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态反应物与液态反应物反应生成气态生成物的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74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用于固态反应物与液态反应物反应生成气态生成物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容器(94);

板体(70),板体(70)设置在反应容器(94)内,板体(70)的横截面具体可以选择圆形或椭圆形,板体(70)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形成锐角夹角;板体(70)把反应容器(94)分割为下层容纳空间(74)和上层容纳空间(75),上层容纳空间(75)和下层容纳空间(74)连通;在板体(70)上设置有多个凹槽(79),多个凹槽(79)在板体(70)的延伸方向相互间隔地排列,两个相邻的凹槽(79)之间均具有一定间隔,凹槽(79)的横截面具体可以选择矩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或三角形或六边形;

导气管(69),导气管(69)设置在上层容纳空间(75)的第一侧壁(65)上,在导气管(69)上具有气体阀门(67);

液体漏斗(68)由数个部件相连接而成;液体漏斗(68)的部件包括:液体加载部(80)、顶盖(82)、上层导管(84)和下层导管(87);液体加载部(80)位于顶盖(82)的上方,上层导管(84)位于上层容纳空间(75),下层导管(87)的一部分位于下层容纳空间(7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态反应物与液态反应物反应生成气态生成物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下层导管(87)兼作连接杆穿过板体(70),并在穿过板体(70)的位置与板体(70)连接;下层导管(87)的外壁具有水平方向延伸的凸起(90),板体(70)的中部具有可穿过的通孔,可穿过的通孔具有主体通孔(76)和边缘通孔(7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固态反应物与液态反应物反应生成气态生成物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反应容器(94)具有顶盖(82),顶盖(82)与反应容器(94)的侧壁可拆卸连接;液体漏斗(68)的上层导管(84)上端的第一外螺纹部(85)穿过顶盖(82)中部的顶盖通孔(83),再与液体漏斗(68)的液体加载部(80)下端的第一内螺纹部(81)进行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固态反应物与液态反应物反应生成气态生成物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顶盖(82)与反应容器(94)的侧壁可拆卸连接,具体可以选择现有的螺纹盖结构或卡扣盖结构,顶盖(82)与反应容器(94)侧壁的相接面可设置橡胶密封垫。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固态反应物与液态反应物反应生成气态生成物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下层容纳空间(74)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三个支撑凸块(71、72、73),在铅垂方向上,其中第一支撑凸块(71)在下层容纳空间(74)的第二侧壁(64)上的高度高于等高的第二支撑凸块(72)、第三支撑凸块(7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固态反应物与液态反应物反应生成气态生成物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液体漏斗(68)的液体加载部(80)下端的第一内螺纹部(81)与顶盖(82)中部的顶盖通孔(83)连通;上层导管(84)的上端具有第一外螺纹部(85),上层导管(84)的下端具有第二外螺纹部(86);下层导管(87)的上端具有第二内螺纹部(88),下层导管(87)的外壁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了三个圆柱凸起(90),三个圆柱凸起(90)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平行,并与板体(70)背面三个卡槽(78)的型状相契合;上层导管(84)上端的第一外螺纹部(85)穿过顶盖(82)中部的顶盖通孔(83),再与液体漏斗(68)的液体加载部(80)下端的第一内螺纹部(81)进行可拆卸连接;上层导管(84)下端的第二外螺纹部(86)用于连接下层导管(87)上端的第二内螺纹部(88),下层导管(87)兼作连接杆穿过板体(70),并在穿过板体(70)的位置与板体(70)连接;板体(70)在背面设置有三个卡槽(78),三个卡槽(78)用于卡紧下层导管(87)的三个圆柱凸起(9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固态反应物与液态反应物反应生成气态生成物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支撑凸块(71)具有第一“L”形缺口(91),第一“L”形缺口(91)用于固定板体(70)的前端;第二支撑凸块(72)具有第二“L”形缺口(92),第二“L”形缺口(92)用于固定板体(70)的左端;第三支撑凸块(73)具有第三“L”形缺口(93),第三“L”形缺口(93)用于固定板体(70)的右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