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精灯放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7198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酒精灯放置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酒精灯放置箱,属于学生安全试验教具领域,特别是利用酒精灯进行加热试验的安全防护箱。



背景技术:

在酒精灯是以酒精为燃料的加热工具,广泛用于实验室,工厂,医疗,科研等。因酒精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对其他实验材料加热。它的加热温度达到400—1000℃以上。由于在现在学校采用酒精灯进行实验时,一般采用露天试验的方式,酒精灯周围不具有相应的保护装置,学生在进行加热试验时,容易被触碰,致使酒精灯或烧杯的倾倒,进而造成人身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本实用新型,辅助于酒精灯,降低酒精灯加热实验过程中烧杯或酒精灯倾倒的可能性,提高学生在使用酒精灯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酒精灯放置箱,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和侧面分别开口,箱体内设有用于酒精灯放置的下腔室和可放置烧杯的上腔室,下腔室与上腔室之间设有支撑架,该支撑架用于放置石棉网,在上腔室的内侧壁上设有折流板,该折流板用于将从下腔室中升起的热气流引向上腔室的中部。

该结构中采用箱体的结构,能够对酒精灯周围进行防护,减少接触的火焰的渠道,采用上下两个腔室的结构,方便于酒精灯和烧杯的放置,使烧杯和酒精灯相对稳定,降低两者倾倒的概率;此外,采用折流板的设计,有效的引导气流,既实现的空气的流动,还能利用热气流中的预热对烧杯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加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侧面开口处设有侧门,所述侧门上设有通风口,侧门可启闭该侧面开口以取放酒精灯。采用侧门的设计,进一步提高箱体的防护性,同时设置通风口,保证气流的正常通过。

进一步,所述箱体底部设有配重块。利用配重块能够进一步降低箱体整体的重心,提高箱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石棉网可拆卸的放置在支撑架上。由于石棉网可拆卸,从而保证石棉网的使用方便性,从而方便于试验器材的单独管理。

进一步,在支撑架与箱体的内侧壁之间具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下腔室中的热气流可沿该排气通道进入上腔室以加热烧杯的侧壁。由于排气通道的设置,能够利用酒精灯的产生的热气流对杯壁进行二次加热,提高酒精灯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折流板呈环状且其下侧面倾斜指向上腔室的中部以引导热气流至上腔室的中部。

进一步,所述排气通道内设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连接在箱体内壁侧与支撑架之间并用于引导热气流竖向上升。采用导流片,能够降低排气通道形成气体涡流的概率,同时是热气流均匀分布,保证烧杯侧壁被加热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装置的采用箱体的结构,能够对酒精灯周围进行防护,减少接触的火焰的渠道,采用上下两个腔室的结构,方便于酒精灯和烧杯的放置,使烧杯和酒精灯的放置相对稳定;

2、本装置的结构简单,采用折流板的设计,有效的引导气流,既实现的空气的流动,还能利用热气流中的预热对烧杯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酒精灯放置箱的透视图;

图2为酒精灯放置箱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1-箱体,11-下腔室,12-支撑架,13-折流板,14-上腔室,2-侧门,21-通风口,3-石棉网,4-酒精灯,5-烧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酒精灯放置箱,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和侧面分别开口,在箱体1内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架12,石棉网3可以可拆卸方式的放置在该支撑架12上。在石棉网3上下两侧分别具有两个腔室,石棉网3下方放置酒精灯,石棉网3上方放置烧杯5等受热物品,在支撑架12与箱体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连通石棉网3上下两侧,在上腔室14的内侧壁上设有折流板13,该折流板13呈环状且其下侧面倾斜指向上腔室14的中部以引导热气流至上腔室14的中部。下腔室11中的热气流可沿该排气通道进入上腔室14以加热烧杯5的侧壁。排气通道内设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连接在箱体1内壁侧与支撑架12之间并用于引导热气流竖向上升。

在箱体1的侧面开口处设有侧门2,侧门2上设有通风口21,侧门2可启闭该侧面开口以取放酒精灯。在箱体1底部可放置配重块。

本装置在用于烧杯5加热试验时,先将侧门2打开,先将石棉网3等热传导层放置到支撑架12上,然后将烧杯5放置到石棉网3上,最后将酒精灯点燃放入到下腔室11中,酒精灯的火焰通过石棉网3对烧杯5底部进行加热,经酒精灯加热的气流从石棉网3边沿处的排气通道上升,经折流板13引导后对烧杯5的侧壁进行加热。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