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1-溴-4-苯基丁烷的催化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8898发布日期:2018-11-02 22:54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1-溴-4-苯基丁烷的催化剂,属于化工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1-溴-4-苯基丁烷(1-bromo-4-phenylbutane)cas:13633-25-5是合成4-(4-苯基丁氧基)苯甲酸重要的化工中间体,是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salmeterol)的中间体,也可用于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咖啡酸苯丁醇酯等。目前主要以醇羟基的溴代反应制备得到,醇羟基的溴代反应主要方法有:br2-p法,连续流气相合成法,nabr法,br2-s法,及钼镍催化法。连续流气相合成法是以hbr气体为原料,对储藏、运输及操作不利,而且对反应装置要求很高。以浓硫酸作催化剂合成1-溴-4-苯基丁烷,硫酸的用量需要很好的控制,因为硫酸具有很强的脱水性,浓度过高会使醇转化为烯烃、醚类的副产物,碳化现象严重,产率很不理想;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催化剂适合反应条件温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间体1-溴-4-苯基丁烷的合成方法,该催化剂在优化条件下能催化4-苯基丁醇的溴代反应,具有较高的产物收率,并且反应温和。

一种用于1-溴-4-苯基丁烷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pom-c3n4催化剂。

所述的pom-c3n4催化剂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称取20g三聚氰胺粉末置于氧化铝坩埚,升温速率5℃/min,升温至550℃保温3h,冷却室温研磨后得到c3n4粉末;

步骤2、将50mmol亚磷酸溶于70ml水中,然后加入105mmol氨水,将溶液加热至沸,向溶液中少量多次加入100mmolmoo3,粉末溶解后过滤;

步骤3、滤液煮沸蒸发使之体积浓缩至20ml,然后冷却至室温;

过滤收集粉末状晶体,采用10ml冰水多次洗涤后在空气中干燥得到p2mo5;

步骤4、将0.5gc3n4粉末加入到20ml甲醇中,超声10h得到均匀分散的层状c3n4;

步骤5、称取0.1g多酸p2mo5分别溶于10毫升甲醇,溶解后将其逐滴加入到c3n4悬浊液中,搅拌2小时后,在10000r/min的速度下离心得到复合物;

步骤6、将上述离心复合物用甲醇洗涤,在70℃干燥10小时,之后在马弗炉里200℃保持4小时,得到pom-c3n4复合催化剂。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1-溴-4-苯基丁烷的催化剂,pom-c3n4复合催化剂能够很好的催化4-苯基丁醇和氢溴酸经过溴代反应得1-溴-4-苯基丁烷。醇羟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离去基团,需要在酸的帮助下,使经质子化后以水的形式离去。醇与hx反应时,首先是醇羟基的强吸电性的氧与hx提供的h+作用生成h30+,然后是卤负离子取代了质子化醇h3o+中的水分子生成卤代烃。伯醇和卤化氢的反应没有重排产物,是由于伯醇与hx的反应是按sn2机理进行的,这时质子化的醇h3o+为反应底物,而卤离子是亲核试剂,离去基团是h2o,传统使用浓硫酸溴代,发生很严重的炭化现象,溴代产物收率很低;使用pom-c3n4杂酸催化剂,回流下反应温和,收率高,得到的产品纯度高,后处理比较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pom-c3n4催化剂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称取20g三聚氰胺粉末置于氧化铝坩埚,升温速率5℃/min,升温至550℃保温3h,冷却室温研磨后得到c3n4粉末;

步骤2、将50mmol亚磷酸溶于70ml水中,然后加入105mmol氨水,将溶液加热至沸,向溶液中少量多次加入100mmolmoo3,粉末溶解后过滤;

步骤3、滤液煮沸蒸发使之体积浓缩至20ml,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收集粉末状晶体,采用10ml冰水多次洗涤后在空气中干燥得到p2mo5;

步骤4、将0.5gc3n4粉末加入到20ml甲醇中,超声10h得到均匀分散的层状c3n4;

步骤5、称取0.1gp2mo5分别溶于10毫升甲醇,溶解后将其逐滴加入到c3n4悬浊液中,搅拌2小时后,在10000r/min的速度下离心得到复合物;

步骤6、将上述离心复合物用甲醇洗涤,在70℃干燥10小时,之后在马弗炉里200℃保持4小时,得到pom-c3n4复合催化剂。

一种中间体1-溴-4-苯基丁烷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250m1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4-苯基丁醇10g,氢溴酸44g,pom-c3n4催化剂2g,此时体系呈淡黄色,机械搅拌,避光反应,加热至回流12h;

步骤2、反应结束后,体系呈黄色粘稠状,冷却至室温,用饱和na2co3溶液调节体系ph=7,搅拌30min,分液后,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至水层呈无色透明;

步骤3、将上述萃取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旋蒸除却二氯甲烷,得淡黄色产物1-溴-4-苯基丁烷。

实施例2

步骤1、在250m1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4-苯基丁醇8g,氢溴酸44g,pom-c3n4催化剂2g,此时体系呈淡黄色,机械搅拌,避光反应,加热至回流12h;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步骤1、在250m1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4-苯基丁醇6g,氢溴酸44g,pom-c3n4催化剂2g,此时体系呈淡黄色,机械搅拌,避光反应,加热至回流12h;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步骤1、在250m1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4-苯基丁醇4g,氢溴酸44g,pom-c3n4催化剂2g,此时体系呈淡黄色,机械搅拌,避光反应,加热至回流12h;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步骤1、在250m1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4-苯基丁醇10g,氢溴酸39g,pom-c3n4催化剂2g,此时体系呈淡黄色,机械搅拌,避光反应,加热至回流12h;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步骤1、在250m1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4-苯基丁醇10g,氢溴酸34g,pom-c3n4催化剂2g,此时体系呈淡黄色,机械搅拌,避光反应,加热至回流12h;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步骤1、在250m1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4-苯基丁醇10g,氢溴酸29g,pom-c3n4催化剂2g,此时体系呈淡黄色,机械搅拌,避光反应,加热至回流12h;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步骤1、在250m1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4-苯基丁醇10g,氢溴酸24g,pom-c3n4催化剂2g,此时体系呈淡黄色,机械搅拌,避光反应,加热至回流12h;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9

步骤1、在250m1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4-苯基丁醇10g,氢溴酸19g,pom-c3n4催化剂2g,此时体系呈淡黄色,机械搅拌,避光反应,加热至回流12h;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

步骤1、在250m1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4-苯基丁醇10g,氢溴酸14g,pom-c3n4催化剂2g,此时体系呈淡黄色,机械搅拌,避光反应,加热至回流12h;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对照例1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中间体的合成步骤1中,用等量的c3n4粉末作为催化剂,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照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中间体的合成步骤1中,不再加入催化剂pom-c3n4,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照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催化剂的合成步骤2中,不再加入亚磷酸,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照例4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催化剂的合成步骤2中,用等量的磷酸取代亚磷酸,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照例5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催化剂的合成步骤2中,用等量的氢氧化钠取代氨水,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照例6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催化剂的合成步骤2中,用等量的nio取代moo3,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照例7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催化剂的合成步骤2中,亚磷酸、moo3摩尔比为1:1;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照例8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催化剂的合成步骤2中,亚磷酸、moo3摩尔比为2:1;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照例9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催化剂的合成步骤5中,c3n4、p2mo5质量比为1:1,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照例10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催化剂的合成步骤5中,c3n4、p2mo5质量比为1:5,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和对照例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对4-苯基丁醇的溴代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在反应条件一定时,中间体收率越高,催化性能越好,反之越差;4-苯基丁醇、氢溴酸质量比为5:22时,其他配料固定,合成效果最好,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实施例2至实施例10分别改变主要原料4-苯基丁醇、氢溴酸的用量和配比,尽管有一定效果,但不如实施例1收率高;对照例1至对照例2不再加入催化剂pom-c3n4并用c3n4取代,其他步骤完全相同,导致产物收率明显降低,说明复合催化剂对反应的产物影响很大;对照例3至对照例4不再加亚磷酸并用磷酸取代,效果依然不好,说明亚磷酸是催化剂合成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对照例5至对照例6用氢氧化钠和nio作为合成原料,催化效果明显变差,说明弱碱和氧化钼合成的催化性能较好;对照例7至对照例8改变亚磷酸、moo3摩尔比,催化反应的效果明显变差,说明二者配比对催化效果影响较大;对照例9至对照例10改变c3n4、p2mo5质量比,催化剂的负载量发生改变,反应效果明显变差,产物收率明显降低;因此使用本发明的催化剂对中间体1-溴-4-苯基丁烷的合成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