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式喷漆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7650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分区式喷漆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重型机床、工程机械、煤矿机械等超大、超重工件涂装用喷漆室,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区式喷漆室。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常见用于机床、工程机械产品工件的涂装喷漆室,为满足对一些超大、超重工件的喷涂工序,喷漆室的室体往往很大。当需喷涂的工件或产品长度尺寸较小时,仍需开启整个喷漆室送风、排风、水循环设备,不能灵活调整喷漆室能耗,浪费水、电等资源,增加生产成本。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根据工件或产品长度调节能耗的喷漆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区式喷漆室,本喷漆房分区设置,各区可实现单独作业,能够节约能耗,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区式喷漆室,包括带有出入门的喷漆室体和设置在所述喷漆室体外的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及水循环系统,所述送风系统包括送风空调和室外送风主管路;所述排风系统包括排风风机、排风烟囱、排风主管路及设置在所述排风主管路上的活性炭吸附装置;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池、循环泵和水循环主管路;所述喷漆室体分为A、B、C和D四个喷漆单元,所述A、C喷漆沿喷漆室体纵向中线间隔对称设置,所述B、D喷漆单元沿喷漆室体纵向中线间隔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喷漆单元底部均设置有承重格栅板,每个所述喷漆单元包括设置在喷漆室体上方的送风分区和设置在所述承重格栅板下方的水循环分区、排风分区;

所述水循环分区包括水槽和设置在所述水槽中的水旋漆雾处理装置,水槽通过水循环支管路与所述水循环主管路相连通,在所述水循环支管路上设置有水路电动调节阀;所述A、C喷漆单元内的水循环支管路结构相同,A喷漆单元的水循环支管路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两端均连通设置有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向下延伸至A喷漆单元下端;所述B、D喷漆单元内的水循环支管路结构相同,B喷漆单元的水循环支管路包括分别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管两端部的第三支管,所述第三支管向下延伸至B喷漆单元下端;相邻两所述喷漆单元的水循环分区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离钢板;

所述排风分区包括排风支管,所述水旋漆雾处理装置的出口通过所述排风支管与排风主管路相连通,在排风支管上设置排风电动调节阀;所述A、C喷漆单元的排风支管对称设置并分别延伸至A、C喷漆单元下端,所述B、D的排风支管对称设置并分别延伸至B、D喷漆单元下端;相邻两喷漆单元的排风分区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离钢板或隔离混凝土;

所述送风分区包括与室外送风主管路相连通的室内送风支管路,所述室内送风支管路上间隔设置有多组出风口,每组所述出风口处均设置有过滤装置,在室内送风支管路的进口端设置有送风电动调节阀;所述B、D喷漆单元的室内送风支管路均呈L形结构且对应设置形成U形结构,所述A喷漆单元的室内送风支管路紧贴B喷漆单元的室内送风支管路内侧设置,所述C喷漆单元的室内送风支管路紧贴D喷漆单元的室内送风支管路内侧设置;相邻两喷漆单元的送风分区之间设置有隔离夹芯板。

在所述室外送风主管路上设置有止回阀。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和无纺布过滤棉。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本喷漆室采用分区式作业,即每个喷漆单元均可实现单独喷涂作业,喷涂时,根据待喷涂工件所处区域位置选择性地开启与待喷涂工件相对应的喷漆单元进行喷涂作业,节电、节水、节能效果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送风系统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循环系统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排风系统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区式喷漆室,包括带有出入门的喷漆室体1和设置在喷漆室体1外的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及水循环系统,送风系统包括送风空调2和室外送风主管路3,在室外送风主管路3上设置有止回阀20,防止新鲜空气向室外逆向排出;排风系统包括排风风机4、排风烟囱5、排风主管路及设置在排风主管路上的活性炭吸附装置6;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池7、循环泵8和水循环主管路9;喷漆室体1分为A、B、C和D四个喷漆单元,A、C喷漆沿喷漆室体1纵向中线左右间称设置,B、D喷漆单元沿喷漆室体1纵向中线左右对称设置,A、B喷漆单元间前后对应设置,C、D喷漆单元前后对应设置;每个喷漆单元底部均设置有承重格栅板10,每个喷漆单元包括设置在喷漆室体1上方的送风分区和设置在承重格栅板10下方的水循环分区、排风分区;

如图1、图3所示,水循环分区包括水槽11和设置在水槽11中的水旋漆雾处理装置12,水槽11通过水循环支管路与水循环主管路9相连通,在水循环支管路上设置有水路电动调节阀13;A、C喷漆单元内的水循环支管路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A、C喷漆单元的水循环支管路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支管14,第一支管14的两端均连通设置有第二支管15,第二支管15向下延伸至A喷漆单元下端;B、D喷漆单元内的水循环支管路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B、D喷漆单元的水循环支管路包括分别连通设置在第一支管14两端部的第三支管16,第三支管16向下延伸至B喷漆单元下端,水路电动调节阀13分别设置第二支管15和第三支管16的进口端;为确保水循环效果,相邻两喷漆单元的水循环分区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离钢板;

如图1、图4所示,排风分区包括排风支管21.1、21.2,水旋漆雾处理装置12的出口通过排风支管21.1、21.2与排风主管路相连通,在排风支管21.1、21.2上设置排风电动调节阀17;A、C喷漆单元的排风支管21.1对称设置并分别延伸至A、C喷漆单元下端,B、D的排风支管21.2对称设置并分别延伸至B、D喷漆单元下端;为防止雾气扩散,相邻两喷漆单元的排风分区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离钢板(当然实际制造时,也可以采用混凝土隔离);

如图1和图2所示,送风分区包括与室外送风主管路3相连通的室内送风支管路22.1、22.2,室内送风支管路22.1、22.2上间隔设置有四组出风口18,每组出风口18处均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和无纺布过滤棉,进一步过滤由送风空调2送来的新鲜空气,在室内送风支管路22.1、22.2的进口端均设置有送风电动调节阀19;B、D喷漆单元的室内送风支管路22.1均呈L形结构且对应设置形成U形结构,A喷漆单元的室内送风支管路22.2紧贴B喷漆单元的室内送风支管路22.1内侧设置,C喷漆单元的室内送风支管路22.2紧贴D喷漆单元的室内送风支管路22.1内侧设置;为防止每个喷漆单元内的新鲜空气向其它喷漆单元扩散,相邻两喷漆单元的送风分区之间设置有隔离夹芯板。

工作时,通过出入门将待喷涂工件运送至喷漆室体1内部,根据待喷涂工件在喷漆室体1内的具体区域位置确定需要开启的喷漆单元,以待喷涂工件位于A喷漆单元为例,工人开启A喷漆单元喷漆模式,控制系统自动打开A喷漆单元的水路电动调节阀13、排风电动调节阀17和送风电动调节阀19,待调节阀全部到位后开启循环泵8、以及与A喷漆单元相对应的送风空调2、排风风机4,然后即可在A喷漆单元进行喷漆作业;多人同时在不同喷漆单元工作时,开启相应单元喷漆模式,相应喷漆单元的水路电动调节阀13、排风电动调节阀17和送风电动调节阀19,实现各个喷漆单元的同时作业;本实用新型喷漆室可实现多个喷漆单元的单独控制,以满足不同工位的喷漆需求,避免了传统喷漆室在使用时当需喷涂的工件或产品长度尺寸较小时仍需开启整个喷漆室设备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能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