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墙喷漆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1860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墙喷漆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墙喷漆房。



背景技术:

国内许多行业设备都要进行喷漆,一般的生产厂家的喷漆房都没有漆雾处理装置,由于喷漆房里喷出的漆雾比较容易扩散难以收集,所以在工作时往往造成了工作环境恶劣,给操作工的健康带来了危害,也污染了环境。

授权公告号为CN205628419U专利公开了一种喷漆房,其包括水池、旋转工作台、总支架、洒水支架、喷气支架、抽水装置和抽风装置。旋转工作台固定放置于水池内,旋转工作台上方设置有总支架,总支架连接有洒水支架、喷气支架。洒水支架与抽水装置连接,抽入洒水支架的水通过洒水支架上所设置洒水管中的洒水槽流出形成水帘。喷气支架与抽气装置连接,抽入喷气支架中的空气从喷气支架上所设置喷气管中的喷气槽吹出。喷漆时,调整喷气槽的方向把漆雾吹向水帘,以吸收散发在空气中的涂料。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当喷漆房喷漆量较大时,就要求喷气管的气流量较大,而喷气管吹出的空气流速过大时会将完整的水帘吹破形成破口。喷漆产生的漆雾会从水帘破口处扩散,从而降低了水帘吸收漆雾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墙喷漆房,其解决了高压除漆雾时,水帘会形成破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墙喷漆房,包括旋用于装载喷漆毛坯件的转工作台、水槽、用于承载形成水幕的水墙、向水墙喷气的喷气装置、用于引水的导水板和用于供水的水箱,所述喷气装置和水墙分别位于旋转工作台的两侧,水槽设置在喷气装置和旋转工作台的下方,所述水槽上设置有用于将水槽内的水排出的排水管。

采用上述方案,工作时,旋转工作台上放置要喷漆的毛坯件,随着旋转工作台的转动,毛坯件实现周向上漆;在上漆的同时产生大量的漆雾,喷气装置产生气流将漆雾垂向水墙,水箱内流出的水通过引水板对水的引导在水墙上形成水幕,从而不断的对漆雾进行吸收和冲刷,最后通过水槽排出;由于水幕形成于水墙的墙面且受水墙承载,在受高压气流冲击的时候不易产生水幕空洞;减少了漆雾的逸散效果,加强了水幕的对漆雾的吸收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喷气装置包括主喷气装置、副喷气装置,所述主喷气装置包括主喷气架和若干主气口,副喷气装置包括副喷气架和若干副气口;所述主喷气架沿转接头所在的竖直平面的背离旋转工作台的一侧向下倾斜;所述副喷气架沿转接头所在的水平面向上倾斜;所述主气口和副气口均朝向旋转工作台上方的用于置物的区域。

采用上述方案,以为水墙所在的位置为右侧,主喷气装置以相对较低的位置从左往右下喷气,主要方向为向右喷气,阻止漆雾向左,也就是向喷漆房之外逃逸;副喷气装置从上往右下喷气,主要为向下喷气,阻止漆雾向上逸散而后向外逃逸;两个喷气装置的组合全方位的对旋转工作台上工作产生的漆雾进行全方位的催动,逼迫逸散的漆雾被水幕吸收,有效的减少了漆雾的逸散,提高了水幕的吸收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喷漆房室内的顶部设置有吊梁,吊梁的端部设置有转接头,主喷气装置和副喷气装置均固定在转接头上;所述转接头与室内任意位置放置的气泵通过气管连通。

采用上述方案,以吊梁的方式对喷气装置抬高固定,并利用转接头使得一个气泵同时对主喷气装置和副喷气装置供气。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水墙包括主墙板和副墙板,所述主墙板在副墙板与旋转工作台之间,所述主墙板与竖向平面成一定角度倾斜设置,且主墙板的下端部位于水槽的上方,所述排水管的在水槽内的管口设置在主墙板和副墙板之间,且同时用于排水和排气。

采用上述方案,为了提供气流流通水墙不能为完全封闭,将水墙分为主墙板和副墙板,主墙板上的第一层水幕为主要的吸收区,部分漆雾突破第一层水幕之后被副墙板上的第二层水幕吸收,吸收的水和进入到两层水幕之间的空气一同从排水管排出;要使得两者能够同时排出就要求排水管要足够,足够大的概念为,排水管内的排水始终无法完全充斥排水管。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主墙板和副墙板的顶部设置有分水箱,所述导水板的端部朝向分水箱的内部,所述分水箱内分别设置有多个朝向主墙板的板面且沿主墙板的端面线均匀设置的主通水孔,以及多个朝向副墙板的板面且沿副墙板的端面线均匀设置的副通水孔。

采用上述方案,分水箱可以对同一水源进行分流处理,即主墙板和副墙板的水幕由同一个水箱提供即可,而多孔的设置则使得水幕的形成更加完整均匀。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分水箱内设置有挡块,挡块将分水箱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储水区和第二储水区;所述主通水孔设置在第一储水区所在的区域,所述副通水孔设置有在第二储水区所在的区域;所述导水板的端部朝向第一储水区。

采用上述方案,当喷漆量较少的时候对应的喷气强度也可以调小,产生水幕空洞的状况也较少,此时只需要第一层水幕即可;利用挡块的阻挡,在出水量较少的情况下,水直接从主通水孔流出,控制第一储水区的入水量,使得水不越过挡块;在需要两层水幕的时候,增大第一储水区的入水量,使得第一储水区满溢,部分水进入第二储水区。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水箱设置在喷漆房的顶部,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流量可调的流量阀,出水管的端部连通设置有横向设置的分水管,分水管的管上设置有多个开口朝向导水板出水口。

采用上述方案,流量阀控制水箱的出水量,而分水灌则在一开始出水的时候就将水沿导水板的表面进行横向的分流,从而使得水墙上的水幕更加的稳定均匀。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旋转工作台设置在水槽的上方,所述旋转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穿过水槽的立柱,所述立柱与地面上设置的基座固定,所述旋转工作台与旋转连接立柱上,且受基座内设置的电机控制转动。

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旋转工作台处于水槽的上方,在进行喷漆的时候,部分漆雾直接下沉进入水槽,并通过水槽内的水快速清理,减轻了水幕除漆雾的负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双层水幕并以水墙载体加强水幕的稳定,加强了水幕对漆雾的吸收效率,减少漆雾逸散;

2、以全方位的气流流域逼迫逸散的漆雾被水幕吸收,有效的减少了漆雾的逸散,提高了水幕的吸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喷漆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图1在B处的放大图。

图中,1、水箱;2、吊梁;3、导水板;4、水墙;5、水槽;6、排水管;7、基座;8、立柱;9、旋转工作台;10、气泵;11、气管;12、主喷气装置;13、副喷气装置;14、转接头;15、出水管;16、分水管;17、流量阀;161、出水口;41、分水箱;42、主墙板;43、副墙板; 121、主喷气架;122、主气口;131、副喷气架;132、副气口;411、挡块;412、副通水孔;413、主通水孔;414、第一储水区;415、第二储水区;71、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水墙喷漆房,如图1所示,包括旋用于装载喷漆毛坯件的旋转工作台9、设置在旋转工作台9下方的水槽5、主喷气装置12、副喷气装置13、用于吸收漆雾的水墙4、用于引水的导水板3和用于供水的水箱1。

旋转工作台9设置在水槽5的上方,旋转工作台9的下方设置有穿过水槽5的立柱8,立柱8与地面上设置的基座7固定;旋转工作台9与旋转连接立柱8上,且受基座7内的电机71控制旋转。在使用的时候旋转工作台9上放置要喷漆的毛坯件,随着旋转工作台9的转动,毛坯件实现周向上漆。

喷漆房室内的顶部设置有吊梁2,吊梁2的端部设置有转接头14,主喷气装置12和副喷气装置13均固定在转接头14上;并且转接头14与室内任意位置放置的气泵10通过气管11连通;气泵10通过气管11向两个喷气装置压送空气。

主喷气装置12包括主喷气架 121和若干主气口122,副喷气装置13包括副喷气架131和若干副气口132。主喷气架 121沿转接头14所在的竖直平面的背离旋转工作台9的一侧向下倾斜;副喷气架131沿转接头14所在的水平面向上倾斜;主气口122和副气口132均朝向旋转工作台9的毛坯置放区域,且具有吹向水墙4的趋向;在上漆的过程中,主喷气装置12和副喷气装置13持续喷气,多余的漆雾被迫向水墙4移动。

参照图1和图2,水墙4包括主墙板42和副墙板43。主墙板42在副墙板43的上游,且主墙板42与竖向平面成一定角度倾斜设置,主墙板42的下端部位于水槽5的上方。

主墙板42和副墙板43的顶部设置有分水箱41,分水箱41上设置有挡块411,挡块411将分水箱41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储水区414和第二储水区415。导水板3的端部朝向第一储水区414;第一储水区414内的分水箱41底部设置有多个朝向主墙板42的板面且沿主墙板42的端面线均匀设置的主通水孔413。引导水通过主通水孔413流向主墙板42,并在主墙板42上形成水幕。第二储水区415内的分水箱41底部设置有多个朝向副墙板43的板面且沿副墙板43的端面线均匀设置的副通水孔412。当吹向水墙4的气流增压时,从导水板3引入的水流量增加,第一储水区414的水位高于挡块411,水越过挡块411流入第二储水区415,并通过副通水孔412沿副墙板43形成第二层水幕,以吸收未被主墙板42处水墙4吸收的漆雾。

参照图1和图3,导水板3的水由水箱1提供,水箱1设置在喷漆房的顶部,水箱1上设置有出水管15,出水管15上设置有流量可调的流量阀17,出水管15的端部连通设置有横向设置的分水管16,分水管16的管上设置有多个开口朝向导水板3出水口161。

水经水墙4的引导流向水槽5,水槽5设置在喷漆房地面上方,用于临时储存含漆的水,水槽5上设置有排水管6,排水管6的在水槽5内的管口设置在主墙板42和副墙板43之间,主墙板42上的第一层水幕为主要的吸收区,部分漆雾突破第一层水幕之后被副墙板43上的第二层水幕吸收,吸收的水和进入到两层水幕之间的空气一同从排水管6排出;要使得两者能够同时排出就要求排水管6要足够,足够大的概念为,排水管6内的排水始终无法完全充斥排水管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