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沟浇注料生产用破碎、磨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2311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铁沟浇注料生产用破碎、磨料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沟浇注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沟浇注料生产用破碎、磨料系统。



背景技术:

在高炉出铁沟是引出高温铁水或熔渣的通道,是高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炉向大型化方向的发展,通铁量增加,同时通铁时间延长,施工周期缩短,对于高炉出铁沟用料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为了适用于新的产品的要求,需要通过棕刚玉、碳化硅、山西矾土作为主要原料进行浇注料的生产。

对于不同的原材料的加工,需要不同的生产工艺,在进行原材料的破碎和碾磨过程中,传统的生产工艺需要多道程序进行破碎、二次破碎、三级破碎等等,进而实现了碾磨达到相应的粒径,导致生产线过长,设备投入过多,不仅生产成本较高,而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无法针对原材料的特性进行针对性的破碎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紧凑,稳定性好,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破碎效率,有效的对粉尘料进行回收利用的铁沟浇注料生产用破碎、磨料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铁沟浇注料生产用破碎、磨料系统,包括设置在地坑内的初级破碎装置、设置在地面上的雷蒙磨、和除尘系统,所述初级破碎装置前端设置有给料输送带,初级破碎装置与雷蒙磨之间设置有提升输送带,在雷蒙磨的出料端连接有旋风收集器,所述除尘系统的尾料口与旋风收集器的下料口之间设置有混匀装置;

所述初级破碎装置包括外壳体、设置在外壳体上部的进料口、设置在外壳体下部的出料口、设置在外壳体内的破碎单元和碾磨单元,所述破碎单元包括破碎转轴、破碎电机、设置在破碎转轴上的椭圆形的破碎支撑轴、和分布设置在破碎支撑轴上的多个破碎锤,所述外壳体内固定设置有圆弧形的筛孔板,所述破碎支撑轴上的各破碎锤运动轨迹均与筛孔板相内切;所述筛孔板下侧的外壳体内枢接设置有碾磨板,筛孔板和碾磨板匹配对应设置,在碾磨板的下部设置有转动轴和碾磨电机;

所述混匀装置包括包括呈Y型的匀料管,所述匀料管上部设置有主进料管和尘料进料管,主进料管与旋风收集器连通,所述尘料进料管通过螺旋输送机与除尘系统的尾料口连通;所述匀料管的底部设置有下料管,下料管下端设置有自闭开合门,所述匀料管的中部设置有扰匀组件,所述扰匀组件包括扰匀转轴、设置在扰匀转轴上的扰动轮和驱动电机;所述自闭开合门包括枢接设置在下料管底部的两对开门板和设置在对开门板的枢接轴上的复位扭簧;

所述雷蒙磨的进料端设置有中转料斗和给料螺旋,雷蒙磨的外侧设置有隔音罩,隔音罩的内壁上设置有多孔隔音板或吸音海绵。

所述碾磨板和筛孔板均包括弧形的耐磨板和设置在耐磨板上的通孔;所述筛孔板上的通孔较碾磨板上的通孔大。

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环形轨道,所述碾磨板上设置有与环形轨道匹配的滑块。

所述外壳体内还枢接设置有多个反冲击板,反冲击板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调节气缸。

所述外壳体的进料口处并排垂设有铁链幕。

所述对开门板上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上匹配滑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调节杆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栓。

所述对开门板内端部设置有防漏密封条。

所述主进料管上设置有分支取料管,分支取料管上设置有手动开合阀门。

所述主进料管和旋风收集器之间设置有定量给料阀。

在地坑上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检修门,盖板下部设置有吸尘罩,吸尘罩与除尘系统连接,所述盖板上挂设有与提升输送带对应的强力磁铁,旋风收集器的出风口与除尘系统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其能够在给料初期即可完成大块原材料的多级破碎和碾磨,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生产工序,减少了企业成本的投入和人力物力的开支,其椭圆形的破碎支撑轴的结构设计,能够将整个破碎空间分隔为初级破碎、二级破碎和小颗粒粉碎,再通过碾磨能够达到较低的粒径,从而便于后续的生产加工。

此外通过雷蒙磨实现了相应粒径的碾磨,从而得到合格的产品,其还通过Y型匀料管的结构设计,实现了碾磨料和粉尘料的同时给料,同时通过扰动轮使得二者得到充分的混匀搅拌,并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定量下料便于直接装袋,整个过程无需进行粉尘料的收集,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降低了成本,本申请的自闭开合门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个下料过程更加标准,避免在换袋过程中出现漏料的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初级破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混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扰动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自闭开合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0为给料输送带、20为提升输送带、30为初级破碎装置、301为外壳体、302为进料口、303为出料口、304为破碎转轴、305为破碎支撑轴、306为破碎锤、307为筛孔板、308为碾磨板、309为转动轴、310为碾磨电机、311为环形轨道、312为滑块、313为反冲击板、314为调节气缸、315为铁链幕、40为雷蒙磨、401为中转料斗、402为给料螺旋、403为隔音罩、404为旋风收集器、50为混匀装置、501为匀料管、502为主进料管、503为尘料进料管、504为螺旋输送机、506为扰匀转轴、507为扰动轮、508为驱动电机、509为对开门板、510为复位扭簧、511为调节杆、512为配重块、513为锁紧螺栓、514为防漏密封条、515为分支取料管、516为手动开合阀门、517为定量给料阀、519为下料管、60为盖板、601为检修门、70为吸尘罩、80为强力磁铁、90为除尘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5,一种铁沟浇注料生产用破碎、磨料系统,包括设置在地坑内的初级破碎装置30、设置在地面上的雷蒙磨40、和除尘系统90,所述初级破碎装置30前端设置有给料输送带10,初级破碎装置30与雷蒙磨40之间设置有提升输送带20,在雷蒙磨40的出料端连接有旋风收集器404,所述除尘系统90的尾料口与旋风收集器404的下料口之间设置有混匀装置50。

初级破碎装置30包括外壳体301、设置在外壳体301上部的进料口302、设置在外壳体301下部的出料口303、设置在外壳体301内的破碎单元和碾磨单元,所述破碎单元包括破碎转轴304、破碎电机、设置在破碎转轴上的椭圆形的破碎支撑轴305、和分布设置在破碎支撑轴305上的多个破碎锤306,所述外壳体301内固定设置有圆弧形的筛孔板307,所述破碎支撑轴305上的各破碎锤306运动轨迹均与筛孔板307相内切;所述筛孔板307下侧的外壳体301内枢接设置有碾磨板308,筛孔板307和碾磨板308匹配对应设置,在碾磨板308的下部设置有转动轴309和碾磨电机310。

所述混匀装置50包括包括呈Y型的匀料管501,所述匀料管501上部设置有主进料管502和尘料进料管503,主进料管502与旋风收集器404连通,所述尘料进料管503通过螺旋输送机504与除尘系统90的尾料口连通;所述匀料管501的底部设置有下料管519,下料管519下端设置有自闭开合门,所述匀料管501的中部设置有扰匀组件,所述扰匀组件包括扰匀转轴506、设置在扰匀转轴上的扰动轮507和驱动电机508;所述自闭开合门包括枢接设置在下料管519底部的两对开门板509和设置在对开门板509的枢接轴上的复位扭簧510 。

所述雷蒙磨40的进料端设置有中转料斗401和给料螺旋402,雷蒙磨40的外侧设置有隔音罩403,隔音罩403的内壁上设置有多孔隔音板或吸音海绵。

所述碾磨板308和筛孔板307均包括弧形的耐磨板和设置在耐磨板上的通孔;所述筛孔板307上的通孔较碾磨板308上的通孔大。

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环形轨道311,所述碾磨板308上设置有与环形轨道311匹配的滑块312。

所述外壳体301内还枢接设置有多个反冲击板313,反冲击板313与外壳体301之间设置有调节气缸314。

所述外壳体301的进料口处并排垂设有铁链幕315。

所述对开门板509上设置有调节杆511,调节杆511上匹配滑动设置有配重块512,所述配重块512与调节杆511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栓513。

所述对开门板509内端部设置有防漏密封条514,主进料管502上设置有分支取料管515,分支取料管515上设置有手动开合阀门516,主进料管502和旋风收集器404之间设置有定量给料阀517。

在地坑上部设置有盖板60,盖板60上设置有检修门601,盖板下部设置有吸尘罩70,吸尘罩与除尘系统90连接,所述盖板上挂设有与提升输送带对应的强力磁铁80,旋风收集器404的出风口与除尘系统90连接,其除尘系统90为布袋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其能够在给料初期即可完成大块原材料的多级破碎和碾磨,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生产工序,减少了企业成本的投入和人力物力的开支,其椭圆形的破碎支撑轴的结构设计,能够将整个破碎空间分隔为初级破碎、二级破碎和小颗粒粉碎,再通过碾磨能够达到较低的粒径,从而便于后续的生产加工。

此外,通过雷蒙磨实现了相应粒径的碾磨,从而得到合格的产品,其还通过Y型匀料管的结构设计,实现了碾磨料和粉尘料的同时给料,同时通过扰动轮使得二者得到充分的混匀搅拌,并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定量下料便于直接装袋,整个过程无需进行粉尘料的收集,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降低了成本,本申请的自闭开合门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个下料过程更加标准,避免在换袋过程中出现漏料的问题的发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