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快速涂油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6574发布日期:2019-01-22 20:56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快速涂油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轴承快速涂油设备。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严格的说是由外圈、内圈、滚动体、保持架、密封、润滑油六大件组成。简单来说,只要具备外圈、内圈、滚动体就可定义为滚动轴承,轴承加工组装完毕后,包装前都会在轴承内圈与外圈之间涂上润滑油,目的是防止轴承在存放过程中生锈,同时也方便用户即时应用,目前的涂油过程主要是通过工人手工对轴承进行涂油,这样做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涂油的效果不太理想,工人的劳动也较大,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轴承涂油的设备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轴承快速涂油设备,能够高效快速的对轴承进行涂油,提升了对轴承涂油的效率和效果,有效防止多余润滑油污染加工环境,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轴承快速涂油设备,包括底座、机架、安装板、沉槽、电机、拨动杆、储油槽、吸油槽、海绵垫、排油孔、储油箱、吸气泵、出料口、海绵层、接料盒和下料斗,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设有机架,所述机架的侧部固定设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部开设有圆形的沉槽,所述底座的上部位于沉槽的正下方固定设有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沉槽的圆心并延伸至沉槽的上方,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上端的侧部沿径向固定设有多个均衡分布的拨动杆,所述沉槽的底部沿同一圆周线依次开设有储油槽、吸油槽和出料口,所述吸油槽内填充有海绵垫,所述吸油槽的槽底开设有多个与安装板的底部相通的排油孔,所述排油孔的出口端的正下方设有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上侧部设有可供吸储油箱的内部的空气的吸气泵,所述出料口的内壁设有圆筒状的海绵层,所述出料口的出口端的正下方设有接料盒,所述机架上固定设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正投影与储油槽、吸油槽和出料口位于同一圆周线上,所述下料斗与储油槽相邻且位于储油槽的上游。

作为优选,所述拨动杆的长度略小于沉槽的半径,所述拨动杆的下表面与沉槽的槽底之间的间距为3~5mm。

作为优选,所述储油槽呈弧线形设计,所述储油槽的两端与槽底平滑过渡,所述储油槽的宽度大于轴承工件的直径,所述储油槽的最大深度为轴承工件的轴向厚度的一半。

作为优选,所述吸油槽呈弧线形设计,所述吸油槽的两端与槽底平滑过渡,所述吸油槽的宽度大于轴承工件的直径,所述吸油槽的最大深度为轴承工件的轴向厚度的一半。

作为优选,所述储油箱为透明式设计,所述储油箱的底部设有排油阀。

作为优选,所述海绵垫的上表面与沉槽的槽底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为低速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拨动杆的数量为3~5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的一端固定设有机架,在机架的侧部固定设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在安装板的上部开设有圆形的沉槽,

在底座的上部位于沉槽的正下方固定设有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沉槽的圆心并延伸至沉槽的上方,在电机的输出轴的上端的侧部沿径向固定设有多个均衡分布的拨动杆,在沉槽的底部沿同一圆周线依次开设有储油槽、吸油槽和出料口,在吸油槽内填充有海绵垫,在吸油槽的槽底开设有多个与安装板的底部相通的排油孔,在排油孔的出口端的正下方设有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储油箱,在储油箱的上侧部设有可供吸储油箱的内部的空气的吸气泵,在出料口的内壁设有圆筒状的海绵层,在出料口的出口端的正下方设有接料盒,在机架上固定设有下料斗,下料斗的正投影与储油槽、吸油槽和出料口位于同一圆周线上,下料斗与储油槽相邻且位于储油槽的上游,当需要对轴承进行涂油时,可以先启动电机和吸气泵,然后将轴承放入到下料斗内,轴承沿着下料斗下落到沉槽内,电机带动拨动杆在沉槽内转动,拨动杆推动轴承在沉槽内作弧线运动,轴承依次经过储油槽、吸油槽和出料口,最终轴承从出料口下落到接料盒内,当轴承经过储油槽的时候,由于储油槽的深度为轴承的轴向宽度的一半,使得储油槽内的润滑油能够淹没到轴承的外圈和内圈上的滚槽,实现了对轴承进行涂油,由于储油槽的两端与槽底平滑过渡使得无论轴承进入储油槽还是从储油槽内移走,轴承的移动都比较平缓,不会让储油槽内的润滑油溅起,由于轴承从储油槽移走时,轴承上会粘附一定的润滑油,当轴承经过吸油槽的时候,吸油槽内的海绵垫能吸收轴承上大部分的润滑油,当海绵垫内的润滑油含量很大时,吸气泵能够通过吸气将海绵垫内的润滑油抽到储油箱内,既可以将多余的润滑油收集起来防止浪费,而且吸气泵在吸气的过程中外界的气流会不断的穿过海绵垫,有助于海绵垫快速干燥,有助于保持海绵垫的吸油性能,轴承在穿过出料口的时候,出料口内的海绵层也会吸收轴承上的润滑油,有效防止轴承上多余的润滑油污染环境,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高效快速的对轴承进行涂油,提升了对轴承涂油的效率和效果,有效防止多余润滑油污染加工环境,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快速涂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结构剖面图。

图中:1-底座、2-机架、3-安装板、4-沉槽、5-电机、6-拨动杆、7-储油槽、8-吸油槽、9-海绵垫、10-排油孔、11-储油箱、12-吸气泵、13-出料口、14-海绵层、15-下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快速涂油设备,包括底座1、机架2、安装板3、沉槽4、电机5、拨动杆6、储油槽7、吸油槽8、海绵垫9、排油孔10、储油箱11、吸气泵12、出料口13、海绵层14、接料盒15和下料斗16,所述底座1的一端固定设有机架2,所述机架2的侧部固定设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上部开设有圆形的沉槽4,所述底座1的上部位于沉槽4的正下方固定设有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的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穿过沉槽4的圆心并延伸至沉槽4的上方,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的上端的侧部沿径向固定设有多个均衡分布的拨动杆6,所述沉槽4的底部沿同一圆周线依次开设有储油槽7、吸油槽8和出料口13,所述吸油槽8内填充有海绵垫9,所述吸油槽8的槽底开设有多个与安装板3的底部相通的排油孔10,所述排油孔10的出口端的正下方设有与安装板3固定连接的储油箱11,所述储油箱11的上侧部设有可供吸储油箱11的内部的空气的吸气泵12,所述出料口13的内壁设有圆筒状的海绵层14,所述出料口13的出口端的正下方设有接料盒15,所述机架2上固定设有下料斗16,所述下料斗16的正投影与储油槽7、吸油槽8和出料口13位于同一圆周线上,所述下料斗16与储油槽7相邻且位于储油槽7的上游,所述拨动杆6的长度略小于沉槽4的半径,所述拨动杆6的下表面与沉槽4的槽底之间的间距为3~5mm,所述储油槽7呈弧线形设计,所述储油槽7的两端与槽底平滑过渡,所述储油槽7的宽度大于轴承工件的直径,所述储油槽7的最大深度为轴承工件的轴向厚度的一半,所述吸油槽8呈弧线形设计,所述吸油槽8的两端与槽底平滑过渡,所述吸油槽8的宽度大于轴承工件的直径,所述吸油槽8的最大深度为轴承工件的轴向厚度的一半,所述储油箱11为透明式设计,所述储油箱11的底部设有排油阀,所述海绵垫9的上表面与沉槽4的槽底平齐,所述电机5为低速电机,所述拨动杆6的数量为3~5个。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快速涂油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对轴承进行涂油时,可以先启动电机5和吸气泵12,然后将轴承放入到下料斗16内,轴承沿着下料斗16下落到沉槽4内,电机5带动拨动杆6在沉槽4内转动,拨动杆6推动轴承在沉槽4内作弧线运动,轴承依次经过储油槽7、吸油槽8和出料口13,最终轴承从出料口13下落到接料盒15内,当轴承经过储油槽7的时候,由于储油槽7的深度为轴承的轴向宽度的一半,使得储油槽7内的润滑油能够淹没到轴承的外圈和内圈上的滚槽,实现了对轴承进行涂油,由于储油槽7的两端与槽底平滑过渡使得无论轴承进入储油槽7还是从储油槽7内移走,轴承的移动都比较平缓,不会让储油槽7内的润滑油溅起,由于轴承从储油槽7移走时,轴承上会粘附一定的润滑油,当轴承经过吸油槽8的时候,吸油槽8内的海绵垫9能吸收轴承上大部分的润滑油,当海绵垫9内的润滑油含量很大时,吸气泵12能够通过吸气将海绵垫9内的润滑油抽到储油箱11内,既可以将多余的润滑油收集起来防止浪费,而且吸气泵12在吸气的过程中外界的气流会不断的穿过海绵垫9,有助于海绵垫9快速干燥,有助于保持海绵垫9的吸油性能,轴承在穿过出料口13的时候,出料口13内的海绵层14也会吸收轴承上的润滑油,有效防止轴承上多余的润滑油污染环境,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高效快速的对轴承进行涂油,提升了对轴承涂油的效率和效果,有效防止多余润滑油污染加工环境,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