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酸雾净化塔喷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7190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酸雾净化塔喷淋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酸雾净化塔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酸雾主要产生于化工、电子、冶金、电镀、纺织(化纤)、机械制造等行业的用酸过程中,如制酸、酸洗、电镀、电解、酸蓄电池充电等。酸雾的排放会造成工作场所的空气中酸雾和酸性气体弥漫,排入大气后又会造成大气环境中的酸沉降。它不仅危及工人及厂房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腐蚀厂房设备及精密仪器,造成生产和生活的损失,而且还会对农作物及其他动植物的生存带来不良影响,造成对建筑物、文物古迹等的损坏等。

酸雾净化塔,起到祛除废气中有害气体的作用,具有适用范围广,净化效率高,设备阻力低,占地面积小的特点。 其工作原理是于塔内喷淋碱性吸收液,与酸雾结合,再进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达到最后的净化效果。

目前,现有技术中提供的酸雾净化塔,喷淋头采用简单喷淋头喷淋。虽然设有多个喷淋头,或者单个大范围喷淋头,但是喷淋死角多,喷淋效果一般,不能保证废气和喷淋液充分接触,不仅浪费了喷淋液,提高了净化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净化塔的工作质量,降低了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效酸雾净化塔喷淋装备,保证废气与喷淋液充分接触,进而节约喷淋液,提高酸雾净化塔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设计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酸雾净化塔喷淋装置,包括喷淋头、水箱、水泵、输水管、增压泵,所述的喷淋头包括预备仓、中隔板、加速仓、环形喷淋网和底片,所述预备仓一端开口与输水管相接,另一端开口与中隔板相接,所述中隔板分别连接预备仓和加速仓,所述中隔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圆形孔,所述加速仓与底片间设有一圈环形喷淋网,所述预备仓和加速仓的最宽直径均大于中隔板直径,所述喷淋头通过输水管依次与增压泵、水泵和水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管设有与其相连的释压管。

优选的,所述中隔板为圆形,其直径占预备仓、加速仓最宽横截面的直径的10-15%。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喷淋网的目数为20-80目。

优选的,所述中隔板表面设置6-10个相同的圆形小孔。

优选的,所述释压管的管径与输水管的管径比例为1:50-1: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酸雾净化塔喷淋装置能够有效增大液体的喷淋压力,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保证废气与喷淋液的充分接触,最大程度利用和节约喷淋液,并显著提高酸雾净化塔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淋头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淋头俯视透视示意图。

图中:1、喷淋头;2、水箱;3、水泵;4、增压泵;5、预备仓;6、中隔板;7、加速仓;8、环形喷淋网;9、底片;10、输水管;11、释压管;12、填料层;13、酸雾净化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高效酸雾净化塔喷淋装置,包括喷淋头1、水箱2、水泵3、输水管10、增压泵4,所述的喷淋头包括预备仓5、中隔板6、加速仓7、环形喷淋网8和底片9,所述预备仓一端开口与输水管10相接,另一端开口与中隔板6相接,所述中隔板6分别连接预备仓5和加速仓7,所述中隔板6上设有至少一个圆形孔,所述加速仓7与底片9间设有一圈环形喷淋网8,所述预备仓5和加速仓7的最宽直径均大于中隔板6直径,所述喷淋头通过输水管10依次与增压泵4、水泵3和水箱2连接。

所述输水管10设有与其相连的释压管11。

所述中隔板6为圆形,其直径占预备仓5、加速仓7最宽横截面的直径的10%。

所述环形喷淋网8的目数为20-80目。

所述中隔板6表面设置6个相同的圆形小孔。

所述释压管11的管径与输水管10的管径比例为1:50-1:30。

具体实施时,喷淋液从水箱经水泵抽入,再经增压泵增压,到达填料层上方,进过喷淋头喷出,与废气接触。该过程中,已增压的喷淋液经过喷淋头时,先从预备仓,通过中隔板,再进入加速仓,而中隔板的面积小,整个喷淋头类似沙漏形状,根据流体学原理,喷淋液进入加速仓时,液体流速极大,接下来,经过喷淋网时,伴有一定的雾效果,故能达到充分喷淋,提高净化效果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