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树脂用广粘度流体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2515发布日期:2018-11-07 10:19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光敏性材料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树脂用广粘度流体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器技术的提升及应用的扩展,感光元件的彩色化也正被积极的开发,特别是彩色光刻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关注。树脂作为光刻胶的基本骨架,是其中占比最大的组份,决定曝光后光阻的主要性能。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其中,合成树脂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化学溶剂,这些化学溶剂多是有机溶剂,粘稠度很高,在混合或过滤时,传统的搅拌装置效果差,费时费力,对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合成树脂用广粘度流体的搅拌装置。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合成树脂用广粘度流体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与搅拌轴底部连接的搅拌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内活动设有耙齿组件;所述耙齿组件包括底部设有耙齿的连接杆。

其中,所述连接杆顶部设有一圈外螺纹,连接杆通过其外螺纹与带有相配内螺纹的限位块固定。

其中,所述耙齿为三角锥型结构。

其中,所述通孔直径大于连接杆直径.

其中,所述连接杆与限位块固定后,限位块与搅拌叶之间存在间距。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利用搅拌叶与耙齿结合的方式,从多个角度对流体进行搅拌,在耗能与传统搅拌装置相同的情况下,搅拌效果要数倍优于传统搅拌装置;

(2)本发明中连接杆与限位块的设计是一个重要因素,通过限位块固定连接杆后仍与搅拌叶有间距的设计,可以方便搅拌叶带动耙齿时存在纵向的位移,即在纵向上对流体存在多个搅拌力;

(3)本发明中连接杆与通孔之间的大小设计是另一个重要因素,此设计能够满足当搅拌叶转动时,耙齿在横向上存在位移角度,即在横向及一个角度范围内对流体也存在多个搅拌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连接杆与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耙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合成树脂用广粘度流体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1与搅拌轴底部连接的搅拌叶2,所述搅拌叶2设有若干通孔3,通孔3内活动设有耙齿组件4;所述耙齿组件4包括底部设有耙齿41的连接杆42,所述耙齿为三角锥型结构。

实施例2:

参考实施例1,一种连接杆与搅拌叶的连接方式,所述连接杆42顶部设有一圈外螺纹,连接杆42穿过搅拌叶的通孔,其顶部通过外螺纹与带有相配内螺纹的限位块5固定。

实施例3:

参考实施例1,所述通孔直径大于连接杆直径。

实施例4:

参考实施例2,所述连接杆与限位块固定后,限位块与搅拌叶之间存在间距。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树脂用广粘度流体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与搅拌轴底部连接的搅拌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内活动设有耙齿组件;所述耙齿组件包括底部设有耙齿的连接杆。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利用搅拌叶与耙齿结合的方式,从多个角度对流体进行搅拌,在耗能与传统搅拌装置相同的情况下,搅拌效果要数倍优于传统搅拌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岩;宗健;马争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博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7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