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844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化学实验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教学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化学实验台。



背景技术:

学生在做化学实验时,实验台是十分必要的设备,而在现有的化学教学中,就缺少这样的随堂实验装置,从而使得化学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化学实验台,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化学实验台,包括承载组件、测温组件和气体收集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基座和通过固定装置垂直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的背板,所述背板前端面右侧设置有实验器材存放架,所述背板的左侧设置有实验试管固定架,所述实验试管固定架的右侧设置有储气试管固定架,所述实验试管固定架和所述储气试管固定架为一体结构,所述实验试管固定架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实验试管槽,所述储气试管固定架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储气试管槽,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实验试管槽对应的试管槽,所述试管槽的右侧设置有与所述储气试管槽对应的固定槽,在所述背板上位于所述实验试管固定架的正上方竖直设置有与所述实验试管槽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测温组件下滑槽,在所述背板上位于所述测温组件下滑槽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测温组件下滑槽垂直的测温组件平移槽,所述测温组件下滑槽和所述测温组件平移槽均为通槽,所述气体收集组件设置于所述背板的前端面上,所述测温组件包括温度计和温度计固定架,所述温度计固定架的前段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温度计固定胶圈,所述温度计穿过所述温度计固定胶圈且与所述温度计固定胶圈过盈配合,所述温度计固定架的后端固连有测温组件固定盘,所述测温组件固定盘的后端设置有滑移方块,所述测温组件固定盘的后端面与所述背板的前端面配合以使所述滑移方块与所述测温组件下滑槽或所述测温组件平移槽滑动配合,所述滑移方块的后端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后端与内螺纹圆筒螺纹配合,所述内螺纹圆筒的后端固连有操纵手柄,所述内螺纹圆筒和所述测温组件固定盘的外径大于所述测温组件下滑槽和所述测温组件平移槽的宽度。

作为限定,所述测温组件平移槽在远离所述测温组件下滑槽的下平面上设置有测温组件存放槽。

作为另一种限定,在所述背板上位于所述实验试管固定架和所述实验器材存放架之间设置有气体收集组件固定孔,所述气体收集组件固定孔在所述背板上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实验试管固定架和所述实验器材存放架的高度,所述气体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管和收集管固定架,所述收集管的上方开口设置有锥形胶塞,所述锥形胶塞设置有进气孔和排气孔以分别连接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设置于所述收集管底部且另一端伸出所述锥形胶塞与连接胶管连通设置,所述连接胶管与所述进气导管连接,所述进气导管穿过进气胶塞,所述进气胶塞在所述收集管收集气体时与所述储气管的开口密封配合,所述收集管固定架的前段设有收集管固定圈,所述收集管固定圈的前段设有预紧开口,所述收集管与所述收集管固定圈装配,所述收集管固定架的后端固连有气体收集组件固定盘,所述气体收集组件固定盘的后端设置有旋转螺纹柱,所述气体收集组件固定盘的后端面与所述背板的前端面配合以使所述旋转螺纹柱与气体收集组件固定孔转动配合,所述旋转螺纹柱后端与内螺纹旋转圆筒螺纹配合,所述内螺纹旋转圆筒的后端固连有旋转手柄,所述内螺纹旋转圆筒和气体收集组件固定盘的外径大于所述气体收集组件固定孔的直径。

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实验器材存放架上设置有试管存放圆槽和烧杯存放槽,所述基座在与所述试管存放圆槽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试管存放圆槽数量相同的试管存放支架,所述试管存放支架一端与所述基座固连且另一端穿过所述试管存放圆槽的圆心位置处,所述基座在与所述烧杯存放槽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烧杯固定槽。

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竖直固定板、水平固定板和三角形固定板,所述竖直固定板的一个端部与所述水平固定板的一个端部固连,所述三角形固定板相互垂直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所述竖直固定板和所述水平固定板的竖直中心线位置处固连,所述竖直固定板和所述水平固定板在竖直中心线的两端均布有固定螺母。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竖直固定板、所述水平固定板和所述三角形固定板一体加工成型。

作为限定,所述固定装置为4个,所述基座和所述背板的结合处设置有四个固定部,所述四个固定部分别位于所述背板前侧的两个端部和后侧的两个端部,所述四个固定装置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固定螺母配合以将所述四个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四个固定部。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三角形固定板上设置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为三角形。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发明可方便实验器具的取拿或存放,同时可以避免实验器具不必要的损坏,并能进行多种实验器材的存放,进而可演示多种化学实验,其通用性强,可提升学习效果,保证教学生动有趣,本发明适合在化学教学中广泛应用;

(2)本发明设置有测温组件下滑槽和测温组件平移槽,保证测温组件可以在其中自由滑移,可通过一组测温组件对多个实验试管进行温度测量,通用性强;

(3)本发明的气体收集组件可以旋转,当收集组件开口向下时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当收集组件开口向上时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综上,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满足化学教学需求,并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承载组件的前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承载组件的后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测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气体收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承载组件;111、背板;112、气体收集组件固定孔;113、测温组件存放槽;114、测温组件平移槽;115、测温组件下滑槽;121、基座;122、试管槽;123、试管存放支架;124、烧杯固定槽;125、固定槽;131、竖直固定板;132、水平固定板;133、三角形固定板;134、固定螺母;135、减重孔;141、实验试管固定架;142、实验试管槽;143、储气试管固定架;144、储气试管槽;151、实验器材存放架;152、试管存放圆槽;153、烧杯存放槽;2、测温组件;211、温度计;212、温度计固定架;213、温度计固定胶圈;214、测温组件固定盘;215、滑移方块;216、螺纹柱;217、内螺纹圆筒;218操纵手柄;3、气体收集组件;311、收集管;312、锥形胶塞;313、排气管;314、进气管;315、连接胶管;316、进气导管;317、进气胶塞;318、储气管;321、收集管固定圈;322预紧开口;323、收集管固定架;324、气体收集组件固定盘;325、旋转螺纹柱;326、内螺纹旋转圆筒;327、旋转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出现的方位词“前、后”均是将背板111固定于

基座121时背板111所在的平面为基准,其中,“前”指的是背板111朝向测温组件2的方向,“后”指的是背板111背离测温组件2的方向,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位词的出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技术方案,对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限制。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化学实验台,包括承载组件1、测温组件2和气体收集组件3,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基座121和通过固定装置垂直固定于所述基座121上的背板111,所述背板111前端面右侧设置有实验器材存放架151,所述背板1的左侧设置有实验试管固定架141,所述实验试管固定架141的右侧设置有储气试管固定架143,所述实验试管固定架141和所述储气试管固定架143为一体结构,所述实验试管固定架141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实验试管槽142,所述储气试管固定架143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储气试管槽144,所述基座121上设置有与所述实验试管槽142对应的试管槽122,所述试管槽122的右侧设置有与所述储气试管槽144对应的固定槽125,在所述背板111上位于所述实验试管固定架141的正上方竖直设置有与所述实验试管槽142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测温组件下滑槽115,在所述背板111上位于所述测温组件下滑槽115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测温组件下滑槽115垂直的测温组件平移槽114,所述测温组件下滑槽115和所述测温组件平移槽114均为通槽,所述气体收集组件3设置于所述背板111的前端面上,所述测温组件2包括温度计211和温度计固定架212,所述温度计固定架212的前段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温度计固定胶圈213,所述温度计211穿过所述温度计固定胶圈213且与所述温度计固定胶圈213过盈配合,所述温度计固定架212的后端固连有测温组件固定盘214,所述测温组件固定盘214的后端设置有滑移方块215,所述测温组件固定盘214的后端面与所述背板111的前端面配合以使所述滑移方块215与所述测温组件下滑槽115或所述测温组件平移槽114滑动配合,所述滑移方块215的后端设置有螺纹柱216,所述螺纹柱216的后端与内螺纹圆筒217螺纹配合,所述内螺纹圆筒217的后端固连有操纵手柄218,所述内螺纹圆筒217和所述测温组件固定盘214的外径大于所述测温组件下滑槽115和所述测温组件平移槽114的宽度。

在本发明中,试管槽122与固定槽125是在基座121上加工的圆形槽,试管槽122与实验试管槽142一起对实验试管进行固定,固定槽125与储气试管槽144一起对储气试管进行固定,从而保证试管固定的稳定。

在测温组件2中,温度计固定胶圈213与温度计固定架212采用一体式结构,同时温度计固定胶圈213与温度计211过盈配合保证固定稳固,温度计固定架212后方设计有测温组件前固定盘214,测温组件前固定盘后方214设计有滑移方块215,滑移方块215后方设计有螺纹柱216,螺纹柱216与由内螺纹圆筒217和操纵手柄218组成的操纵机构连接,滑移方块215可以在测温组件平移槽114、测温组件下滑槽115内滑行,当运行至测温组件下滑槽115底部时,开始对实验进行测温,任意位置想要锁紧固定时只需拧紧操纵手柄218,即可缩短测温组件前固定盘214与内螺纹圆筒217之间的距离,实现压紧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测温组件平移槽114在远离所述测温组件下滑槽115的下平面上设置有测温组件存放槽113。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测温组件2在非使用状态时,滑移方块215可以与测温组件存放槽113配合,进而对测温组件2进行存放。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5所示,在所述背板111上位于所述实验试管固定架141和所述实验器材存放架151之间设置有气体收集组件固定孔112,所述气体收集组件固定孔112在所述背板111上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实验试管固定架141和所述实验器材存放架151的高度,所述气体收集组件3包括收集管311和收集管固定架323,所述收集管311的上方开口设置有锥形胶塞312,所述锥形胶塞312设置有进气孔和排气孔以分别连接进气管314和排气管313,所述进气管314一端设置于所述收集管311底部且另一端伸出所述锥形胶塞312与连接胶管315连通设置,所述连接胶管315与所述进气导管316连接,所述进气导管316穿过进气胶塞317,所述进气胶塞317在所述收集管311收集气体时与所述储气管318的开口密封配合,所述收集管固定架323的前段设有收集管固定圈321,所述收集管固定圈321的前段设有预紧开口322,所述收集管311与所述收集管固定圈321装配,所述收集管固定架323的后端固连有气体收集组件固定盘324,所述气体收集组件固定盘324的后端设置有旋转螺纹柱325,所述气体收集组件固定盘324的后端面与所述背板111的前端面配合以使所述旋转螺纹柱325与气体收集组件固定孔112转动配合,所述旋转螺纹柱325后端与内螺纹旋转圆筒326螺纹配合,所述内螺纹旋转圆筒326的后端固连有旋转手柄327,所述内螺纹旋转圆筒326和气体收集组件固定盘324的外径大于所述气体收集组件固定孔112的直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收集管311上方设计有锥形胶塞312密封在收集管311上方,锥形胶塞312上方插入排气管313和进气管314,其中进气管314一端直插到收集管311底部,另一端伸出锥形胶塞312与连接胶管315相连,连接胶管315与进气导管316相连,进气导管316穿过进气胶塞317,使用过程中只需将进气胶塞317塞入气体产生的储气管318即可。

收集管固定圈321优选采用橡胶结构,前端设计有预紧开口322,预紧开口322的设计保证收集管固定圈321与收集管的配合更加稳定,收集管321固定圈后方设计有收集管固定架323,收集管固定架323后方设计有气体收集组件前固定盘324,气体收集组件前固定盘324后方设计有旋转螺纹柱325,旋转螺纹柱325穿过背板111上的气体收集组件固定孔112,内螺纹圆筒326与旋转手柄327为一体式结构,内螺纹圆筒326与旋转螺纹柱325螺纹配合。通过调节旋转手柄327,可以减小气体收集组件前固定盘324与内螺纹圆筒326之间的距离,实现夹紧背板111的作用,进而可以将气体收集组件3锁止于任意角度,当气体收集组件3开口向下时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当气体收集组件3开口向上时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实验器材存放架151上设置有试管存放圆槽152和烧杯存放槽153,所述基座121在与所述试管存放圆槽152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试管存放圆槽152数量相同的试管存放支架123,所述试管存放支架一端与所述基座121固连且另一端穿过所述试管存放圆槽152的圆心位置处,所述基座121在与所述烧杯存放槽153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烧杯固定槽124。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实验器材存放架151上设置有多个试管存放槽152和一个烧杯固定槽153,基座121在与试管存放圆槽152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试管存放圆槽152数量相同的试管存放支架123,试管可以倒置于试管存放支架123上,以便试管残留液体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竖直固定板131、水平固定板132和三角形固定板133,所述竖直固定板131的一个端部与所述水平固定板132的一个端部固连,所述三角形固定板133相互垂直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所述竖直固定板131和所述水平固定板132的竖直中心线位置处固连,所述竖直固定板131和所述水平固定板132在竖直中心线的两端均布有固定螺母134。

优选地,所述竖直固定板131、所述水平固定板132和所述三角形固定板133一体加工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为4个,所述基座121和所述背板111的结合处设置有四个固定部,所述四个固定部分别位于所述背板111前侧的两个端部和后侧的两个端部,所述四个固定装置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固定螺母134配合以将所述四个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四个固定部。

这样,四个固定装置分别在背板111前侧的两个端部和后侧的两个端部将基座121和背板111进行固定,进一步保证了基座121和背板111连接的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三角形固定板(133)上设置有减重孔(135),所述减重孔(135)为三角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