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金制作用精准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2687发布日期:2018-09-08 00:1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五金制作用精准上油装置,属于五金上油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五金:传统的五金制品,也称小五金,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经人工加工可以制成刀、剑等艺术品或金属器件。现代社会的五金更为广泛,例如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筑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小五金产品大都不是最终消费品。

但现有五金上油装置未安装夹紧装置,在上油过程中容易因为油的喷洒,使五金制品滑动,从而造上油不均匀或者不完整,极大地影响后期的使用,需返工处理,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五金制作用精准上油装置,以解决现有五金上油装置未安装夹紧装置,在上油过程中容易因为油的喷洒,使五金制品滑动,从而造上油不均匀或者不完整,极大地影响后期的使用,需返工处理,耗时耗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五金制作用精准上油装置,其结构包括上油装置、上盖、报警灯、把手、储油箱、操作按键、固定框、显示屏、铰链、箱门、锁具、支撑脚架,所述上盖外壁与上油装置顶部为间隙配合,所述上盖右端与上油装置顶部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把手底部与上盖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把手与上盖顶部为垂直连接,所述储油箱底部与上油装置顶部相焊接,所述操作按键后端与上油装置前端为嵌入式连接,所述显示屏外壁与固定框内壁相黏合,所述显示屏后端与上油装置前端通过固定框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内部与操作按键内部为电连接,所述箱门后端与上油装置前端为间隙配合,所述报警灯底部与上油装置顶部相贯通,所述报警灯内部与显示屏内部为电连接,所述箱门左端与上油装置前端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箱门内部与锁具后端通过螺丝相连接,所述支撑脚架顶部与上油装置底部为螺丝连接,所述上油装置左端设有翻盖门;所述上油装置由上油器、动力装置、夹紧装置、传动装置、滤油装置、外框架组成,所述上油器顶部与外框架顶部相贯通,所述动力装置顶部与外框架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夹紧装置右端与外框架右端相贯通,所述传动装置后端与外框架内部后端为活动连接,所述外框架左端与外框架内部左端相焊接。

最佳的,所述上油器由吸油管、上油弹簧、吸油球、吸油阀门、压力管、喷油球、喷油阀门、喷嘴组成,所述吸油管底部与压力管顶部通过吸油阀门固定连接,所述吸油阀门内部与吸油球顶部通过上油弹簧相连接,所述压力管底部与喷嘴顶部通过喷油阀门相连接,所述喷油阀门内部与喷油球顶部通过上油弹簧相连接,所述压力管右端与动力装置相连接。

最佳的,所述动力装置由活塞、凹槽连杆、第一v型连杆、第二v型连杆、顶杆、滑块、滑槽、固定座、动力转轮、直齿轮、连杆直齿轮、电机齿轮、电机、电源、控制器组成,所述活塞右端与凹槽连杆左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第一v型连杆左端与第二v型连杆左端通过凹槽连杆相连接,所述第一v型连杆右端与第二v型连杆右端通过顶杆相连接,所述第二v型连杆右端与固定座左端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第一v型连杆右端与滑槽左端通过滑块相连接,所述顶杆右端与动力转轮内环为活动连接,所述动力转轮外环与直齿轮内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直齿轮顶部与电机齿轮右端通过连杆直齿轮相连接,所述电机齿轮左端与电机右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机左端下侧与电源正极为电连接,所述电源负极与控制器底部通过连接线相连接,所述活塞外壁与上油器相连接。

最佳的,所述上油器右端与动力装置右端相连接,所述上油器设有压力管,所述压力管右端与动力装置为机械连接,所述动力装置设有活塞,所述压力管右端与活塞外壁相贴合。

最佳的,所述夹紧装置由夹具座、夹具摇杆、滑轮杆、防撞弹簧、软垫、传动旋杆、夹紧从动轮、动力齿条、上夹块、防滑块、下夹块组成,所述夹具座中端与动力齿条底部为活动连接,所述动力齿条顶部与传动旋杆底部通过夹紧从动轮相连接,所述传动旋杆右端与滑轮杆左侧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夹具摇杆中端与夹具座右端相贯通,所述上夹块右端与下夹块右端通过动力齿条相连接,所述防滑块顶部与上夹块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最佳的,所述传动装置由稳定杆、左旋块、右旋块、齿轮旋杆、l固定座、动力轮、旋杆转轮、动力摇杆、传动转轮、內齿轮、内齿轮盘、传动旋杆轮组成,所述稳定杆中端与左旋块中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左旋块右端与右旋块左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左旋块左端与齿轮旋杆顶部相啮合,所述齿轮旋杆底部与齿轮旋杆顶部为机械连接,所述动力轮内环与旋杆转轮外壁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旋杆转轮内环与旋杆转轮左侧为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转轮外环与内齿轮盘外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內齿轮外壁与内齿轮盘内壁相啮合,所述內齿轮内环与传动旋杆轮外壁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齿轮旋杆左端与滤油装置相连接。

最佳的,所述滤油装置由过滤层、漏斗、分油转块、滤油齿轮、连接管、搅拌箱、左搅拌杆、右搅拌杆、出油管、辅助转轮组成,所述过滤层外壁与漏斗内壁为卡槽连接,所述分油转块中端与滤油齿轮内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漏斗底部与搅拌箱左端通过连接管相连接,所述左搅拌杆下端与右搅拌杆下端相啮合,所述出油管左端与搅拌箱右端相贯通,所述出油管内部与辅助转轮后端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滤油齿轮右端与传动装置左端相连接。

最佳的,所述传动装置左端与滤油装置右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装置设有齿轮旋杆,所述齿轮旋杆左端与滤油装置为机械连接,所述滤油装置设有滤油齿轮,所述齿轮旋杆左端与滤油齿轮右端相啮合。

最佳的,所述动力轮内环与辅助转轮内环通过皮带相连接。

最佳的,所述动力轮外环与右搅拌杆中端通过皮带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一种五金制作用精准上油装置,结构上设有上油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将装置放置在合适位置,使支撑脚架紧贴地面,通过锁具打开箱门或手握把手打开上盖,检查内部零件是否损坏,若无异常,将接油管与出油管连接好,此时通过上油装置左侧打开翻盖门,将五金材料放置在漏斗顶部,手握夹具摇杆转动,滑轮杆通过传动旋杆使夹紧从动轮逆时针转动,动力齿条往右滑动,此时上夹块与下夹块右端受力,两者紧贴夹具座转动,使防滑块夹紧五金材料,防止材料在上油过程中滑动,此时将油倒入储油箱,按动操作按键,显示屏亮起,启动控制器,此时电源为电机供能,电机齿轮通过连杆直齿轮带动直齿轮转动,进而动力转轮使顶杆做左右往复运动,由于滑槽与固定座固定不动,所以第二v型连杆左右伸缩,第一v型连杆右端连同滑块紧贴滑槽上下滑动,则凹槽连杆连同活塞受力左右往复滑动,活塞右滑时,吸油管将油吸入,吸油球受力克服上油弹簧下滑,吸油阀门打开,喷油阀门关闭,油进入压力管;活塞左滑时,吸油球克服上油弹簧下滑,喷油阀门打开,吸油阀门关闭,油受挤压由喷嘴喷出,对我无尽材料进行上油,多余的油将通过过滤层进入漏斗内部,此时手握动力摇杆转动,传动转轮带动内齿轮盘连同內齿轮转动,进而使传动旋杆轮带动右旋块连同左旋块转动,齿轮旋杆通过滤油齿轮使分油转块转动,使油液充分通过连接管进入搅拌箱,此时旋杆转轮的带动动力轮转动,动力轮同时带动右搅拌杆与辅助转轮转动,进而左搅拌杆转动,使油恢复活性,进而二次使用,辅助转轮转动后,加速油从出油管排出,装置通过夹具夹紧五金材料,防止上油过程中,材料滑动,进而使上油更为稳定,减少返工数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滤油装置,收集遗漏的油液,过滤后再次使用,减少成本,提高资源利用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五金制作用精准上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油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动力装置的动作图;

图4为本发明夹紧装置的剖面图。

图中:上油装置-1、上盖-2、报警灯-3、把手-4、储油箱-5、操作按键-6、固定框-7、显示屏-8、铰链-9、箱门-10、锁具-11、支撑脚架-12、上油器-101、动力装置-102、夹紧装置-103、传动装置-104、滤油装置-105、外框架-106、吸油管-1011、上油弹簧-1012、吸油球-1013、吸油阀门-1014、压力管-1015、喷油球-1016、喷油阀门-1017、喷嘴-1018、活塞-1021、凹槽连杆-1022、第一v型连杆-1023、第二v型连杆-1024、顶杆-1025、滑块-1026、滑槽-1027、固定座-1028、动力转轮-1029、直齿轮-10210、连杆直齿轮-10211、电机齿轮-10212、电机-10213、电源-10214、控制器-10215、夹具座-1031、夹具摇杆-1032、滑轮杆-1033、防撞弹簧-1034、软垫-1035、传动旋杆-1036、夹紧从动轮-1037、动力齿条-1038、上夹块-1039、防滑块-10310、下夹块-10311、稳定杆-1041、左旋块-1042、右旋块-1043、齿轮旋杆-1044、l固定座-1045、动力轮-1046、旋杆转轮-1047、动力摇杆-1048、传动转轮-1049、內齿轮-10410、内齿轮盘-10411、传动旋杆轮-10412、过滤层-1051、漏斗-1052、分油转块-1053、滤油齿轮-1054、连接管-1055、搅拌箱-1056、左搅拌杆-1057、右搅拌杆-1058、出油管-1059、辅助转轮-105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五金制作用精准上油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上油装置1、上盖2、报警灯3、把手4、储油箱5、操作按键6、固定框7、显示屏8、铰链9、箱门10、锁具11、支撑脚架12,所述上盖2外壁与上油装置1顶部为间隙配合,所述上盖2右端与上油装置1顶部通过铰链9相连接,所述把手4底部与上盖2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把手4与上盖2顶部为垂直连接,所述储油箱5底部与上油装置1顶部相焊接,所述操作按键6后端与上油装置1前端为嵌入式连接,所述显示屏8外壁与固定框7内壁相黏合,所述显示屏8后端与上油装置1前端通过固定框7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8内部与操作按键6内部为电连接,所述箱门10后端与上油装置1前端为间隙配合,所述报警灯3底部与上油装置1顶部相贯通,所述报警灯3内部与显示屏8内部为电连接,所述箱门10左端与上油装置1前端通过铰链9相连接,所述箱门10内部与锁具11后端通过螺丝相连接,所述支撑脚架12顶部与上油装置1底部为螺丝连接,所述上油装置1左端设有翻盖门;所述上油装置1由上油器101、动力装置102、夹紧装置103、传动装置104、滤油装置105、外框架106组成,所述上油器101顶部与外框架106顶部相贯通,所述动力装置102顶部与外框架106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夹紧装置103右端与外框架106右端相贯通,所述传动装置104后端与外框架106内部后端为活动连接,所述外框架106左端与外框架106内部左端相焊接,所述上油器101由吸油管1011、上油弹簧1012、吸油球1013、吸油阀门1014、压力管1015、喷油球1016、喷油阀门1017、喷嘴1018组成,所述吸油管1011底部与压力管1015顶部通过吸油阀门1014固定连接,所述吸油阀门1014内部与吸油球1013顶部通过上油弹簧1012相连接,所述压力管1015底部与喷嘴1018顶部通过喷油阀门1017相连接,所述喷油阀门1017内部与喷油球1016顶部通过上油弹簧1012相连接,所述压力管1015右端与动力装置102相连接,所述动力装置102由活塞1021、凹槽连杆1022、第一v型连杆1023、第二v型连杆1024、顶杆1025、滑块1026、滑槽1027、固定座1028、动力转轮1029、直齿轮10210、连杆直齿轮10211、电机齿轮10212、电机10213、电源10214、控制器10215组成,所述活塞1021右端与凹槽连杆1022左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第一v型连杆1023左端与第二v型连杆1024左端通过凹槽连杆1022相连接,所述第一v型连杆1023右端与第二v型连杆1024右端通过顶杆1025相连接,所述第二v型连杆1024右端与固定座1028左端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第一v型连杆1023右端与滑槽1027左端通过滑块1026相连接,所述顶杆1025右端与动力转轮1029内环为活动连接,所述动力转轮1029外环与直齿轮10210内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直齿轮10210顶部与电机齿轮10212右端通过连杆直齿轮10211相连接,所述电机齿轮10212左端与电机10213右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机10213左端下侧与电源10214正极为电连接,所述电源10214负极与控制器10215底部通过连接线相连接,所述活塞1021外壁与上油器101相连接,所述上油器101右端与动力装置102右端相连接,所述上油器101设有压力管1015,所述压力管1015右端与动力装置102为机械连接,所述动力装置102设有活塞1021,所述压力管1015右端与活塞1021外壁相贴合,所述夹紧装置103由夹具座1031、夹具摇杆1032、滑轮杆1033、防撞弹簧1034、软垫1035、传动旋杆1036、夹紧从动轮1037、动力齿条1038、上夹块1039、防滑块10310、下夹块10311组成,所述夹具座1031中端与动力齿条1038底部为活动连接,所述动力齿条1038顶部与传动旋杆1036底部通过夹紧从动轮1037相连接,所述传动旋杆1036右端与滑轮杆1033左侧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夹具摇杆1032中端与夹具座1031右端相贯通,所述上夹块1039右端与下夹块10311右端通过动力齿条1038相连接,所述防滑块10310顶部与上夹块1039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装置104由稳定杆1041、左旋块1042、右旋块1043、齿轮旋杆1044、l固定座1045、动力轮1046、旋杆转轮1047、动力摇杆1048、传动转轮1049、內齿轮10410、内齿轮盘10411、传动旋杆轮10412组成,所述稳定杆1041中端与左旋块1042中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左旋块1042右端与右旋块1043左端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左旋块1042左端与齿轮旋杆1044顶部相啮合,所述齿轮旋杆1044底部与齿轮旋杆1044顶部为机械连接,所述动力轮1046内环与旋杆转轮1047外壁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旋杆转轮1047内环与旋杆转轮1047左侧为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转轮1049外环与内齿轮盘10411外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內齿轮10410外壁与内齿轮盘10411内壁相啮合,所述內齿轮10410内环与传动旋杆轮10412外壁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齿轮旋杆1044左端与滤油装置105相连接,所述滤油装置105由过滤层1051、漏斗1052、分油转块1053、滤油齿轮1054、连接管1055、搅拌箱1056、左搅拌杆1057、右搅拌杆1058、出油管1059、辅助转轮10510组成,所述过滤层1051外壁与漏斗1052内壁为卡槽连接,所述分油转块1053中端与滤油齿轮1054内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漏斗1052底部与搅拌箱1056左端通过连接管1055相连接,所述左搅拌杆1057下端与右搅拌杆1058下端相啮合,所述出油管1059左端与搅拌箱1056右端相贯通,所述出油管1059内部与辅助转轮10510后端通过定位销相连接,所述滤油齿轮1054右端与传动装置104左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装置104左端与滤油装置105右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装置104设有齿轮旋杆1044,所述齿轮旋杆1044左端与滤油装置105为机械连接,所述滤油装置105设有滤油齿轮1054,所述齿轮旋杆1044左端与滤油齿轮1054右端相啮合,所述动力轮1046内环与辅助转轮10510内环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动力轮1046外环与右搅拌杆1058中端通过皮带相连接。

本专利所说的防撞弹簧1034采用弹簧钢材质,弹簧钢指的是制造各类弹簧及其他弹性元件的专用合金钢。按性能要求、使用条件可分为普通合金弹簧钢和特殊合金弹簧钢。

在进行使用时,将装置放置在合适位置,使支撑脚架12紧贴地面,通过锁具11打开箱门10或手握把手4打开上盖2,检查内部零件是否损坏,若无异常,将接油管与出油管1059连接好,此时通过上油装置1左侧打开翻盖门,将五金材料放置在漏斗1052顶部,手握夹具摇杆1032转动,滑轮杆1033通过传动旋杆1036使夹紧从动轮1037逆时针转动,动力齿条1038往右滑动,此时上夹块1039与下夹块10311右端受力,两者紧贴夹具座1031转动,使防滑块10310夹紧五金材料,防止材料在上油过程中滑动,此时将油倒入储油箱5,按动操作按键6,显示屏8亮起,启动控制器10215,此时电源10214为电机10213供能,电机齿轮10212通过连杆直齿轮10211带动直齿轮10210转动,进而动力转轮1029使顶杆1025做左右往复运动,由于滑槽1027与固定座1028固定不动,所以第二v型连杆1024左右伸缩,第一v型连杆1023右端连同滑块1026紧贴滑槽1027上下滑动,则凹槽连杆1022连同活塞1021受力左右往复滑动,活塞1021右滑时,吸油管1011将油吸入,吸油球1013受力克服上油弹簧1012下滑,吸油阀门1014打开,喷油阀门1017关闭,油进入压力管1015;活塞1021左滑时,吸油球1013克服上油弹簧1012下滑,喷油阀门1017打开,吸油阀门1014关闭,油受挤压由喷嘴1018喷出,对我无尽材料进行上油,多余的油将通过过滤层1051进入漏斗1052内部,此时手握动力摇杆1048转动,传动转轮1049带动内齿轮盘10411连同內齿轮10410转动,进而使传动旋杆轮10412带动右旋块1043连同左旋块1042转动,齿轮旋杆1044通过滤油齿轮1054使分油转块1053转动,使油液充分通过连接管1055进入搅拌箱1056,此时旋杆转轮1047的带动动力轮1046转动,动力轮1046同时带动右搅拌杆1058与辅助转轮10510转动,进而左搅拌杆1057转动,使油恢复活性,进而二次使用,辅助转轮10510转动后,加速油从出油管1059排出。

本发明解决现有五金上油装置未安装夹紧装置,在上油过程中容易因为油的喷洒,使五金制品滑动,从而造上油不均匀或者不完整,极大地影响后期的使用,需返工处理,耗时耗力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设有上油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将装置放置在合适位置,使支撑脚架紧贴地面,通过锁具打开箱门或手握把手打开上盖,检查内部零件是否损坏,若无异常,将接油管与出油管连接好,此时通过上油装置左侧打开翻盖门,将五金材料放置在漏斗顶部,手握夹具摇杆转动,滑轮杆通过传动旋杆使夹紧从动轮逆时针转动,动力齿条往右滑动,此时上夹块与下夹块右端受力,两者紧贴夹具座转动,使防滑块夹紧五金材料,防止材料在上油过程中滑动,此时将油倒入储油箱,按动操作按键,显示屏亮起,启动控制器,此时电源为电机供能,电机齿轮通过连杆直齿轮带动直齿轮转动,进而动力转轮使顶杆做左右往复运动,由于滑槽与固定座固定不动,所以第二v型连杆左右伸缩,第一v型连杆右端连同滑块紧贴滑槽上下滑动,则凹槽连杆连同活塞受力左右往复滑动,活塞右滑时,吸油管将油吸入,吸油球受力克服上油弹簧下滑,吸油阀门打开,喷油阀门关闭,油进入压力管;活塞左滑时,吸油球克服上油弹簧下滑,喷油阀门打开,吸油阀门关闭,油受挤压由喷嘴喷出,对我无尽材料进行上油,多余的油将通过过滤层进入漏斗内部,此时手握动力摇杆转动,传动转轮带动内齿轮盘连同內齿轮转动,进而使传动旋杆轮带动右旋块连同左旋块转动,齿轮旋杆通过滤油齿轮使分油转块转动,使油液充分通过连接管进入搅拌箱,此时旋杆转轮的带动动力轮转动,动力轮同时带动右搅拌杆与辅助转轮转动,进而左搅拌杆转动,使油恢复活性,进而二次使用,辅助转轮转动后,加速油从出油管排出,装置通过夹具夹紧五金材料,防止上油过程中,材料滑动,进而使上油更为稳定,减少返工数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滤油装置,收集遗漏的油液,过滤后再次使用,减少成本,提高资源利用量。

以上仅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描述作出许多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