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乌鸡肽粉的膜浓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6141发布日期:2018-09-25 20:37阅读:8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浓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泰和乌鸡肽粉的膜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泰和乌鸡肽粉不仅吸收好,口感好,更能达到五脏均衡六腑的理想目的,缓解调理女性经期困扰,是一款普适的营养品。泰和乌鸡肽粉改善女性肌肤衰老,调理经期困扰,增强皮肤弹性,提高新陈代谢,同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现有浓缩方法包括有蒸发浓缩、真空浓缩和膜浓缩。

蒸发浓缩是把物料加热,使物料的易挥发部分水分在其沸点温度时不断地由液态变为气态,并将气化时所产生的二次蒸汽不断排除,从而使制品的浓度不断提高,直至达到浓度要求。

真空浓缩是利用真空蒸发或机械分离等方法来达到物料浓缩。目前,为了提高浓缩产品的质量,广泛采用真空浓缩,一般在18~8kPa低压状态下,以蒸汽间接加热方式,对料液加热,使其在低温下沸腾蒸发,这样物料温度低,且加热所用蒸汽与沸腾液料的温差增大,在相同传热条件下,比常压蒸发时的蒸发速率高,可减少液料营养的损失,并可利用低压蒸汽做蒸发热源。在预热蒸汽压力相同情况下,真空蒸发时,其溶液沸点低,传热温差增大可相应的减小蒸发器的传热面积;可以蒸发不耐高温的溶液,特别适用于食品生产中的热敏性料液的蒸发;可以利用低压蒸汽或废蒸汽作加热剂;操作温度低,热损失较少;对料液起加热杀菌作用,有利于食品、药品的保藏。但由于真空浓缩,须有抽真空系统,从而增加附属机械装置及动力;由于蒸发潜热随沸点降低而增大,所以热量消耗大。

膜式浓缩装置是使料液在管壁或器壁上分散成液膜的形式流动,从而使蒸发面积大大增加,提高蒸发浓缩效率。取消了传统真空浓缩需要抽真空的工艺要求。在浓缩工艺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泰和乌鸡肽粉生产制作的节能环保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泰和乌鸡肽粉的膜浓缩装置,实现泰和乌鸡肽粉浓缩工艺,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上料组件、浓缩器、蒸发分离室、料物收集箱;

浓缩器内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在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之间阵列有多个中空的浓缩管,浓缩器的顶部至上密封板形成混合区,浓缩器内的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之间形成浓缩区,浓缩器的底部至下密封板形成原料入口区,浓缩区的上部设置有高温蒸汽入口,浓缩区的下部设置有冷凝水出口,混合区的上部设置有气液混合出口,原料入口区的底部设置有原料入口;

上料组件包括料液存储箱、与该料液存储箱相连的搅拌箱,搅拌箱的底部通过一输送泵与所述原料入口连接,搅拌箱的顶部设置有一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置于搅拌箱内的搅拌叶;

蒸发分离室的上部设置有相切于蒸发分离室外壁且与浓缩器的气液混合出口相连的分离入口,蒸发分离室的底部设置有一料物收集箱相连的浓缩物出口,蒸发分离室的顶部设置有蒸汽出口;

所述冷凝水出口连接有加热器,加热器与所述高温蒸汽入口连通,所述蒸汽出口连接有一辅助加热器,辅助加热器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与高温蒸汽入口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浓缩管在浓缩区内倾斜布置,倾斜设计的浓缩管增长了浓缩管长度,减小了料液上升的阻力,增大了料液蒸发效果。

再改进,所述蒸发分离室包括一分离本体,在分离本体内设置有一中空管,在分离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倾斜板,该倾斜板分隔分离入口和蒸汽出口,在倾斜板中部开设有连接通孔,中空管的顶部连接于连接通孔的孔壁之上。二次蒸汽和浓缩料液从分离本体的外壁切向进入分离本体之内,并绕着中空管外壁螺旋下降,较重的浓缩料液聚集于蒸发分离室的底部,并从浓缩物出口排出,较轻的二次蒸汽再从中空管的下端口向上运动,最终从分离本体上部的蒸汽出口排出。

再改进,所述蒸发分离室的浓缩物出口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叶片,通过设置螺旋叶片,防止了外部空气进入蒸发分离室内,影响气液分离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回收利用从浓缩器的冷凝水出口出来的冷却水,利用加热器进行加热气化,产生高温蒸汽作为热源,同时回收利用冷凝器蒸汽出口出来的二次蒸汽,利用辅助加热器对其进行加热,并利用压缩机进行压缩进一步提高蒸汽温度,产生的高温蒸汽进入浓缩器的高温蒸汽入口,高温蒸汽充满浓缩区的浓缩管外壁,与此同时,料液从料液存储箱进入搅拌箱内,搅拌电机工作,搅拌叶对料液进入浓缩器前进行充分搅拌,之后料液浓缩器底部的原料入口进入,在浓缩管最底部区段内完全充满料液,热量主要依靠对流传递,在浓缩管的中间区段,开始产生蒸汽泡,使料液产生上升力,在浓缩管的上部区段,由于膨胀的二次蒸发而产生强的上升力,料液呈薄膜状在管内上行,在管顶部呈喷雾状,实现料液从浓缩器的底部进入浓缩管内,经加热蒸汽加热沸腾后迅速汽化,料液所产生的二次蒸汽及料液沿其内壁呈膜状高速上升,进行连续传热蒸发,这样料液从浓缩器的底部至管子顶端出口处逐渐被浓缩,浓缩后的料液以高速进入蒸发分离室,通过蒸发分离室的离心分离作用,达到浓度要求的浓缩液从分离室底部排出,另外,二次蒸汽从蒸发分离室顶部排出,进入辅助加热器提温再利用,另外,浓缩产生的冷却水从浓缩器的冷凝水出口排出,进入加热器再次被气化利用,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泰和乌鸡肽粉的膜浓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蒸发分离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中的泰和乌鸡肽粉的膜浓缩装置,包括上料组件、浓缩器 1、蒸发分离室3、料物收集箱4。

其中,浓缩器1内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密封板111和下密封板112,在上密封板111和下密封板112之间阵列有多个中空的浓缩管15,浓缩器1的顶部至上密封板111 形成混合区12,浓缩器1内的上密封板111和下密封板112之间形成浓缩区13,浓缩器1的底部至下密封板112形成原料入口区14,浓缩区13的上部设置有高温蒸汽入口 131,浓缩区13的下部设置有冷凝水出口132,混合区12的上部设置有气液混合出口 121,原料入口14区的底部设置有原料入口141;

上料组件包括料液存储箱21、与该料液存储箱21相连的搅拌箱23,搅拌箱23的底部通过一输送泵24与所述原料入口141连接,搅拌箱23的顶部设置有一搅拌电机22,搅拌电机2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置于搅拌箱21内的搅拌叶221;

蒸发分离室3的上部设置有相切于蒸发分离室3外壁且与浓缩器1的气液混合出口 121相连的分离入口31,蒸发分离室3的底部设置有一料物收集箱4相连的浓缩物出口 33,蒸发分离室3的顶部设置有蒸汽出口32;

所述冷凝水出口132连接有加热器5,加热器5与所述高温蒸汽入口131连通,所述蒸汽出口32连接有一辅助加热器51,辅助加热器51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6与高温蒸汽入口131连通。

进一步地,浓缩管15在浓缩区13内倾斜布置,倾斜设计的浓缩管15增长了浓缩管15长度,减小了料液上升的阻力,增大了料液蒸发效果。

另外,蒸发分离室3包括一分离本体301,在分离本体301内设置有一中空管34,在分离本体301的内壁上设置有倾斜板35,该倾斜板35分隔分离入口31和蒸汽出口 32,在倾斜板35中部开设有连接通孔351,中空管34的顶部连接于连接通孔351的孔壁之上。二次蒸汽和浓缩料液从分离本体301的外壁切向进入分离本体301之内,并绕着中空管34外壁螺旋下降,较重的浓缩料液聚集于蒸发分离室31的底部,并从浓缩物出口33排出,较轻的二次蒸汽再从中空管34的下端口向上运动,最终从分离本体301 上部的蒸汽出口32排出。

此外,蒸发分离室31的浓缩物出口33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叶片331,通过设置螺旋叶片331,防止了外部空气进入蒸发分离室31内,影响气液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回收利用从浓缩器1的冷凝水出口132出来的冷却水,利用加热器5进行加热气化,产生高温蒸汽作为热源,同时回收利用冷凝器3蒸汽出口32出来的二次蒸汽,利用辅助加热器51对其进行加热,并利用压缩机6进行压缩进一步提高蒸汽温度,产生的高温蒸汽进入浓缩器1的高温蒸汽入口131,高温蒸汽充满浓缩区13的浓缩管15外壁,与此同时,料液从料液存储箱21进入搅拌箱23内,搅拌电机22工作,搅拌叶221对料液进入浓缩器1前进行充分搅拌,之后料液浓缩器1底部的原料入口141 进入,在浓缩管15最底部区段内完全充满料液,热量主要依靠对流传递,在浓缩管15 的中间区段,开始产生蒸汽泡,使料液产生上升力,在浓缩管15的上部区段,由于膨胀的二次蒸发而产生强的上升力,料液呈薄膜状在管内上行,在管顶部呈喷雾状,实现料液从浓缩器1的底部进入浓缩管15内,经加热蒸汽加热沸腾后迅速汽化,料液所产生的二次蒸汽及料液沿其内壁呈膜状高速上升,进行连续传热蒸发,这样料液从浓缩器 1的底部至管子顶端出口处逐渐被浓缩,浓缩后的料液以高速进入蒸发分离室3,通过蒸发分离室3的离心分离作用,达到浓度要求的浓缩液从分离室底部排出,另外,二次蒸汽从蒸发分离室3顶部排出,进入辅助加热器51提温再利用,另外,浓缩产生的冷却水从浓缩器1的冷凝水出口132排出,进入加热器5再次被气化利用,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