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循环微尘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4383发布日期:2018-07-31 22:25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业微尘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循环微尘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微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工业生产中,生产时所带来的生产性微尘会对厂房内的工作环境及现场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为此,现有的企业在生产中均会配备微尘(粉尘)除尘装置,但对目前的设备而言,通过现有的除尘装置基本能将生产时所带来的微尘进行收集;但对于化工类企业而言,其生产时产生的微尘中除了颗粒状粉尘物以外,其还夹杂这个有害气体及附着有重金属元素,如硫化氢、铅、镁等,随意排放将导致空气、水土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各部件联系紧密、除尘效果优的多循环微尘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多循环微尘处理装置,它包括依次连接的余热回收单元、微尘预处理单元、微尘循环处理单元、微尘吸收塔;

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单元包括一箱体,箱体内设有余热吸收液体,还包括微尘管,所述微尘管为金属管,且所述微尘管贯穿箱体的两端,位于箱体内的微尘管位于余热吸收液体的液面以下;

优选的,所述微尘预处理单元包括一管件,所述管件横向设置,微尘管的出口通过增压风机与管件进口方向上的进气口连接,管件的出口端部上设有出气口;所述管件的底部设有截面呈u形的集尘区,集尘区沿管件的轴向设置,且所述集尘区与管件内部区域之间设有网状的阻尘网;

优选的,所述微尘循环处理单元包括一内部设有密闭腔的壳体,壳体的左右两端顶部分别设有进管和出管,进管与出气口连接,所述壳体内的顶部间隔设有至少两个上纵板,上纵板的顶端与壳体顶部连接,上纵板的下端止于壳体内的中下部,相邻两个上纵板之间下纵板,下纵板的下端与壳体内的底部连接,且下纵板的上端与外壳顶部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纵板和下纵板内分别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水道,上纵板和下纵板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水道贯通,上纵板和下纵板内的顶端设有将各水道连通的横向水道,横向水道通过高压水管与外部的高压水源连通;

优选的,所述微尘吸收塔包括塔体,塔体底部设有尾气进管、塔体顶部设有气体出管,所述出管与尾气进管连通,塔体内的顶部设有与外部高压水源连通的喷淋管。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有至少两个u形管,所述u形管首尾依次连通并位于箱体内的余热吸收液体内,微尘管的出口与连通后的u形管进口连通,连通后的u形管出口与增压风机的进口连通,所述u形管为导热的金属件。

优选的,各u形管的最低端处设有一排尘管,排尘管的下端向下延伸至箱体的外部,且排尘管的出口端部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的中下部设有一隔网,隔网的下方为集尘槽,下纵板的下端固定于隔网上,壳体内设有吸尘水,吸尘水的液面高于隔网并低于上纵板的底部,且吸尘水的液面与上纵板的下端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液管。

优选的,所述上纵板和下纵板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所述排水孔。

优选的,所述喷淋管为两个相互连通的环状金属管,两个环状金属管的直径不等,且直径大的环状金属管套在直径小的环状金属管外侧,两个环状金属管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喷淋口。

优选的,所述塔体内的顶部设有止气环板,所述止气环板的截面呈倒置梯形或倒置圆锥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设计其结构设计新颖、各设备间联系紧密,首先,通过余热回收单元可对微尘中的热量进行回收,避免能量的丧失,同时,通过微尘预处理单元和微尘循环处理单元及微尘吸收塔的三级处理可对微尘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进行吸附;通过整个系统的运行可最终将微尘形成气态、浆状物料、含重金属液体三种形态,杜绝直接排放导致空气、水土污染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余热回收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微尘预处理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微尘循环处理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下纵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微尘吸收塔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喷淋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1.箱体;102.微尘管;103.u形管出口;104.密封盖;105.u形管;106.排尘管;

201.增压风机;202.增压风机的出口;

301.微尘预处理单元;302.进气口;303.出气口;304.阻尘网;305.集尘区;306.管件;

401.壳体;402.进管;403.出管;404.上纵板;405.下纵板;406.隔网;407.集尘槽;408.吸尘水;409.水道;410.高压水管;411.横向水道;412.排水孔;

501.塔体;502.尾气进管;503.气体出管;504.止气环板;505.喷淋管;506.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多循环微尘处理装置,参见图1至图8;它包括依次连接的余热回收单元、微尘预处理单元、微尘循环处理单元、微尘吸收塔。

具体的,所述余热回收单元包括一箱体101,箱体101内设有余热吸收液体,该余热吸收液体为自来水或井水,还包括微尘管102,所述微尘管102为金属管,所述箱体101内设有多个u形管105,所述u形管105首尾依次连通并位于箱体101内的余热吸收液体内,微尘管的出口与连通后的u形管进口连通,连通后的u形管出口103与增压风机的进口连通,所述u形管为导热的金属件。

进一步的,各u形管105的最低端处设有一排尘管106,排尘管106的下端向下延伸至箱体101的外部,且排尘管106的出口端部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04。

具体的,所述微尘预处理单元301包括一管件306,所述管件306横向设置,u形管出口103通过增压风机201与管件进口方向上的进气口302连接(进气口302与增压风机的出口202连接),管件306的出口端部上设有出气口303;所述管件306的底部设有截面呈u形的集尘区305,集尘区305沿管件的轴向设置,且所述集尘区305与管件306内部区域之间设有网状的阻尘网304。

具体的,所述微尘循环处理单元包括一内部设有密闭腔的壳体401,壳体401的左右两端顶部分别设有进管402和出管403,进管402与出气口303连接,所述壳体401内的顶部间隔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上纵板404,上纵板404的顶端与壳体顶部连接,上纵板404的下端止于壳体内的中下部,相邻两个上纵板404之间下纵板405,且下纵板的上端与外壳顶部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401内的中下部设有一隔网406,隔网406的下方为集尘槽407,下纵板405的下端固定于隔网406上,壳体内设有吸尘水408(井水或自来水),吸尘水的液面高于隔网并低于上纵板的底部,且吸尘水的液面与上纵板的下端间隔设置。同时,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液管(未画出),此排液管可将集尘槽407内的吸尘水408排出并保持吸尘水的液面高于隔网并低于上纵板的底部的标准。

进一步的,所述上纵板404和下纵板405的结构相同,上纵板404和下纵板405内分别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水道409,上纵板和下纵板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若干个排水孔412,所述排水孔412与水道409贯通,上纵板和下纵板内的顶端设有将各水道连通的横向水道411,横向水道411通过高压水管410与外部的高压水源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上纵板和下纵板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所述排水孔。

具体的,所述微尘吸收塔501包括塔体501,塔体501底部设有尾气进管502、塔体顶部设有气体出管503,所述出管403与尾气进管502连通,塔体501内的顶部设有与外部高压水源连通的喷淋管505,所述喷淋管505为两个相互连通的环状金属管,两个环状金属管的直径不等,且直径大的环状金属管套在直径小的环状金属管外侧,两个环状金属管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喷淋口,喷淋管505通过进水管506与高压水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塔体内的顶部设有止气环板504,所述止气环板504的截面呈倒置梯形或倒置圆锥形结构,此止气环板504可对塔体内向上上升气流进行阻挡,延长气体在塔体内的停留时间,增加水与气的接触时间,提高吸附效率和效果。

本装置在使用中,其高温的微尘气流通过增压风机的负压吸附通过微尘管进入至余热回收单元中,微尘在u形管内实现与余热吸收液体进行热交换,在微尘气流在u形管内热交换时部分微尘可聚集在u形管底部,同时,其微尘气流在降温时,微尘气流中的蒸汽因冷凝时形成的液珠也会吸附部分微尘并向下聚集,经一定时间聚集后的粉尘和液体可通过排尘管定时排出,而降热后的微尘气流通过增加风机增压后流向微尘预处理单元中。

增压后的微尘气流进入微尘预处理单元中的管件内时,其部分气流聚集在集尘区内,而经长时间的聚集,其微尘中的粉尘被阻挡在集尘区中,而阻尘网可对集尘区内的粉尘进行阻挡,通过本微尘预处理单元可对气流中的部分微尘进行再次的收集,而后微尘气流向后流入微尘循环处理单元中。

进入微尘循环处理单元中微尘气流进行主要的处理,经此微尘循环处理单元可完成70%至80%的处理;具体的,其微尘气流通过进管进入壳体内,而后上纵板和下纵板侧壁上的排水孔排出高压水珠,最后形成横向的水帘,微尘气流经过此水帘后可完成对微尘气流的吸附,吸附后的含尘液体在集尘槽内沉降,经过此微尘循环处理单元中的多个上纵板和下纵板的处理后可完成对微尘气流的70%至80%的处理,而后含有极少量微尘的微尘气流进入微尘吸收塔内。

进入微尘吸收塔内的气流向上流动并与通过喷淋管喷出的水帘接触完成对微尘气流的最终处理,在气环板504可对塔体内向上上升气流进行阻挡,延长气体在塔体内的停留时间,增加水与气的接触时间,提高吸附效率和效果,而经本微尘吸收塔处理后的气流可完成对微尘95%-99%的吸收,使其排出的气体不含微尘颗粒及有害物质,杜绝对空气、水土的污染。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