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降温吹风功能的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2425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具备降温吹风功能的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具体涉及能够当作电风扇使用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能够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过滤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益于人体健康。

空气净化器的过滤效率很大程度决定于空气净化器内风机的尺寸,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家用空气净化器为了节省占地,风机尺寸相对都比较小,因此,过滤效率不是特别好。同时,空气净化器的售价一般也比较高。

为了能够节约成本、减少占地的同时,尽量扩大风机的尺寸以提高净化效率,设计一款可以用于空气净化的风扇是十分有必要的。一般风扇扇叶比较大,用作空气净化中的风机,净化效率高;且一机两用,节约成本和占地空间。

中国专利文件CN205977732U公开了一种带浮尘过滤的新型电风扇,能兼具空气净化和降温功能,其存在以下缺陷:

从实际使用来说,滤网与风扇贴紧时,滤网对风的过滤也对风的进出产生了阻力,影响电风扇吹风降温,使得吹风降温效果不好。

因此,当在电风扇上安装过滤网进行空气净化时,吹出的风很小,只适合用作空气净化,不适合用作电风扇降温吹风。

此结构最好的使用方式是,当要做电风扇使用时,将滤网拆下,当用作空气净化使用时,将滤网装上。但这样就会存在需要对滤网进行收纳,且滤网拆卸也不方便的问题。

中国专利文件CN105299763A公开了一种带有风扇的空气净化器,风扇与空气净化器一体,风扇可以相对于空气净化器发生转动,空气净化器内设有风机用于对空气进行净化。此结构能解决中国专利文件CN205977732U的缺陷,使得滤芯不会影响吹风降温,占地面积也小,但是成本较高,因为其具备了两个风机,一个是用于空气净化,另一个用于风扇吹风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降温吹风功能的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功能和吹风降温功能之间的转换快捷方便,降温吹风效果和空气净化效率都较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具备降温吹风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包括风机和滤桶,滤桶内设有滤芯,滤桶上设有进风口,风机与滤桶上部合页连接;

当用于空气净化时,风机朝向滤桶内部,作为用于空气净化的风机;

当用于降温吹风时,风机朝向周边空间,作为用于降温吹风的电风扇。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滤桶的桶壁为网格式桶壁,网格式桶壁为上述进风口;滤芯为筒式滤芯。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滤桶内设有隔板,隔板包括中心轴连接的上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和下隔板上皆设有通气间隔;通过上隔板相对于下隔板发生旋转,使得上隔板遮挡或不遮挡下隔板的通气间隔,实现滤桶是否封隔。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设置在风机上,跟随风机的扇叶罩活动发生竖向运动的竖向条,竖向条底部一分为二,分成向上运动从而控制隔板封隔滤桶的推板I和向下运动从而控制隔板不封隔滤桶的推板II;桶壁上设有横向设置的滑槽,滑槽内的菱形滑块能与推板I和推板II接触;菱形滑块为顶边和底边平行的菱形滑块;

推板I上设有与菱形滑块一个侧边结构匹配的接触面;推板II上设有与菱形滑块另一个侧边结构匹配的接触面;与推板I接触的菱形滑块的侧边的顶角为锐角,底角为钝角;与推板II接触的菱形滑块的侧边的顶角为钝角、底角为锐角。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风机的扇叶罩内设有的电机有两个相反设置的输出端,两个输出端皆连接有扇叶。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通过改变风机的位置,来使得风机用作空气净化器的风机使用或者电风扇使用,一个风机两个用处,成本较低,同时,风机通过合页实现位置改变,操作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中,设有隔板用于在作为电风扇使用时封隔滤桶,使得用户不易看见滤桶内累积的灰尘,感官更为舒适,同时也防止累积的灰尘从桶口逃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滤桶的剖视图。

图3为上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控制机构工作的效果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所述:1-风机,2-滤桶,3-上隔板,4-下隔板,5-竖向条,51-推板I,52-推板II,6-菱形滑块,7-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具备降温吹风功能的空气净化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具备降温吹风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包括风机1和滤桶2。

所述滤桶2的桶口朝上,滤桶2的桶壁为网格式桶壁,便于进气;滤桶2内设有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的筒式滤芯。

滤桶2顶部与风机1的支架合页连接,使得当风机1的扇叶罩通过合页扣住桶口时(此时风机1的扇叶罩与桶口无缝隙,或微小缝隙),风机1的吸力,强制气流从滤桶2的桶壁进入滤桶2内,经过筒式滤芯过滤被吸入风机1后排出,实现空气净化功能。

滤桶2顶部与风机1的支架合页连接,使得当风机1的扇叶罩垂直于桶口所在平面时,滤桶2作为电风扇底座,风机1作为电风扇使用。

如图2所示,一来为了美观,吸附了许多灰尘的滤芯不外漏,不容易被用户看到,二来为了防止筒式滤芯累积的灰尘在风机1作为电风扇使用时,从桶口逃逸。所述滤桶2内设有隔板,使得当作为电风扇使用时,隔板封住滤桶2,滤桶2内的空气及灰尘不能通过桶口溢出;当作为空气净化器使用时,隔板不封住滤桶2,隔板内的空气可以通过桶口流出。

所述隔板包括中心部轴连接的上隔板3和下隔板4,下隔板4被固定在桶壁内,上隔板3可以相对于下隔板4发生旋转。如图3所示,上隔板3和下隔板4皆为若干板式辐条构成,相邻板式辐条之间留有通气间隔。上隔板3和下隔板4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使得旋转上隔板3到一定位置,会使得上隔板3的辐条刚好遮住下隔板4通气间隔,使得滤桶2被封隔。必然地,旋转上隔板3也可以使得上隔板3的辐条不能遮住下隔板4的通气间隔,使得滤桶2不被封隔。

为了使得隔板对滤桶2的封隔和不封隔皆自动实现,因此,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对上隔板3进行推动的控制机构。

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了竖向运动的竖向条5,竖向条5底部一分为二,分成控制向上运动从而控制隔板封隔滤桶2的推板I51和向下运动从而控制隔板不封隔滤桶2的上的推板II52。控制机构还包括由推板I51和推板II52推动的滑块,桶壁上还设有限制滑块横向运动的滑槽7,滑块设置在滑槽7中,且一部分从滑槽7中凸出来,便于与推板I51和推板II52接触。

对推板I51、推板II52和滑块的结构进行说明:

滑块为顶边和底边平行的菱形滑块6,菱形滑块6的一个侧边和推板I51上与菱形滑块6接触的接触面的结构匹配;菱形滑块6的另一个侧边和推板II52上与菱形滑块6接触的接触面的结构匹配。与推板I51接触的菱形滑块6的侧边的标志在于顶角为锐角,底角为钝角;与推板II52接触的菱形滑块6的侧边的标志在于顶角为钝角、底角为锐角。

如图4所示,当推板I51向上时,会往前推动菱形滑块6,而推板II52不造成阻碍;当推板II52向下时,会往回推动菱形滑块6,而推板I51不造成阻碍。菱形滑块6底部与上隔板3连接,使得菱形滑块6的来回运动,推动上隔板3的来回旋转,从而控制上隔板3是否遮挡下隔板4的通气间隔。

必不可少的是,所述竖向条5顶部设置在风机1的支架紧邻合页的位置,使得支架的运动,带动了竖向条5的上下运动。且竖向条5设置位置使得,支架的活动使竖向条5几乎不会在水平面运动,保证推板I51和推板II52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为:

当作为空气净化器使用时,风机1的支架运动带动推板I51和推板II52向下运动,推板II52接触面推动滑块,使得滑块运动,带动上隔板3旋转,隔板不封隔滤桶2,空气从桶壁进入后能够通过桶口进入风机1被排出,实现空气净化。

当作为电风扇使用时,风机1的支架运动带动推板I51和推板II52向上运动,推板I51接触面推动滑块,使得滑块带动上隔板3旋转,隔板封隔滤桶2,桶壁内空气不能通过桶口进入风机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