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拨动切换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6148发布日期:2018-08-17 18:5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拨动切换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水路的拨动切换开关均为单向性,只能从一方向进行打开,由另一方向进行关闭,不能满足所有不同习惯的消费者,且目前的水路拨动切换开关在切换水路后,开关处于固定位置,不能自动复位成初始状态,在卫浴领域花洒中不具备美观性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拨动切换出水装置,包括出水件和过水件,所述出水件与过水件之间设置有一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为管件结构,所述旋转件内设置有一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下方设置有一与转动件配合做功的推动件,所述转动件与推动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推动件下方设置有推齿,所述推齿下方设置有堵水件,所述堵水件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推齿相配合的受力齿,所述堵水件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有一销轴穿过,所述销轴上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堵水件的另一端面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堵水件为轴对称结构,所述通孔位置不处于堵水件中心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推齿环形布置于推动件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推齿截面呈“等腰三角状”,所述受力齿截面呈“直角三角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推动件的推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推齿与堵水件配合连接处的外部设置有一用于限位的管型套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推头相配合的受力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管型套筒外周壁配合设置有一过水板,所述过水板上开设有可供水路通过的过水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推头呈“V”型凸块,所述受力部呈“倒V”缺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水道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过水道,第二过水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拨动切换出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均能切换水路,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习惯。

2、切换水路后,开关自动复位,美观舒适。

3、结构轻盈小巧,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1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2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3的示意图。

图7是转动件的示意图。

图8是推动件的示意图。

图9是推齿的示意图。

图10是堵水件的示意图。

图11是过水板的示意图。

图中:10-出水件;20-过水件;30-旋转件;40-转动件;45-推头;50-推动件;55-受力部;60-第一弹簧;65-推齿;70-堵水件;71-通孔;75-受力齿;80-销轴;90-第二弹簧;100-管型套筒;110-过水板;111-第一过水通道;112-第二过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拨动切换出水装置,包括出水件(10)和过水件(20),所述出水件(10)与过水件(20)之间设置有一旋转件(30),所述旋转件(30)为管件结构,所述旋转件(30)内设置有一转动件(40),所述转动件(40)下方设置有一与转动件(40)配合做功的推动件(50),所述转动件(40)与推动件(5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60),所述推动件(50)下方设置有推齿(65),所述推齿(65)下方设置有堵水件(70),所述堵水件(70)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推齿(65)相配合的受力齿(75),所述堵水件(70)上开有通孔(71),所述通孔(71)设置有一销轴(80)穿过,所述销轴(80)上设置有第二弹簧(90),所述第二弹簧(90)的一端与堵水件(70)的另一端面相连接,该装置主要通过旋转旋转件(30),通过推头(45)与受力部(55)的配合,在旋转旋转件(30)的时候,带动推动件(50)做轴向运动,进而带动堵水件(70)的圆周运动,实现水路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堵水件(70)为轴对称结构,所述通孔(71)位置不处于堵水件(70)中心处,其目的在于,转动旋转件(30),能使堵水件(70)有不同的堵水效果,使其堵住不同的过水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推齿(65)环形布置于推动件(50)上,其能稳定有效的对堵水件(70)进行控制,保证其传递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推齿(65)截面呈“等腰三角状”,所述受力齿(75)截面呈“直角三角状”,等腰三角状目的在于: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旋转件(30),都能带动推动件(50)的运动,从而改变堵水件(70 )的堵水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40)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推动件(50)的推头(45),所述推头(45)设置有两个端面,保证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旋转件(30),转动件(40)都能带动推动件(50)进行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推齿(65)与堵水件(70)配合连接处的外部设置有一用于限位的管型套筒(100),所述管型套筒(100)能更好的限制推动件(50)与堵水件(70)的竖直运动,保证其工作效率的稳定性,且管型套筒(100)能方便过水板(110)的设置与安装,简化装配工序,提升零件的互换性。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件(50)上设置有与所述推头(45)相配合的受力部(55),所述受力部(55)为两个端面,使旋转件(30)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转动件(40)都能带动推动件(50)进行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管型套筒(100)外周壁配合设置有一过水板(110),所述过水板(110)上开设有可供水路通过的过水道。

进一步的,所述推头(45)呈“V”型凸块,所述受力部(55)呈“倒V”型缺口,配合时,推头(45)的凸起部嵌于受力部(75)的凹口部,旋转旋转件(30),都能使推动件(50)进行运动。

所述过水道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过水道(111),第二过水道(112),所述过水道的设置能实现三种过水方式,一种为水路只由第一过水道(111)通过,另一种为水路只由第二过水道(112)通过,再一种为水路同时由第一过水道(111)、第二过水道(112)通过。

在使用过程中,旋转件(30)处于复位状态,所述转动件(40)上的推头(45)处于推动件(50)受力部(55)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推齿(65)处于受力齿(75)斜面的最低点

顺时针转动旋转件(30),固定于旋转件(30)内的转动件(40)同时顺时针旋转,转动件(40)上推头(45)的一端面与推动件(50)上受力部(55)的一端面接触,由于推头(45)与受力部(55)均为斜面状,在旋转件(30)转动的过程中,推头(45)从受力部(55)斜面的低点向高点移动,从而将推动件(50)顶出,使推动件(50)向下运动,在推动件(50)下移的过程中,设置于推动件(50)上的推齿(65)也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堵水件(70)的旋转,切换水路。

逆时针转动旋转件(30),固定于旋转件(30)内的转动件(40)同时逆时针旋转,转动件(40)上推头(45)的另一端面与推动件(50)上受力部(55)的另一端面接触,由于推头(45)与受力部(55)均为斜面状,在旋转件(30)转动的过程中,推头(45)从受力部(55)斜面的低点向高点移动,从而将推动件(50)顶出,使推动件(50)向下运动,在推动件(50)下移的过程中,设置于推动件(50)上的推齿(65)也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堵水件(70)的旋转,切换水路另一水路。

第一水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旋转件(30),旋转件(30)内的转动件(40)带动推动件(50),推头(45)的一端面与受力部(55)的一端面由低点向高点接触移动,推动件(50)从而向下移动,在推动件(50)下移的过程中,推齿(65)同时向下移动,从而推动堵水件(70)的旋转,堵住第二过水道(112),切换完水路后,推齿(65)上的凸点到达受力齿(75)的最高点后跑出直角三角形的斜面进入垂直面,在第二弹簧(90)的作用下, 堵水件(70)复位,在第一弹簧(60)的作用下,推动件(50)复位,从而受力部(55)的另一端面推动推头的另一端面,由高点向低点移动,从而使得旋转件(30)复位。

第二水路,继续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旋转件(30),旋转件(30)内的转动件(40)带动推动件(50),推头(45)的一端面与受力部(55)的一端面由低点向高点接触移动,推动件(50)从而向下移动,在推动件(50)下移的过程中,推齿(65)同时向下移动,从而推动堵水件(70)的旋转,堵住第一过水道(111),切换完水路后,推齿(65)上的凸点到达受力齿(75)的最高点后跑出直角三角形的斜面进入垂直面,在第二弹簧(90)的作用下, 堵水件(70)复位,在第一弹簧(60)的作用下,推动件(50)复位,从而受力部(55)的另一端面推动推头的另一端面,由高点向低点移动,从而使得旋转件(30)复位。

第三水路,继续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旋转件(30),旋转件(30)内的转动件(40)带动推动件(50),推头(45)的一端面与受力部(55)的一端面由低点向高点接触移动,推动件(50)从而向下移动,在推动件(50)下移的过程中,推齿(65)同时向下移动,从而推动堵水件(70)的旋转,堵住第一过水道(111)、第二过水道(112)的一半,水路可从第一过水道(111)、第二过水道(112)同时通过,切换完水路后,推齿(65)上的凸点到达受力齿(75)的最高点后跑出直角三角形的斜面进入垂直面,在第二弹簧(90)的作用下, 堵水件(70)复位,在第一弹簧(60)的作用下,推动件(50)复位,从而受力部(55)的另一端面推动推头的另一端面,由高点向低点移动,从而使得旋转件(30)复位。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