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回料式三辊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3980发布日期:2018-11-30 20:1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回料式三辊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研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回料式三辊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三辊研磨机简称三辊机,三辊研磨机可分为实验三辊研磨机和生产三辊研磨机两种。三辊研磨机适用于油漆、油墨、颜料、塑料等浆料的制造。三辊研磨机工作原理: 三辊研磨机通过水平的三根辊筒的表面相互挤压及不同速度的摩擦而达到研磨效果。 三辊研磨机是高粘度物料最有效的研磨、分散设备。

目前市场上的三辊研磨设备无论是实验用还是生产用,在需要多次研磨时,都需要操作人员有旁监控操作,物料研磨一遍后需要操作人员再次将物料到入到研磨辊上进行再次研磨,这样很不方便,浪费操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极为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回料式三辊研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回料式三辊研磨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部间依次平行连接左压辊、中压辊和右压辊,所述机架上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调节块,调节块内侧固接挡板,所述机架的右立面上侧设有燕尾槽,其内卡接轴承座,轴承座内通过轴承套接转轴,转轴上还对称套接偏心轮,偏心轮外部触抵导料板,导料板活动连接于机架右侧,所述机架上端还安装乳化泵,乳化泵进口通过进料管连接到料槽板的端槽内,所述乳化泵的出口通过出料管连接到左压辊和中压辊间上方。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的右上部还连接顶板,顶板上设有螺孔,螺孔配合连接螺杆,螺杆下连接活动连接轴承座的上部。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的端连接还连接推拉杆,且位于轴承座的外侧端部。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料槽板,位于左压辊、中压辊、右压辊和导料板下侧。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先将物料到入到左压辊和中压辊间,并调节螺栓,使对称调节块的间距合适,左压辊、中压辊和右压辊同时受到驱动力发生转动,而在左压辊和中压辊间的物料在中压辊转动的过程中,被中压辊黏粘到中压辊和右压辊中间,再在右压辊转动过程中通过导料板刮剥到导料板上而随着流落到料槽板上,最终落到料槽板端部的料槽内,同时由于物料黏粘在左压辊、中压辊和右压辊上的物料在转动过程中有部分落到料槽板上,进而流落到料槽板的端部的槽内,再通过乳化泵的进料管抽吸,从出料管流出落到左压辊和中压辊间,完成一次研磨,如此往复循环进行多次研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乳化泵抽吸物料实现三辊研磨的自动上料和物料回收,无需人员监控,节约时间,给操作人员提拱较大便利,同时通过调节轴承座位置能改变导料板与右压辊的接触位置,另外推拉杆摆动带动偏心轮转动改变导料板与右压辊的间距,适用于不同黏稠度物料,有效的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中所示,一种自回料式三辊研磨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上部间依次平行连接左压辊21、中压辊22和右压辊23,所述机架1上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调节块4,调节块4内侧固接挡板3,所述机架1的右立面上侧设有燕尾槽101,其内卡接轴承座9,轴承座9内通过轴承套接转轴10,转轴10上还对称套接偏心轮12,偏心轮12外部触抵导料板13,导料板13活动连接于机架1右侧,所述机架1上端还安装乳化泵5,乳化泵5进口通过进料管15连接到料槽板14的端槽内,所述乳化泵5的出口通过出料管6连接到左压辊21和中压辊22间上方。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1的右上部还连接顶板7,顶板7上设有螺孔,螺孔配合连接螺杆8,螺杆8下连接活动连接轴承座9的上部。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10的端连接还连接推拉杆11,且位于轴承座9的外侧端部。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料槽板14,位于左压辊21、中压辊22、右压辊23和导料板13下侧。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先将物料到入到左压辊和中压辊间,并调节螺栓,使对称调节块的间距合适,左压辊、中压辊和右压辊同时受到驱动力发生转动,而在左压辊和中压辊间的物料在中压辊转动的过程中,被中压辊黏粘到中压辊和右压辊中间,再在右压辊转动过程中通过导料板刮剥到导料板上而随着流落到料槽板上,最终落到料槽板端部的料槽内,同时由于物料黏粘在左压辊、中压辊和右压辊上的物料在转动过程中有部分落到料槽板上,进而流落到料槽板的端部的槽内,再通过乳化泵的进料管抽吸,从出料管流出落到左压辊和中压辊间,完成一次研磨,如此往复循环进行多次研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