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剁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621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剁碎机。



背景技术:

茶叶,是著名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被称为“东方饮料的皇帝”。经分析,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单宁、茶多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游离氨基酸、叶绿素、芳香油和多种维生素等400多种成分。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作为我国特有饮料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代“本草”类医书在提及茶叶时记载其有止渴、清神、利尿、止咳、祛痰、明目、除烦去腻、驱困轻身等。

目前,茶叶的使用通常是利用沸水直接冲泡或者提取后制备成品茶饮料,两种方式都是作为饮品食用。申请人对茶叶的食用方式进行开拓,利用茶叶作为辅料与面粉一起制备面条,但是需要将鲜茶叶或者浸湿后的茶叶剁碎,挤压茶汁,将茶汁与面粉混合。但是,此工艺目前没有专门的茶叶粉碎设备,现有的粉碎机粉碎后的茶叶只能成碎片状,不能充分的将茶汁压榨出来,所以需要另行压榨,增加了加工工序。对此,亟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将茶叶剁碎的同时将茶汁充分压出的茶叶剁碎机,以适应茶叶面条的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茶叶剁碎机,以实现剁碎茶叶的同时榨出茶汁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剁碎机,包括储料桶,剁碎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剁碎机构位于储料桶,剁碎机构包括刀轴和运动轴,所述刀轴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滚动轴承,所述运动轴穿过滚动轴承并与刀轴垂直,刀轴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刀片;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和凸轮,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与凸轮转动连接,凸轮的外缘与所述运动轴的顶部间隙配合,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刀轴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待剁碎的茶叶投放到储料桶内,启动一号电机,因为一号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凸轮,凸轮的外缘又与运动轴的顶部间隙配合,因此一号电机的运转可以带动凸轮发生转动,凸轮的转动带动运动轴上下往复的运动。又因转动轴通过滚动轴承垂直连接了刀轴,这样便带动刀轴上下往复的运动;同时启动二号电机,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与刀轴连接,这样通过二号电机的运行带动刀轴围绕运动轴发生水平的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利用一号电机和凸轮带动运动轴的上下往复运动,进一步带动刀轴发生上下往复的运动,刀轴上的刀片反复的对储料桶中的茶叶进行切碎;同时通过在刀轴上设置的滚动轴承,刀轴又连接二号电机的输出轴,这样实现刀轴的上下往复运动和水平转动,刀轴带动刀片对茶叶的多个方向施加作用力,在上下剁切的同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挤压,进而实现了茶叶剁碎和压榨茶汁同时进行的有益效果。

以下是对基础技术方案的优化:

优化方案一:所述储料桶包括内桶和外桶,内桶和外桶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内桶上设有若干孔洞。为了方便压榨出的茶汁随时排出进行收集,将储料桶设置为内桶和外桶,内桶上设置孔洞,这样压榨出的茶汁通孔孔洞渗透到外桶中集中储存收集。

优化方案二,基于优化方案一:所述外桶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集中收集在外桶中的茶汁利用排液管排出,减少了倾倒茶汁的环节,可以边剁碎茶叶,边将随时收集到的茶汁用于加工面条,压缩加工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优化方案三,基于优化方案二:所述内桶的底部连接有转轴,转轴穿过外桶的桶底,转轴连接有三号电机。这样的设置可以利用三号电机是转轴发生转动,进而使得内桶发生水平方向的转动,这样内桶中的茶叶又增加了内桶转动施加的挤压力,压榨茶汁的效率更高,桶内桶转动能够产生离心力,将压榨出的茶汁快速的排入到外桶进行收集。

优化方案四,基于优化方案三:所述外桶的底部呈漏斗状,所述排液管连接在外桶底部的最低处。底部漏斗状的外桶更能够较好收集茶汁,利于茶汁向最低处流动,减少茶汁在外桶中得残留。

优化方案五,基于优化方案四:所述内桶内设有环形刮片,刮片与内桶的内壁贴合,刮片上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还与运动轴连接。因为内桶的水平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会使得较多的茶叶靠近内桶的桶壁,不利于很好的剁碎,所以设置环形的刮片,刮片再通过支撑杆与运动轴连接,这样在运动轴上下往复运动的同时带动刮片上下往复,将内桶内壁的茶叶刮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茶叶剁碎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记:凸轮1、运动轴2、支撑杆3、刮片4、刀轴5、刀片6、外桶7、内桶8、转轴9、排液管10、套筒11、三号电机12。

如图1所示,一种茶叶剁碎机,包括储料桶,剁碎机构和动力机构;储料桶包括内桶8和外桶7,内桶8和外桶7之间留有间隙;外桶7的底部呈漏斗状,外桶7底部的最低处设有穿孔,穿孔内设有套筒11,套筒11的高度大于外桶7的厚度,外桶7底部的最低处还连接有排液管10。内桶8上设有若干孔洞;内桶8的底部连接有转轴9,转轴9穿过外桶7底部的套筒11,并与套筒11滑动连接,转轴9连接有三号电机12,内桶8内设有环形刮片4,刮片4连接有支撑杆3,刮片4与内桶8的内壁贴合。

剁碎机构位于内桶8中,剁碎机构包括刀轴5和运动轴2,刀轴5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滚动轴承,运动轴2穿过滚动轴承并与刀轴5垂直,刀轴5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刀片6,运动轴2通过支撑杆3与刮片4连接;动力机构包括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和凸轮1,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与凸轮1转动连接,凸轮1的外缘与运动轴2的顶部间隙配合,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刀轴5连接。

待剁碎的茶叶投放到内桶8内,启动一号电机,因为一号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凸轮1,凸轮1的外缘又与运动轴2的顶部间隙配合,因此一号电机的运转可以带动凸轮1发生转动,凸轮1的转动带动运动轴2上下往复的运动。又因转动轴通过滚动轴承垂直连接了刀轴5,这样便带动刀轴5上下往复的运动;同时启动二号电机,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与刀轴5连接,这样通过二号电机的运行带动刀轴5围绕运动轴2发生水平的转动。刀轴5的上下往复运动和水平转动,刀轴5带动刀片6对茶叶的多个方向施加作用力,在上下剁切的同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挤压,进而实现了茶叶剁碎和压榨茶汁同时进行的有益效果。剁碎后挤压出的茶汁随内桶8的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通过孔洞渗出到外桶7,再经外桶7连接的排液管10排出收集。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食品加工设备领域的一种茶叶剁碎机,包括储料桶,剁碎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剁碎机构位于储料桶,剁碎机构包括刀轴和运动轴,所述刀轴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滚动轴承,所述运动轴穿过滚动轴承并与刀轴垂直,刀轴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刀片;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和凸轮,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与凸轮转动连接,凸轮的外缘与所述运动轴的顶部间隙配合,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刀轴连接。该发明实现刀轴的上下往复运动和水平转动,刀轴带动刀片对茶叶的多个方向施加作用力,在上下剁切的同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挤压,进而实现了茶叶剁碎和压榨茶汁同时进行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湄潭县君梦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26
技术公布日:2017.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