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7194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试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玻璃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管。



背景技术:

试管作为化学实验中必不可少的玻璃仪器,已经广泛用于各种化学实验中。只要用于化学反应盛放液体或作为反应的容器使用,更是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然而,现有的试管多由玻璃制成,其耐热性能较差,一冷一热很容易开裂,因此有的实验使用试管作为反应仪器,往往是一次性的,这样的损坏对于试管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另外,有的试管盛放液体后由于其深度较大,开口较窄,难以判断去各个部位的温度是否均匀,从而对于观察实验现象来说非常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技术问题的至少一项,提供一种有效防止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利于观察实验、利于记录反应温度的试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试管,包括试管本体;所述试管本体的试管壁包括试管外壁和试管内壁,所述试管外壁与试管内壁之间的腔室内设有感温变色液体,所述试管外壁与试管内壁之间的腔室还还设有温度计。

进一步的,所述试管内壁外侧设有感温变色标签。

进一步的,所述感温变色标签由第一感温变色标签和第二感温变色标签组成;所述第一感温变色标签设于试管内壁外侧的上部,所述第二感温变色标签设于试管内壁外侧的下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试管本体的开口套接,所述过滤网内设有过滤膜。

进一步的,所述试管外壁上设有感温变色液体进口和感温变色液体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试管本体为多个,相邻的试管本体的感温变色液体进口和感温变色液体出口通过连接胶皮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试管,减轻了试管整体的局部过热的情况,从而避免了温度的骤升骤降导致的试管破裂,同时,感温变色溶液感受温度的升降产生颜色的变化,给观察者更为直观的感受,并通过试管外壁与内壁之间的温度计反映当前感温变色液体的温度,从而在观察反应的同时,随时注意是否当前的温度超出感温变色液体的极限温度。当感温变色液体的颜色稳定时,整体的温度达到平衡,即感温变色液体与试管内的物质的温度相等,此时,温度计显示的就是试管整体的温度状态;本实用新型也可组成实验装置,作为实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为,1-过滤网,2-试管外壁,3-第一感温变色标签,4-感温变色液体进口,5-第二感温变色标签,6-温度计,7-感温变色液体出口,8-试管内壁,9-过滤膜,10-连接胶皮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完整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应当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应当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在相互不矛盾的情况下,自由组合,组合后得到的技术方案仍然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试管,包括试管本体;所述试管本体的试管壁包括试管外壁和试管内壁,所述试管外壁与试管内壁之间的腔室内设有感温变色液体,所述试管外壁与试管内壁之间的腔室还还设有温度计。

如图1所示的,一种试管,包括试管本体,试管本体的试管外壁2和试管内壁8之间为感温变色液体的容纳腔,该容纳腔室里还设有温度计6;优选地,温度计的感温端设于试管本体内壁外侧的底端。进一步的,所述试管外壁上设有感温变色液体进口和感温变色液体出口。使用时,感温变色液体从感温变色液体进口进入试管外壁与试管内壁的空腔内。所述感温变色液体包括稳定液体和感温变色材料粉末;其由稳定液体和感温变色粉末混合成悬浮液。优选地,所述感温变色材料为三苯甲烷类、吩噻嗪类、席夫碱类、螺环类、双蒽酮类或生物大分子类可逆感温变色材料。根据选用的感温变色材料,可选用水或醇类为稳定液体;感温变色材料粉末与稳定液体的比例以不影响观察试管内物质状态为准。

由于感温变色材料在高温下容易发生降解,为了提高使用寿命,使用温度在80℃左右为宜;或者根据需要及时更换感温变色液体,优选地,感温变色液体选择从无色变为深色如紫色的感温变色粉末,从而更利于观察试管整体的温度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试管,由于在试管外壁与试管内壁之间加入了感温变色液体,当试管内加入温度较高的液体或固体时,可以有效将其热量在感温变色液体中分散,从而减轻了试管整体的局部过热的情况,从而避免了温度的骤升骤降导致的试管破裂,同时,感温变色溶液感受温度的升降产生颜色的变化,给观察者更为直观的感受,并通过试管外壁与内壁之间的温度计反映当前感温变色液体的温度,从而在观察反应的同时,随时注意是否当前的温度超出感温变色液体的极限温度。当感温变色液体的颜色稳定时,整体的温度达到平衡,即感温变色液体与试管内的物质的温度相等,从而此时,温度计显示的就是试管整体的温度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试管内壁外侧设有感温变色标签。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的准确反映试管内物质的温度,本实用新型在试管内壁外侧上设有感温变色标签,优选地,所述感温变色标签为感温变色贴纸。

进一步的,所述感温变色标签由第一感温变色标签3和第二感温变色标签5组成;所述第一感温变色标签设于试管内壁外侧的上部,所述第二感温变色标签设于试管内壁外侧的下部。

为了更好的观察试管内上部和下部的温度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在试管内壁外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粘贴了第一感温变色标签和第二感温变色标签,优选地,两者在同一直线上;第一感温变色标签和第二感温变色标签的变色范围或变色颜色相同。当试管内物质温度各处均衡时,第一感温变色标签和第二感温变色标签的颜色相同,此时,温度计的温度即为试管内各物质的温度,从而避免了认为测量温度导致的偏差,使实验更准确。

进一步的,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试管本体的开口套接,所述过滤网内设有过滤膜。为了进一步的增强其实验能力所述试管本体的开口上还套接有过滤网1,通过过滤网内的过滤膜9,可以在向试管里加入液体时,同时完成过滤的操作,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更具有实用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

所述试管本体为多个,相邻的试管本体的感温变色液体进口4和感温变色液体出口7通过连接胶皮管10连通。如图2所示,将两个以及多个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本体的感温变色液体进口和感温变色液体出口组成连通装置,并将其两端的进口和出口通过泵连接,从而使其组成实验装置,方便使用。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即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