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炉的冷凝收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8459发布日期:2019-04-09 20:57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烘炉的冷凝收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烘炉,尤其涉及一种烘炉的冷凝收集结构。



背景技术:

烘炉是涂膜在加热干燥过程中的加热设备,或称烘干室。不同型式烘炉有不同的结构和加热方式。按照其外形结构可分为箱式(烘箱)、室式(烘房)、通过式(又分直通式和桥式)。

当烘炉用于烘干油漆等挥发物时,在烘炉工作过程中,烘炉内的挥发物冷凝后粘附于整个烘炉内壁上,清洗不便且耗时,冷凝物堵塞烘炉风道的出风口,影响出风,导致产品质量不良。故而,如何收集清理冷凝物,是现有烘炉装置必须解决的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惯常想到的方式是在烘炉内增加挥发物过滤收集装置,但这就增加了成本,也很可能影响烘炉内的温升等指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烘炉的冷凝收集结构,其目的在于在基本不增加能耗、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将烘炉内的挥发物集中冷凝收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烘炉的冷凝收集结构,所述烘炉包括烘炉炉体,烘炉炉体内形成一加热腔室,该加热腔室内设有至少一个加热装置,炉体上还设有外界空气补充口;

所述加热腔室的内侧壁处设有进风管道,该进风管道是从下至上设置,其下端连通所述外界空气补充口,而其上端作为出风口;并且,所述进风管道在水平横向上是沿着加热腔室的内侧壁加宽,以此进风管道为扁平管状;

所述进风管道朝向所述加热装置的侧壁作为冷凝壁,该冷凝壁相对于垂线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45°,在所述冷凝壁之下承接设有收集盘。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进风管道由一带翅片的冷凝壁板、一壁板、宽度方向的两封板组成,冷凝壁板和壁板面对面设置,两封板连接在冷凝壁板和壁板之间;所述冷凝壁板即作为所述冷凝壁,冷凝壁板的翅片位于进风管道的内侧。

进一步,所述冷凝壁板通过多个拆装机构与壁板及封板可拆卸连接。

2、上述方案中,所述进风管道内设置有散热翅片,该散热翅片对应冷凝壁布置,且与冷凝壁连接或相贴合。

3、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凝壁沿垂线方向布置,即竖直布置,冷凝壁竖直布置利于冷凝物落入收集盘中,实际应用中,冷凝壁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45°也可达到相同效果,或者冷凝壁为弧形也可,只要能够使得冷凝壁上的冷凝物落入收集盘中即可。

4、上述方案中,所述加热腔室内的两侧均设有所述进风管道。

5、上述方案中,所述进风管道贴合于烘炉炉体的侧壁设置。

6、上述方案中,所述烘炉炉体上对应于收集盘的液位上限设置有检查针,以检查收集盘内的液位。工作时,当检查针上沾有冷凝物,则说明收集盘内的冷凝物已到达液位上限,需要清洁更换收集盘,反之,不需要清洁更换收集盘。

本发明工作原理及优点:

本发明是在烘炉的加热腔室内增设加宽的扁平管状的进风管道,并将该进风管道与现有技术原有的外界空气补充口连接,巧妙利用本来就需要补充的外界空气作为冷源,使进风管道的管道壁面的温度降低,使之低于加热腔室内其他处的温度,即进风管道的管道壁面自然成为了冷凝作用壁,炉内含有挥发物空气的冷凝都会集中发生在冷凝壁上,并且最终会顺着冷凝壁滴落入收集盘,有效保持了烘炉内冷凝壁之外位置的清洁,大大节省了炉内冷凝物的清洁时间,并有效避免了冷凝物堵塞进风管道的出风口,保证了产品质量。本发明构思很巧妙,突出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增加动力部件,不增大能耗,基本不提高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进风管道及收集盘主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进风管道及收集盘侧视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进风管道仰视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烘炉炉体;11、保温层;2、加热装置;3、进风管道;31、进风口;32、出风口;33、冷凝壁;34、散热翅片;4、收集盘;5、检查针;6、拆装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4所示,一种烘炉的冷凝收集结构:

烘炉,包括烘炉炉体1,烘炉炉体1内形成一加热腔室,该加热腔室内设有至少一个加热装置2,炉体上还设有外界空气补充口31。

所述烘炉的冷凝收集结构为:参见附图1~4所示,所述加热腔室的内侧壁处设有进风管道3,该进风管道3是从下至上设置,其下端连通所述外界空气补充口31,而其上端作为出风口32。并且,所述进风管道3在水平横向上是沿着加热腔室的内侧壁加宽,以此进风管道3为扁平管状。所述进风管道3朝向所述加热装置2的侧壁作为冷凝壁33,该冷凝壁33相对于垂线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45°,在所述冷凝壁33之下承接设有收集盘4。

参见附图2~4所示,较佳,具体是:所述进风管道3由一带散热翅片34的冷凝壁板、一壁板、宽度方向的两封板组成,冷凝壁板和壁板面对面设置,两封板连接在冷凝壁板和壁板之间;所述冷凝壁板即作为所述冷凝壁,冷凝壁板的散热翅片34位于进风管道3的内侧。所述冷凝壁板通过多个拆装机构6与壁板及封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拆装机构6为现有技术,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市面上能够购买到的拆装机构,以实现冷凝壁板的快速拆装。

参见附图2~4所示,优选的,所述冷凝壁33为沿垂线方向布置的平面壁,即冷凝壁33竖直布置,利于冷凝物落入收集盘4中,实际应用中,冷凝壁33与垂线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45°均可达到相同效果,或者冷凝壁33为弧形也可,只要能够使得冷凝壁33上的冷凝物落入收集盘4中即可。

参见附图2~4所示,加热腔室内的两侧均设有所述进风管道。

参见附图2~4所示,进风管道3是贴合于烘炉炉体的侧壁设置。

参见附图2~4所示,所述烘炉炉体上对应于收集盘4的液位上限设置有检查针5,以检查收集盘4内的液位。工作时,当发现检查针5上沾有冷凝物,则说明收集盘4内的冷凝物已到达液位上限,需要清洁或更换收集盘4,反之,不需要清洁或更换收集盘4。

所述炉体上原就设有外界空气补充口31,加热腔室内本就呈现负压或设有抽风装置,故而,本实施例仅是增加了进风管道3,进风管道3的壁面作为冷凝壁33,进风管道3引入外界空气,使冷凝壁33的温度低于烘炉内的温度,使得烘炉内含挥发物的空气的冷凝都集中发生在冷凝壁33上,并顺着冷凝壁33落入收集盘4,有效保持了烘炉内冷凝壁33之外位置的清洁,大大节省了炉内冷凝物的清洁时间,并有效避免了冷凝物堵塞进风管道3的出风口32,保证了产品质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烘炉的冷凝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加热腔室的内侧壁处设有进风管道(3),该进风管道(3)是从下至上设置,其下端连通所述外界空气补充口(31),而其上端作为出风口(32);并且,所述进风管道(3)在水平横向上是沿着加热腔室的内侧壁加宽,以此进风管道(3)为扁平管状;进风管道(3)朝向所述加热装置(2)的侧壁作为冷凝壁(33),该冷凝壁(33)相对于垂线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45°,在所述冷凝壁(33)之下承接设有收集盘(4)。冷凝集中发生在冷凝壁上,并顺着冷凝壁落入收集盘,有效保持了烘炉内冷凝壁之外位置的清洁。

技术研发人员:乌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阿尔科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13
技术公布日:2019.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