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尘器消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1348发布日期:2018-08-10 19:55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为申请日2017年6月22日的专利申请《单体收尘器消音器》(2017207359391)的分案申请,涉及一种消音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对布袋除尘器进行消音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泥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布袋除尘器进行降尘处理。然而,布袋除尘器在正常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严重超出《工业企业场区噪音控制设计规范》中噪音限值要求,从而对现场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而现有的消音器无法安装在布袋单体除尘器的排气口处,因此就需要一种新的收尘器消音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对布袋除尘器进行消音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收尘器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内箱体;风轮、蜗杆、第一蜗轮、第二蜗轮、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清理棒、喇叭形放气筒;所述的外箱体设有一空腔,所述的外箱体的一端设有一放气孔,所述的外箱体的放气孔与喇叭形放气筒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喇叭形放气筒上设有一通孔,所述的喇叭形放气筒的通孔通过外箱体上的放气孔与外箱体的空腔相通;所述的外箱体的另一端设有一长方形通孔,所述的内箱体的一端穿过外箱体的长方形通孔伸入到外箱体的空腔中,另一端位于外箱体的外部;所述的内箱体设有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的内箱体敞开端为进气孔,位于外箱体的外端,所述的内箱体的两侧的侧壁上设有多排呈线性均匀排列的消音孔,所述的内箱体与外箱体的内壁通过支撑筋连接;所述的外箱体的内壁上粘附有一层吸声纤维;所述的内箱体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通孔,所述的内箱体侧壁的通孔与转动轴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内箱体的空腔内设有两风轮,所述的转动轴的一端与风轮连接,另一端与蜗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蜗杆的另一端与外箱体的内壁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外箱体另一端的内壁分别与两个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安装在蜗杆的两侧,所述的蜗杆分别与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相啮合;所述的外箱体空腔的一端设有两第一导向杆,另一端设有两第二导向杆;所述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分别设有两导向孔,所述的第一导向杆穿过第一固定板上的导向孔,所述的第二导向杆穿过第二固定板上导向孔;所述的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板,所述的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板,所述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上分别设有一长方形导向孔,所述的第一蜗轮的非圆心处设有一导向销轴,所述的第一蜗轮的导向销轴嵌在第一导向板的长方形导向孔中,所述的第二蜗轮的非圆心处设有一导向销轴,所述的第二蜗轮的导向销轴嵌在第二导向板的长方形导向孔中,所述的第一蜗轮上的导向销轴与第二蜗轮上的导向销轴相对设置;所述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与消音孔相对应的多排呈线性均匀排列的清理棒,所述的清理棒的数量与内箱体一侧的消音孔的数量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单体除尘器进行消音,保障了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2、本实用新型的清理棒能够对内箱体的消音孔进行清理,能够防止内箱体的消音孔被灰尘堵塞,从而影响消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实施例1中包括外箱体2、内箱体1和喇叭形放气筒3。

所述的外箱体2设有一空腔,所述的外箱体2的一端设有一放气孔,所述的外箱体2的放气孔与喇叭形放气筒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喇叭形放气筒3上设有一通孔,所述的喇叭形放气筒3的通孔通过外箱体2上的放气孔与外箱体2的空腔相通。

所述的外箱体2的另一端设有一长方形通孔,所述的内箱体1的一端穿过外箱体2的长方形通孔伸入到外箱体2的空腔中,另一端位于外箱体2的外部。所述的内箱体1设有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的内箱体1敞开端为进气孔,位于外箱体2的外端,所述的内箱体1的两侧的侧壁上设有多排呈线性均匀排列的消音孔,所述的内箱体1与外箱体2的内壁通过支撑筋13连接。

所述的外箱体2的内壁上粘附有一层吸声纤维,从而能够吸收折射从内箱体1消音孔中分散排出的分散气流噪音。

操作流程如下: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内箱体1的进气孔与布袋单体除尘器的排气孔连接,当布袋单体除尘器中的气体进入到内箱体1内后,由于通过改变大流量气流的传播方向及产生部分声抗,集中气流从内箱体1两侧壁的消音孔中分散排出,由于摩擦力转化为热能散失以及改变噪音由低频变到人耳不敏感的高频,从而起到消声作用。

如图3、4所示,实施例2中除了包括实施例1中的结构外还包括风轮4、蜗杆7、第一蜗轮5、第二蜗轮8、第一固定板9、第二固定板10和清理棒14,所述的内箱体1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通孔,所述的内箱体1侧壁的通孔与转动轴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内箱体1的空腔内设有两风轮4,所述的转动轴的一端与风轮4连接,另一端与蜗杆7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蜗杆7的另一端与外箱体2的内壁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外箱体2另一端的内壁分别与两个第一蜗轮5和第二蜗轮8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蜗轮5和第二蜗轮8安装在蜗杆7的两侧,所述的蜗杆7分别与第一蜗轮5和第二蜗轮8相啮合。

所述的外箱体2空腔的一端设有两第一导向杆11,另一端设有两第二导向杆12。所述的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10上分别设有两导向孔,所述的第一导向杆11穿过第一固定板9上的导向孔,所述的第二导向杆12穿过第二固定板10上导向孔。所述的第一固定板9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板6,所述的第二固定板10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板15,所述的第一导向板6和第二导向板15上分别设有一长方形导向孔,所述的第一蜗轮5的非圆心处设有一导向销轴,所述的第一蜗轮5的导向销轴嵌在第一导向板6的长方形导向孔中,所述的第二蜗轮8的非圆心处设有一导向销轴,所述的第二蜗轮8的导向销轴嵌在第二导向板15的长方形导向孔中,所述的第一蜗轮5上的导向销轴与第二蜗轮8上的导向销轴相对设置,当蜗杆7带动第一蜗轮5和第二蜗轮8转动时,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10相向运动。

所述的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10上设有与消音孔相对应的多排呈线性均匀排列的清理棒14,所述的清理棒14的数量与内箱体1一侧的消音孔的数量相同,所述的清理棒14能够插入到内箱体1的消音孔中,对消音孔进行清理,避免灰尘堵塞消音孔。

操作流程如下: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内箱体1的进气孔与布袋单体除尘器的排气孔连接,当布袋单体除尘器中的气体进入到内箱体1内后,由于通过改变大流量气流的传播方向及产生部分声抗,集中气流从内箱体1两侧壁的消音孔中分散排出,由于摩擦力转化为热能散失以及改变噪音由低频变到人耳不敏感的高频,从而起到消声作用。气流吹动风轮4转动,风轮4通过转动轴带动蜗杆7转动,蜗杆7分别带动第一蜗轮5和第二蜗轮8转动,第一蜗轮5通过导向销轴带动第一导向板6运动,第一导向板6带动第一固定板9沿第一导向杆11运动,第二蜗轮8通过导向销轴带动第二导向板15运动,第二导向板15带动第二固定板10沿第二导向杆12运动,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10分别带动清理棒14对内箱体1侧壁上的消音孔进行清理。由于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10相向运动,从而能够避免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10上的清理棒14同时插入内箱体1侧壁上的消音孔,从而影响消音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