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管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9995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离心管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管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分子试验中会涉及到对离心管内的样品进行水浴加热或冰浴处理,在实验过程中检测量大,而且对样品进行水浴后会有下一步实验操作,目前大多数离心管架装置在从水浴锅拿出来待进行下一步操作时不方便放置,且在放到实验台上时会使得实验台上洒落很多水;同时,许多实验需要水浴、冰浴连续或交替进行,从而在同一实验中往往需要倒换不同容器来分别实现水浴和冰浴,给实验操作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离心管架装置放置不便、放置于实验台上时易使得实验台上洒落很多水,且不易于水浴和冰浴的连续或交替进行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放置方便、放置于实验台上时不易使实验台上洒落水,且易于水浴和冰浴连续或交替进行的离心管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离心管架装置,包括:

可漂浮离心管架,呈板状,形成有若干用于插装离心管的插孔;

盒体,包括周壁和底壁,所述周壁和所述底壁围成可盛放所述离心管的容置腔,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可安装于所述周壁上。

所述盒体的周壁上表面形成有向上凸起的凸缘,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的周缘下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凸缘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适于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凸缘的配合来安装于所述周壁上。

所述凸缘和所述凹槽的配合面形状均为弧面。

所述插孔的孔壁上形成有可对所述离心管进行定位的至少一根定位条。

所述定位条由所述孔壁向所述插孔的中心延伸,可施加给所述离心管一个朝向所述插孔的中心的力。

所述定位条由所述孔壁沿径向向所述插孔的中心延伸。

所述定位条为橡胶条。

所述定位条具有三根,且沿所述孔壁的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孔壁上。

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把手。

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且相对地分居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管架装置,包括可漂浮离心管架和盒体;可漂浮离心管架呈板状,形成有若干用于插装离心管的插孔;盒体包括周壁和底壁,所述周壁和所述底壁围成可盛放所述离心管的容置腔,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可安装于所述周壁上。在水浴时,将可漂浮离心管架放入水浴锅中,水浴完成后,将可漂浮离心管架从水浴锅中取出,并安放于实验台上的盒体上,此时可漂浮离心管架中插装的离心管容置于所述盒体的容置腔中,可漂浮离心管架从水浴锅中带出的水也会洒落于容置腔内,而不会洒落到实验台上,本实用新型的离心管架装置既可以便于可漂浮离心管架的放置,又可以防止可漂浮离心管架在从水浴锅拿出来放置时会使实验台上洒落很多水。同时,当需要水浴、冰浴连续或交替进行时,本实用新型的离心管架装置可以预先在盒体的容置腔内盛放冰,在可漂浮离心管架从水浴锅拿出来后可以直接放置于盒体上对离心管进行冰浴,使得水浴和冰浴连续或交替进行的实验操作非常方便。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管架装置,所述盒体的周壁上表面形成有向上凸起的凸缘,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的周缘下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凸缘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适于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凸缘的配合来安装于所述周壁上。通过所述盒体上的凸缘与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上的凹槽相配合安装,既可以实现便于可漂浮离心管架与盒体的安装与分离,又可以在可漂浮离心管架放置于盒体上后防止可漂浮离心管架晃动,提高可漂浮离心管架在盒体上放置的平稳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管架装置,所述凸缘和所述凹槽的配合面形状均为弧面。一方面便于凸缘与凹槽的配合,另一方面不易于伤到触碰所述凸缘的人。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管架装置,所述插孔的孔壁上形成有可对所述离心管进行定位的至少一根定位条。这样可以对插入插孔中的离心管进行定位,使离心管更好的固定于可漂浮离心管架上,有效防止离心管从可漂浮离心管架上脱落,特别是可以有效防止在对离心管进行水浴加热时离心管脱离可漂浮离心管架导致实验失败。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管架装置,所述定位条由所述孔壁沿径向向所述插孔的中心延伸。这样可以使定位条对离心管的作用力正对离心管的轴心,使得定位条对离心管具有更好的定位效果。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管架装置,所述定位条为橡胶条。橡胶条具有有弹性、摩擦系数大的特点,橡胶条的弹性可以保证与离心管充分接触,橡胶条与离心管之间的摩擦力大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离心管从插孔中脱落。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管架装置,所述定位条具有三根,且沿所述孔壁的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孔壁上。这样可以使离心管多处与定位条接触,使得对离心管的定位效果更好,且三根定位条沿孔壁的周向均匀分布于孔壁上,可以使离心管的管壁均匀受力。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管架装置,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把手。所述把手的设置,可以便于对可漂浮离心管架的取放,特别是当水浴加热温度较高时,通过把手来将可漂浮离心管架取出或放入水浴锅中,可以有效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管架装置,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且相对地分居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的两端。这样可以使操作人员在通过把手取放可漂浮离心管架时,施力更均衡,取放更省力更平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离心管架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离心管架装置中的可漂浮离心管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离心管架装置中的盒体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可漂浮离心管架,11-插孔,12-定位条,13-把手,2-盒体,21-周壁,211-凸缘,22-底壁,23-容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管架装置,包括可漂浮离心管架1和盒体2。其中,可漂浮离心管架1呈板状,形成有若干用于插装离心管的插孔11;盒体2包括周壁21和底壁22,所述周壁21和所述底壁22围成可盛放所述离心管的容置腔23,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1可安装于所述周壁21上。

在水浴时,将可漂浮离心管架1放入水浴锅中,水浴完成后,将可漂浮离心管架1从水浴锅中取出,并安放于实验台上的盒体2上,此时可漂浮离心管架1中插装的离心管容置于所述盒体2的容置腔23中,可漂浮离心管架1从水浴锅中带出的水也会洒落于容置腔23内,而不会洒落到实验台上,本实施例的离心管架装置既可以便于可漂浮离心管架1的放置,又可以防止可漂浮离心管架1在从水浴锅拿出来放置时会使实验台上洒落很多水。同时,当需要水浴、冰浴连续或交替进行时,本实施例的离心管架装置可以预先在盒体2的容置腔23内盛放冰,在可漂浮离心管架1从水浴锅拿出来后可以直接放置于盒体2上对离心管进行冰浴,使得水浴和冰浴连续或交替进行的实验操作非常方便。

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1安装于所述盒体2的周壁21上的具体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在可漂浮离心管架1设盒体2的周壁21上分别设置可互相配合的卡扣结构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可漂浮离心管架1与盒体2的周壁21接触处形状的配合来实现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2的周壁21上表面形成有向上凸起的凸缘211,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1的周缘下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凸缘211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1适于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凸缘211的配合来安装于所述周壁21上。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在可漂浮离心管架1的周缘下表面形成定位柱,在盒体2的周壁21上对应形成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来实现将可漂浮离心管架1安装于盒体2的周壁21上。

所述凸缘211和所述凹槽的配合面形状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缘211和所述凹槽的配合面形状均为弧面。一方面便于凸缘211与凹槽的配合,另一方面不易于伤到触碰所述凸缘211的人。

为了防止离心管从可漂浮离心管架1上脱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孔11的孔壁上形成有可对所述离心管进行定位的至少一根定位条12。这样可以对插入插孔11中的离心管进行定位,使离心管更好的固定于可漂浮离心管架1上,有效防止离心管从可漂浮离心管架1上脱落,特别是可以有效防止在对离心管进行水浴加热时离心管脱离可漂浮离心管架1导致实验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条12由所述孔壁向所述插孔11的中心延伸,可施加给所述离心管一个朝向所述插孔11的中心的力。

为了是定位条12对离心管具有更好的定位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条12由所述孔壁沿径向向所述插孔11的中心延伸。这样可以使定位条12对离心管的作用力正对离心管的轴心,从而使得定位条12对离心管具有更好的定位效果。

所述定位条12优选有弹性、摩擦系数大的材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条12为橡胶条。橡胶条具有可变形、摩擦系数大的特点,橡胶条的可变性可以保证与离心管充分接触,橡胶条与离心管之间的摩擦力大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离心管从插孔11中脱落。

定位条12的具体数量和在孔壁上的分布位置不受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条12具有三根,且沿所述孔壁的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孔壁上。这样可以使离心管多处与定位条12接触,使得对离心管的定位效果更好,且三根定位条12沿孔壁的周向均匀分布于孔壁上,可以使离心管的管壁均匀受力。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定位条12的数量也可以为四个或五个等,同样优选沿所述孔壁的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孔壁上。

为了便于对可漂浮离心管架1的取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把手13。所述把手13的设置,可以便于对可漂浮离心管架1的取放,特别是当水浴加热温度较高时,通过把手13来将可漂浮离心管架1取出或放入水浴锅中,可以有效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

所述把手13的数量和位置不受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把手13,且相对地分居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1的两端。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可漂浮离心管架1的上表面也可以只固定连接有一个把手13,同样可以实现便于对可漂浮离心管架1的取放。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