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小麦中真菌毒素含量的润麦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98972发布日期:2018-09-21 22:12阅读:18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面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小麦中真菌毒素含量的润麦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从田间生长到流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土壤和其他物体接触, 使之表面携带有大量的且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在小麦粉生产过程中,小麦破碎后其皮层将和胚乳接触,这些微生物大部分会在这个过程中进入小麦粉,加工过程特别是润麦过程,会造成微生物的显著增加,导致小麦粉中微生物含量较高,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即造成发热霉变,且在使用时无法淘洗和大量杀菌,烘焙时也不能完全杀灭耐热菌,从而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真菌毒素是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和致死性。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名呕吐毒素,DON),是一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因对哺乳动物有致呕吐作用而得名,是污染小麦最普遍的真菌毒素。属于镰刀菌属的DON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罪魁祸首,严重损害了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因此如何降低小麦粉中的真菌毒素显得尤为重要。真菌毒素降解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

DON 化学性能非常稳定,一般不会在加工、储存以及烹调过程中破坏,在实验室条件下可长期贮存保持毒力不变,有较强的热抵抗力,121℃高压加热25min 仅有少量破坏;酸性环境不影响其毒力,但是加碱或高压处理可破坏 DON毒素化学结构,降低 DON 毒素含量,同时可以保持面粉的面团原有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小麦中真菌毒素含量的润麦方法,降低小麦籽粒中的真菌毒素含量,使得研磨后的小麦面粉毒素含量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低小麦中真菌毒素含量的润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小麦粒进行筛选、去石、打麦、风选等工序除杂,再使用清水清洗;

2)一次润麦:

向上述小麦粒中,使用浓度为3.5-8.5mg/L臭氧水喷洒,要求边喷洒边搅拌,使小麦粒与臭氧水均匀混合后,至含水量达到13-15%,保鲜膜封口,放置于18-23℃的培养箱润麦,每隔一段时间搅拌使润麦均匀;

3)一次微波处理:

将上述一次润麦处理后的小麦粒置于微波处理器中,于98-100℃条件下微波处理3-6min;

4)二次润麦:

将上述微波处理后小麦粒,加入不同浓度的碱溶液,使其水分含量达到14-18%,混合搅拌均匀,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保持28-32℃环境中润麦,润麦时间为0.5-4.0h,真空度为-0.04至-0.07MPa;

5)二次微波处理:

将上述二次润麦处理后的小麦粒于98-100℃条件下微波处理3-6min;

6)三次润麦处理:

将上述二次微波处理后的小麦粒,加入不同浓度的碱溶液,使其水分含量提高1-2%,混合搅拌均匀,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保持28-32℃环境中润麦,润麦时间:0.5-4.0h,其中真空度为-0.04至-0.07MPa,之后即可进行研磨制粉。

其中,所述臭氧水使用臭氧发生器以氧气源产生臭氧气体后,压入含水的专用容器中,形成臭氧水,通过控制臭氧气体流量和时间调节臭氧水浓度。

其中,所述微波处理条件为:微波功率0.8-2kW,微波频率为2000-3000MHz。

其中,所述不同浓度的碱溶液为0.5% NaHCO3、0.5% Na2CO3溶液或两者混合液或1%NaHCO3 +0.5%CaCO3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DON真菌毒素主要分布在小麦皮层,并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真菌慢慢侵染到小麦籽粒内部,小麦内部胚乳中毒素含量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大,镇静毒素的侵染是由外到内的。本发明采用臭氧水浸泡、微波处理与真空碱溶液润麦技术相结合,加快了臭氧水、碱溶液对小麦籽粒的渗透速度,在短时间内实现润麦处理,实现对DON等真菌毒素的从外到内的充分去除,有效控制润麦环节中小麦中真菌毒素的,降低最终产品小麦粉中的毒素含量;本发明中通过两次微波处理与三次润麦处理交替,提高了小麦籽粒的麸皮层与胚芽之间的分离程度,提高了小麦皮层韧性,有效提高出粉率,同时碱溶液的加入促使了面团中的蛋白通过疏水键、氢键等产生交联,从而可以增强面团中面筋的筋力,提高小麦面粉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将小麦粒进行筛选、去石、打麦、风选等工序除杂,再使用清水清洗;

2)一次润麦:

向上述小麦粒中,使用浓度为4.5mg/L臭氧水喷洒,要求边喷洒边搅拌,使小麦粒与臭氧水均匀混合后,至含水量达到15%,保鲜膜封口,放置于20℃的培养箱润麦,每隔1h搅拌使润麦均匀;

3)一次微波处理:

将上述一次润麦处理后的小麦粒置于微波处理器中,于100℃条件下微波处理5min,微波功率1.5kW,微波频率为2450MHz;

4)二次润麦:

将上述微波处理后小麦粒,加入0.5% NaHCO3溶液,使其水分含量达到16%,混合搅拌均匀,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保持30℃环境中润麦,润麦时间为4.0h,真空度为-0.04至-0.07MPa;

5)二次微波处理:

将上述二次润麦处理后的小麦粒于100℃条件下微波处理6min,微波功率1.5kW,微波频率为2450MHz;

6)三次润麦处理:

将上述二次微波处理后的小麦粒,加入0.5% NaHCO3溶液,使其水分含量提高1-2%,混合搅拌均匀,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保持30℃环境中润麦,润麦时间为3.0h,其中真空度为-0.04至-0.07MPa,之后即可进行研磨制粉。

其中,所述臭氧水使用臭氧发生器以氧气源产生臭氧气体后,压入含水的专用容器中,形成臭氧水,通过控制臭氧气体流量和时间调节臭氧水浓度。

实施例2

1)将小麦粒进行筛选、去石、打麦、风选等工序除杂,再使用清水清洗;

2)一次润麦:

向上述小麦粒中,使用浓度为4.5mg/L臭氧水喷洒,要求边喷洒边搅拌,使小麦粒与臭氧水均匀混合后,至含水量达到15%,保鲜膜封口,放置于20℃的培养箱润麦,每隔1h搅拌使润麦均匀;

3)一次微波处理:

将上述一次润麦处理后的小麦粒置于微波处理器中,于100℃条件下微波处理5min,微波功率1.5kW,微波频率为2450MHz;

4)二次润麦:

将上述微波处理后小麦粒,加入0.5% NaHCO3溶液,使其水分含量达到16%,混合搅拌均匀,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保持30℃环境中润麦,润麦时间为4.0h,真空度为-0.04至-0.07MPa;

5)二次微波处理:

将上述二次润麦处理后的小麦粒于100℃条件下微波处理6min,微波功率1.5kW,微波频率为2450MHz;

6)三次润麦处理:

将上述二次微波处理后的小麦粒,加入0.5% NaHCO3溶液与0.5% Na2CO3溶液,两者体积比为3:1,使其水分含量提高1-2%,混合搅拌均匀,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保持30℃环境中润麦,润麦时间为3.0h,其中真空度为-0.04至-0.07MPa,之后即可进行研磨制粉。

其中,所述臭氧水使用臭氧发生器以氧气源产生臭氧气体后,压入含水的专用容器中,形成臭氧水,通过控制臭氧气体流量和时间调节臭氧水浓度。

实施例3

1)将小麦粒进行筛选、去石、打麦、风选等工序除杂,再使用清水清洗;

2)一次润麦:

向上述小麦粒中,使用浓度为4.5mg/L臭氧水喷洒,要求边喷洒边搅拌,使小麦粒与臭氧水均匀混合后,至含水量达到15%,保鲜膜封口,放置于20℃的培养箱润麦,每隔1h搅拌使润麦均匀;

3)一次微波处理:

将上述一次润麦处理后的小麦粒置于微波处理器中,于100℃条件下微波处理5min,微波功率1.5kW,微波频率为2450MHz;

4)二次润麦:

将上述微波处理后小麦粒,加入0.5% NaHCO3溶液,使其水分含量达到16%,混合搅拌均匀,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保持30℃环境中润麦,润麦时间为4.0h,真空度为-0.04至-0.07MPa;

5)二次微波处理:

将上述二次润麦处理后的小麦粒于100℃条件下微波处理6min,微波功率1.5kW,微波频率为2450MHz;

6)三次润麦处理:

将上述二次微波处理后的小麦粒,加入1%NaHCO3 +0.5%CaCO3溶液,两者体积比为5:1,使其水分含量提高1-2%,混合搅拌均匀,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保持30℃环境中润麦,润麦时间为3.0h,其中真空度为-0.04至-0.07MPa,之后即可进行研磨制粉。

其中,所述臭氧水使用臭氧发生器以氧气源产生臭氧气体后,压入含水的专用容器中,形成臭氧水,通过控制臭氧气体流量和时间调节臭氧水浓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湖北省襄阳市联通] 2020年04月02日 22:04
    谢谢告诉用碱和高压能降低毒素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