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54114发布日期:2019-02-12 23:02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血液净化设备元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肾脏病患者日趋增多,死亡率也越来越高。在肾脏供体器官不足,匹配成功率不高的情况下,血液透析方法仍然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血液回输,实现血液净化的目的。

血液透析器是血液透析必不可少的设备,其结构是在壳内安装有空心纤维管,在壳体的轴向一段安装有血液进液管、另一端上安有血液出液管,在壳体的径向一侧安装有透析液出液管、另一侧安装有透析进液管。壳内中空纤维管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组成,中空纤维管采用透析膜制备而成。透析膜是血液透析器最重要的部分,透析膜材料是影响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目前,临床常用的透析膜包括聚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醚砜、聚酰胺和聚丙烯腈。这些常用的透析膜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率高,具有良好的强度、柔韧性,但其生物相容性和血液形容性、亲水性、光滑度及去除率相对较低。

因此,亟需对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材料进行改进,使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血液相容性、亲水性及光滑度,并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及超滤系数,从而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延长患者寿命和透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利用该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的血液透析器,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疗效显著,制作成本低廉,临床实用性较强;所述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血液相容性、亲水性及光滑度,并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及超滤系数,能有效延长患者寿命和透龄。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将3,4-二羟基呋喃-2,5-二甲酸二乙酯、4,6-双(1-金刚烷基)-1,3-二缩水甘油醚基苯溶于高沸点溶剂中,并向其中加入碱性催化剂,在氮气或惰性气体氛围75-85℃下搅拌反应12-14小时,后在水中析出,再将析出的聚合物抽滤,后置于真空干燥箱90-10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金刚烷基呋喃基缩聚物;

ⅱ将经过步骤ⅰ制备得到的金刚烷基呋喃基缩聚物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真空脱泡处理后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注入纺丝液罐,调整压力为3-4个大气压,温度控制为70-80摄氏度,收集转筒转速控制为800-900转/分,然后进行纺丝制得膜材料;

ⅲ将4-氯苯基(乙烯基)砜、4-氨基-3,6-二磺基-1,8-萘醛酸酐二钾盐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在30-40℃下搅拌反应10-12小时,后旋蒸除去四氢呋喃,并用异丙醇洗产物3-5次,后旋蒸除去异丙醇,得到中间产物;

ⅳ将经过步骤ⅲ制备得到的中间产物、异氰酸酯丙烯酸乙酯、催化剂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形成溶液,再将其喷涂于经过步骤ⅱ制备得到的膜材料上,后将膜材料置于氮气氛围下的辐射场内,采用钴60-γ辐射法辐照35-45分钟,得到表面改性的膜材料;

ⅴ将肝素、甘草酸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再在其中浸泡经过步骤ⅳ制备得到的表面改性的膜材料,浸泡时间20-30小时,温度控制在50-60℃,后再将膜用水洗3-5次,再置于真空干燥箱60-7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

优选地,步骤ⅰ中所述3,4-二羟基呋喃-2,5-二甲酸二乙酯、4,6-双(1-金刚烷基)-1,3-二缩水甘油醚基苯、高沸点溶剂、碱性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2:(10-15):(0.3-0.5)。

优选地,所述高沸点溶剂选自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碱性催化剂选自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惰性气体选自氦气、氖气、氩气中的一种。

优选地,步骤ⅱ中所述金刚烷基呋喃基缩聚物、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比为1:(4-6)。

优选地,步骤ⅲ中所述4-氯苯基(乙烯基)砜、4-氨基-3,6-二磺基-1,8-萘醛酸酐二钾盐、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1:2.22:(10-15)。

优选地,步骤ⅳ中所述中间产物、异氰酸酯丙烯酸乙酯、催化剂、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0.3:(0.05-0.1):(3-5)。

较佳地,所述催化剂选自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辛酸亚锡、三乙胺、亚乙基二胺、三乙醇胺、三亚乙基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步骤ⅴ中所述肝素、甘草酸、水的质量比为2:1:(15-20)。

一种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采用上述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原料易得,价格低廉,临床实用性强。

2)本发明提供的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克服了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和血液形容性、亲水性、光滑度及去除率相对较低的技术问题,利用该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的血液透析器,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疗效显著,制作成本低廉,临床实用性较强;各成分协同作用,使得所述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血液相容性、亲水性及光滑度,并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及超滤系数,能有效延长患者寿命和透龄。

3)本发明提供的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基材是3,4-二羟基呋喃-2,5-二甲酸二乙酯、4,6-双(1-金刚烷基)-1,3-二缩水甘油醚基苯通过缩聚反应制备而成,生物相容性好、耐候性佳、力学性能优异,通过聚合引入羟基,为后续表面改性提供反应位点,也使得膜材料亲水性更加优异。

4)本发明提供的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在基材表面改性,引入砜基离子型磺基萘酸酐类共聚物,使得表面亲水性能更好,含有更多络合钙离子的基团,使得膜抗凝血抗血栓性能更好,通过喷涂聚合型单体溶液,后聚合的方法改性,操作更简便,聚合单体中的异氰酸酯基会与基材上的羟基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提高膜的综合性能;引入季铵盐结构,使得膜荷正电,能有效抵制透析液中细菌进入膜内血液测,可有效降低透析过程中血液感染发生几率;通过离子交换及异氰酸酯基与羟基之间的作用,将肝素和甘草酸固定连接在膜上,有利于这些抗凝血剂在膜中分散均匀,更有利于其发挥抗凝血作用,使其性能更加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晰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原料来自于上海泉昕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实施例1

一种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将3,4-二羟基呋喃-2,5-二甲酸二乙酯1kg、4,6-双(1-金刚烷基)-1,3-二缩水甘油醚基苯2kg溶于二甲亚砜10kg中,并向其中加入碳酸钠0.3kg,在氮气氛围75℃下搅拌反应12小时,后在水中析出,再将析出的聚合物抽滤,后置于真空干燥箱9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金刚烷基呋喃基缩聚物;

ⅱ将经过步骤ⅰ制备得到的金刚烷基呋喃基缩聚物1kg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4kg中,真空脱泡处理后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注入纺丝液罐,调整压力为3个大气压,温度控制为70摄氏度,收集转筒转速控制为800转/分,然后进行纺丝制得膜材料;

ⅲ将4-氯苯基(乙烯基)砜1kg、4-氨基-3,6-二磺基-1,8-萘醛酸酐二钾盐2.22kg加入到四氢呋喃10kg中,在30℃下搅拌反应10小时,后旋蒸除去四氢呋喃,并用异丙醇洗产物3次,后旋蒸除去异丙醇,得到中间产物;

ⅳ将经过步骤ⅲ制备得到的中间产物1kg、异氰酸酯丙烯酸乙酯0.3kg、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0.05kg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3kg中形成溶液,再将其喷涂于经过步骤ⅱ制备得到的膜材料上,后将膜材料置于氮气氛围下的辐射场内,采用钴60-γ辐射法辐照35分钟,得到表面改性的膜材料;

ⅴ将肝素200g、甘草酸100g溶于水1500g中形成溶液,再在其中浸泡经过步骤ⅳ制备得到的表面改性的膜材料,浸泡时间20小时,温度控制在50℃,后再将膜用水洗3次,再置于真空干燥箱6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

一种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采用上述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实施例2

一种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将3,4-二羟基呋喃-2,5-二甲酸二乙酯1kg、4,6-双(1-金刚烷基)-1,3-二缩水甘油醚基苯2kg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11kg中,并向其中加入碳酸钾0.35kg,在氦气氛围77℃下搅拌反应12.5小时,后在水中析出,再将析出的聚合物抽滤,后置于真空干燥箱93℃下干燥至恒重,得到金刚烷基呋喃基缩聚物;

ⅱ将经过步骤ⅰ制备得到的金刚烷基呋喃基缩聚物1kg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4.5kg中,真空脱泡处理后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注入纺丝液罐,调整压力为3.2个大气压,温度控制为73摄氏度,收集转筒转速控制为820转/分,然后进行纺丝制得膜材料;

ⅲ将4-氯苯基(乙烯基)砜1kg、4-氨基-3,6-二磺基-1,8-萘醛酸酐二钾盐2.22kg加入到四氢呋喃11.5kg中,在33℃下搅拌反应10.5小时,后旋蒸除去四氢呋喃,并用异丙醇洗产物4次,后旋蒸除去异丙醇,得到中间产物;

ⅳ将经过步骤ⅲ制备得到的中间产物1kg、异氰酸酯丙烯酸乙酯0.3kg、辛酸亚锡0.06kg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3.5kg中形成溶液,再将其喷涂于经过步骤ⅱ制备得到的膜材料上,后将膜材料置于氮气氛围下的辐射场内,采用钴60-γ辐射法辐照38分钟,得到表面改性的膜材料;

ⅴ将肝素200g、甘草酸100g溶于水1650g中形成溶液,再在其中浸泡经过步骤ⅳ制备得到的表面改性的膜材料,浸泡时间22小时,温度控制在53℃,后再将膜用水洗4次,再置于真空干燥箱63℃下干燥至恒重,得到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

一种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采用上述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实施例3

一种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将3,4-二羟基呋喃-2,5-二甲酸二乙酯1kg、4,6-双(1-金刚烷基)-1,3-二缩水甘油醚基苯2kg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13kg中,并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0.4kg,在氖气氛围79℃下搅拌反应13小时,后在水中析出,再将析出的聚合物抽滤,后置于真空干燥箱95℃下干燥至恒重,得到金刚烷基呋喃基缩聚物;

ⅱ将经过步骤ⅰ制备得到的金刚烷基呋喃基缩聚物1kg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5kg中,真空脱泡处理后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注入纺丝液罐,调整压力为3.5个大气压,温度控制为75摄氏度,收集转筒转速控制为850转/分,然后进行纺丝制得膜材料;

ⅲ将4-氯苯基(乙烯基)砜1kg、4-氨基-3,6-二磺基-1,8-萘醛酸酐二钾盐2.22kg加入到四氢呋喃13kg中,在35℃下搅拌反应11小时,后旋蒸除去四氢呋喃,并用异丙醇洗产物4次,后旋蒸除去异丙醇,得到中间产物;

ⅳ将经过步骤ⅲ制备得到的中间产物1kg、异氰酸酯丙烯酸乙酯0.3kg、三乙胺0.08kg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4kg中形成溶液,再将其喷涂于经过步骤ⅱ制备得到的膜材料上,后将膜材料置于氮气氛围下的辐射场内,采用钴60-γ辐射法辐照39分钟,得到表面改性的膜材料;

ⅴ将肝素200g、甘草酸100g溶于水1800g中形成溶液,再在其中浸泡经过步骤ⅳ制备得到的表面改性的膜材料,浸泡时间26小时,温度控制在55℃,后再将膜用水洗4次,再置于真空干燥箱65℃下干燥至恒重,得到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

一种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采用上述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实施例4

一种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将3,4-二羟基呋喃-2,5-二甲酸二乙酯1kg、4,6-双(1-金刚烷基)-1,3-二缩水甘油醚基苯2kg溶于高沸点溶剂14kg中,并向其中加入碱性催化剂0.45kg,在氩气氛围83℃下搅拌反应13.5小时,后在水中析出,再将析出的聚合物抽滤,后置于真空干燥箱98℃下干燥至恒重,得到金刚烷基呋喃基缩聚物;所述高沸点溶剂是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按质量比1:2:3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催化剂是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按质量比2:1:3:1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ⅱ将经过步骤ⅰ制备得到的金刚烷基呋喃基缩聚物1kg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5.5kg中,真空脱泡处理后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注入纺丝液罐,调整压力为3.8个大气压,温度控制为78摄氏度,收集转筒转速控制为880转/分,然后进行纺丝制得膜材料;

ⅲ将4-氯苯基(乙烯基)砜1kg、4-氨基-3,6-二磺基-1,8-萘醛酸酐二钾盐2.22kg加入到四氢呋喃14.5kg中,在38℃下搅拌反应11.5小时,后旋蒸除去四氢呋喃,并用异丙醇洗产物5次,后旋蒸除去异丙醇,得到中间产物;

ⅳ将经过步骤ⅲ制备得到的中间产物1kg、异氰酸酯丙烯酸乙酯0.3kg、催化剂0.09kg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4.5kg中形成溶液,再将其喷涂于经过步骤ⅱ制备得到的膜材料上,后将膜材料置于氮气氛围下的辐射场内,采用钴60-γ辐射法辐照43分钟,得到表面改性的膜材料;所述催化剂是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三乙胺、亚乙基二胺、三亚乙基二胺按质量比1:3:2:1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ⅴ将肝素200kg、甘草酸100kg溶于水1900g中形成溶液,再在其中浸泡经过步骤ⅳ制备得到的表面改性的膜材料,浸泡时间29小时,温度控制在58℃,后再将膜用水洗5次,再置于真空干燥箱69℃下干燥至恒重,得到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

一种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采用上述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实施例5

一种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将3,4-二羟基呋喃-2,5-二甲酸二乙酯1kg、4,6-双(1-金刚烷基)-1,3-二缩水甘油醚基苯2kg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15kg中,并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钾0.5kg,在氮气氛围85℃下搅拌反应14小时,后在水中析出,再将析出的聚合物抽滤,后置于真空干燥箱10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金刚烷基呋喃基缩聚物;

ⅱ将经过步骤ⅰ制备得到的金刚烷基呋喃基缩聚物1kg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6kg中,真空脱泡处理后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注入纺丝液罐,调整压力为4个大气压,温度控制为80摄氏度,收集转筒转速控制为900转/分,然后进行纺丝制得膜材料;

ⅲ将4-氯苯基(乙烯基)砜1kg、4-氨基-3,6-二磺基-1,8-萘醛酸酐二钾盐2.22kg加入到四氢呋喃15kg中,在40℃下搅拌反应12小时,后旋蒸除去四氢呋喃,并用异丙醇洗产物5次,后旋蒸除去异丙醇,得到中间产物;

ⅳ将经过步骤ⅲ制备得到的中间产物1kg、异氰酸酯丙烯酸乙酯0.3kg、三亚乙基二胺0.1kg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5kg中形成溶液,再将其喷涂于经过步骤ⅱ制备得到的膜材料上,后将膜材料置于氮气氛围下的辐射场内,采用钴60-γ辐射法辐照45分钟,得到表面改性的膜材料;

ⅴ将肝素200g、甘草酸100g溶于水2000g中形成溶液,再在其中浸泡经过步骤ⅳ制备得到的表面改性的膜材料,浸泡时间30小时,温度控制在60℃,后再将膜用水洗5次,再置于真空干燥箱7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

一种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采用上述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对比例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的透析膜,按照中国发明专利cn107930416a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将本发明实施例1-5及对比例的透析膜制成血液透析器,且血液透析器的有效膜面积为1.4m2,用牛血作为测试样品,测试条件:血流量为200ml/min,透析器流量500ml/min,跨膜压为100mmhg,透析4小时;测试血细胞残留、白细胞残留和血小板残留,同时还测试血液透析膜的超滤率、尿素、肌酐、磷酸盐清除率和维生素b12的清除率,同时按照gb/t1040.1-2006测试方法测试血液透析膜的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公开的血液透析器用透析膜制成的血液透析器的血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残留量明显降低,而超滤率、尿素清除率、磷酸盐清除率和微生物b12清除率的清除率、拉伸性能都有明显改善,透析效果显著提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