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漉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7310发布日期:2018-07-27 18:1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渗漉罐。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渗漉罐大多由筒体、椭圆形封头(或平盖)、气动出渣门、气动操作台等组成,具有分布均匀,出渣方便等特点,适用于中药、植物、动物、食品、化工等行业的渗漉操作。渗漉法是往药材粗粉中不断添加浸取溶剂使其渗过药粉,从下端出口流出浸取液的一种浸取方法。渗漉时,溶剂渗入药材的细胞中容解大量的可溶性物质之后,浓度增加,密度增大而向下移动,上层的浸取溶剂或稀浸液置换位置,形成良好的浓度差,使扩散姣好地自然进行,故侵润效果优于侵渍法,提取也较安全。现有的渗漉罐多是没有搅拌装置,要溶剂自然渗入药材中,所以提取速度慢,或者有些渗漉罐采用一些简单的搅拌装置,能加快溶剂渗入药材中,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提取速度,但是提取速度仍然偏慢。另外,就是现有的渗漉罐中的过滤装置不易拆下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渗漉罐,解决了现有渗漉罐提取速度偏慢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渗漉罐,包括罐体,罐体的上端为椭圆形封头,罐体的下端为锥形封头,锥形封头设置有过滤装置,锥形封头的下端为出料口,出料口设置有排渣门,锥形封头外壁上连接有气缸,气缸通过传动杆件与排渣门连接,罐体中间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转轴上端连接有驱动电机,转轴中部连接有螺带式搅拌叶,转轴的底端连接有锚式搅拌叶,锚式搅拌叶的内壁上连接有若干横向的搅拌棒,罐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罐体的外侧壁外设置有加热介质腔层,加热介质腔层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加热介质腔层外设置有保温层,椭圆形封头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液口和观察窗。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外框体和内过滤网,外框体由两个半圆框铰接而成,半圆框下面表设置有轴套,轴套位于半圆框的铰接处,轴套内设置有插轴,插轴通过连接线连接在半圆框上。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所述保温层为岩棉或玻璃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螺带式搅拌叶、锚式搅拌叶和搅拌棒,螺带式搅拌叶搅动液体纵向流动混合,锚式搅拌叶和搅拌棒进行横向搅拌,可以使溶剂快速渗入药材中,提高提取速度;罐体的外侧壁外设置有加热介质腔层,加热介质腔层可以通入热水或蒸气,起到加热作用,可以进一步加快溶剂渗入药材,提高提取速度;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可折叠,方便取出清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渗漉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2,渗漉罐,包括罐体1,罐体1的上端为椭圆形封头2,罐体1的下端为锥形封头3,锥形封头3设置有过滤装置4,锥形封头3的下端为出料口31,出料口31设置有排渣门5,锥形封头3外壁上连接有气缸6,气缸6通过传动杆件61与排渣门5连接,罐体1中间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7,转轴7上端连接有驱动电机71,转轴7中部连接有螺带式搅拌叶72,转轴7的底端连接有锚式搅拌叶73,锚式搅拌叶73的内壁上连接有若干横向的搅拌棒74,罐体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罐体1的外侧壁外设置有加热介质腔层8,加热介质腔层8上设置有进口81和出口82,加热介质腔层8外设置有保温层9,椭圆形封头2上设置有进料口21、进液口22和观察窗23。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外框体41和内过滤网42,外框体由两个半圆框铰接而成,半圆框下面表设置有轴套43,轴套43位于半圆框的铰接处,轴套43内设置有插轴44,插轴44通过连接线45连接在半圆框上。要取出过滤装置时,拔出插轴44,然后将过滤装置4折叠成半圆,取出即可。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71为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9为岩棉或玻璃棉。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螺带式搅拌叶72、锚式搅拌叶73和搅拌棒74,螺带式搅拌叶72搅动液体纵向流动混合,锚式搅拌叶73和搅拌棒74进行横向搅拌,可以使溶剂快速渗入药材中,提高提取速度;罐体1的外侧壁外设置有加热介质腔层8,加热介质腔层8可以通入热水或蒸气,起到加热作用,可以进一步加快溶剂渗入药材,提高提取速度;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4可折叠,方便取出清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