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变流量原油脱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2695发布日期:2018-08-10 14:1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分离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油气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自适应变流量原油脱气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油井开采出的原油富含气、液、固等多种杂质,在原油外输之前,需进行除砂、脱气、脱水等环节,目前进行两相或三相分离的物理技术主要有重力沉降、旋流分离、聚结过滤、膜分离等方法。对于重力沉降来说,能够分离气、液、固相物质,但分离所需时间长,且对原油开采中各组分含量波动较大的工况不能很好适应,造成操作不稳定的情况时有发生;聚结过滤通过渗透性进行分离,适应范围较窄,同时存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同样膜分离也存在易污染、使用寿命不长、易堵塞等问题;旋流分离技术适用于含大量(油)水的快速去除过程,但对某一个特定的旋流器来说,必须工作在一定的进口流量下才能稳定的发挥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专利:CN201610704875.9公开了一种重力沉降式气液分离方法,该专利结合重力分离和膜分离的方法进行油气分离,其缺点是设备尺寸较大,处理时间较长;专利:200880102068.3公开了一种膜分离方法及膜分离装置,在对被处理水进行膜分离处理时,可以降低被处理水中所含的膜污染物质在膜表面的吸附,其缺点是膜易堵塞、使用寿命短。

因此需要采用成本低、易操作、适应变工况且高效率的原油脱气的方法和设备对目前的技术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变流量原油高效脱气的方法与装置,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适应变流量原油脱气装置,包括罐体、主流管以及分布在其周围的多个压力梯度脱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压力梯度脱气管均设置有多个切向进口;

所述罐体为圆筒形或方筒形,在其底部设置有固相出口,在其底部底部侧壁设置有液相出口,在其顶部设置有气相出口,在其中下部设置有待处理液体入口,在其轴向位置设置有液位计;

所述主流管设置在罐体中间位置,在其入口处设置有造旋器,在其靠近末端处设置有主流倒锥,在其筒壁四周设置有至少一列切向出口;

所述压力梯度脱气管设置在主流管四周,在其轴向壁面上开有一列切向进口,在其底部设置有倒锥及液固相出口,在其顶部设置有气相出口,气相出口外设置有防冲挡杯。

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变流量原油高效脱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油由设备入口1经过连接管道进入主流管4;

(2)在主流管入口处设置造旋器2,原油经过造旋器后旋转数为1.3~5;

(3)步骤(2)中旋转数为1.3~5的原油通过分布在压力梯度脱气管轴线方向的切向入口进入压力梯度脱气管10,原油中气体在压力梯度作用下逐级脱除,脱除的气体经压力梯度脱气管气体出口9排出,含固体的液相经压力梯度脱气管液相出口排入罐体中;

(4)对步骤(5)中气相及液相的排出流量由液位控制器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自适应变流量脱气装置,多级进出口能够适应因流量波动而造成的液体旋转速度过高或过低,维持脱气效率的稳定,特别适应于原油开采过程中的流量波动,减小对下游仪器设备的冲击,实现快速高效脱气功能、液面自动控制功能,减小下游设备压力,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能够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压力梯度脱气管切向进口示意图;

图3是主流管与压力梯度脱气管的组合方式示意图;其中,(a)是压力梯度脱气管切向进口均为顺时针方向组合的连接方式示意图,(b)是压力梯度脱气管切向进口均为逆时针方向组合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符号说明:

1设备入口;2造旋器;3主流管倒锥;4主流管;

5压力梯度脱气管气相出口;6设备气相出口;7防冲挡杯;8压力梯度脱气管切向进口;9压力梯度脱气管气相出口;10压力梯度脱气管;11液位控制器;12压力梯度脱气管倒锥;13压力梯度脱气管液相出口;14设备液相出口;15设备固相出口;16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申请的实用新型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后发现,对于原油开采过程中最经济、最有效的脱气方法是采用旋流离心分离。基于研究,分离器入口形状及位置、几何尺寸、等都影响分离器的适用范围及分离精度,而流量的变化会导致入口速度变化,进而影响分离效果,由此可知要想在流量变化的情况下利用旋流离心分离实现分离效果,就必须随流量变化增加或减少分离器的数量,以保证分离器工作在合理的工况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改变分离器数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基于以上发现,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

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1设备入口;2造旋器;3主流管倒锥;4主流管;5压力梯度脱气管气相出口;6设备气相出口;7防冲倒杯;8压力梯度脱气管切向进口;9压力梯度脱气管气相出口;10压力梯度脱气管;11液位控制器;12压力梯度脱气管倒锥;13压力梯度脱气管液相出口;14设备液相出口;15设备固相出口;16罐体。

含气率在5~20%范围波动、流量在80~140m3/h范围内波动的原油由设备入口1经过连接管道进入主流管4;在主流分离管入口处设置造旋器2,原油经过造旋器后旋转数为1.3~5,通过压力梯度脱气管切向进口进入压力梯度脱气管中,在压力梯度作用下气体逐级脱除,脱除的气体经压力梯度脱气管气相出口8排出,含固液相经压力梯度脱气管管液相出口排出,此时原油中气体脱除率不小于96%。

对于流量变化时,由主流管中的造旋器、倒锥以及压力梯度脱气管切向进口的特殊结构,压力梯度脱气管中的液相旋转数为2~6,进入压力梯度脱气管中的原油实现了稳定高效的脱气。

分离出的气相和液相均从分离器中排出后进入到罐体中,最后气相经设备气相出口6排出,液相经设备液相出口13排出,固相经设备固相出口14排出;气相及液相的排出流量由液位控制器进行控制,出口流量平稳。

经过本设备后,原油中气体脱除率大于99%,固体脱除率99.9%。

如图2所示,是压力梯度脱气管示意图,其中N1、N2、N3、N4为实施例1中单根压力梯度脱气管切向进口示意图。

如图3所示,其中,(a)是分流分布器均为顺时针方向组合的连接方式示意图,(b)是分流分布器均为逆时针方向组合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