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2398发布日期:2018-11-24 12:1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净水装置是一种对水源进行过滤的电器装置,其中,能过滤或吸附水中杂质的是各种滤芯。因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各个滤芯的过滤材料表面会粘附一定量的污垢,导致滤芯净化性能下降直至失效。

为了清除滤芯滤材表面的污垢、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目前的方法是直接用自来水冲洗待除垢滤芯。该方法的缺陷是:清洗效果不理想,除垢不彻底;为了提高除垢效果则需要定期手动清洗,使用不方便,一旦得不到及时除垢的话,有可能导致饮用水的水质不达标,影响使用者的用水安全。

目前,现有的净水装置能够起到净水作用,但还存在以下不足:1.净水装置中的滤芯本身无自动定时刷洗装置,残留物不能及时排出;2.定期更换滤芯周期短,使用成本高,浪费资源;3.净水装置过滤下来的有害残留物都在过滤器材里,时间久了会产生有害物质,没有及时更换滤芯时水质会二次污染;4.净水装置使用单一,不能广泛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净水装置成本高、净化不彻底且用途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包括机座,所述机座底部设置有机座底板,所述机座上设置有第一过滤桶、驱动电机和第二过滤桶,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桶和第二过滤桶之间,其中:

所述第一过滤桶上端设置有开口且通过第一密封盖进行密封,所述第一密封盖上方设置有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的一端为第一进水口且另一端为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滤桶内设置有圆环形的第一滤芯,所述第一滤芯内部竖直设置有滤芯内侧毛刷,所述第一输水管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过滤桶的第一滤芯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输水管通过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一过滤桶内侧壁和第一滤芯外侧壁形成的第一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输水管上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控制阀之间设置有第三控制阀;

所述第二过滤桶上端设置有开口且通过第二密封盖进行密封,所述第二密封盖上方设置有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二输水管的一端为第二进水口且另一端为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滤桶内设置有圆环形的第二滤芯,所述第二滤芯外侧壁与所述第二过滤桶内侧壁形成的第二空腔内设置有滤芯外侧滚刷,所述第二输水管通过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第二过滤桶相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通过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二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上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控制阀之间设置有第四控制阀。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过滤桶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过滤桶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所述滤芯内侧毛刷底部的第一固定轴贯穿所述第一安装槽并向下延伸,位于所述机座内的皮带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轴的下端,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在所述驱动电机底部的第一驱动轮的驱动下进行转动。

所述滤芯外侧滚刷底部的第二固定轴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槽并向下延伸,位于所述机座内的驱动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轴的下端,所述驱动轮通过传动带在所述驱动电机底部的第二电机驱动轮的驱动下进行转动。

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排污孔,且所述第一排污孔位于圆环形的所述第一滤芯内部。

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排污孔,且所述第二排污孔位于所述第二滤芯外侧壁与所述第二过滤桶内侧壁形成的第二空腔内。

所述机座的前端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触摸显示屏,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机座内侧壁设置的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机座的后端面设置有排污电磁阀,所述第一排污孔和第二排污孔均通过排污管与所述排污电磁阀相连通。

所述第一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输水管靠近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输水管靠近所述第一控制阀的一端。

所述第二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二输水管靠近所述第二控制阀的一端,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二输水管靠近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可对进入第一过滤桶以及第二过滤桶的水进行两次过滤净化;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一滤芯内部竖直设置有滤芯内侧毛刷以及所述第二滤芯外侧壁与所述第二过滤桶内侧壁形成的第二空腔内设置有滤芯外侧滚刷,可及时将第一滤芯内侧壁以及第二滤芯外侧壁上的污垢和沉淀下来的污垢向外排出,从而达到使过滤下来的残留物及时排出第一滤芯以及第二滤芯外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净水、污水分离、沉淀设计,提高第一滤芯以及第二滤芯的使用寿命,避免水质受到二次污染,从而可进一步提高过滤净化性能;另外,通过设置的第一紫外杀菌装置以及第二紫外杀菌装置,可对第一过滤桶和第二过滤桶定时进行消毒,可有效保证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在干净无细菌的状态下进行过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还具有安装简单、维护方便、结构紧凑的特点,同时还降低了维护作业强度、减少资源浪费、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的附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进行过滤作业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进行智能反冲洗作业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包括机座400,所述机座底400部设置有机座底板405,所述机座400上设置有第一过滤桶100、驱动电机300和第二过滤桶200,所述驱动电机300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桶100和第二过滤桶200之间,其中:

所述第一过滤桶100上端设置有开口且通过第一密封盖102进行密封,所述第一密封盖102上方设置有第一输水管500,所述第一输水管500的一端为第一进水口501且另一端为第一出水口505,所述第一过滤桶100内设置有圆环形的第一滤芯103,所述第一滤芯103内部竖直设置有滤芯内侧毛刷104,且所述滤芯内侧毛刷104为螺旋毛刷,进行过滤作业时,有上下推动的作用,正反转可带动水进行冲洗,过滤以及洗刷效果更佳;所述第一输水管500通过第一电磁阀502与所述第一过滤桶100的第一滤芯103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输水管500通过第一控制阀504与所述第一过滤桶100内侧壁和第一滤芯103外侧壁形成的第一空腔105相连通,所述第一输水管500上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阀502和第一控制阀504之间设置有第三控制阀503,所述第三控制阀503可为电磁阀或球阀;

所述第二过滤桶200上端设置有开口且通过第二密封盖202进行密封,所述第二密封盖202上方设置有第二输水管600,所述第二输水管600的一端为第二进水口601且另一端为第二出水口605,所述第一出水口505通过连接管(图中未示出)与所述第二进水口601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滤桶200内设置有圆环形的第二滤芯203,所述第二滤芯203外侧壁与所述第二过滤桶200内侧壁形成的第二空腔204内设置有滤芯外侧滚刷205,所述第二输水管600通过第二电磁阀604与所述第二过滤桶200相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600通过第二控制阀602与所述第二空腔204相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600上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604和第二控制阀602之间设置有第四控制阀603,所述第四控制阀603可为电磁阀或球阀。

所述基座40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406和第二安装槽407,所述第一过滤桶100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406内,且所述第一过滤桶100底部可与所述第一安装槽406螺纹连接,具有组装方便且方便后期的维护和更换的特点;所述第二过滤桶200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407内,且所述第二过滤桶200底部可与所述第二安装槽407螺纹连接,安装方便且方便后期的维护和更换。

所述滤芯内侧毛刷104底部的第一固定轴101贯穿所述第一安装槽406并向下延伸,位于所述机座400内的皮带轮106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轴101的下端,所述皮带轮106通过皮带在所述驱动电机300底部的第一驱动轮301的驱动下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滤芯内侧毛刷104转动,以对第一滤芯103进行洗刷,从而完成对第一滤芯103内侧壁上吸附的污垢进行洗刷清理,而不需要更换第一滤芯103,因此第一滤芯103的使用寿命得到一定程度的延长,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所述滤芯外侧滚刷205底部的第二固定轴201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槽407并向下延伸,位于所述机座400内的驱动轮206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轴201的下端,所述驱动轮206通过传动带在所述驱动电机300底部的第二电机驱动轮302的驱动下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滤芯外侧滚刷205的转动,以对第二滤芯203进行洗刷,从而完成对第二滤芯203外侧壁上吸附的污垢进行洗刷清理,而不需要更换第二滤芯203,因此第二滤芯203的使用寿命得到一定程度的延长,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所述第一安装槽406内设置有第一排污孔408,且所述第一排污孔408位于圆环形的所述第一滤芯内部,所述第一排污孔408内可设置有第一排污控制阀(图中未示出),当所述滤芯内侧毛刷104对第一滤芯103内侧壁上的污垢进行洗刷清理后,打开所述第一排污控制阀,将第一滤芯103内部的污水通过第一排污孔408从外排出,从而完成对第一滤芯103内侧壁上吸附的污垢进行洗刷清理。

所述第二安装槽407内设置有第二排污孔409,且所述第二排污孔位于所述第二滤芯203外侧壁与所述第二过滤桶200内侧壁形成的第二空腔204内,所述第二排污孔409内可设置有第二排污控制阀(图中未示出),当所述滤芯外侧滚刷205对第二滤芯203外侧壁上的污垢进行洗刷清洗后,打开上述第二排污控制阀,将第二滤芯203外侧壁与所述第二过滤桶200内侧壁形成的第二空腔204中的污水通过第二排污孔从外排出,从而完成对第二滤芯203外侧壁上吸附的污垢进行清理。

所述机座400的前端面设置有控制面板401,所述控制面板401上设置有触摸显示屏410,所述控制面板401与所述机座400内侧壁设置的电路板(图中未示出)电连接。通过所述电路板以及触摸显示屏,可实现自动定时过滤净化作业、智能反冲洗刷洗作业以及自动排污作业,从而提高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的净水能力。

所述机座400的后端面设置有排污电磁阀404,所述第一排污孔408和第二排污孔409均通过排污管(图中未示出)与所述排污电磁阀404相连通;当所述滤芯内侧毛刷104对第一滤芯103内侧壁上的污垢进行洗刷清理后或所述滤芯外侧滚刷205对第二滤芯203外侧壁上的污垢进行洗刷清洗后,打开该排污电磁阀404,及时将污垢通过所述排污电磁阀404向外排出,从而达到及时将第一滤芯内侧壁以及第二滤芯外侧壁上的污垢和沉淀下来的污垢向外排出的目的,从而达到使过滤下来的残留物及时排出第一滤芯103以及第二滤芯203外部,通过采用净水、污水分离、沉淀设计,提高第一滤芯以及第二滤芯的使用寿命,避免水质受到二次污染,从而可进一步提高过滤净化性能。

所述第一进水口501位于所述第一输水管500靠近所述第一电磁阀502的一端,所述第一出水口505位于所述第一输水管500靠近所述第一控制阀504的一端。另外,所述第一输水管500靠近所述第一出水口505一端还设置有第五控制阀506,且所述第五控制阀506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阀504的右侧。

所述第二进水口601位于所述第二输水管600靠近所述第二控制阀602的一端,所述第二出水口605位于所述第二输水管600靠近所述第二电磁阀604的一端。另外,所述第二输水管600靠近所述第二进水口601的一端还设置有第六控制阀606,且所述第六控制阀606位于所述第二控制阀602的左侧。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还包括第一紫外杀菌装置402以及第二紫外杀菌装置403,所述第一紫外杀菌装置402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桶100中,所述第一紫外杀菌装置402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密封盖101上,且所述第一紫外杀菌装置402下部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桶100内侧壁和第一滤芯103外侧壁形成的第一空腔105内,可有效避免第一滤芯103内设置的滤芯内侧毛刷104在对第一滤芯103内侧壁上的污垢进行洗刷清理的过程中,对第一紫外杀菌装置402造成破坏,从而提高该第一紫外杀菌装置402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二紫外杀菌装置403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桶200中,所述第二紫外杀菌装置402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密封盖101上,且所述第一紫外杀菌装置402下部位于所述第二过滤桶200中第二滤芯203内部,可有效避免位于所述第二滤芯203外侧壁与所述第二过滤桶200内侧壁形成的第二空腔204内的所述滤芯外侧滚刷205,在对第二滤芯203外侧壁上的污垢进行洗刷清洗过程中,对第二紫外杀菌装置403造成破坏,从而提高第二紫外杀菌装置403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第一紫外杀菌装置402以及第二紫外杀菌装置403,可对第一过滤桶和第二过滤桶定时进行消毒,保证第一滤芯103以及第二滤芯203在干净无细菌的状态下进行过滤;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还具有安装简单、维护方便、结构紧凑的特点,同时还降低了维护作业强度、减少资源浪费、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如图5所示,图5中标注的箭头为过滤作业的水流方向,其过滤作业过程为:所述第一电磁阀502、第一控制阀504、第五控制阀506、第二控制阀602、第二电磁阀604以及第六控制阀606均处于打开状态,同时,所述第三控制阀503以及第四控制阀603均处于关闭状态,待过滤的水从第一输水管500的第一进水口501进入,经第一电磁阀502进入第一滤芯103内部,经过所述第一滤芯103的过滤后,流入到所述第一过滤桶100内侧壁和第一滤芯103外侧壁形成的第一空腔105中,并经第一控制阀504流入第一输水管500位于所述第三控制阀503的右端,并从第一出水口505流出,完成第一次过滤过程;随后通过连接管经第二进水口601进入第二输水管600内,并依次经第六控制阀606和第二控制阀602进入第二滤芯203外侧壁与所述第二过滤桶200内侧壁形成的第二空腔204内部,经过所述第二滤芯203的过滤后,流入到所述第二滤芯203内,并经所述第二电磁阀604进入到第二输水管600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604的右端,然后从第二输水管右端的第二出水口进出,完成第二次过滤过程,即完成二级过滤净化;如果对水质要比较严格的要求,可更换过滤净化效果更加优良的第一滤芯以及第二滤芯;同时,还可以增加多个第一过滤桶以及第二过滤桶,即可实现多级过滤净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如图6所示,其中图6中标注的箭头为智能反冲洗作业的水流方向,其智能反冲洗刷洗作业的过程为:所述第三控制阀503、第一控制阀504、第五控制阀506、第四控制阀603以及第二电磁阀604处于开启状态,且所述第一电磁阀502、第二控制阀602以及第六控制阀606处于关闭状态,进行智能反冲洗的水经所述第三控制阀503、第一控制阀504进入到所述第一过滤桶100内侧壁和第一滤芯103外侧壁形成的第一空腔105中,可对第一滤芯103内侧壁上的污垢进行反冲洗刷洗,形成的污水经第一排污孔408排出;同时,进行智能反冲洗的水经所述第五控制阀506、第四控制阀603以及第二电磁阀604进入到第二滤芯203内,可对第二滤芯203外侧壁上的污垢进行反冲洗刷洗清洗,污水经第二排污孔409排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其具有更加广泛的使用范围,例如,用来过滤城市生活用水,可以二次利用,户外用水过滤处理(可直接饮用),船舶用水净水处理(净化河水,江水可以直接饮用),洗车店、洗衣店等。水族系列中鱼缸过滤,(真正做到免清洗,不用更换过滤棉和人工清洗过滤棉、噪音小,夜间达到26~28db,污水自动排除,使鱼缸水永远清澈),本发明最大特点是:可根据用水质量的要求,更换适合的滤芯(即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和增加过滤级别,(是指过滤系统是几级的,比如三级、四级过滤,设计结构可以根据要求来定)定时自动将过滤下来的物质及时排出,达到想要过的滤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反冲洗刷洗前处理净水装置,其用在鱼缸上的具体特点如下:

1、噪音小,过滤舱真空设计,单水泵循环时,噪音26~28db左右,在夜间不影响睡眠;

2、智能控制自动打氧气、冲浪、喂食、照明、杀菌、水泵循环,做到傻瓜养鱼,节能省电;

3、不怕漏水,过滤系统密封设计,一次电源装有航空插头配有漏电保护装置,安全可靠;

4、水泵设置在外刷过滤桶(即第二过滤桶)内的第二滤芯内部,充分利用了离心沉淀原理,智能控制器定时驱动滤芯内侧毛刷和滤芯外侧滚刷,对内刷过滤桶(第一过滤桶)和外刷过滤桶(第二过滤桶)同时刷洗,同时,反水轮(即皮带轮和驱动轮)反正转带动水形成的浪波对第一滤芯内侧、第二滤芯外侧冲洗后,排污阀自动或手动打开,污水及时排出,真正做到,不用换水,不用人工洗过滤棉,不用换过滤棉;另外,第二滤芯内部还可设置过滤材料,例如活性炭等,可进一步增加过滤净化性能。

5、省时省力,节能环保,降低成本,解决了繁琐、让人“头疼”的工作。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