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踢脚线打玻璃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4287发布日期:2018-11-07 10:4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玻璃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踢脚线打玻璃胶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踢脚线弄好后,需要将玻璃胶喷在踢脚线上,而使踢脚线更稳固,而人工长时间手动将玻璃胶喷在踢脚线上时,手部容易酸痛,从而导致喷胶速度慢,喷玻璃胶不均匀,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喷胶速度快,喷玻璃胶均匀的建筑工程用踢脚线打玻璃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人工将玻璃胶喷在踢脚线上时喷胶速度慢,喷玻璃胶不均匀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喷胶速度快,喷玻璃胶均匀的建筑工程用踢脚线打玻璃胶装置。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工程用踢脚线打玻璃胶装置,包括有底板、轮子、导向轮、调节装置和打胶装置,底板底部安装有轮子,底板左侧面安装有导向轮,底板顶部左侧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上设有打胶装置。

进一步的,调节装置包括有n型杆、第一滑套、第一紧固螺栓、第一支杆、第二滑套、第二紧固螺栓和连接板,底板顶部左侧安装有n型杆,n型杆上设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前侧面中部设有第一紧固螺栓,第一紧固螺栓与n型杆接触,第一滑套顶部中间安装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上设有第二滑套,第二滑套右侧中部设有第二紧固螺栓,第二紧固螺栓与第一支杆接触,第二滑套前侧面中部通过铆钉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左侧面与打胶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打胶装置包括有框架、滑块、第一轴承座、丝杆、螺母、电机、7型杆、推板、导杆、轴套、第三紧固螺栓和放置筒,连接板左侧面安装有框架,框架内右侧面上部开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框架内顶部中间安装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内安装有丝杆,丝杆上设有螺母,螺母与丝杆配合,螺母右侧面中部与滑块左侧面连接,螺母左侧面中部安装有7型杆,7型杆底端安装有推板,框架内底部左侧竖直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杆底端连接,框架外底部左侧安装有导杆,导杆上设有轴套,轴套右侧中部设有第三紧固螺栓,第三紧固螺栓与导杆接触,轴套左侧面安装有放置筒,放置筒底部中间开有通孔,放置筒位于推板正下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手动装置,手动装置包括有第二支杆、第二轴承座、第一螺杆和摇杆,第一支杆下部开有螺纹孔,底板顶部左侧对称式的安装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位于n型杆左右两侧,第二支杆顶端安装有第二轴承座,左右两侧第二轴承座之间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位于螺纹孔内,第一螺杆右端安装有摇杆。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第二螺杆、推手和套筒,底板顶部右侧安装有套筒,套筒内设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与套筒配合,第二螺杆顶端安装有推手。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横杆、竖杆和导套,框架左侧上部安装有横杆,横杆左侧安装有竖杆,竖杆右侧下部安装有导套,7型杆位于导套内。

首先操作人员将玻璃胶放入打胶装置内,即可通过调节装置带动打胶装置向右移动,当打胶装置向右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通过轮子推动本装置移动至踢脚线旁,且使导向轮与踢脚线接触,即可通过调节装置带动打胶装置向左移动,打胶装置向左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再次通过调节装置带动打胶装置向下移动,打胶装置向下移动与踢脚线接触时,即可停止调节,启动打胶装置,打胶装置将玻璃胶喷在踢脚线上,操作人员即可推动本装置沿踢脚线移动,进而打胶装置喷出玻璃胶对踢脚线进行全面的喷胶。当踢脚线打完玻璃胶后,即可通过调节装置带动打胶装置恢复至原位。

因为调节装置包括有n型杆、第一滑套、第一紧固螺栓、第一支杆、第二滑套、第二紧固螺栓和连接板,底板顶部左侧安装有n型杆,n型杆上设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前侧面中部设有第一紧固螺栓,第一紧固螺栓与n型杆接触,第一滑套顶部中间安装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上设有第二滑套,第二滑套右侧中部设有第二紧固螺栓,第二紧固螺栓与第一支杆接触,第二滑套前侧面中部通过铆钉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左侧面与打胶装置连接,首先操作人员扭动第一紧固螺栓向外移动,第一紧固螺栓向外移动不与n型杆接触,即可拉动第一滑套向右移动,第一滑套向右移动带动第一支杆向右移动,第一支杆向右移动带动第二滑套向右移动,第二滑套向右移动通过连接板带动打胶装置向右移动,打胶装置向右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停止拉动第一滑套,即可使导向轮与踢脚线接触,再推动第一滑套向左移动,进而带动打胶装置向左移动,当打胶装置向左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停止推动第一滑套,扭动第一紧固螺栓向内移动与n型杆接触将其固定,即可通过连接板调节打胶装置至合适的角度,扭动第二紧固螺栓向外移动不与第一支杆接触,进而第二滑套向下移动通过连接板带动打胶装置向下移动,打胶装置向下移动带动玻璃胶向下移动,当玻璃胶与踢脚线接触时,即可扭动第二紧固螺栓向内移动与第一支杆接触将其固定,即可启动打胶装置,打胶装置将玻璃胶喷在踢脚线上。当踢脚线上全部喷好玻璃胶后,即可扭动第二紧固螺栓向外移动,拉动第二滑套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进而带动打胶装置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扭动第二紧固螺栓向内移动与第一支杆接触将第二滑套固定,即可扭动第一紧固螺栓向外移动将第一滑套松开,即可推动第一滑套向右移动恢复至原位,而带动打胶装置向右移动恢复至原位,扭动第一紧固螺栓向内移动与n型杆接触将第一滑套固定。

因为打胶装置包括有框架、滑块、第一轴承座、丝杆、螺母、电机、7型杆、推板、导杆、轴套、第三紧固螺栓和放置筒,连接板左侧面安装有框架,框架内右侧面上部开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框架内顶部中间安装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内安装有丝杆,丝杆上设有螺母,螺母与丝杆配合,螺母右侧面中部与滑块左侧面连接,螺母左侧面中部安装有7型杆,7型杆底端安装有推板,框架内底部左侧竖直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杆底端连接,框架外底部左侧安装有导杆,导杆上设有轴套,轴套右侧中部设有第三紧固螺栓,第三紧固螺栓与导杆接触,轴套左侧面安装有放置筒,放置筒底部中间开有通孔,放置筒位于推板正下方,首先操作人员扭动第三紧固螺栓向外移动,第三紧固螺栓向外移动不与导杆接触,操作人员即可转动轴套,轴套转动带动放置筒转动,当放置筒转动不位于推板下方时,即可将玻璃胶放入放置筒内,进而玻璃胶下部位于通孔内,即可转动放置筒恢复至原位,进而当第二滑套向下移动时,第二滑套向下移动通过连接板带动框架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玻璃胶向下移动,当玻璃胶与踢脚线接触时,第二滑套停止移动,操作人员即可启动电机反转,电机反转带动丝杆反转,丝杆反转带动螺母向下移动,螺母向下移动带动7型杆向下移动,7型杆向下移动带动推板向下移动,推板向下移动对玻璃胶进行挤压,进而玻璃胶喷在踢脚线上。同理,当踢脚线全部喷好玻璃胶后,即可启动电机正转,进而推板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关闭电机即可,进而当第二滑套向上移动时,放置筒向上移动带动玻璃胶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

因为还包括有手动装置,手动装置包括有第二支杆、第二轴承座、第一螺杆和摇杆,第一支杆下部开有螺纹孔,底板顶部左侧对称式的安装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位于n型杆左右两侧,第二支杆顶端安装有第二轴承座,左右两侧第二轴承座之间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位于螺纹孔内,第一螺杆右端安装有摇杆,首先操作人员扭动第一紧固螺栓向外移动不与n型杆接触,操作人员即可摇动摇杆正转,摇杆正转带动第一螺杆正转,第一螺杆正转带动通过螺纹孔带动第一支杆向右移动,进而带动玻璃胶向右移动,当玻璃胶向右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停止摇动。而当导向轮与踢脚线接触时,即可摇动摇杆反转,进而带动第一支杆向左移动,而带动玻璃胶向左移动。当玻璃胶向左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停止摇动。如此,可使操作人员更方便的使玻璃胶左右移动。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螺杆、推手和套筒,底板顶部右侧安装有套筒,套筒内设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与套筒配合,第二螺杆顶端安装有推手,首先操作人员转动推手正反交替转动,推手正反交替转动带动第二螺杆正反交替转动,第二螺杆正反交替转动通过套筒带动推手上下移动,当推手上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停止转动,操作人员即可握住推手推动本装置对踢脚线更全面的喷玻璃胶。

因为还包括有横杆、竖杆和导套,框架左侧上部安装有横杆,横杆左侧安装有竖杆,竖杆右侧下部安装有导套,7型杆位于导套内,当7型杆移动时,导套能对7型杆起导向作用,而使7型杆移动时更稳固。

本发明通过调节装置,能对不同高度的踢脚线进行喷胶,而通过推手的作用,能使操作人员更方便的推动本装置移动,而对踢脚线更好的喷胶,达到了喷胶速度快,喷玻璃胶均匀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底板,2轮子,3导向轮,4玻璃胶,5调节装置,51n型杆,52第一滑套,53第一紧固螺栓,54第一支杆,55第二滑套,56第二紧固螺栓,57连接板,6打胶装置,61框架,62滑槽,63滑块,64第一轴承座,65丝杆,66螺母,67电机,687型杆,69推板,610导杆,611轴套,612第三紧固螺栓,613通孔,614放置筒,7手动装置,71螺纹孔,72第二支杆,73第二轴承座,74第一螺杆,75摇杆,8第二螺杆,9推手,10套筒,11横杆,12竖杆,13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实施例1

一种建筑工程用踢脚线打玻璃胶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底板1、轮子2、导向轮3、调节装置5和打胶装置6,底板1底部安装有轮子2,底板1左侧面安装有导向轮3,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调节装置5,调节装置5上设有打胶装置6。

实施例2

一种建筑工程用踢脚线打玻璃胶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底板1、轮子2、导向轮3、调节装置5和打胶装置6,底板1底部安装有轮子2,底板1左侧面安装有导向轮3,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调节装置5,调节装置5上设有打胶装置6。

调节装置5包括有n型杆51、第一滑套52、第一紧固螺栓53、第一支杆54、第二滑套55、第二紧固螺栓56和连接板57,底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n型杆51,n型杆51上设有第一滑套52,第一滑套52前侧面中部设有第一紧固螺栓53,第一紧固螺栓53与n型杆51接触,第一滑套52顶部中间安装有第一支杆54,第一支杆54上设有第二滑套55,第二滑套55右侧中部设有第二紧固螺栓56,第二紧固螺栓56与第一支杆54接触,第二滑套55前侧面中部通过铆钉连接有连接板57,连接板57左侧面与打胶装置6连接。

实施例3

一种建筑工程用踢脚线打玻璃胶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底板1、轮子2、导向轮3、调节装置5和打胶装置6,底板1底部安装有轮子2,底板1左侧面安装有导向轮3,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调节装置5,调节装置5上设有打胶装置6。

调节装置5包括有n型杆51、第一滑套52、第一紧固螺栓53、第一支杆54、第二滑套55、第二紧固螺栓56和连接板57,底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n型杆51,n型杆51上设有第一滑套52,第一滑套52前侧面中部设有第一紧固螺栓53,第一紧固螺栓53与n型杆51接触,第一滑套52顶部中间安装有第一支杆54,第一支杆54上设有第二滑套55,第二滑套55右侧中部设有第二紧固螺栓56,第二紧固螺栓56与第一支杆54接触,第二滑套55前侧面中部通过铆钉连接有连接板57,连接板57左侧面与打胶装置6连接。

打胶装置6包括有框架61、滑块63、第一轴承座64、丝杆65、螺母66、电机67、7型杆68、推板69、导杆610、轴套611、第三紧固螺栓612和放置筒614,连接板57左侧面安装有框架61,框架61内右侧面上部开有滑槽62,滑槽62内设有滑块63,滑块63与滑槽62滑动配合,框架61内顶部中间安装有第一轴承座64,第一轴承座64内安装有丝杆65,丝杆65上设有螺母66,螺母66与丝杆65配合,螺母66右侧面中部与滑块63左侧面连接,螺母66左侧面中部安装有7型杆68,7型杆68底端安装有推板69,框架61内底部左侧竖直安装有电机67,电机6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杆65底端连接,框架61外底部左侧安装有导杆610,导杆610上设有轴套611,轴套611右侧中部设有第三紧固螺栓612,第三紧固螺栓612与导杆610接触,轴套611左侧面安装有放置筒614,放置筒614底部中间开有通孔613,放置筒614位于推板69正下方。

实施例4

一种建筑工程用踢脚线打玻璃胶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底板1、轮子2、导向轮3、调节装置5和打胶装置6,底板1底部安装有轮子2,底板1左侧面安装有导向轮3,底板1顶部左侧设有调节装置5,调节装置5上设有打胶装置6。

调节装置5包括有n型杆51、第一滑套52、第一紧固螺栓53、第一支杆54、第二滑套55、第二紧固螺栓56和连接板57,底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n型杆51,n型杆51上设有第一滑套52,第一滑套52前侧面中部设有第一紧固螺栓53,第一紧固螺栓53与n型杆51接触,第一滑套52顶部中间安装有第一支杆54,第一支杆54上设有第二滑套55,第二滑套55右侧中部设有第二紧固螺栓56,第二紧固螺栓56与第一支杆54接触,第二滑套55前侧面中部通过铆钉连接有连接板57,连接板57左侧面与打胶装置6连接。

打胶装置6包括有框架61、滑块63、第一轴承座64、丝杆65、螺母66、电机67、7型杆68、推板69、导杆610、轴套611、第三紧固螺栓612和放置筒614,连接板57左侧面安装有框架61,框架61内右侧面上部开有滑槽62,滑槽62内设有滑块63,滑块63与滑槽62滑动配合,框架61内顶部中间安装有第一轴承座64,第一轴承座64内安装有丝杆65,丝杆65上设有螺母66,螺母66与丝杆65配合,螺母66右侧面中部与滑块63左侧面连接,螺母66左侧面中部安装有7型杆68,7型杆68底端安装有推板69,框架61内底部左侧竖直安装有电机67,电机6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杆65底端连接,框架61外底部左侧安装有导杆610,导杆610上设有轴套611,轴套611右侧中部设有第三紧固螺栓612,第三紧固螺栓612与导杆610接触,轴套611左侧面安装有放置筒614,放置筒614底部中间开有通孔613,放置筒614位于推板69正下方。

还包括有手动装置7,手动装置7包括有第二支杆72、第二轴承座73、第一螺杆74和摇杆75,第一支杆54下部开有螺纹孔71,底板1顶部左侧对称式的安装有第二支杆72,第二支杆72位于n型杆51左右两侧,第二支杆72顶端安装有第二轴承座73,左右两侧第二轴承座73之间连接有第一螺杆74,第一螺杆74位于螺纹孔71内,第一螺杆74右端安装有摇杆75。

还包括有第二螺杆8、推手9和套筒10,底板1顶部右侧安装有套筒10,套筒10内设有第二螺杆8,第二螺杆8与套筒10配合,第二螺杆8顶端安装有推手9。

还包括有横杆11、竖杆12和导套13,框架61左侧上部安装有横杆11,横杆11左侧安装有竖杆12,竖杆12右侧下部安装有导套13,7型杆68位于导套13内。

首先操作人员将玻璃胶4放入打胶装置6内,即可通过调节装置5带动打胶装置6向右移动,当打胶装置6向右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通过轮子2推动本装置移动至踢脚线旁,且使导向轮3与踢脚线接触,即可通过调节装置5带动打胶装置6向左移动,打胶装置6向左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再次通过调节装置5带动打胶装置6向下移动,打胶装置6向下移动与踢脚线接触时,即可停止调节,启动打胶装置6,打胶装置6将玻璃胶4喷在踢脚线上,操作人员即可推动本装置沿踢脚线移动,进而打胶装置6喷出玻璃胶4对踢脚线进行全面的喷胶。当踢脚线打完玻璃胶4后,即可通过调节装置5带动打胶装置6恢复至原位。

因为调节装置5包括有n型杆51、第一滑套52、第一紧固螺栓53、第一支杆54、第二滑套55、第二紧固螺栓56和连接板57,底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n型杆51,n型杆51上设有第一滑套52,第一滑套52前侧面中部设有第一紧固螺栓53,第一紧固螺栓53与n型杆51接触,第一滑套52顶部中间安装有第一支杆54,第一支杆54上设有第二滑套55,第二滑套55右侧中部设有第二紧固螺栓56,第二紧固螺栓56与第一支杆54接触,第二滑套55前侧面中部通过铆钉连接有连接板57,连接板57左侧面与打胶装置6连接,首先操作人员扭动第一紧固螺栓53向外移动,第一紧固螺栓53向外移动不与n型杆51接触,即可拉动第一滑套52向右移动,第一滑套52向右移动带动第一支杆54向右移动,第一支杆54向右移动带动第二滑套55向右移动,第二滑套55向右移动通过连接板57带动打胶装置6向右移动,打胶装置6向右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停止拉动第一滑套52,即可使导向轮3与踢脚线接触,再推动第一滑套52向左移动,进而带动打胶装置6向左移动,当打胶装置6向左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停止推动第一滑套52,扭动第一紧固螺栓53向内移动与n型杆51接触将其固定,即可通过连接板57调节打胶装置6至合适的角度,扭动第二紧固螺栓56向外移动不与第一支杆54接触,进而第二滑套55向下移动通过连接板57带动打胶装置6向下移动,打胶装置6向下移动带动玻璃胶4向下移动,当玻璃胶4与踢脚线接触时,即可扭动第二紧固螺栓56向内移动与第一支杆54接触将其固定,即可启动打胶装置6,打胶装置6将玻璃胶4喷在踢脚线上。当踢脚线上全部喷好玻璃胶4后,即可扭动第二紧固螺栓56向外移动,拉动第二滑套55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进而带动打胶装置6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扭动第二紧固螺栓56向内移动与第一支杆54接触将第二滑套55固定,即可扭动第一紧固螺栓53向外移动将第一滑套52松开,即可推动第一滑套52向右移动恢复至原位,而带动打胶装置6向右移动恢复至原位,扭动第一紧固螺栓53向内移动与n型杆51接触将第一滑套52固定。

因为打胶装置6包括有框架61、滑块63、第一轴承座64、丝杆65、螺母66、电机67、7型杆68、推板69、导杆610、轴套611、第三紧固螺栓612和放置筒614,连接板57左侧面安装有框架61,框架61内右侧面上部开有滑槽62,滑槽62内设有滑块63,滑块63与滑槽62滑动配合,框架61内顶部中间安装有第一轴承座64,第一轴承座64内安装有丝杆65,丝杆65上设有螺母66,螺母66与丝杆65配合,螺母66右侧面中部与滑块63左侧面连接,螺母66左侧面中部安装有7型杆68,7型杆68底端安装有推板69,框架61内底部左侧竖直安装有电机67,电机6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杆65底端连接,框架61外底部左侧安装有导杆610,导杆610上设有轴套611,轴套611右侧中部设有第三紧固螺栓612,第三紧固螺栓612与导杆610接触,轴套611左侧面安装有放置筒614,放置筒614底部中间开有通孔613,放置筒614位于推板69正下方,首先操作人员扭动第三紧固螺栓612向外移动,第三紧固螺栓612向外移动不与导杆610接触,操作人员即可转动轴套611,轴套611转动带动放置筒614转动,当放置筒614转动不位于推板69下方时,即可将玻璃胶4放入放置筒614内,进而玻璃胶4下部位于通孔613内,即可转动放置筒614恢复至原位,进而当第二滑套55向下移动时,第二滑套55向下移动通过连接板57带动框架61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玻璃胶4向下移动,当玻璃胶4与踢脚线接触时,第二滑套55停止移动,操作人员即可启动电机67反转,电机67反转带动丝杆65反转,丝杆65反转带动螺母66向下移动,螺母66向下移动带动7型杆68向下移动,7型杆68向下移动带动推板69向下移动,推板69向下移动对玻璃胶4进行挤压,进而玻璃胶4喷在踢脚线上。同理,当踢脚线全部喷好玻璃胶4后,即可启动电机67正转,进而推板69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关闭电机67即可,进而当第二滑套55向上移动时,放置筒614向上移动带动玻璃胶4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

因为还包括有手动装置7,手动装置7包括有第二支杆72、第二轴承座73、第一螺杆74和摇杆75,第一支杆54下部开有螺纹孔71,底板1顶部左侧对称式的安装有第二支杆72,第二支杆72位于n型杆51左右两侧,第二支杆72顶端安装有第二轴承座73,左右两侧第二轴承座73之间连接有第一螺杆74,第一螺杆74位于螺纹孔71内,第一螺杆74右端安装有摇杆75,首先操作人员扭动第一紧固螺栓53向外移动不与n型杆51接触,操作人员即可摇动摇杆75正转,摇杆75正转带动第一螺杆74正转,第一螺杆74正转带动通过螺纹孔71带动第一支杆54向右移动,进而带动玻璃胶4向右移动,当玻璃胶4向右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停止摇动。而当导向轮3与踢脚线接触时,即可摇动摇杆75反转,进而带动第一支杆54向左移动,而带动玻璃胶4向左移动。当玻璃胶4向左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停止摇动。如此,可使操作人员更方便的使玻璃胶4左右移动。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螺杆8、推手9和套筒10,底板1顶部右侧安装有套筒10,套筒10内设有第二螺杆8,第二螺杆8与套筒10配合,第二螺杆8顶端安装有推手9,首先操作人员转动推手9正反交替转动,推手9正反交替转动带动第二螺杆8正反交替转动,第二螺杆8正反交替转动通过套筒10带动推手9上下移动,当推手9上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停止转动,操作人员即可握住推手9推动本装置对踢脚线更全面的喷玻璃胶4。

因为还包括有横杆11、竖杆12和导套13,框架61左侧上部安装有横杆11,横杆11左侧安装有竖杆12,竖杆12右侧下部安装有导套13,7型杆68位于导套13内,当7型杆68移动时,导套13能对7型杆68起导向作用,而使7型杆68移动时更稳固。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