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防凝血样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7566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接触式防凝血样试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检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非接触式防凝血样试管。



背景技术:

医院在进行医疗研究和体检时,经常需要采集血液样本,由于在自然状态下,人体血液会很快凝固,因此一般将采集的血液置于抗凝管中,再向抗凝管中添加抗凝剂,然而由于抗凝剂属于外来物质,添加抗凝剂的血样浓度必然要发生改变,这样就不利于研究人员分析血液的组分,同时,抗凝剂只能够起到阻止血液凝固的功能,加了抗凝剂的血样在静置一段时间后依然会发生沉积分层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非接触式防凝血样试管。

在自然界中,龙卷风是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它具有很强大的吸吮作用,可以把海水吸离海面,形成水柱,俗称“龙吸水”。

本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喷头和高压气流在试管内形成龙卷风,依靠风眼的吸力作用带动试管中血液试样产生对流效应,依以此来实现防凝结和防沉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非接触式防凝血样试管,包括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和第三风管,风管包括喷头,喷头加工有沉槽,沉槽内有导向凸台,沉槽内部有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与进气管相联通,喷头底部有锥套,锥套底部有导流管,锥套通过锥套立柱与喷头连接。

优选的,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对称分布在导向凸台两侧。

优选的,锥套最大外径小于试管内径的一半。

风管还包括密封塞、定位凸台和进气管,定位凸台上加工外螺纹,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和第三风管通过定位凸台安装在试管支架上,试管支架中间开有圆孔,圆孔内部安装燕尾滑块。

优选的,定位凸台内径尺寸与立柱外径尺寸构成过盈配合。

优选的,试管支架中风管安装孔的中心距的等于卡环中心距。

试管支架安装在立柱上,立柱顶部开有燕尾槽,立柱中部有卡环,立柱底部有底座。

优选的,底座上开有定位槽,定位槽内径等于试管外径。

优选的,定位槽中心距的等于试管支架中风管安装孔的中心距。

密封塞的外径与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和第三风管的内径相同。

优选的,密封塞上开有排气孔,排气孔上安装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非接触式防凝血样试管,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风管在试管内产生吸力,能够带动试管内的血液发生对流运动,能够避免血液凝结,也消除了抗凝剂对血液组分造成的影响。

2)试管内血液的对流能够避免血液内血细胞的沉积,当需要对试样进行分析时无需再对试样进行机械搅拌,避免了对血液组分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三维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风管三维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风管主视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底座,2、第一试管,2a、第二试管, 2b、第三试管,3、第一风管,3a、第二风管,3b、第三风管,4、试管支架, 5、燕尾槽,6、立柱,7、卡环, 8、导流管,9、锥套 ,10、喷头,11、密封塞,12、定位凸台,13、进气管,14、导向凸台,15、燕尾滑块,16、锥套立柱,17a、第一出气孔,17b、第二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非接触式防凝血样试管,包括第一风管3、第二风管3a和第三风管3b,风管包括喷头10,喷头10加工有沉槽,沉槽内有导向凸台14,沉槽内部有第一出气孔17a和第二出气孔17b,第一出气孔17a和第二出气孔17b与进气管13相联通,喷头底部有锥套9,锥套9底部有导流管8,锥套9通过锥套立柱16与喷头10连接。

优选的,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对称分布在导向凸台14两侧。

进一步,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对称分布在导向凸台14两侧。

进一步,锥套9最大外径小于试管内径的一半。

风管还包括密封塞11、定位凸台12和进气管13,定位凸台12上加工外螺纹,第一风管3、第二风管3a和第三风管3b通过定位凸台12安装在试管支架4上,试管支架4中间开有圆孔,圆孔内部安装燕尾滑块15。

试管支架4安装在立柱6上,立柱6顶部开有燕尾槽5,立柱6中部有卡环7,立柱6底部有底座1。

定位凸台12内径尺寸与立柱6外径尺寸构成过盈配合。

试管支架4中风管安装孔的中心距的等于卡环7中心距。

底座1上开有定位槽,定位槽内径等于试管外径。

定位槽中心距的等于试管支架4中风管安装孔的中心距。

密封塞11的外径与第一风管3、第二风管3a和第三风管3b的内径相同。

进一步,密封塞11上开有排气孔,排气孔上安装过滤网。

工作时,将试管中注入血液试样后,通过卡环7将试管固定在底座1的凹槽内。

然后,沿着立柱6轴线方向,通过燕尾槽5和滑块15调整试管支架4的位置,使得锥套9的大径端与试管内试样液面平齐。

如图4所示,当风管接入压缩空气后,气流从第一出气孔17a和第二出气孔17b交叉喷出,在锥套轴线方向形成一个真空区域,进而对锥套9内的血液产生向上的吸引力,血液向上翻涌一定高度后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两侧回落,位于导流管8内的血液上流,这样就使得试管内的血样形成了一个对流循环,起到了防凝结的目的。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该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