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限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2902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门限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涂装、焊装过程中用于对汽车车门进行限位的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车门限位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焊装完成后,需要经过涂装,涂装前车身要经过前处理电泳工序,进行车身除油和泳涂底漆,其过程中必须使车门与车身有一定的开度,但车门要固定不能晃动。现有车门工装,定位不准确,在自动化喷涂过程中,利用现有工装使四门关闭角度不同,不能保证面漆喷涂质量;现有工装机械夹合力强,生产过程中容易导致钣金变形,漆面划伤;现有机械工装开/关车门必须人为重新调整工装,才得以打开车门,影响生产节拍,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车门限位工装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的车门限位工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门限位工装定位不准确、夹合力强、需要重新调整工装,而导致面漆喷涂质量差、钣金变形、延长生产节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门限位工装,包括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的一端设有与门洞止口边夹紧的夹紧机构,所述工装本体的另一端设有限值车门位置的限位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和限位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工装本体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门框固定架、螺栓、与螺栓适配的螺母和手柄,所述门框固定架的底面连接在工装本体上,所述门框固定架上设有与所述螺栓适配的螺纹孔,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门框固定架的顶面且与所述螺纹孔的位置对应,所述手柄与所述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弹簧Ⅰ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门框固定架内,所述弹簧Ⅰ套装在所述螺栓上,所述弹簧Ⅰ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门框固定架上,所述弹簧Ⅰ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门框固定架为U型卡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磁铁和套筒Ⅰ,所述套筒Ⅰ固定连接在所述工装本体上,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套筒Ⅰ内。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磁铁、弹簧Ⅱ、套装在弹簧Ⅱ上的套筒Ⅱ、套装在套筒Ⅱ上的套筒Ⅲ,所述套筒Ⅲ固定连接在所述工装本体上,所述磁铁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Ⅱ上,所述弹簧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工装本体上,所述弹簧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磁铁上。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Ⅱ上设有台阶部,所述套筒Ⅲ上设有对所述台阶部限位的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Ⅱ为阶梯筒,所述磁铁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Ⅱ的小径端,所述套筒Ⅱ的大径端设置在所述套筒Ⅲ内。

进一步的,所述磁铁为高温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为环状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1.夹紧机构和限位机构成对角线位置固定在工装本体上,工作时,只要将夹紧机构固定在车身的四门门洞止口边处,车门内板吸附在限位机构3上,就能实现车门与车身门框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并且保持不变,而且开/关车门时不需要重新调整工装;操作简单,定位准确。

2.夹紧机构中增加固定板,增大了与门洞止口边的接触面积,使其实用性增强;限位机构设置弹簧Ⅱ,具有消能、缓冲的作用,避免用力过大,造成车身的门洞止口边变形或车门限位工装失效的现象。

3.将磁铁设置为高温磁铁,高温磁铁可在2000摄氏度之内保持磁性作用,保证在经过涂装烤炉、电泳、高温作业过程中磁铁不会消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门限位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紧机构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工装本体;2.夹紧机构;21.门框固定架;22.螺栓;23.手柄;24.弹簧Ⅰ;25.固定板;26.螺母;27.螺纹孔;3.限位机构;31.弹簧Ⅱ;32.套筒Ⅱ;33.台阶部;34.磁铁;35.套筒Ⅲ;36.挡板;37.套筒Ⅰ。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顶、底、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顶、底、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车门限位工装,包括工装本体1,在该工装本体1的一端设有用于夹紧门洞止口边的夹紧机构2,工装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与车门内板接触用于限值车门位置的限位机构3,夹紧机构2和限位机构3分别设置在工装本体1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如图1所示,将夹紧机构2和限位机构3成对角线位置设置在工装本体1上。工作时,夹紧机构2固定在车身的四门门洞止口边处,限位机构3与车门内板接触,从而使车门与车身门框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并且保持不变,保证涂装过程中前车门不至于关闭,避免车门关闭造成的漆膜碰伤。

在本实用新型夹紧机构2的第一种实施例中,夹紧机构2包括门框固定架21、螺栓22、与螺栓22适配的螺母26和手柄23,门框固定架21的底面连接在工装本体1上,门框固定架21上设有与螺栓22适配的螺纹孔27,螺母26设置在门框固定架21的顶面且与螺纹孔27的位置对应,手柄23与螺栓22连接。在优选方案中,将门框固定架21设置为U型卡槽结构,如图1、图2所示。工作时,将门框固定架21(即U型卡槽)卡在车身的四门门洞止口边处,旋转手柄23,使螺栓22向靠近门洞止口边的方向运动,调整螺栓22和螺母26,将框固定架21紧固在门洞止口边上。

在本实用新型夹紧机构2的第二种实施例中,上述夹紧机构2还包括弹簧Ⅰ24和固定板25,固定板25设置在门框固定架21内(即U型卡槽内),弹簧Ⅰ24套装在螺栓22上,弹簧Ⅰ2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门框固定架21上,弹簧Ⅰ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25上,如图2所示,弹簧Ⅰ2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U型卡槽上方的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U型卡槽下方的内壁上。在将门框固定架21(即U型卡槽)固定在车身的门洞止口边上时,固定板25与门洞止口边接触,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比增大了接触面积,使其实用性增强。

在本实用新型夹紧机构2的两种实施例中,用于施力的手柄23为环状结构,显然也可以是其它的结构。螺栓22也可用螺杆、螺柱等类似结构代替。

在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3的第一种实施例中,该限位机构3包括磁铁34和套筒Ⅰ37,套筒Ⅰ37固定连接(例如焊接、铆接)在工装本体1上,磁铁34设置套筒Ⅰ37内。或者通过在在工装本体1上设置凹槽,直接将磁铁34内置于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3的第二种实施例中,上述限位机构3包括磁铁34、弹簧Ⅱ31、套装在弹簧Ⅱ31上的套筒Ⅱ32、套装在套筒Ⅱ32上的套筒Ⅲ35。其中,套筒Ⅱ32为阶梯筒,磁铁34固定连接在套筒Ⅱ32的小径端,套筒Ⅱ32的大径端设置在套筒Ⅲ35内,在套筒Ⅱ32的小径与大径的变化处有台阶部33;套筒Ⅲ3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工装本体1上,套筒Ⅲ35另一端上设有用于对套筒Ⅱ32上的台阶部33进行限位的挡板36;弹簧Ⅱ31的一端固定连接工装本体1上,弹簧Ⅱ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磁铁34上;弹簧Ⅱ31、套筒Ⅱ32、套筒Ⅲ35相互之间均为间隙配合。弹簧Ⅱ31起到消能、缓冲的作用,操作过程中,人们总是习惯性地随手一甩,对车门进行关闭使车门内板吸合在车门限位工装上,但是不同的操作者有不同的甩力,而且随手一甩的动作本身也会产生较大的惯性力,从而使车门内板对限位机构3产生强大的冲击,造成车身的门洞止口边变形或车门限位工装失效的现象;弹簧Ⅱ31的设计有效的避免了这一现象。当需要将车门内板从磁铁34上取下时,套筒Ⅲ35上挡板36与套筒Ⅱ32上的台阶部33接触,对磁铁34的行程进行限定,使车门内板有效的与磁铁34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3的两种实施例中,优选的,将磁铁34设置为高温磁铁,高温磁铁可在2000摄氏度之内保持磁性作用,保证在经过涂装烤炉、电泳、高温作业过程中磁铁不会消磁,避免了由于高温磁铁消磁,而导致车门限位工装失效的现象。

工作时,将门框固定架21(即U型卡槽)卡在车身的四门门洞止口边处,旋转手柄23,使螺栓22推动固定板25向靠近门洞止口边的方向运动;当固定板25与门洞止口边接触上时,调整螺栓22和螺母26,将框固定架21紧固在门洞止口边上。然后,将车门内板有效的吸附在限位机构3的磁铁34上,即实现了车门与车身门框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并且保持不变,而且开/关车门时完全不用重新调整工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