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炉渣污水污泥分离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2590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炉渣污水污泥分离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垃圾、污水等处理作业中,极易产生大量的含有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和污泥,这些废水和污泥往往均处于混合状态,从而导致了污水污泥在进行回收利用时的难度相对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前主要是将污水污泥混合物通过固液分离设备进行分离,然后再分别进行处理并加以利用,其中污泥往往被加工成砖坯用以生产建筑用采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当前的固液分离设备虽然可以实现对污水和污泥分离作业的目的,但分离作业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同时回收后的污泥往往依然处于粘稠状态,整体成型能力较差,因此导致污泥的后续存储和装运工作难度相对较大,且处于糊状的污泥在制备呈建筑用墙砖砖坯时,在造成成型作业效率低下的同时,也导致砖坯的整体结构强度不足,易出现砖坯损毁现象,严重时甚至导致制备成砖后,砖体的整体结构强度较差,难以有效满足使用的需要,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污水污泥分离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炉渣污水污泥分离处理装置,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可有效的对污水和污泥进行有效的分离回收,另一方面在对污泥回收时,可根据需要时回收后的污泥形成低温块状结构,在提高污泥回收、转运便捷性和效率的同时,另可有效的提高污泥用于制备墙砖等建筑材料是的加工成型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炉渣污水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包括机架、处理舱、换热管、压板、排水口、水泵及制冷装置,其中处理舱至少一个,为密闭腔体结构并通过滑轨嵌于机架内,机架为横截面呈矩形的框架结构,处理舱顶部设至少一个加料口和至少一个排水口,底部设至少一个出料口,且出料口与处理舱同轴分布,换热管至少一个,嵌于处理舱内表面中,并环绕处理舱轴线均布,压板嵌于处理舱内,并与处理舱同轴分布,压板侧表面与处理舱内表面滑动连接,压板上表面与处理舱顶部内表面间通过升降驱动机构连接,并可沿着处理舱轴线方向进行上下移动,水泵安装在机架上,并通过导流管与处理舱的排水口相互连通,排水口另通过导流管与处理舱内相互连通,且位于处理舱内的导流管嵌于处理舱内侧面中,并与处理舱轴线平行分布,其中位于处理舱内的导流管下端面与处理舱底部相抵,且该导流管侧表面均布若干透孔,并通过透孔与处理舱相互连通,制冷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并通过导流管与换热管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处理舱内壁上另均布若干电加热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板上表面设至少一个震荡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板下表面均布若干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及等腰三角形中任意一种结构的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时,则各换热管间均相互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管中,位于处理舱内的导流管上均布至少两个控制阀,并通过控制阀将位于处理舱内的导流管分割为至少三个工作段。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可有效的对污水和污泥进行有效的分离回收,另一方面在对污泥回收时,可根据需要时回收后的污泥形成低温块状结构,在提高污泥回收、转运便捷性和效率的同时,另可有效的提高污泥用于制备墙砖等建筑材料是的加工成型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炉渣污水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包括机架1、处理舱2、换热管3、压板4、排水口5、水泵6及制冷装置7,其中处理舱2至少一个,为密闭腔体结构并通过滑轨8嵌于机架1内,机架1为横截面呈矩形的框架结构,处理舱2顶部设至少一个加料口21,底部设至少一个出料口22,且出料口22与处理舱2同轴分布,换热管3至少一个,嵌于处理舱2内表面中,并环绕处理舱2轴线均布,压板4嵌于处理舱2内,并与处理舱2同轴分布,压板4侧表面与处理舱2内表面滑动连接,压板4上表面与处理舱2顶部内表面间通过升降驱动机构9连接,并可沿着处理舱2轴线方向进行上下移动,水泵6安装在机架1上,并通过导流管10与处理舱2的排水口22相互连通,排水口22另通过导流管10与处理舱2内相互连通,且位于处理舱2内的导流管10嵌于处理舱2内侧面中,并与处理舱2轴线平行分布,其中位于处理舱2内的导流管10下端面与处理舱2底部相抵,且该导流管10侧表面均布若干透孔11,并通过透孔11与处理舱2相互连通,制冷装置7安装在机架1上,并通过导流管10与换热管3相互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处理舱2内壁上另均布若干电加热装置1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压板4上表面设至少一个震荡装置13。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压板4下表面均布若干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及等腰三角形中任意一种结构的凸块14。

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3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时,则各换热管3间均相互并联。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流管10中,位于处理舱2内的导流管10上均布至少两个控制阀15,并通过控制阀15将位于处理舱2内的导流管10分割为至少三个工作段。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将污水和污泥混合物通过加料口诸如德奥处理舱内,并在处理舱填充完毕后关闭加料口,然后让污泥和污水在处理舱内静置,并在静置的同时,对污泥和污水混合物通过换热管进行降温,并使污水与污泥混合物温度在0℃—10℃,并在静置作业完成后,通过水泵将储粮仓内的污水沿处理舱轴线由上至下进行排出,并在排出污水时,有压板随着水位线同时压下,并直至污水全部排出,并在污水排出后,通过换热管对剩余的污泥进行降温,并使污泥温度达到-10℃—0℃,并在降温过程中通过压板对污泥进行压紧作业,提高污泥的密度,并最终将污泥形成低温固体块状结构,然后出出料口排出即可。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可有效的对污水和污泥进行有效的分离回收,另一方面在对污泥回收时,可根据需要时回收后的污泥形成低温块状结构,在提高污泥回收、转运便捷性和效率的同时,另可有效的提高污泥用于制备墙砖等建筑材料是的加工成型的效率和质量。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