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城市黑臭水体底泥清理的固液相分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79276发布日期:2019-01-19 00:1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城市黑臭水体底泥清理的固液相分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黑臭河道、湖泊等水体底泥的清理方法,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将城市黑臭水体底泥、悬浮物等固相从液相中分离出来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黑臭水体是社会公众反映极为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不仅损害了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与人们梦寐以求的“见水、近水、亲水”的滨水空间和景观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悬浮物、底泥等固形物处理是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克难的焦点和难点。无论是从大气沉降,还是直接排放的污水,以及水土流失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质,最终都汇聚到水体中进行积累与富集,并进一步沉积浓缩到底泥里。因此,底泥污染物成分极为复杂,浓度高,难以修复或净化。

我国城市河道、湖泊等水体普遍淤积严重,这也是导致黑臭的重要原因,并直接影响到河流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湖泊蓄水、景观营造、休闲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这些水体的正常功能,对这些河道、湖泊清淤是必要的环节。清淤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河湖变深、变宽,配合其它生态修复措施,使水体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因此,我国现行河湖整治,在规划、设计上,基本上都有清淤步骤。底泥清淤也是解决河湖内源污染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是通过底泥的疏挖去除底泥中所含的污染物,清除污染水体的内源,减少底泥污染物向水体的释放。

现在常用的清淤方式都是带水作业,即采用围堰、抽水、吸污、清运等步骤,将底泥清理、转运至其它堆放场所。该方式“滴、洒、漏”现象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底泥含水量较高,其固液相未分离或分离程度不够。因此,很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将黑臭水体底泥、悬浮物等固相从液相中分离出来的装置,集过滤和清理功能于一体,以替代现有的底泥清运前置步骤的处理设施。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将黑臭水体底泥、悬浮物等固相从液相中分离出来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具有承受固形物变化冲击能力强、自动化清理程度高、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黑臭水体底泥、悬浮物等固相从液相中分离出来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具有承受固形物变化冲击能力强、自动化清理程度高、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将黑臭水体底泥、悬浮物等固相从液相中分离出来的装置,由布水槽(1)、分离水箱(2)、渣槽(3)、电机(4)、转轴(5)、上支撑板(6)、刮渣刀(7)、滤带(8)、下支撑板(9)组成。布水槽(1)设置在分离水箱(2)上侧,分离水箱(2)斜面所在的水平方向设置渣槽(3),分离水箱(2)斜面垂直方向分别设置相同水平夹角的上支撑板(6)和下支撑板(9),分离水箱(2)斜面水平方向设置两根倾斜转轴(5),两根转轴(5)分别位于布水槽(1)两侧,转轴(5)上端穿过上支撑板(6)与电机(4)连接,转轴(5)下端固定在下支撑板(9)上,转轴(5)外侧设置滤带(8),滤带(8)表面设置刮渣刀(7),刮渣刀(7)上下两端通过上支撑板(6)和下支撑板(9)固定。

本发明较好的方案可以是,分离水箱(2)与渣槽(3)内均设置坡角为30°~60°的坡面,这样做的好处是,利于固形物沉积、过滤及清理,坡度小于30°不利于固相靠重力滑落,坡度大于60°则不利于设备安置。

本发明较好的方案可以是,电机(4)设置两台,且其转速可调控,这样做的好处是,两台电机(4)可间歇交替启动,也可同时启动并协同工作,保证设备连续高效运行。

本发明较好的方案也可以是,刮渣刀(7)断面呈三角形,由多组刮刀组成,在滤带(8)的外侧及内外侧同时设置,这样做的好处是,刮刀水平倾斜角度可以任意调整,清理范围大,无死角。

本发明较好的方案还可以是,滤带(8)上以50mm~100mm的纵横间距设置孔径为5mm~20mm的网孔,滤带材质为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不锈钢、碳钢中的一种,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过滤、分离固形物,且耐腐蚀,耐磨,经久耐用。

本发明所涉及的装置运行时,黑臭水夹带底泥从布水槽(1)以一定流速均匀分布到滤带(8)上端,并沿着滤带(8)上端往下流动,水从滤带(8)表面网孔透过,进入分离水箱(2)。底泥、悬浮物等固形物附着在滤带(8)表面并不断聚集,电机(4)通过转轴(5)带动滤带(8)转动过程中,固形物被刮渣刀(7)从滤带(8)表面剥离,在重力作用下滑落至渣槽(3),完成滤带(8)清理过程。

本发明上述结构及流程设计的有益效果是,集过滤和清理功能于一体,承受黑臭水体固形物变化冲击能力强,自动化清理程度高,原位处理,分离高效,便于操作,运行费用低,克服了传统黑臭水体治理所采用的清淤、疏浚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左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框架结构图。

图中,1-布水槽、2-分离水箱、3-渣槽、4-电机、5-转轴、6-上支撑板、7-刮渣刀、8-滤带、9-下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对本发明的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黑臭水体底泥、悬浮物等固相从液相中分离出来的装置,由布水槽(1)、分离水箱(2)、渣槽(3)、电机(4)、转轴(5)、上支撑板(6)、刮渣刀(7)、滤带(8)、下支撑板(9)组成。布水槽(1)设置在分离水箱(2)上侧,分离水箱(2)斜面所在的水平方向设置渣槽(3),分离水箱(2)斜面垂直方向分别设置相同水平夹角的上支撑板(6)和下支撑板(9),分离水箱(2)斜面水平方向设置两根倾斜转轴(5),两根转轴(5)分别位于布水槽(1)两侧,转轴(5)上端穿过上支撑板(6)与电机(4)连接,转轴(5)下端固定在下支撑板(9)上,转轴(5)外侧设置滤带(8),滤带(8)表面设置刮渣刀(7),刮渣刀(7)上下两端通过上支撑板(6)和下支撑板(9)固定。

分离水箱(2)与渣槽(3)内均设置坡角为45°的坡面,电机(4)设置两台且其转速可调控,刮渣刀(7)断面呈三角形,由多组刮刀组成,在滤带(8)的外侧及内外侧同时设置,滤带(8)上以75mm的纵横间距设置孔径为10mm的网孔,滤带采用合成橡胶制成。

装置运行时,黑臭水夹带底泥从布水槽(1)以一定流速均匀分布到滤带(8)上端,并沿着滤带(8)上端往下流动,水从滤带(8)表面网孔透过,进入分离水箱(2)。底泥、悬浮物等固形物附着在滤带(8)表面并不断聚集,电机(4)通过转轴(5)带动滤带(8)转动过程中,固形物被刮渣刀(7)从滤带(8)表面剥离,在重力作用下滑落至渣槽(3),完成滤带(8)清理过程。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视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黑臭水体底泥、悬浮物等固相从液相中分离出来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装置由布水槽、分离水箱、渣槽、电机、转轴、上支撑板、刮渣刀、滤带、下支撑板组成。装置运行时,黑臭水夹带底泥从布水槽以一定流速均匀分布到滤带上端,并沿着滤带上端往下流动,水从滤带表面网孔透过,进入分离水箱;底泥、悬浮物等固形物附着在滤带表面并不断聚集,电机通过转轴带动滤带转动过程中,固形物被刮渣刀从滤带表面剥离,在重力作用下滑落至渣槽,完成滤带清理过程。本发明集过滤和清理功能于一体,具有承受固形物变化冲击能力强、自动化清理程度高、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研发人员:朱兆华;张波;喻海龙;徐国钢;刘英;陈晓蓉;郭幸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研究开发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万信达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29
技术公布日:2019.0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