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反渗透离线清洗测试装置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64527发布日期:2018-07-31 22:2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反渗透离线清洗测试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超滤-反渗透双膜工艺是现今主流的脱盐工艺,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循环冷却水脱盐、污水深度处理后精制处理回用等。长期运行的反渗透系统,仅仅在线清洗已不能满足运行要求,跨膜压差逐步增大,产水量逐步降低,甚至脱盐率下降,严重影响了系统性能,需定期离线清洗。对于传统的反渗透膜离线清洗,多关注在药剂种类及浓度上,对于清洗方法方面探索较少;对于清洗装置,关注在自动化控制方面,或虽然集成了测试和清洗功能,但存在设计缺陷,无法直接使用或效果不佳。如cn201620357905.9、cn201420067419.4关注在自动化控制方面,增加自动控制器,实现清洗过程自动控制,但采用的是传统清洗方法。如cn201621043872.7只具有清洗功能,无法进行测试,无法评定清洗效果。如cn201620903391.2虽然具备了离线清洗和测试的功能,但膜清洗只能按一个方向进行,而膜污染时,正反交替清洗的效果更佳,系统并不具备相关功能。如cn201210270583.0在药剂基础上考虑了超声波清洗方法,但对设备要求较高,清洗过程需反复拆卸膜,人工操作量较大。如cn201310250776.4、如cn201210005663.3,均为传统的清洗方法,仅在药剂方面有改良,但反渗透系统由于进水水质差异较大,导致污染情况有很大差别,难以通过简单的药剂调整实现较好的清洗。工程实践中,急需普遍适用且简单高效的反渗透膜离线清洗装置和方法,通过药剂调整的同时,应进一步对反渗透膜的离线清洗方法、方式进行探索,切实提高反渗透离线清洗效率。技术实现要素: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反渗透离线清洗测试装置与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效反渗透离线清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水箱(qs1)、清洗泵(x2)、进水管过滤器(x4)、测试水箱(cs1)、测试泵(y2)、浓水管过滤器(y4)、膜架、压力容器(yl)、连接上述设备的管路、阀门和仪表;所述膜架上并联安装多个压力容器(yl),每个所述压力容器(yl)内安装一支膜元件;各个所述压力容器(yl)的进水管、产水管、浓水管、压力容器进水通气管(tq1)、压力容器浓水放空管(tq2)、取样管并列设置且分别设有阀门,各个所述压力容器(yl)的进水管、产水管、浓水管分别汇总后进入进水总管(x)、产水总管(c)、浓水总管(y);进水总管(x)与浓水总管(y)汇入水箱回流管(z)回流入清洗水箱(qs1);所述清洗水箱(qs1)侧面底部与进水总管(x)相通,从清洗水箱(qs1)向进水总管(x)方向依次设置清洗水箱出口阀(x1)、清洗泵(x2)、进水管过滤器前压力表(x3)、进水管过滤器(x4)、进水管过滤器后压力表(x5)、进水管止回阀(x6),进水管前阀门(x7)、进水管后阀门(x8),汇入水箱回流管(z);进水总管(x)在进水管前阀门(x7)和进水管后阀门(x8)之间,分别与各压力容器(yl)的进水管相通;所述测试水箱(cs1)侧面底部与浓水总管(y)相通,从测试水箱(cs1)向浓水总管(y)方向依次设置测试水箱出口阀(y1)、测试泵(y2)、浓水管过滤器前压力表(y3)、浓水管过滤器(y4)、浓水管过滤器后压力表(y5)、浓水管止回阀(y6),浓水管前阀门(y7)、浓水管后阀门(y8),汇入水箱回流管(z);浓水总管(y)在浓水管前阀门(y7)和浓水管后阀门(y8)之间,分别与各压力容器(yl)的浓水管相通;所述进水总管(x)与浓水总管(y)汇入水箱回流管(z)后,经过回流管压力表(z1)、回流管流量计(z2)回流至清洗水箱(qs1);所述各个压力容器(yl)的产水管汇总入产水总管(c)后,经过产水主管压力表(c1)、产水主管流量计(c2)回流至清洗水箱(qs1)。优选的,所述进水总管(x)和浓水总管(y)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l1)相通;第一连接管(l1)一端与进水总管(x)在进水管止回阀(x6)和进水管前阀门(x7)之间相通,第一连接管(l1)另一端与浓水总管(y)在浓水管止回阀(y6)和浓水管前阀门(y7)之间相通。优选的,所述压力容器(yl)上的进水管设有压力容器进水管阀门(m1),在压力容器进水管阀门(m1)和压力容器(yl)之间设有压力容器进水通气管(tq1),压力容器进水通气管(tq1)设有压力容器进水通气管阀门(m3);所述压力容器(yl)上的浓水管设有压力容器浓水管阀门(m2),在压力容器浓水管阀门(m2)和压力容器(yl)之间设有压力容器浓水放空管(tq2),压力容器浓水放空管(tq2)设有压力容器浓水放空管阀门(m4);所述压力容器(yl)两端侧面,一端与产水管相通,一端与取样管相通,取样管上设有取样管阀门(m5);所述压力容器(yl)的进水管和浓水管对角设置,在压力容器(yl)的圆柱侧面与压力容器(yl)相通;所述压力容器(yl)倾斜安装,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60°,压力容器进水通气管(tq1)在上,压力容器浓水放空管(tq2)在下。优选的,所述清洗水箱(qs1)侧面底部设有清洗水箱放空管,清洗水箱放空管上设有清洗水箱放空阀门(qs2);所述清洗水箱(qs1)侧面底部与进水总管(x)相通,进水总管(x)中心与清洗水箱(qs1)底部距离为清洗水箱(qs1)最高水位的1/4-1/5;所述清洗水箱(qs1)底部设有射流曝气器(qs3),射流曝气器(qs3)一端连接管与水箱回流管(z)通过水箱回流管阀门(z4)相通,另一端连接管与通气竖管(tq)相通;所述通气竖管(tq)的另一端与大气相通;所述测试水箱(cs1)侧面底部设有测试水箱放空管,测试水箱放空管上设有测试水箱放空阀门(cs2)。优选的,所述水箱回流管(z)在水箱回流管阀门(z4)前设有回流分支管,回流分支管上设有回流分支管阀门(z3),回流分支管在水箱液位以上与大气相通,回流分支管管口垂直向下,回流液可从回流分支管自流进入清洗水箱(qs1)。一种高效反渗透离线清洗测试方法,采用上述设备,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1)洗前测试:洗前测试前系统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测试水箱(cs1)注入测试水至最高水位,依次打开测试水箱出口阀(y1)、进水管前阀门(x7)、压力容器进水管阀门(m1)、压力容器浓水管阀门(m2)、浓水管后阀门(y8)、回流分支管阀门(z3),开启测试泵(y2),达到膜进水压力,打开取样管上的取样管阀门(m5),排气、取样,测试记录各支膜的进水流量、浓水流量、产水流量、进水电导、产水电导、水温、进水压力、产水压力、浓水压力;2)杀菌:杀菌前系统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清洗水箱(qs1)注入清洗水至最高水位,配置300-500mg/l的非氧化杀菌剂;依次打开清洗水箱出口阀(x1)、进水管前阀门(x7)、压力容器进水管阀门(m1)、压力容器浓水管阀门(m2)、浓水管后阀门(y8)、回流分支管阀门(z3),开启清洗泵(x2),循环流量为q,循环1小时;打开清洗水箱(qs1)的清洗水箱放空阀门(qs2)水箱排空;3)冲洗:冲洗前系统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打开清洗水箱(qs1)的清洗水箱放空阀门(qs2)排空水箱,清水冲洗后,关闭清洗水箱放空阀门(qs2),注入清洗水至最高液位;依次打开清洗水箱出口阀(x1)、进水管前阀门(x7)、压力容器进水管阀门(m1)、压力容器浓水放空管阀门(m4),开启清洗泵(x2),以120-150%q流量冲洗,冲洗30min-60min,直到压力容器(yl)上的浓水管处ph与清洗水箱(qs1)内ph之差<0.5,排空清洗水箱(qs1);4)edta碱洗:edta碱洗前系统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清洗水箱(qs1)注入清洗水至最高水位,配置1-2%edta-4na、配置0.05-0.1%十二烷基硫磺酸钠,配置碱性ph调节剂调节ph至11.5-12.0,控制清洗水水温在32-35℃;依次打开清洗水箱出口阀(x1)、进水管前阀门(x7)、压力容器进水管阀门(m1)、压力容器浓水管阀门(m2)、浓水管后阀门(y8)、回流分支管阀门(z3),开启清洗泵(x2),以120%-150%q流量循环30min,关闭清洗泵(x2)、浓水管后阀门(y8),5min后打开清洗泵(x2)、浓水管后阀门(y8),以q流量循环30min,按此方式循环往复,直到循环5小时,循环前后膜元件压差变化率为p1;5)edta碱洗判定:若p1>10%,则增加碱性ph调节剂使得ph至11.5-12.0,再配置1.0-1.5%的edta,重复步骤4);若p1<=10%,则进入下一步骤;6)放空晾干:放空晾干前系统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打开清洗水箱(qs1)的清洗水箱放空阀门(qs2)排空水箱,打开压力容器进水通气管阀门(m3)、压力容器浓水放空管阀门(m4),排空膜内水,静置10h;7)泡沫碱洗:泡沫碱洗前系统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清洗水箱(qs1)注入清洗水至40-50%水位,配置0.15-0.2%十二烷基硫磺酸钠,配置碱性ph调节剂调节ph至11.5-12.0,控制清洗水水温在32-35℃;依次打开清洗水箱出口阀(x1)、浓水管前阀门(y7)、压力容器浓水管阀门(m2)、压力容器进水管阀门(m1)、进水管后阀门(x8)、水箱回流管阀门(z4),开启清洗泵(x2);以120%-150%q流量循环30min,关闭清洗泵(x2)、进水管后阀门(x8),5min后打开清洗泵(x2)、进水管后阀门(x8),以q流量循环30min,按此方式循环往复,直到循环5小时,循环前后膜元件压差变化率为p2;8)泡沫碱洗判定:若p2>10%,则增加碱性ph调节剂使得ph至11.5-12.0,再配置1.0-1.5%的edta,重复步骤7);若p2<=10%,则进入下一步骤;9)冲洗:同步骤3);10)酸洗:清洗水箱(qs1)注入清洗水至最高液位,配置酸性ph调节剂调节ph至2.0-2.5,控制清洗水水温在32-35℃,以q流量循环2小时,循环前后膜元件压差变化率为p3;11)酸洗判定:若p3>10%,则增加酸性ph调节剂使得ph至2.0-2.5,重复步骤10);若p3<=10%,则进入下一步骤;12)冲洗:同步骤3);13)洗后测试:洗后测试前系统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测试水箱(cs1)注入测试水至最高水位,依次打开测试水箱出口阀(y1)、进水管前阀门(x7)、压力容器进水管阀门(m1)、压力容器浓水管阀门(m2)、浓水管后阀门(y8)、回流分支管阀门(z3),开启测试泵(y2),达到膜进水压力,打开取样管上的取样管阀门(m5),排气、取样,测试记录各支膜的进水流量、浓水流量、产水流量、进水电导、产水电导、水温、进水压力、产水压力、浓水压力。优选的,所述循环前后膜元件压差变化率,即(循环前膜元件压差-循环后膜元件压差)/循环前膜元件压差;所述膜元件压差为进水管过滤器后压力表(x5)读数-回流管压力表(z1)读数。优选的,所述循环流量q,即反渗透膜元件设计进水流量的100-150%;所述膜进水压力,即反渗透膜元件设计进水压力的100-130%。为本行业的人所熟知的,反渗透膜元件设计进水流量和设计进水压力,可参考膜产品的产品说明书;测试泵为高压泵,根据反渗透膜正常运行时的压力和流量选择,根据膜型号选型,并考虑压力容器数量;清洗泵按照反渗透膜正常运行时流量的1.2-1.5倍、反渗透膜正常运行时进水压力的20-40%选择,根据膜型号选型,并考虑压力容器数量;测试水一般为超滤产水,或浊度<0.2ntu、ph在7.0-8.0、tds在相应型号膜能够耐受的正常范围下的其他水源,且要求余氯<0.1mg/l;清洗水一般为反渗透产水,或浊度<0.2ntu、ph在6.0-7.5、tds<100mg/l的其他水源;非氧化杀菌剂,一般采用dbnpa、异噻唑啉酮等;碱性ph调节剂,一般采用氢氧化钠,配置浓度一般为0.1%,可根据实际调节灵敏度需求,增大或减小;酸性ph调节剂,一般采用盐酸或柠檬酸,盐酸配置浓度为0.1%,柠檬酸配置浓度为1%-2%,可根据实际调节灵敏度需求,增大或减小;相关阀门既可采用多种形式,包括普通闸阀等,也可采用电动阀门或气动阀门,结合plc实现自动化清洗测试。为本行业的人所熟知的,射流曝气器采用文丘里原理,高速水流经过射流曝气器会产生负压,此时连接通气管至负压出会抽吸气体,抽吸的气体与高速水流可产生曝气效果,曝气强度与水流速度相关,用于强化泡沫产生,吸入的空气和水的体积比为1:1-2:1。为本行业的人所熟知的,标准化流量恢复率,即(出厂时标准化流量-测试时标准化流量)/出厂时标准化流量,标准化流量的计算可参考相关专业书籍或文献。为本行业的人所熟知的,进水总管(x)与浓水总管(y)上的仪表和阀门,分别根据清洗泵(x2)和测试泵(y2)的压力、流量选型。为本行业的人所熟知的,压力容器数量>1,一般设置为2-8个,可同时进行多组反渗透膜清洗,提高清洗效率,测试泵和清洗泵流量选型应同时考虑压力容器数量。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离线清洗效果好,反渗透标准化流量恢复率可超过90%;2)优化清洗药剂及清洗方法,通过测试水箱里的射流曝气器产生泡沫,气水强化清洗;通过对膜清洗后的晾干、再清洗,改变膜表面与污染物的接触条件,实现强化清洗;3)根据膜元件污染特点,针对性进行清洗,增加酸洗或碱洗的时间,强化清洗效果;4)装置集成测试及清洗功能;5)离线清洗恢复膜通量,有效降低反渗透系统的运行能耗,延长反渗透系统的寿命;6)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普遍适用于各类反渗透膜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高效反渗透离线清洗测试装置示意图;图2为高效反渗透离线清洗测试装置压力容器详图。图中:c为产水总管,c1为产水主管压力表,c2为产水主管流量计,cs1为测试水箱,cs2为测试水箱放空阀门,l1为第一连接管,m1为压力容器进水管阀门,m2为压力容器浓水管阀门,m3为压力容器进水通气管阀门,m4为压力容器浓水放空管阀门,m5为取样管阀门,qs1为清洗水箱,qs2为清洗水箱放空阀门,qs3为射流曝气器,tq为通气竖管,tq1为压力容器进水通气管,tq2为压力容器浓水放空管,x为进水总管,x1为清洗水箱出口阀,x2为清洗泵,x3为进水管过滤器前压力表,x4为进水管过滤器,x5为进水管过滤器后压力表,x6为进水管止回阀,x7为进水管前阀门,x8为进水管后阀门,y为浓水总管,y1为测试水箱出口阀,y2为测试泵,y3为浓水管过滤器前压力表,y4为浓水管过滤器,y5为浓水管过滤器后压力表,y6为浓水管止回阀,y7为浓水管前阀门,y8为浓水管后阀门,yl为压力容器,z为水箱回流管,z1为回流管压力表,z2为回流管流量计,z3为回流分支管阀门,z4为水箱回流管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清楚、明确,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反渗透离线清洗测试装置与方法,可解决反渗透离线清洗效果不佳、清洗对污染物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适用于反渗透膜的离线清洗及测试。反渗透膜污染类型包括微生物污染、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等,根据各系统进水水质及运行情况不同,反渗透膜受到的污染种类、污染程度不同,对于反渗透膜的高效清洗造成了困难。在传统的杀菌、碱洗、酸洗过程中,多以药剂为主,如杀菌采用非氧化杀菌剂,碱洗以edta、十二烷基硫磺酸钠等,酸洗以盐酸、柠檬酸等为主。虽然药剂对反渗透污染的清洗至关重要,但污染的本质,是污染物与膜表面的固相-固相的附着累积过程,还应考虑固-固界面特征,并采用针对性措施。在实际离线清洗中发现,碱洗过程中,采用泡沫碱洗的效果优于传统碱洗,泡沫中夹带大量气泡和水,在膜可承受的压力范围内,实质上进行了气水联合冲洗,对于固-固的分离具有较好的效果。泡沫碱洗过程,一方面清洗水箱水位只有40%-50%,另一方面增加射流曝气器,通过浓水回流及通气竖管,强化大量泡沫产生,提高清洗效果,也通过浓水回流时从高点落下,强化扰动产生适量泡沫。同时,碱洗及泡沫碱洗过程中,均采用高流量循环、停泵、低流量循环的模式,既通过大小流量循环强化固-固分离,同时停泵过程,利用停泵水锤产生的震动强化固-固分离,实践中获得了良好效果。根据膜元件的污染类型以及在碱洗、酸洗过程中的ph变化,判定其清洗的时间,针对性的进行膜污染的清洗和恢复,进一步提高了清洗效率。装置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膜元件晾干-润湿过程中,对污染物有脱附作用,故设计压力容器为倾斜安装,便于排空。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一种高效反渗透离线清洗测试装置,结合图1至图2所示,包括清洗水箱(qs1)、清洗泵(x2)、进水管过滤器(x4)、测试水箱(cs1)、测试泵(y2)、浓水管过滤器(y4)、膜架、压力容器(yl)及连接上述设备的管路、阀门和仪表。所述管路包括各个所述压力容器(yl)的进水管、产水管、浓水管、压力容器进水通气管(tq1)、压力容器浓水放空管(tq2)、取样管,进水总管(x),产水总管(c),浓水总管(y),水箱回流管(z),第一连接管(l1),通气竖管(tq),回流分支管,清洗水箱放空管,测试水箱放空管。所述膜架上并联安装多个压力容器(yl),每个所述压力容器(yl)内安装一支膜元件;各个所述压力容器(yl)的进水管、产水管、浓水管、压力容器进水通气管(tq1)、压力容器浓水放空管(tq2)、取样管并列设置且分别设有阀门,各个所述压力容器(yl)的进水管、产水管、浓水管分别汇总后进入进水总管(x)、产水总管(c)、浓水总管(y);进水总管(x)与浓水总管(y)汇入水箱回流管(z)回流入清洗水箱(qs1);所述压力容器(yl)上的进水管设有压力容器进水管阀门(m1),在压力容器进水管阀门(m1)和压力容器(yl)之间设有压力容器进水通气管(tq1),压力容器进水通气管(tq1)设有压力容器进水通气管阀门(m3);所述压力容器(yl)上的浓水管设有压力容器浓水管阀门(m2),在压力容器浓水管阀门(m2)和压力容器(yl)之间设有压力容器浓水放空管(tq2),压力容器浓水放空管(tq2)设有压力容器浓水放空管阀门(m4);所述压力容器(yl)两端侧面,一端与产水管相通,一端与取样管相通,取样管上设有取样管阀门(m5);所述压力容器(yl)的进水管和浓水管对角设置,在压力容器(yl)的圆柱侧面与压力容器(yl)相通;所述压力容器(yl)倾斜安装,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60°,压力容器进水通气管(tq1)在上,压力容器浓水放空管(tq2)在下。所述清洗水箱(qs1)侧面底部与进水总管(x)相通,从清洗水箱(qs1)向进水总管(x)方向依次设置清洗水箱出口阀(x1)、清洗泵(x2)、进水管过滤器前压力表(x3)、进水管过滤器(x4)、进水管过滤器后压力表(x5)、进水管止回阀(x6),进水管前阀门(x7)、进水管后阀门(x8),汇入水箱回流管(z);进水总管(x)在进水管前阀门(x7)和进水管后阀门(x8)之间,分别与各压力容器(yl)的进水管相通。所述测试水箱(cs1)侧面底部与浓水总管(y)相通,从测试水箱(cs1)向浓水总管(y)方向依次设置测试水箱出口阀(y1)、测试泵(y2)、浓水管过滤器前压力表(y3)、浓水管过滤器(y4)、浓水管过滤器后压力表(y5)、浓水管止回阀(y6),浓水管前阀门(y7)、浓水管后阀门(y8),汇入水箱回流管(z);浓水总管(y)在浓水管前阀门(y7)和浓水管后阀门(y8)之间,分别与各压力容器(yl)的浓水管相通。所述进水总管(x)与浓水总管(y)汇入水箱回流管(z)后,经过回流管压力表(z1)、回流管流量计(z2)回流至清洗水箱(qs1)。所述各个压力容器(yl)的产水管汇总入产水总管(c)后,经过产水主管压力表(c1)、产水主管流量计(c2)回流至清洗水箱(qs1)。所述进水总管(x)和浓水总管(y)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l1)相通;第一连接管(l1)一端与进水总管(x)在进水管止回阀(x6)和进水管前阀门(x7)之间相通,第一连接管(l1)另一端与浓水总管(y)在浓水管止回阀(y6)和浓水管前阀门(y7)之间相通。所述清洗水箱(qs1)侧面底部设有清洗水箱放空管,清洗水箱放空管上设有清洗水箱放空阀门(qs2);所述清洗水箱(qs1)侧面底部与进水总管(x)相通,进水总管(x)中心与清洗水箱(qs1)底部距离为清洗水箱(qs1)最高水位的1/4-1/5;所述清洗水箱(qs1)底部设有射流曝气器(qs3),射流曝气器(qs3)一端连接管与水箱回流管(z)通过水箱回流管阀门(z4)相通,另一端连接管与通气竖管(tq)相通;所述通气竖管(tq)的另一端与大气相通;所述测试水箱(cs1)侧面底部设有测试水箱放空管,测试水箱放空管上设有测试水箱放空阀门(cs2)。水箱回流管(z)在水箱回流管阀门(z4)前设有回流分支管,回流分支管上设有回流分支管阀门(z3),回流分支管在水箱液位以上与大气相通,回流分支管管口垂直向下,回流液可从回流分支管自流进入清洗水箱(qs1)。系统内水的流向包括如下几种方式:1)测试过程,由测试水箱,经y管的y1-y6,l1,x管的x7,压力容器,浓水通过y管的y8、z管的z3排入清洗水箱,产水通过c管排入清洗水箱;2)清洗过程,edta碱洗,水流由压力容器的m1至m2,称为正洗,水流自清洗水箱,经x管的x1-x7,压力容器,y管的y8,z管的z3排入清洗水箱;3)清洗过程,泡沫碱洗,水流由压力容器的m2至m1,称为反洗,水流自清洗水箱,经x管的x1-x6,l1,y管的y7,压力容器,x管的x8,z管的z4排入清洗水箱;4)压力容器排空过程,放空晾干,关闭所有阀门,打开m3和m4,压力容器内的水由m4流出,m3与大气相通,防止压力容器内形成负压水不流出。实施例1:对本发明一种高效反渗透离线清洗测试方法做详细说,该方法依赖于上述设备,清洗反渗透膜,该类型膜的新膜在压力15.5bar下,25℃时的标准化膜通量为1.79m3/h,单支膜37m2,包括以下步骤:1)洗前测试:洗前测试前系统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测试水箱(cs1)注入测试水至最高水位,依次打开测试水箱出口阀(y1)、进水管前阀门(x7)、压力容器进水管阀门(m1)、压力容器浓水管阀门(m2)、浓水管后阀门(y8)、回流分支管阀门(z3),开启测试泵(y2),达到膜进水压力,打开取样管上的取样管阀门(m5),排气、取样,测试记录各支膜的进水流量、浓水流量、产水流量、进水电导、产水电导、水温、进水压力、产水压力、浓水压力;2)杀菌:杀菌前系统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清洗水箱(qs1)注入清洗水至最高水位,配置400mg/l的非氧化杀菌剂;依次打开清洗水箱出口阀(x1)、进水管前阀门(x7)、压力容器进水管阀门(m1)、压力容器浓水管阀门(m2)、浓水管后阀门(y8)、回流分支管阀门(z3),开启清洗泵(x2),循环流量为q,循环1小时;打开清洗水箱(qs1)的清洗水箱放空阀门(qs2)水箱排空;3)冲洗:冲洗前系统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打开清洗水箱(qs1)的清洗水箱放空阀门(qs2)排空水箱,清水冲洗后,关闭清洗水箱放空阀门(qs2),注入清洗水至最高液位;依次打开清洗水箱出口阀(x1)、进水管前阀门(x7)、压力容器进水管阀门(m1)、压力容器浓水放空管阀门(m4),开启清洗泵(x2),以150%q流量冲洗,冲洗60min,直到压力容器(yl)上的浓水管处ph与清洗水箱(qs1)内ph之差<0.5,排空清洗水箱(qs1);4)edta碱洗:edta碱洗前系统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清洗水箱(qs1)注入清洗水至最高水位,配置1.5%edta-4na、配置0.05%十二烷基硫磺酸钠,配置碱性ph调节剂调节ph至11.5-12.0,控制清洗水水温在32-35℃;依次打开清洗水箱出口阀(x1)、进水管前阀门(x7)、压力容器进水管阀门(m1)、压力容器浓水管阀门(m2)、浓水管后阀门(y8)、回流分支管阀门(z3),开启清洗泵(x2),以150%q流量循环30min,关闭清洗泵(x2)、浓水管后阀门(y8),5min后打开清洗泵(x2)、浓水管后阀门(y8),以q流量循环30min,按此方式循环往复,直到循环5小时,循环前后膜元件压差变化率为p1=15%;5)edta碱洗判定:p1>10%,增加碱性ph调节剂使得ph至11.5-12.0,再配置1.5%的edta,重复步骤4),重复一次后,p1=7%<10%,进入下一步骤;6)放空晾干:放空晾干前系统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打开清洗水箱(qs1)的清洗水箱放空阀门(qs2)排空水箱,打开压力容器进水通气管阀门(m3)、压力容器浓水放空管阀门(m4),排空膜内水,静置10h;7)泡沫碱洗:泡沫碱洗前系统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清洗水箱(qs1)注入清洗水至40%水位,配置0.15%十二烷基硫磺酸钠,配置碱性ph调节剂调节ph至11.5-12.0,控制清洗水水温在32-35℃;依次打开清洗水箱出口阀(x1)、浓水管前阀门(y7)、压力容器浓水管阀门(m2)、压力容器进水管阀门(m1)、进水管后阀门(x8)、水箱回流管阀门(z4),开启清洗泵(x2);以150%q流量循环30min,关闭清洗泵(x2)、进水管后阀门(x8),5min后打开清洗泵(x2)、进水管后阀门(x8),以q流量循环30min,按此方式循环往复,直到循环5小时,循环前后膜元件压差变化率为p2=8%;8)泡沫碱洗判定:p2<10%,进入下一步骤;9)冲洗:同步骤3);10)酸洗:清洗水箱(qs1)注入清洗水至最高液位,配置酸性ph调节剂调节ph至2.0-2.5,控制清洗水水温在32-35℃,以q流量循环2小时,循环前后膜元件压差变化率为p3=8%;11)酸洗判定:p3<=10%,进入下一步骤;12)冲洗:同步骤3);13)洗后测试:洗后测试前系统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测试水箱(cs1)注入测试水至最高水位,依次打开测试水箱出口阀(y1)、进水管前阀门(x7)、压力容器进水管阀门(m1)、压力容器浓水管阀门(m2)、浓水管后阀门(y8)、回流分支管阀门(z3),开启测试泵(y2),达到膜进水压力,打开取样管上的取样管阀门(m5),排气、取样,测试记录各支膜的进水流量、浓水流量、产水流量、进水电导、产水电导、水温、进水压力、产水压力、浓水压力。实施例2:除步骤6)至步骤8)外,其余同实施例1,即本实施例不进行放空晾干和泡沫碱洗过程,清洗后标准化恢复率仅76.4%,较实施例1的94.4%有大幅下降,可见放空晾干和泡沫碱洗过程对清洗恢复效果有重要影响。实施例3:除步骤7)至步骤8)外,其余同实施例1,即本实施例不进行泡沫碱洗过程,清洗后标准化恢复率仅85.3%,较实施例1的94.4%有大幅下降,比实施例2的76.4%略有提高,可见泡沫碱洗过程对清洗恢复效果有重要影响。类别情况pf△pcfytcpqppr进水压力压降进水tds回收率温度产水tds实际流量产水压力标准化流量恢复率barbarmg/l℃mg/lm3/hbar标准化条件初始15.50.220000.1525.037.21.790.2100%实施例1清洗前11.00.821000.2529.839.50.520.038.9%实施例1清洗后11.00.321000.2629.932.01.300.094.4%实施例2清洗前11.00.320900.2628.939.00.540.040.3%实施例2清洗后11.00.320900.2629.836.01.050.076.4%实施例3清洗前11.00.320600.2430.037.00.510.036.7%实施例3清洗后11.00.320600.2529.938.01.180.085.3%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测试水箱、进水管、浓水管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对这些术语所做的简单替换,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部分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