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用臭氧毁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9630发布日期:2018-12-19 05:1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处理用臭氧毁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毁灭器,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水处理用臭氧毁灭器。

背景技术

随着水源水质的日趋复杂和供水水质的日益提高,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供水行业引入了以03—bac为关键技术的深度处理工艺,尤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臭氧发生设备也随之得以推广应用。臭氧+生物活性碳(03+bac)法,是将臭氧氧化技术和生物活性炭技术相结合,臭氧通过水射扩散+静态混合器系统和曝气法使臭氧和原水进行充分的混合接触,使臭氧和原水中的化学物质、微生物等进行反应,尽可能的加大原水对臭氧的吸收率。臭氧接触池内通常有一定量的剩余臭氧排出,必须对接触池内排出的尾气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处理用臭氧毁灭器,设备通过对水处理工艺中臭氧反应池的的臭氧尾气进行破坏排放,经久耐用,从而避免了臭氧应用后对大气造成的二次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处理用臭氧毁灭器,其包括底板、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和喷淋除泡沫罐,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和喷淋除泡沫罐固定设置于底板上,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和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通过管道连接,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和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之间设置有管道快卡和补气球阀,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一个大流量漩涡气泵,大流量漩涡气泵出气口设置有排空管道,管道竖起,其上的排空管道排放口朝后并且斜切45度倒角,排空管道排放口上设置有排空取样阀,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和喷淋除泡沫罐通过管路连接,他们之间设置有快卡接头,喷淋除泡沫罐上连接有一个水泵,水泵固定于底板上。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的外罐体壁厚大于3mm,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法兰端口封盖,罐体内部设置有一根支撑拉杆,支撑拉杆的上下端各设置有一个上填料筛网盘和下填料筛网盘,在上填料筛网盘的下方和下填料筛网盘的上方各设置有一层吸水分子筛,两层吸水分子筛之间设置有霍家拉特催化剂,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上部位于上填料筛网盘上方设置有一个臭氧气体进气口,下部位于下填料筛网盘下方设置有一个气体出气口,臭氧气体进气口连接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气体出气口连接大流量漩涡气泵。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水处理用臭氧毁灭器,其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的底盘为满焊方式焊接,上端设置有法兰连接封盖,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顶部设置有两个加热管电极,两个加热管电极之间设置有温度探头,两个加热管电极分别连接加热管,加热管位于罐体内部,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内部下端设置有支撑拉杆,支撑拉杆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除雾器上下筛网,除雾器上下筛网之间设置有除雾器,内部下端位于除雾器上下筛网下方还设置有臭氧进气口,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的外部上端设置有补气球阀,补气球阀通过管道连接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的臭氧气体进气口,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的底部设置有罐体三脚支撑,罐体三脚支撑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排污阀。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水处理用臭氧毁灭器,其喷淋除泡沫罐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法兰口连接端盖,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喷淋水排放阀,罐体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防水堵电极,罐体侧面设置有一个潮湿臭氧进气口,罐体上端外侧设置有臭氧气体出口,臭氧气体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的臭氧气体进气口,两个防水堵电极之间设置有带有筛孔的喷淋管,喷淋管上方设置有除雾器,下方设置有泡沫隔离金属丝网,喷淋管口连接水泵。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和喷淋除泡沫罐均采用30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制成。

本发明实现臭氧破坏的原理是先喷淋除湿后加热催化,使处理后的尾气臭氧<0.lmg/l,排放后的气体臭氧灭活率在99%以上,达到国家安全气体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喷淋除泡沫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处理用臭氧毁灭器,包括底板70、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1、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7和喷淋除泡沫罐18,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1、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7和喷淋除泡沫罐18固定设置于底板70上,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1和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7通过管道连接,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1和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7之间设置有管道快卡3和补气球阀4,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1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一个大流量漩涡气泵8,大流量漩涡气泵8出气口设置有排空管道,管道竖起,其上的排空管道排放口12朝后并且斜切45度倒角,排空管道排放口12上设置有排空取样阀13,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7和喷淋除泡沫罐18通过管路连接,他们之间设置有快卡接头11,喷淋除泡沫罐18上连接有一个水泵16,水泵16固定于底板70上;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和喷淋除泡沫罐均采用30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制成。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1为不锈钢制作,外罐体壁厚大于3mm,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1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法兰端口封盖,罐体内部设置有一根支撑拉杆32,支撑拉杆32的上下端各设置有一个上填料筛网盘331和下填料筛网盘332,在上填料筛网盘331的下方和下填料筛网盘332的上方各设置有一层吸水分子筛35,两层吸水分子筛35之间设置有霍家拉特催化剂31,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1上部位于上填料筛网盘331上方设置有一个臭氧气体进气口30,下部位于下填料筛网盘332下方设置有一个气体出气口34,臭氧气体进气口30连接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7,气体出气口34连接大流量漩涡气泵8。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7的底盘为满焊方式焊接,上端设置有法兰连接封盖,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7顶部设置有两个加热管电极40,两个加热管电极40之间设置有温度探头49,两个加热管电极40分别连接加热管41,加热管41位于罐体内部,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7内部下端设置有支撑拉杆42,支撑拉杆42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除雾器上下筛网45,除雾器上下筛网45之间设置有除雾器44,内部下端位于除雾器上下筛网45下方还设置有臭氧进气口46,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7的外部上端设置有补气球阀43,补气球阀43通过管道连接化学催化破坏臭氧罐1的臭氧气体进气口30,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7的底部设置有罐体三脚支撑47,罐体三脚支撑47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排污阀48。喷淋除泡沫罐18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法兰口连接端盖,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喷淋水排放阀57,罐体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防水堵电极51和55,罐体侧面设置有一个潮湿臭氧进气口56,罐体上端外侧设置有臭氧气体出口50,臭氧气体出口50通过管路连接加热除雾破坏臭氧罐7的臭氧气体进气口46,两个防水堵电极51和55之间设置有带有筛孔的喷淋管53,喷淋管53上方设置有除雾器52,下方设置有泡沫隔离金属丝网54,喷淋管53的口连接水泵16。

使用本发明的水处理用臭氧毁灭器进行臭氧处理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漩涡气泵的选型须根据臭氧发生器气量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型,尽可能的选大,工作时先开启漩涡气泵,通过温控仪来控制加热器的工作;2)开启水泵进行水喷淋,打开各路阀门,关闭排污阀;3)喷淋水泵取水口外接洁净水源(如自来水厂使用时,原水水质污染成分比较好时可就地在臭氧反应池顶开孔取水);4)喷淋罐排水口就直接介入臭氧反应池,喷淋罐的防堵水电极是否存在电极短路,短路须立即关闭设备,对排污口进行清理,去除堵水口;5)控制加热罐的温度,使温度通过温控仪控制在60-80摄氏度;6)漩涡气泵气量超出时可以将补气阀门打开,给气泵进行补气,让气泵运行在额定正常状态。

在图3中的催化破坏罐为直径350mm,高度1500mm,上、下均有法兰端口封盖,在筒体上下各开一个直径50mm的孔焊上管道和快接接头为进出气口;罐体内部有由一根直径10mm、长度1300mm的支撑拉杆,上下各装有一块筛网状的上下填料盘,通过螺帽将两块筛网定位支撑杆上的15mm和1250mm处;在下筛网盘上填入200mm深的分子筛,然后加入600mm深的霍加拉特剂,再在霍家拉特剂上加入200mm深的分子筛。底层分子筛用来防止出气口进潮气,上层分子筛用来吸附进气口气体中的水分;再将上下法兰盖安装好即可。而活性二氧化锰和氧化铜按一定比例制成的颗粒状催化剂。附图4中的加热、除雾罐罐体直径为350mm、高度为1000mm,底盘为满焊方式,上端为法兰连接封盖。上法兰盖开三个孔,左右两孔加装加热器电极,中间孔为温度探头,罐体内部下面通过支撑杆和两块筛网盘将除雾器定位住;筒体下面开直径为50mm的孔,焊上管道和快卡接头作为臭氧进气口;而上部则同样开50mm的孔,加焊管道接头作为出气口,出气口管道上须开一个20mm的孔加装球阀,作为补气口;罐体底部开40mm的孔焊接管道加装球阀,用来给筒体排污;筒体的上部须留上一定的空间供安装在上法兰盖上的加热器管和温度探头;为了设备美观须在罐体上焊接三只高度≥500mm的支撑脚,使加热、除湿罐摆放时和化学催化罐高度一致。附图5中的喷淋除湿去泡沫罐直径为600mm,高度为1200mm,上下均为法兰口与端盖连接。罐体底端筒体上开两个20mm的孔,加焊管道均安装球阀,作为排水口;侧面10mm和900mm高出个开一个孔,安装防水堵报警电极和;筒体正面300mm高处,开80mm孔焊接管道加装球阀对外连接,作为臭氧气体进口;在罐体侧面500mm处开20mm孔,安装一根外径20mm、长度200mm的管道,管道一端车外丝螺纹,将螺纹端插进孔内,在筒内的螺纹上安装一根带筛孔的喷淋管,管子和罐体连接处密封满焊上;在罐体侧面1000mm处开50mm的孔加焊管道和快卡接头,作为气体出气口;在罐体内部喷淋管上200mm处安装除雾器,除雾器需要加焊支撑脚和固定位置的中间拉杆;一切就绪之后加封法兰盖。在以上三个罐体做好之后用管道和快卡按照附图一的结构将筒体连接好,做一块不锈钢底板,将各筒体就位;将漩涡气泵的进气口和化学催化罐的出气口连接,而漩涡气泵的出气口用管道12接出,管道竖起朝后排放,排放口斜切45°倒角,让气体朝下吹气;在排放管道上开5mm的孔加焊管道安装一1/4寸的球阀,作为尾气排放取样口;另外需要给喷淋罐提供水源,须加装吸水水泵,通过管道和喷淋管口用快卡连接;还需做配电箱给整个设备提供电源和控制设备的运行、停止和故障的控制。本发明设备运行时:开启漩涡气泵,通过温控仪来控制加热器的工作,开启水泵进行水喷淋,打开各路阀门4、21,关闭排污阀10,喷淋水泵取水口可外接洁净水源(如自来水厂使用时,原水水质污染成分比较好时可就地在臭氧反应池顶开孔取水),喷淋罐排水21就直接介入臭氧反应池;喷淋罐的防堵水电极来检测内部是否存在电极短路,短路须立即关闭设备,对排污口进行清理,去除堵水口;加热罐的温度通过温控仪控制在60-80摄氏度;漩涡气泵的选型须根据臭氧发生器气量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型,尽可能的选大,气量超出时可以将补气阀门4打开,给气泵进行补气,让气泵运行在额定正常状态。本发明使用的尾气破坏方法是先喷淋除湿后+加热催化法,使尾气臭氧<0.lmg/l,达到国家安全气体排放标准。本发明的原理是根据臭氧是由一个氧分子(o2)携带一个氧原子(o)组成,所以它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臭氧具有不稳定特性和带有大量的粘稠泡沫,而催化剂本身又极怕受潮,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去泡沫处理。我们很强的氧化能力。我们正是利用了其不稳定的分子特性,首先对其进行加热分解;再利用它的具有氧化性的特点,再加入催化剂(霍加拉特)和其反应,促进它加速分解。由于从臭氧反应池出来时,气体极其潮湿,且在污水中反应的话,由于污水成分极其复杂,具有一定的粘稠性,用负压吸出时时常使用金属丝网隔离加水喷淋法,能够有效的使泡沫和气体分离。气体则再经过除雾器进入加热环节,我们通过加热器对罐体内部温度进行自动调节,使其始终维持在60℃-80℃。臭氧在高温下分子比较活泼、易分解,所以当臭氧经过加热反应罐时臭氧灭活率在70%左右。臭氧在经过加热罐后,进入到化学催化反应罐,本发明中的催化剂为霍家拉特。由于霍家拉特剂比较怕受潮,所以本发明中在霍家拉特催化剂的上下各加了一层吸水分子筛,故经过加热罐后的残余臭氧体在催化之前,还要经过一层除湿过滤,之后才和霍家拉特剂反应,后经过下一层的分子筛后通过漩涡气泵后对空排放,排放后的气体臭氧灭活率在99%以上。

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