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压杆式滤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57410发布日期:2018-09-29 01:2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业除尘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压杆式滤筒。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度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燃气轮机的进气系统通常布置在燃气轮机发电机房顶部,其作用是过滤空气中尘土、初步分离空气中液滴,并将过滤后的洁净空气供应至燃气轮机压气机,以保证燃气轮机的正常、稳定运行。

现有的燃气轮机进气系统中的滤筒结构功能单一,当进气的方向发生变化时滤筒的滤芯无法根据进气方向进行调整,无法达到最佳的过滤效果,另外,当滤筒长期工作后,滤筒表面会吸附大量灰尘,造成其污染,清理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压杆式滤筒。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压杆式滤筒,包括滤筒本体,所述滤筒本体包括滤筒骨架和滤芯,所述滤筒骨架包括上端盖、下端盖以及连接上端盖与下端盖的若干根支杆,若干根所述支杆环绕滤筒轴线均匀设置,每根所述支杆均可绕支杆的轴线旋转,所述滤芯包括若干片滤网,所述滤网的数量与支杆数量相同,每根所述支杆上固定设置有一片滤网,所述滤网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相邻两根支杆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若干片所述滤网的大小均相同,所述滤网的端面均为矩形。

前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压杆式滤筒,滤网的宽度大于相邻两根支杆之间的距离。

前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压杆式滤筒,滤网上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处开设有槽体,所述支杆穿设在槽体内,所述支杆与滤网之间通过胶体实现固定连接。

前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压杆式滤筒,上端盖为中部设置有开口,所述下端盖将滤筒本体下端密封,所述下端盖朝向上端盖的端面上对应于支杆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上端盖上对应于支杆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杆的下端位于定位孔内,所述支杆的上端通过通孔伸至滤筒本体外。

前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压杆式滤筒,上端盖的开口处可拆卸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连通有压缩气体管道,所述压缩气体管道的端部位于滤筒本体内,所述压缩气体管道上设置有反吹阀。

前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压杆式滤筒,上端盖的开口处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密封盖上对应于环形卡槽处设置有环形卡块,所述环形卡块上设置有密封垫圈。

前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压杆式滤筒,滤网包括滤布、粗效过滤层、细效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

前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压杆式滤筒,滤网由滤布、粗效过滤层、细效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细效过滤层、粗效过滤层、滤布依次连接形成。

前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压杆式滤筒,滤布、粗效过滤层、细效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之间采用胶体粘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滤筒本体有滤筒骨架和滤芯组成,滤筒骨架中含有若干根支杆,增强了滤筒骨架的强度,避免滤筒受到外力发生整理或部分变形;滤芯由若干片滤网组成,每根支杆上设置有一片滤网,支杆均可绕其轴线旋转,通过支杆的旋转可以带动滤网的朝向,可使滤网组成筒状,作为滤筒的滤芯,对从上端面开口进入到滤筒中的空气进行过滤;当进气方向发生变化,可以将所有滤网均转动至垂直于空气移动方向,使滤筒形成可多层过滤的过滤网,对空气进行层层过滤;

(2)本发明中下端盖将滤筒本体的下端密封,上端盖的开口处可拆卸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连通有压缩气体管道,通过开启压缩气体管道上的反吹阀可以将压缩气体喷至滤筒本体内部,由于此时滤筒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均被密封,使压缩空气只能从滤筒本体的侧面吹出,增加了反吹脱尘的效果,从而实现对滤筒本体的清洁,不仅提高了滤筒的使用寿命,而且降低了燃气轮机的发电成本;

(3)本发明中每片滤网的宽度均大于相邻两根支杆之间的距离,使滤网形成筒状结构时相邻的两片滤网之间会形成一段延长段,从而使滤网的角度便于固定,且使两片相邻的滤网之间几乎没有空隙,提高了滤筒的过滤效果;

(4)本发明中滤网由滤布、粗效过滤层、细效过滤层和活性炭吸附层组成,且滤网两侧的最外层为滤布,两层滤布的内侧均是粗效过滤层,两侧粗效过滤层的内侧均是细效过滤层,两层细效过滤层之间为一层活性炭吸附层,滤布可以对空气进行初步过滤,过滤掉大颗粒杂质,粗效过滤层过滤掉中等粒径的灰尘杂质,细效过滤网过滤掉小颗粒杂质,层层过滤,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对空气的过滤效果,也便于对滤网进行清理;滤网中部的活性炭吸附层可以不仅可以吸附空气中的苯类等有害气体,还可以将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变成三氧化硫,将氯气和一氧化碳生成光气,从而避免二氧化硫形成亚硫酸、氯气形成氯碱,对燃气轮机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5)本发明在粗效过滤层和细效过滤层的原料中加入聚1,4-二苯基丁二炔,具有可见光响应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过滤网的光催化反应活性,可将过滤网对甲醛等有毒物质的降解率提高12-14%;加入云母粉,可以提高过滤网的耐高温性能,同时使过滤网的热膨胀系数降低了18-22%,避免由于温度变化使过滤网产生伸缩变形等;加入膨润土,膨润土矿物晶体带负电荷,因此可吸附等量的带有阳离子的物质,因此可以对带有阳离子的物质进行吸附,同时,膨润土表面分子具有表面能,使过滤网的吸附性能提高了15-19%;还加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分子量分布较窄,同时具有线性结构使其具有不同的流变性质,从而提高了过滤网的抗拉伸、抗撕裂等性能,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延长了20-26%。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滤筒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安装密封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端盖的俯视图;

图5为密封盖的仰视图;

图6为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滤网调整后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滤筒本体;2、滤筒骨架;3、滤芯;4、上端盖;5、下端盖;6、支杆;7、滤网;8、开口;9、密封盖;10、压缩气体管道;11、反吹阀;12、环形卡槽;13、环形卡块;14、滤布;15、粗效过滤层;16、细效过滤层;17、活性炭吸附层;1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下面结合图1-8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压杆式滤筒。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压杆式滤筒,包括滤筒本体1,滤筒本体1包括滤筒骨架2和滤芯3。

滤筒骨架2包括上端盖4、下端盖5以及设置在上端盖4与下端盖5之间的十根支杆6,支杆6垂直于上端盖4和下端盖5,十根支杆6环绕滤筒本体1的轴线均匀设置,上端盖4为中部设置有开口8,可作为进气口,下端盖5将滤筒本体1下端密封,在下端盖5朝向上端盖4的端面上对应于支杆6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孔,在上端盖4上对应于支杆6的位置设置有通孔18,支杆6的下端位于定位孔内,支杆6的上端通过通孔18伸至滤筒本体1外,每根支杆6都可以沿其轴线旋转,每根支杆6的上端均设置有旋转把手,便于使支杆6旋转。

滤芯3包括十片滤网7,这些滤网7的大小均相同,且端面均为矩形,每片滤网7的宽度均大于相邻两根支杆6之间的距离,每片滤网7上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处开设有贯穿滤网7的槽体,槽体的直径略大于支杆6的直径,每根支杆6均穿设在滤网7的槽体内,支杆6与滤网7之间通过胶体实现固定连接,当支杆6绕其轴线进行旋转时就可带动滤网7进行旋转,其中滤网7的长度等于上端盖4与下端盖5之间的距离,使滤网7与上端盖4、下端盖5之间几乎没有空隙。

如图4所示,在上端盖4的开口8内设置有环形卡槽12,在密封盖9上对应于环形卡槽12处设置有环形卡块13,通过将环形卡块13卡入环形卡槽12中就可实现密封盖9与上端盖4的连接,在环形卡块13的两侧还设置有密封垫圈,增加了密封盖9的密封性能,在密封盖9上连通有压缩气体管道10,压缩气体管道10的端部位于滤筒本体1内,在压缩气体管道10上设置有反吹阀11,通过开启反吹阀11可以将压缩气体喷至滤筒本体1内,通过压缩气体对滤筒进行反吹脱尘,此时滤筒本体1的上端和下端均被密封,使压缩空气只能从滤筒本体1的侧面吹出,增加了反吹脱尘的效果。

如图8所示,滤网7由滤布14、粗效过滤层15、细效过滤层16和活性炭吸附层17形成,滤网7两侧的最外层为滤布14,两层滤布14的内侧均是粗效过滤层15,两侧粗效过滤层15的内侧均是细效过滤层16,两层细效过滤层16之间为一层活性炭吸附层17,相邻的两层之间通过胶体粘接。其中,粗效过滤层和细效过滤层均包括以下重量份材料:膨润土8份,纳米级金属铜14份,双酚a环氧树脂25份,聚四氟乙烯16份,硅烷偶联剂5份,固化剂4份,线型低密度聚乙烯12份,三元乙丙橡胶7份,云母粉10份,聚1,4-二苯基丁二炔6份。

具体地,在工作时,当空气由上端盖4的进气口进行滤筒本体1时,旋转支杆6,通过支杆6的转动带动滤网7转动,使每一片滤网7都处于同一个圆的切线上,如图6所示,空气进入滤筒本体1后从各个方向的滤网7经过,滤网7将空气中的灰尘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空气进入燃气轮机,供燃气轮机工作;当空气沿同一方向进入燃气轮机时,可将所有滤网7转动至垂直于空气的移动方向,如图7所示,使每个滤筒本体1都形成可多层过滤的过滤网7,对空气进行层层过滤,有效提高了对空气的过滤效果。

当需要对滤筒进行清理时,可将密封盖9装至上端盖4上,打开反吹阀11,将压缩气体喷至滤筒本体1内,通过压缩气体对滤筒进行反吹脱尘,此时滤筒本体1的上端和下端均被密封,使压缩空气只能从滤筒本体1的侧面吹出,增加了反吹脱尘的效果。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