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用药料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930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废水处理用药料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废水处理用药料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该类废水通常由配套的废水处理系统来处理。现有技术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AO池、混合池、沉淀池等水净化反应池。通过在不同的池子中加入对应的化学混凝、絮凝剂,实现废水的固液分离,起到净化废水的技术效果。

药剂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稀释,才能投入水处理系统中。现有技术的稀释装置多为溶料筒,通过溶料筒中搅拌作用,实现药剂的充分混合。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清水或者自来水对药剂进行稀释,这样会消耗大量的饮用水资源;另外,由于稀释用的清水或者自来水中会带有一些杂质,与药料混合后,也会发生混凝、絮凝的现象。絮凝物、沉淀物的产生一方面加剧了后续的净化负担,另一方面可能堵塞管道,影响净化的正常进行。若采用后续水处理系统如用混合池处理后的半净化水进行回流稀释,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再者,工业生产过程中,一般都是药料搅拌、药液喂入水处理系统同时流水性进行;这样可能导致部分药剂未完全溶解,呈块状粘附在筒壁上或者直接带入后续水处理系统,不仅降低药剂的使用效率,也会给后期的清理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药剂混合均匀、减少后道工序净化负担、提高净化效率、能使用半净化水作为药剂稀释用水的废水处理用药料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废水处理用药料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搅拌电机、搅拌桨、过滤网布;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水口、进料口、出药口;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分割为搅拌空腔、过滤空腔;所述搅拌电机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端伸入所述搅拌空腔中与所述搅拌桨连接;所述过滤空腔与所述出药口连通,所述过滤空腔上设置有过滤网布;

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辅搅拌器;所述辅搅拌器包括辅搅拌电机、辅搅拌桨;所述辅搅拌电机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辅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端伸入所述搅拌空腔中与所述辅搅拌桨连接。

优选地:所述搅拌空腔的下端设置有挡泥板,所述挡泥板呈倾斜状,在所述挡泥板中位置较低的一端与所述搅拌空腔的内壁之间开设有导料口;所述辅搅拌桨的转轴伸出所述挡泥板,所述辅搅拌桨的叶片限位在所述挡泥板的上方。

优选地:在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推动气缸;所述气缸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伸入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且与推送板连接;所述推送板限位在所述挡泥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底壁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挡泥板的顶部设置有光滑层。

优选地:在所述内部空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限位在所述挡泥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底壁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辅搅拌桨的转轴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搅拌桨的转轴与壳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环、防水轴承的一种。

优选地:在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废料排出口,所述废料排出口通过底板盖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搅拌空腔中设置多个搅拌浆,进行上下双向搅拌,相比现有技术,提高了搅拌效率,加速了药剂的溶解效率。由于将壳体的内部空腔分割为搅拌空腔、过滤空腔,通过过滤空腔中过滤网布的过滤作用,保证流入至后续水处理系统药液的纯度,达到减少后道工序净化负担、提高净化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网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推动气缸的药料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毛刷的的搅拌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废水处理用药料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搅拌电机21、搅拌桨22、过滤网布3、出药管4、给料管5、进水管6。在壳体上开设有进水口、进料口、出药口。进料口与给料装置之间设置有给料管5,进水口与外界水源之间设置有进水管6。

壳体的内部空腔分割为搅拌空腔11、过滤空腔12。搅拌电机21的固定端设置在壳体的顶部,搅拌电机21的输出轴端伸入搅拌空腔11中与搅拌桨22连接。过滤空腔12与出药口之间设置有出药管4,过滤空腔12上设置有过滤网布3。

如图2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布3包括铁网框31以及填充在铁网框31内的过滤布32。铁网框31可以焊接或者通过螺栓、螺钉固定在过滤空腔12上。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布为现有技术的过滤布。

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辅搅拌器。辅搅拌器包括辅搅拌电机71、辅搅拌桨72。辅搅拌电机71的固定端设置在壳体的底部,辅搅拌电机71的输出轴端伸入搅拌空腔11中与辅搅拌桨72连接。

另外,为了方便物料的运输,在本实用新型的各段管子上还均可以配制泵以及阀门。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给料装置中的净化剂通过进料口喂入至搅拌空腔11 中、通过进水口将清水或者自来水或者后续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半净化水喂入至搅拌空腔11中,启动搅拌电机21、辅搅拌电机71,分别带动搅拌桨22、辅搅拌浆72转动,将净化剂与清水或者自来水或者半净化水充分混合。其中,产生的大颗粒沉淀物沉淀于搅拌空腔11的底部,小颗粒的悬浮物分散在药液中。当启动出药口出的提料泵,将药液提入至后续水处理系统时,小颗粒的悬浮物在过滤网布3的过滤作用下,停留在搅拌空腔11中,而过滤后的药液被提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搅拌空腔11中设置多个搅拌浆,进行上下双向搅拌,相比现有技术,提高了搅拌效率,加速了药剂的溶解效率。由于将壳体的内部空腔分割为搅拌空腔11、过滤空腔12,通过过滤空腔12中过滤网布3 的过滤作用,保证流入至后续水处理系统药液的纯度,达到减少后道工序净化负担、提高净化效率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管子的外侧壁均与对应口子的内侧壁密封连接。

在有些实施例中:在搅拌空腔11的下端设置有挡泥板8,挡泥板8呈倾斜状,在挡泥板8中位置较低的一端与搅拌空腔11的内壁之间开设有导料口。辅搅拌桨72的转轴伸出挡泥板8,辅搅拌桨72的叶片限位在挡泥板 8的上方。优选地,在挡泥板8中,除其较低的一端的端部外,其周边的其他部分均与搅拌空腔11的内壁密封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多搅拌桨搅拌,当沉淀的大颗粒物在较大的搅拌力的作用下,可能重新分散在药液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沉淀的大颗粒物通过挡泥板8的导向作用沉淀在搅拌空腔11的底部后,在挡泥板8的隔挡作用下,大颗粒物不易再次重新分散至药液中。

在有些实施中,在挡泥板8的顶部涂覆有光滑层(图中未画出)。光滑层的材质可以是聚四氟乙烯、陶瓷,或者现有技术的其他脱模剂、光滑剂。

在有些实施中,在壳体的内部空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9,液位传感器9限位在挡泥板8与壳体的内底壁之间。

当本实用新型工作完毕后,开启液位传感器9,若沉留在壳体内的杂质较大,其高度达到液位传感器9的检测高度时,液位传感器9发出信号至外界控制器,通过控制器驱动报警器报警,提示工作人员,壳体内的杂质已经沉留的比较多,需要进行清理。

在有些实施中,在辅搅拌桨72的转轴与壳体之间、搅拌桨21的转轴与壳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10,用以提高装置的整体密封性。密封件10可以为密封环、防水轴承的一种,也可以是这两种同时使用,或者其他现有的密封件10。

如图4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在搅拌桨22的叶片上设置有毛刷,毛刷与搅拌空腔11的内壁接触,用以实时将粘附在搅拌空腔11内壁上的块状药剂剥离出来。辅搅拌桨72的叶片的叶片上也可以设置有毛刷。

在有些实施中,在壳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废料排出口,所述废料排出口通过底板101盖合。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的一端与废料排出口的一端铰接,底板的另一端与废料排出口的另一端通过锁扣件锁合。另外,其他现有的盖合方式也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搅拌时,关闭底板;清理时,开启底板,将沉留的杂质、废料排出。

如图3所示,在有些实施中,在有些实施例中,在壳体上还设置有推动气缸102。气缸102的固定端设置在壳体的外壁上,气缸102的活塞杆端伸入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且与推送板连接。推送板限位在挡泥板8与壳体的内底壁之间,其底部与壳体的内底壁接触。在气缸102的活塞杆端与壳体的内部空腔之间也设置密封件。

通过气缸102运动,带动挡泥板伸缩运动,当其伸长时,将沉积在导料口处的杂质、废料前向推进,防止杂质、废料堆积。

本实用新型具有药剂混合均匀、减少后道工序净化负担、提高净化效率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