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磨刀具和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3418发布日期:2019-01-18 23:0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研磨刀具和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研磨刀具和食物垃圾处理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设备已普及我们每个家庭,特别是食物垃圾处理器,它使用方便,已被广泛的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厨房垃圾在生活垃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果皮瓜壳、残羹冷饭等等;这些厨房垃圾极容易腐烂,产生异味,滋生细菌,对家庭的生活环境和健康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如图1所示,为了在保证固定刀壁100的强度的前提下提高固定刀壁100的剪切效率,常规设计是在固定刀壁100上设置刀壁窗口200,但该刀壁窗口200结构容易卡住食物垃圾使垃圾残留并腐烂和滋生细菌,不利于厨房环境的进一步提升。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食物垃圾处理器,在保证食物垃圾粉碎效率的前提下降低食物垃圾残留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改善厨房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刀具,降低食物垃圾残留在固定刀壁内的风险,从而避免堆积之后的食物残渣发酵并发出异味和滋生细菌。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降低食物垃圾残留在固定刀壁内的风险,从而避免堆积之后的食物残渣发酵并发出异味和滋生细菌。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研磨刀具,包括固定刀壁和套设在所述固定刀壁外侧的背衬,所述固定刀壁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工作齿,所述工作齿之间开设有刀壁缺口,所述刀壁缺口均从所述固定刀壁的下端面向上延伸形成。

具体地,通过设置贯穿所述固定刀壁的刀壁缺口,而非刀壁窗口,能够降低食物垃圾残留在所述固定刀壁的风险,从而避免堆积之后的食物残渣发酵并发出异味和滋生细菌。

优选的,所述固定刀壁的外侧面与所述背衬的内侧面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刀壁的外侧面的直径大于所述背衬的内侧面的直径,所述固定刀壁与所述背衬通过过盈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刀壁缺口在所述固定刀壁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分布。

优选的,所述刀壁缺口的顶面与所述固定刀壁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固定刀壁的高度的二分之一。这样能够保证固定刀壁的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断裂。

优选的,所述刀壁缺口的形状是梯形,且梯形的上底的长度小于下底的长度。通过设置梯形的刀壁缺口,使刀壁缺口上小下大,从而使食物垃圾进入刀壁缺口后能够更加快速地向下移动,有利于提高食物垃圾排出的效率和可靠性。

作为一种研磨刀具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背衬的内侧面的下端开设有环形的让位槽;

或者,所述背衬的内侧面的下端对应所述刀壁缺口的位置开设有让位槽。

具体地,通过设置所述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刀壁缺口连通,以该让位槽形成流动空间,使在研磨刀具内研磨后的食物垃圾能够快速转移至研磨刀具的下方并最终排出食物垃圾处理器,从而避免食物垃圾堵塞影响整体的研磨效率。

优选的,所述让位槽的高度大于所述刀壁缺口高度的二分之一。

作为一种研磨刀具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作齿的下端沿径向往外延伸设置有水平弯折部,所述水平弯折部与所述背衬的底部连接。

作为一种研磨刀具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作齿包括第一齿和第二齿,所述第二齿的下端沿径向往外延伸设置有水平弯折部,所述水平弯折部与所述背衬的底部连接。

具体地,在所述工作齿未设置水平弯折部时,所述工作齿的下端面是指所属工作齿的竖直部的底面;在所述工作齿部分设置水平弯折部时,所述工作齿的下端面是指所述工作齿的竖直部的底面;所述工作齿全部设置水平弯折部时,所述工作齿的下端面是指所述水平弯折部的底面。

具体地,通过设置与所述背衬的底部连接的水平弯折部,能够对所述工作齿进行加固,降低所述工作齿的悬空端在使用过程中变形甚至折断的风险,提高产品整体可靠性。另外,研磨刀具还包括转动刀盘,所述水平弯折部能够与所述转动刀盘配合形成剪切,从而提高剪切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与第二齿交替分布。

作为一种研磨刀具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背衬的内侧面的下端对应所述刀壁缺口和所述第一齿的位置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刀壁缺口连通。

具体地,通过设置所述让位槽,以该让位槽形成流动空间,使在研磨刀具内研磨后的食物垃圾能够快速转移至研磨刀具的下方并最终排出食物垃圾处理器,从而避免食物垃圾堵塞影响整体的研磨效率。进一步地,对应所述第一齿的位置也设置让位槽,能够增加流动空间,进一步提高食物垃圾转移的速度,避免堵塞。

作为一种研磨刀具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让位槽的顶面与背面之间通过圆弧连接。

具体地,通过设置圆弧连接,能够降低食物垃圾残留在所述让位槽的角落内的风险,避免了残渣堆积和滋生细菌。

作为一种研磨刀具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背衬的底部对应所述水平弯折部开设有下限位槽,所述水平弯折部嵌装在所述下限位槽内。

具体地,通过设置所述下限位槽,能够使所述水平弯折部与所述背衬连接更加可靠,从而提高所述工作齿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背衬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下限位槽开设在所述环形凸台上。

作为一种研磨刀具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刀壁的上端面开设有上限位槽,所述背衬的内侧面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插入所述上限位槽内。

具体地,通过设置所述上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凸台,能够实现所述固定刀壁与背衬定位,防止所述固定刀壁与所述背衬发生转动,从而保证研磨的有效进行。

优选的,所述上限位槽的数量是六个,所述限位凸台的数量也是六个。

作为一种研磨刀具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刀壁缺口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的高度小于第一缺口的高度。

具体地,通过设置高度较小的第二缺口,通过提高工作齿的强度,避免工作齿在使用过程中变形或折断,从而提高产品的整体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交替分布。

作为一种研磨刀具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刀壁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固定切刀。

具体地,所述固定切刀配合所述转动刀盘对食物进行剪切,提高粉碎效率。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包括上述的研磨刀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研磨刀具和食物垃圾处理器,通过设置贯穿所述固定刀壁下端面的刀壁缺口,而非刀壁窗口,降低食物垃圾残留在所述固定刀壁的风险,从而避免堆积之后的食物残渣发酵并发出异味和滋生细菌,改善厨房的环境卫生。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刀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固定刀壁与背衬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的背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所述的固定刀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所述的固定刀壁与背衬的组装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所述的背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所述的固定刀壁与背衬的组装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三所述的背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四所述的固定刀壁与背衬的组装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四所述的背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五所述的固定刀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六所述的固定刀壁与背衬的组装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六所述的背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六所述的固定刀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七、八所述的固定刀壁与背衬的组装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七、八所述的背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5所示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中:

100、固定刀壁;200、刀壁窗口;

图2至图17中:

1、固定刀壁;11、第一齿;12、第二齿;121、水平弯折部;13、刀壁缺口;131、第一缺口;132、第二缺口;14、下端面;15、上端面;16、上限位槽;17、固定切刀;

2、背衬;21、让位槽;211、圆弧;212、第一让位槽;213、第二让位槽;22、下限位槽;23、环形凸台;24、限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提供一种研磨刀具,如图2至图4所示,包括固定刀壁1和套设在所述固定刀壁1外侧的背衬2,所述固定刀壁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工作齿,所述工作齿包括第一齿11和第二齿12,所述第一齿11与第二齿12交替分布,所述第二齿12的下端沿径向往外延伸设置有水平弯折部121,所述水平弯折部121与所述背衬2的底部连接。通过设置与所述背衬2的底部连接的水平弯折部121,能够对所述工作齿进行加固,降低所述工作齿的悬空端在使用过程中变形甚至折断的风险,提高产品整体可靠性。另外,研磨刀具还包括转动刀盘,所述水平弯折部121能够与所述转动刀盘配合形成剪切,从而提高剪切效率。所述工作齿之间开设有刀壁缺口13,所述刀壁缺口13在所述固定刀壁1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分布,所述刀壁缺口13均从所述固定刀壁1的下端面14向上延伸形成。通过设置贯穿所述固定刀壁1的刀壁缺口13,而非刀壁窗口,能够降低食物垃圾残留在所述固定刀壁1的风险,从而避免堆积之后的食物残渣发酵并发出异味和滋生细菌。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12的下端也可以不设置水平弯折部121,即第一齿11与第二齿12结构相同。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刀壁1的外侧面与所述背衬2的内侧面贴合,且所述固定刀壁1的外侧面的直径大于所述背衬2的内侧面的直径,所述固定刀壁1与所述背衬2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刀壁缺口13的顶面与所述固定刀壁1的下端面14之间的距离l1小于等于所述固定刀壁1的高度l2的二分之一,这样能够保证固定刀壁1的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断裂。所述刀壁缺口13的形状是梯形,且梯形的上底的长度小于下底的长度。通过设置梯形的刀壁缺口13,使刀壁缺口13上小下大,从而使食物垃圾进入刀壁缺口13后能够更加快速地向下移动,有利于提高食物垃圾排出的效率和可靠性。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背衬2的内侧面的下端开设有环形的让位槽21,所述让位槽21与所述刀壁缺口13连通,所述让位槽21的高度大于所述刀壁缺口13高度的二分之一。通过设置所述让位槽21,以该让位槽21形成流动空间,使在研磨刀具内研磨后的食物垃圾能够快速转移至研磨刀具的下方并最终排出食物垃圾处理器,从而避免食物垃圾堵塞影响整体的研磨效率。所述让位槽21的顶面与背面之间通过圆弧211连接,这种设计能够降低食物垃圾残留在所述让位槽21的角落内的风险,避免了残渣堆积和滋生细菌。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背衬2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凸台23,所述环形凸台23对应所述水平弯折部121开设有下限位槽22,所述水平弯折部121嵌装在所述下限位槽22内。通过设置所述下限位槽22,能够使所述水平弯折部121与所述背衬2连接更加可靠,从而提高所述工作齿的可靠性。

所述固定刀壁1的上端面15开设有上限位槽16,所述背衬2的内侧面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凸台24,所述限位凸台24插入所述上限位槽16内,所述上限位槽16的数量是六个,所述限位凸台24的数量也是六个。通过设置所述上限位槽16和所述限位凸台24,能够实现所述固定刀壁1与背衬2定位,防止所述固定刀壁1与所述背衬2发生转动,从而保证研磨的有效进行。所述固定刀壁1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固定切刀17,所述固定切刀17配合所述转动刀盘对食物进行剪切,提高粉碎效率。

本方案还提供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包括上述的研磨刀具。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背衬2的内侧面是完整的圆柱面,所述背衬2的内侧面的下端也未开设任何让位结构,即未开设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让位槽21,使所述固定刀壁1的整体外侧面均与所述背衬2贴合,有效提高所述固定刀壁1的固定强度,从而提高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背衬2的内侧面的下端对应所述刀壁缺口13的位置开设有让位槽21,所述让位槽21与所述刀壁缺口13连通。这种设计使所述工作齿能够与所述背衬2的内侧面贴合,提高所述工作齿的强度,避免使用过程中变形或折断。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背衬2的内侧面的下端对应所述刀壁缺口13和所述第一齿11的位置开设有让位槽21,所述让位槽21与所述刀壁缺口13连通。通过设置所述让位槽21,以该让位槽21形成流动空间,使在研磨刀具内研磨后的食物垃圾能够快速转移至研磨刀具的下方并最终排出食物垃圾处理器,从而避免食物垃圾堵塞影响整体的研磨效率。进一步地,对应所述第一齿11的位置也设置让位槽21,对应所述第二齿12的位置与所述背衬2的内侧面贴合,一方面能够增加流动空间,进一步提高食物垃圾转移的速度,避免堵塞,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工作齿的强度,避免变形或折断。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刀壁缺口13包括第一缺口131和第二缺口132,所述第二缺口132的高度小于第一缺口131的高度,所述第一缺口131与所述第二缺口132交替分布。通过设置高度较小的第二缺口132,通过提高工作齿的强度,避免工作齿在使用过程中变形或折断,从而提高产品的整体可靠性。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2至图14的所示,所述背衬2的内侧面的下端对应所述刀壁缺口13的位置开设有让位槽21,所述让位槽21与所述刀壁缺口13连通。这种设计使所述工作齿能够与所述背衬2的内侧面贴合,提高所述工作齿的强度,避免使用过程中变形或折断。所述刀壁缺口13包括第一缺口131和第二缺口132,所述第二缺口132的高度小于第一缺口131的高度,所述第一缺口131与所述第二缺口132交替分布。通过设置高度较小的第二缺口132,通过提高工作齿的强度,避免工作齿在使用过程中变形或折断,从而提高产品的整体可靠性。所述固定刀壁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工作齿,所述工作齿包括第一齿11和第二齿12,所述第一齿11与第二齿12交替分布,所述第一齿11和第二齿12的下端均沿径向往外延伸设置有水平弯折部121,所述水平弯折部121与所述背衬2的底部连接。通过设置与所述背衬2的底部连接的水平弯折部121,能够对所述工作齿进行加固,降低所述工作齿的悬空端在使用过程中变形甚至折断的风险,提高产品整体可靠性。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实施例五/实施例六的区别在于: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5至图17的所示,所述背衬2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凸台23,所述环形凸台23对应所述水平弯折部121开设有下限位槽22,所述水平弯折部121嵌装在所述下限位槽22内。所述水平弯折部121的厚度大于所述环形凸台23的厚度,即所述水平弯折部121向下凸出于所述环形凸台23的下表面。这种水平弯折部121向下凸出的设计使所述水平弯折部121能够与所述转动刀盘配合形成更加高效的剪切,从而提高剪切效率。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实施例六的区别在于: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的所示,所述刀壁缺口13包括第一缺口131和第二缺口132,所述第二缺口132的高度小于第一缺口131的高度,所述第一缺口131与所述第二缺口132交替分布。所述背衬2的内侧面的下端对应所述第一缺口131开设有第一让位槽212,所述第一让位槽212的高度与所述第一缺口131的高度一致;所述背衬2的内侧面的下端对应所述第二缺口132开设有第二让位槽213,所述第二让位槽213的高度与所述第二缺口132的高度一致。

本文中的“第一”、“第二”仅仅是为了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