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次氯酸杀菌水的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6956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自来水或者深井水等原水中,添加次氯酸钠水溶液与酸性水溶液,并使其充分混合来连续制备特定pH值和/或有效氯浓度和/或次氯酸浓度的杀菌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次氯酸作为一种强效杀菌剂,即使浓度低于0.1ppm也能表现出良好的杀菌能力,据美国环境保护机构(EPA)研究报道,在相同条件下次氯酸的杀菌能力是次氯酸盐的数十至上百倍。另外,由于次氯酸对热、光等自然因素较敏感,不用担心使用过程中的残留问题。研究发现次氯酸盐溶液pH值控制在5.0-6.5范围,有效氯98%以上以次氯酸的形式存在,及时在低浓度范围(10ppm左右)也能得到极佳的杀菌效果,且在该pH值范围内,杀菌液对不锈钢腐蚀性极低。当次氯酸盐溶液pH值大于9.0时,有效氯主要以次氯酸根离子形式存在,对杀菌有贡献的次氯酸含量甚少。当溶液pH值在4.5以下,次氯酸形态的有效氯会降到80%,在pH值为1时仅为30%,此时溶液中有效氯大部分以氯气形态存在。以往开发了通过向自来水或者地下水等原水中混合次氯酸钠和盐酸或者乙酸等酸制备次氯酸杀菌水的制造装置,此装置汇总,具备有用于混合原水、次氯酸钠和酸液的混合器,通过向导入混合器内的特定量的原水中添加相应计量的次氯酸钠和相应计量的酸来制得二者的混合水,从而产生杀菌水。但是,传统的混合方法经常会造成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影响杀菌剂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合成次氯酸杀菌水的发生装置,有效的提高了混合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合成次氯酸杀菌水的发生装置,包括混合管路、第一混合器、第二混合器、酸液容器、第一阀门、第一止逆阀、次氯酸盐容器、第二阀门、第二止逆阀、酸液泵、次氯酸盐泵和pH值检测装置,所述混合管路一端连接原水入口,另一端为出口,第一混合器和第二混合器依次安装在混合管路上,酸液容器输出端依次连接第一阀门、第一止逆阀至第一混合器,酸液泵的输入端连接在酸液容器上,输出端连接在第一阀门和第一止逆阀之间;次氯酸盐容器输出端依次连接第二阀门、第二止逆阀至第二混合器,次氯酸盐泵的输入端连接在次氯酸盐容器上,输出端连接在第二阀门和第二止逆阀之间;所述第一混合器在其连接原水入口一端和连接酸液容器一端的管路上均为扩口接口,所述第二混合器在其连接第一混合器一端和连接次氯酸盐容器一端均为扩口接口,在第一混合器和第二混合器扩口接口内均设有节流孔板,所述pH值检测装置设置在混合管路出口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原水入口处连接有一支路,支路上设有控制阀,支路分别连接至酸液容器和次氯酸盐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酸液泵和次氯酸盐泵均为电磁计量泵。

进一步的,在pH值检测装置后端还设有次氯酸浓度计。

进一步的,所述原水入口处设有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合成次氯酸杀菌水的发生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混合器和第二混合器的入口设置为扩口接口,同时在扩口接口处设置节流孔板,使得原水与酸液、次氯酸盐溶液均能充分的混合,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原水入口,2-扩口接口,3-节流孔板,4-第一混合器,5-混合管路,6-第二混合器,7-pH值检测装置,8-次氯酸浓度计,9-出口,10-第一止逆阀,11-第一阀门,12-酸液容器,13-酸液泵,14-支路,15-第二止逆阀,16-第二阀门,17-次氯酸盐容器,18-次氯酸盐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合成次氯酸杀菌水的发生装置,有效的提高了混合效果。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合成次氯酸杀菌水的发生装置,包括混合管路5、第一混合器4、第二混合器6、酸液容器12、第一阀门11、第一止逆阀10、次氯酸盐容器17、第二阀门16、第二止逆阀15、酸液泵13、次氯酸盐泵18和pH值检测装置7,所述混合管路5一端连接原水入口1,另一端为出口9,第一混合器4和第二混合器6依次安装在混合管路5上,酸液容器12输出端依次连接第一阀门11、第一止逆阀10至第一混合器4,酸液泵13的输入端连接在酸液容器12上,输出端连接在第一阀门11和第一止逆阀10之间;次氯酸盐容器17输出端依次连接第二阀门16、第二止逆阀15至第二混合器6,次氯酸盐泵18的输入端连接在次氯酸盐容器17上,输出端连接在第二阀门16和第二止逆阀15之间;工作时,原水入口1进水,酸液通过酸液泵13进入第一混合器4,原水通过第一混合器4与酸液混合,混合液进入第二混合器6,次氯酸盐溶液通过次氯酸盐泵18进入第二混合器6,与混合液混合,完成混合步骤后经出口9排出。

为提高混合效率,所述第一混合器4在其连接原水入口1一端和连接酸液容器12一端的管路上均为扩口接口,所述第二混合器6在其连接第一混合器4一端和连接次氯酸盐容器17一端均为扩口接口,在第一混合器4和第二混合器6扩口接口内均设有节流孔板3,所述pH值检测装置7设置在混合管路出口前端,实现对杀菌剂pH值的监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为便于清洗酸液容器和次氯酸盐容器,所述原水入口1处连接有一支路14,支路14上设有控制阀,支路14分别连接至酸液容器12和次氯酸盐容器17。在清洗时打开第一阀门11和第二阀门16,打开控制阀,原水进入酸液容器12和次氯酸盐容器17,由酸液泵13和次氯酸盐泵18循环冲洗。为防止逆流,可在酸液容器12和次氯酸盐容器17底部加设止逆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为便于计量,所述酸液泵13和次氯酸盐泵18均为电磁计量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为精确获得次氯酸浓度,在pH值检测装置7后端还设有次氯酸浓度计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为提高水质,所述原水入口处设有过滤器。

相比背景技术中介绍的内容,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混合器和第二混合器的入口设置为扩口接口,同时在扩口接口处设置节流孔板,使得原水与酸液、次氯酸盐溶液均能充分的混合,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对其限制;应当指出,尽管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和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