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功能柱的实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1235阅读:3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功能柱的实验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功能柱的实验台。



背景技术:

实验室中,为了满足中央桌和仪器台傻瓜你的水、电、气路的有序排放,从而必须保证管路的合力走向和便利安装,并且使之古河实验室简洁、美观、大方。

现有实验室水电气的设置,基本采用地下预埋管道的方式,但是这样施工难度大,特别是针对改造的实验室,要将地平破坏,设计结果单一,施工难度大,并且今后维修也不方便。也有采用工业桥架从天花板上进行对接,但是桥接美观度比较差,不适合整体实验室的美观要求。

针对以上所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功能柱,如申请号为201520788610.2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功能柱,由外壳、挡板和门板构成,外壳的下端有窗口,窗口连接门板,门板通过荷叶与外壳连接,门板上设置小扣手,在与门板连接的外壳边缘设置有磁吸,挡板的位置可调节,形成挡板与挡板那之间和挡板与外壳之间的空间分个区,空间分割区内可走强电管线、弱电管线或者气体管路。这种功能柱的设置虽然方便了实验室的水电气的的改造工作的进行,但是其封闭空间分割区的门板裸露在外,小孩或对功能柱不了解的人员可能会有很容易的打开门板,从而接触到空间分割区内的强电管线、弱电管线或者气体管路等,并且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可能会因误操作而打开门板,从而使空间分割区内的强电管线、弱电管线或者气体管路等裸露在外,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功能柱的实验台,解决了实验台由于线路过多不便于检修以及实验物品无法放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功能柱的实验台,包括实验台主体,以及位于实验台主体上的功能柱,在功能柱内设置有空腔,实验台主体上设置与空腔连通的通孔,空腔内设置有线路腔和容置腔,容置腔与线路腔之间设置有分隔的第一隔板,功能柱侧壁上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检修仓口以及位于检修口内的检修仓,检修仓内设置若干垫板,垫板与检修仓之间设置滑移组件,检修口处设置门板,门板与检修口之间设置第一磁吸组件,检修仓内位于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用于检修线路腔的检修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实验台主体进行检修时,首先开启位于检修仓口的门板,门板开启口使得检修仓与外界之间连通,此时通过滑移组件将垫板从检修仓内取出,取出后可直接通过检修口对线路腔内的线路进行检修,同时为了避免在不必要时门板开启,在门板与检修仓口之间设置有第一磁吸组件可使得门板封住,垫板上可以放置一些所需的杂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检修仓竖直方向对称设置有固定板,滑移组件包括位于检修仓侧壁上的若干滑槽,垫板两侧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滑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得垫板从检修仓内取出时,可以通过使得垫板上的滑边与检修仓内的滑槽分离来实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磁吸组件包括位于门板上的磁铁,检修仓口上设置有与磁铁配合的第一磁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门板与检修仓口贴合时,门板转动铰接于检修仓口一侧,门板另一侧上设置的磁铁与检修仓口处的第一磁性件吸合,此时门板关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检修口处设置有检修门,检修门与检修口之间设置第二磁吸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避免放置的杂物掉落进线路腔内,在检修口处设置有检修门,检修门与检修口通过第二磁吸组件固定,避免在不需要检修门开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二磁吸组件包括位于检修门上的磁吸,检修口边缘设置有与磁吸配合的第二磁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修门上设置有磁吸可以与检修口处的第二磁性件体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检修门上设置有手柄,门板上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与把手的设置可以方便门板与检修门的开启与关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线路腔内设置有若干与第一隔板垂直的第二隔板,线路腔在第二隔板的作用下被分隔为若干腔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实验室线路管路较多,为了方便区分检查,线路腔在第二隔板的作用下被分隔为若干个腔室。

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线路检修以及物品放置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验台的轴测图;

图2是实验台的爆炸视图;

图3是功能柱的轴测图一;

图4是功能柱的轴测图二;

图5是图4中的A部放大图;

图6是功能柱去垫板轴测图;

图7是功能柱的轴测图三;

图8是图7中的B部放大图。

图中,1、实验台主体;11、通孔;2、功能柱;21、空腔;22、第一隔板;221、检修口;2211、第二磁性件;222、检修门;2221、手柄;2222、磁吸;23、线路腔;231、第二隔板;24、容置腔;241、固定板;242、检修仓;2421、垫板;2422、滑槽;2423、检修仓口;2424、第一磁性件;243、门板;2431、把手;2433、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功能柱的实验台,包括实验台主体1以及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实验台上表面边缘的四棱柱型的功能柱2。功能柱2内设空腔21,其上端固定连接天花板,下端固定连接实验台主体1,实验台主体1上与功能柱2连接的部位设置有通孔11,通孔11与功能柱2内部的空腔21连通。

如图3所示,功能柱2内的空腔21由一个与功能柱2的侧板大小相同的第一隔板22分割成线路腔23和容置腔24,其线路腔23内又设置有两个与第一隔板22垂直的第二隔板231(根据实验室要求,第二隔板231的数量可设置成多个,此处为说明结构,设置为两个),第二隔板231沿竖直方向设置两个第二隔板231将线路腔23分割成三个分割腔,水、电、气路可分类通过不同的分隔腔从天花板上连入实验台主体1的内部。

如图4-5所示,容置腔24内固定设置有两个与容置腔24侧板垂直的固定板241,两个固定板241之间形成的空间命名为检修仓242。检修仓242背离线路腔23的侧板上设置有一个矩形的与检修仓242适配的检修仓口2423,检修仓口2423的一个竖直方向的边通过合页铰接有一个与检修仓口2423适配的门板243。门板243背离容置腔24的板面上与门板243上合页所在的边相对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把手2431,把手2431的设置方便实验室操作人员打开门板243,门板243相对容置腔2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与把手2431位置对应的磁铁2433,检修仓口2423上设置有与磁铁2433适配的第一磁性件2424,使门板243关上更牢固,不会自动开启。

检修仓242内均匀设置有三个与检修仓242侧壁垂直的矩形的垫板2421(垫板242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此处设置为三个单不限于三个),检修仓口2423两个垂直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三组滑槽2422(如图6所示),滑槽2422的长度方向为水平方向,垫板2421通过滑槽2422与检修仓242的内壁滑移连接,并且垫板2421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拉出检修仓242。垫板2421与垫板2421之间或垫板2421与固定板241之间的空间可放置实验工具。

如图7-8所示,第一隔板22对应检修仓242的部位设置有一个矩形的检修口221,检修口221水平方向的长度应满足:检修人员可通过检修口221检修线路腔23内的水、电、气路。检修口221底部边的上通过两个合页铰接有一个与检修口221适配的检修门222,检修门222背离线路腔23的板面上与检修门222上的合页所在边相对的边设置有一个用于拉开检修门222的手柄2221,检修门222自由端的侧面上设置有磁吸2222,检修口221的边上设置有与磁吸2222相对应的第二磁性件2211。检修门222的水平方向的长都应满足:检修门222可通过合在检修仓242旋转。

由以上所述可知,在不需要检修水、电、气路时,检修仓242内可放置实验工具;当需要检修线路腔23内的水、电、气路时,可先打开门板243,然后将检修仓242内的垫板2421抽出,再打开检修门222,即可通过检修口221检修线路腔23内的水、电、气路等。本实施例所述的实验台上的功能柱2,将检修水、电、气路的检修口221设置在检修舱内,在不需要检修水、电、气路时不易被打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功能柱2的安全性能,并且检修仓242的设置也有效的解决了部分实验工具的放置问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