨道5上,混凝土破碎机构3包括机架7、横梁8、升降杆9和液压缸10,机架7上设置有一横梁8,横梁8通过升降杆9连接液压缸10,横梁8的底端设置有若干齿轮11,混凝土输出机构4包括传送带12和多个链轮13,传送带12在多个链轮13的配合下完成破碎后的混凝土的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支撑梁6两两之间预留有调整间隙14,在混凝土立柱上料之前,预先测量混凝土立柱的尺寸,通过调整间隙确定多个支撑梁相互的间距,其后将混凝土立柱安置在支撑梁上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齿轮11的端面设置有合金钢材质的锯齿15,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受力强度,能够显著增大破坏力,提高破碎效率和破碎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整个操作过程为液压全自动控制,整机操作的连续性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企业成本低,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混凝土破碎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自动上料机构、混凝土破碎机构和混凝土输出机构,自动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轨道和多个支撑梁,多个支撑梁均匀间隔设置在上料轨道上,混凝土破碎机构包括机架、横梁、升降杆和液压缸,机架上设置有一横梁,横梁通过升降杆连接液压缸,横梁的底端设置有若干齿轮,混凝土输出机构包括传送带和多个链轮,传送带在多个链轮的配合下完成破碎后的混凝土的输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整个操作过程为液压全自动控制,整机操作的连续性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企业成本低,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肖玉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仓市伦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23
技术公布日:2018.09.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