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7361阅读:1255来源:国知局
喷雾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喷雾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喷雾器。



背景技术:

喷雾器是利用虹吸作用将药水或其他液体变成雾状,均匀地喷射到其他物体上的器具。目前,公告号为CN20394450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动力喷雾器,它包括底架,底架内设置有用于喷雾加的柱塞泵、电机等。

底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搬运的移动轮,同时,底架上设置有橡胶垫,这样在搬运整个喷雾器的时候,需要把橡胶垫抬起来,使其离开地面,然后才可推动,因此,在搬运的过程中需要持续性的发力将喷雾器保持抬起状态,这样人们行走过程中,就要负担喷雾器的重力,比较的吃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雾器,便于轻松实现静置与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喷雾器,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设置有用于喷雾的泵体、驱动泵体运转的驱动电机,所述框体底部设置有多个滚轮,所述框体上穿设有与滚轮一一对应且可上下活动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一端设置有与滚轮贴合且用于阻碍滚轮滚动的摩擦片,所述活动块侧壁上设置有棘齿,所述框架上贯穿设置有与棘齿卡接且阻碍活动块上升的卡块,所述卡块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卡块卡接在棘齿上的复位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喷雾器需要固定在某地进行作业时候,可以用力将活动块往下推移,复位弹簧始终驱动卡块与棘齿的配合,进而阻碍活动块上升,使得摩擦片始终较为紧密的与滚轮抵触,进而阻碍滚轮滚动,使喷雾器能够固定在原地。需要搬动喷雾器的时候,可以将拉动卡块使其与棘齿分离,活动块与框体不再有固定结构,活动块直接从框体上抽离出来,摩擦片即可与滚轮分离,人们只需要推动框体即可完成对喷雾器的搬运。

在喷雾器静置的时候,需要将活动块往下插入,而搬运的时候,直接将活动块抽出即可,然后推动即可,免去了抬起整个喷雾器的劳累,人们操作起来方便、轻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块远离摩擦片一端端部设置有第一磁石,所述框体上设置有与第一磁石相互吸引的第二磁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磁石与第二磁石的相互吸引,能够让活动块固定在框体上面,这样动框体上抽出来的活动块可以通过磁石安装在框体上,结构简单,免去了额外的设置有用于放置拆卸出来活动块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摩擦片由橡胶制成,且所述摩擦片上一体设置有凸块,所述活动块端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凸块塞合在卡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摩擦片通过凸块固定在凹槽内,让摩擦片与活动块处于一个相对活动的状态,摩擦片能够较为顺利的从凹槽内拆卸下来,在摩擦片磨损之后依旧能够稳定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呈长方形形状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长方形的四个滚轮能够从四个方向把框体支撑起来,在推动与静置的状态下框体整体平稳,不易出现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体上还设置有供人握持的扶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扶手能够让人握持的时候较为的稳定、舒适,不必握持在冰冷、较滑的框体上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体上沿圆弧方向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扶手端部设置有与螺纹孔配合的螺纹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弧形分布螺纹孔能够让扶手安装在不同位置,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的在握持不同位置的扶手,复合人们工程力学,推动起来不吃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底部设置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上设置有与第一横杆垂直的第二横杆,所述泵体与驱动电机均安装在第二横杆上,所述第一横杆上设置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二横杆上设置有与第一腰型孔垂直的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与第二腰型孔上设置有贯穿两者的紧固螺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横杆能够通过相互垂直的第一腰型孔与第二腰型孔,进行左右前后的位置,进而能够让泵体与驱动电机都摆放安装在最中心的位置,避免偏心安装,而造成喷雾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异常晃动,同时框体整体受理均匀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上方视角的结构图,突出框体顶部、内部结构;

图2为实施例底部视角的结构图,突出框体底部结构;

图3为实施例活动块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第二磁石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1、框体;11、泵体;12、驱动电机;13、滚轮;14、第一横杆;15、第二横杆;16、第一腰型孔;17、第二腰型孔;18、紧固螺钉;21、活动块;22、卡槽;23、摩擦片;24、凸块;25、棘齿;26、卡块;27、第一复位弹簧;31、第一磁石;32、第二磁石;41、扶手;42、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喷雾器,包括长方体形状的框体1,框体1内部镂空,框体1内设置有泵体11、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带动泵体11工作,泵体11将水抽出喷出形成喷雾。

如图1与图2所示,框体1的底部设置有两条相平行第一横杆14,每个第一横杆14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腰型孔16,第一腰型孔16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横杆14的长度方向。在第一横杆14的上方设置有与其垂直的两根第二横杆15,驱动电机12与泵机均安装固定在第二横杆15上。每根第二横杆15上面设置两个与第二横杆15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二腰型孔17,第一腰型孔16与第二腰型孔17的孔径大小一致,一个第一腰型孔16对应一个第二腰型孔17且相互之间贯穿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紧固螺钉18,可以通过拧开紧固螺钉18,让第二横杆15进行前后、左右的位移。

如图2与图3所示,框体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滚轮13,滚轮13通过支座固定在框体1底部且可以自由的滚动。四个滚轮13分别分布在框体1的四个角上,呈长方形结构分布。框体1上设置有四个活动块21,每个活动块21竖直贯穿框体1且位置与滚轮13对应。

每个活动块21底部设置有摩擦片23,活动块21可通过升降使摩擦片23与滚轮13紧贴,进而阻碍滚轮13转动。摩擦片23底部为与滚轮13形状一致的弧形面,摩擦片23由橡胶制成,摩擦片23的顶部一体设置有凸块24,活动块21底部设置有与凸块24形状一致的卡槽22,凸块24塞合在卡槽22内实现摩擦片23的固定。

活动块21侧壁上竖直分布有棘齿25,框体1上设置有与棘齿25卡接的卡块26,卡块26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用于驱动卡块26始终往棘齿25抵触。卡块26端部位于框体1外部,可供人们把卡块26抽离棘齿25。活动块21上的棘齿25为单向棘齿25,在卡块26卡住棘齿25的时候,活动块21仅能够做往下的单向运动,进而实现摩擦片23始终贴近固定在滚轮13表面。

如图3、图4所示,活动块21远离摩擦片23的端部嵌设置有第一磁石31,框体1上设置有第二磁石32,把活动块21上的第一磁石31与框体1上的第二磁石32相互靠近,两者依靠磁力相互吸引,可以把抽出来的活动块21通过磁力固定在框体1上。

框体1上还设置有一个扶手41,扶手41呈T字形,扶手41上设置有工人握持的橡胶套,避免人们握持时候打滑。框体1上设置有多个弧形分布的螺纹孔42,每个扶手41上面设置有与螺纹孔42配合的螺纹头,人们可以通过转动扶手41使其拧入到螺纹孔42内,进而能够让扶手41的朝向朝着各个不同的角度。

需要对某地的作物等进行喷雾作业的时候,可先将卡块26拔出,然后使得活动块21从框体1上抽出,把抽出之后的活动块21贴紧在框体1上面,使其保持固定。然后推动框体1,使喷雾器到达合适的位置,再将活动块21动框体1上掰下来,将其用力插入到框体1内,使得橡胶片与滚轮13保持紧贴的状态,让喷雾器处于较为稳定的静置状态。然后连接好管路开启驱动电机12即可进行喷雾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