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内空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6760发布日期:2018-12-05 16:3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气过滤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厂房内空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空气过滤装置是一种专用于空气进行粉尘或杂质进行过滤,从而达到空气质量提高的效果,其在各个领域中均得到广泛的使用,而本发明中则主要针对厂房内工作环境进行空气过滤,从而更好的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现有的厂房内空气过滤装置包括主体、进气管和出气管,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横向设置有灰尘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层,将工作腔隔成上腔室、中腔室和下腔室,活性炭过滤层位于灰尘过滤网的下方,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管连通设置在进气口处,出气管连通设置在出气口处,并且进气口与上腔室相通,出气口与下腔室相通,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风机,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风机;这种厂房内空气过滤装置使用中发现,其在过多进行灰尘和杂质过滤后会形成灰尘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层的堵塞,清理非常麻烦;并且其内部无法进行更好的观察,从而无法按照内部状况进行适应性装置调节,使用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进行内部观察,提高使用可靠性;并且可对灰尘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层进行更好的清理,防止堵塞,清理更为方便的厂房内空气过滤装置。

本发明的厂房内空气过滤装置,包括主体、进气管和出气管,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横向设置有灰尘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层,将工作腔隔成上腔室、中腔室和下腔室,活性炭过滤层位于灰尘过滤网的下方,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管连通设置在进气口处,出气管连通设置在出气口处,并且进气口与上腔室相通,出气口与下腔室相通,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风机,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风机;还包括水箱、连通管、第一输出管、第二输出管和出水管,所述水箱安装在主体的上方,所述连通管的输入端与水箱连通,并在连通管上设置有控制阀,第一输出管和第二输出管的输入端均与连通管的输出端连通,并且第一输出管的输出端位于上腔室内,第二输出管的输出端位于中腔室内,所述第一输出管和第二输出管的输出端均设置有多组喷头,所述出水管与主体的下腔室连通;所述主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观察孔,并在第一观察孔处设置有第一透明挡板,所述第一观察孔与中腔室相通,还包括第一把手、第一转轴、第一带动轴和第一刷毛,所述第一把手位于主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带动轴和第一刷毛均位于中腔室内,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把手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透明挡板并伸入至中腔室内与第一带动轴连接,所述第一刷毛安装在所述第一带动轴上,并且所述第一刷毛贴紧所述第一透明挡板。

本发明的厂房内空气过滤装置,所述主体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观察孔,并在第二观察孔处设置有第二透明挡板,所述第二观察孔与下腔室相通,还包括第二把手、第二转轴、第二带动轴和第二刷毛,所述第二把手位于主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带动轴和第二刷毛均位于下腔室内,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二把手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透明挡板并伸入至下腔室内与第二带动轴连接,所述第二刷毛安装在所述第二带动轴上,并且所述第二刷毛贴紧所述第二透明挡板。

本发明的厂房内空气过滤装置,还包括四组滚轮,所述四组滚轮分别安装在主体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

本发明的厂房内空气过滤装置,还包括四组支撑柱,所述四组支撑柱分别安装在主体的底部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四组滚轮分别安装在四组支撑柱的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第一透明挡板对中腔室内状况进行观察,从而提高使用可靠性,并且可在第一透明挡板脏污时通过第一把手带动第一刷毛对第一透明挡板进行清理,更为实用;通过水箱、连通管、第一输出管和第二输出管的设置,可喷水至灰尘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层,从而完成清理工作,防止堵塞,清理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厂房内空气过滤装置,包括主体1、进气管2和出气管3,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横向设置有灰尘过滤网4和活性炭过滤层5,将工作腔隔成上腔室、中腔室和下腔室,活性炭过滤层位于灰尘过滤网的下方,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管连通设置在进气口处,出气管连通设置在出气口处,并且进气口与上腔室相通,出气口与下腔室相通,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风机6,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风机7;还包括水箱8、连通管9、第一输出管10、第二输出管11和出水管12,水箱安装在主体的上方,连通管的输入端与水箱连通,并在连通管上设置有控制阀13,第一输出管和第二输出管的输入端均与连通管的输出端连通,并且第一输出管的输出端位于上腔室内,第二输出管的输出端位于中腔室内,第一输出管和第二输出管的输出端均设置有多组喷头14,出水管与主体的下腔室连通;主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观察孔,并在第一观察孔处设置有第一透明挡板15,第一观察孔与中腔室相通,还包括第一把手16、第一转轴17、第一带动轴18和第一刷毛19,第一把手位于主体的外侧,第一带动轴和第一刷毛均位于中腔室内,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把手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透明挡板并伸入至中腔室内与第一带动轴连接,第一刷毛安装在第一带动轴上,并且第一刷毛贴紧第一透明挡板;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第一透明挡板对中腔室内状况进行观察,从而提高使用可靠性,并且可在第一透明挡板脏污时通过第一把手带动第一刷毛对第一透明挡板进行清理,更为实用;通过水箱、连通管、第一输出管和第二输出管的设置,可喷水至灰尘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层,从而完成清理工作,防止堵塞,清理更为方便。

本发明的厂房内空气过滤装置,主体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观察孔,并在第二观察孔处设置有第二透明挡板20,第二观察孔与下腔室相通,还包括第二把手21、第二转轴、第二带动轴和第二刷毛22,第二把手位于主体的外侧,第二带动轴和第二刷毛均位于下腔室内,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二把手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透明挡板并伸入至下腔室内与第二带动轴连接,第二刷毛安装在第二带动轴上,并且第二刷毛贴紧第二透明挡板;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第而透明挡板对下腔室内状况进行观察,从而提高使用可靠性,并且可在第二透明挡板脏污时通过第二把手带动第二刷毛对第二透明挡板进行清理,更为实用。

本发明的厂房内空气过滤装置,还包括四组滚轮23,四组滚轮分别安装在主体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通过上述设置,可更方便进行移动,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本发明的厂房内空气过滤装置,还包括四组支撑柱24,四组支撑柱分别安装在主体的底部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四组滚轮分别安装在四组支撑柱的底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空气过滤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厂房内空气过滤装置,其可进行内部观察,提高使用可靠性;并且可对灰尘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层进行更好的清理,防止堵塞,清理更为方便;包括主体、进气管和出气管,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横向设置有灰尘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层,将工作腔隔成上腔室、中腔室和下腔室,主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管设有进气风机,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风机;还包括水箱、连通管、第一输出管、第二输出管和出水管,第一输出管和第二输出管的输出端均设置有多组喷头;主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观察孔,并在第一观察孔处设置有第一透明挡板,还包括第一把手、第一转轴、第一带动轴和第一刷毛。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阳蓝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26
技术公布日:2018.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