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多功能集成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8434发布日期:2019-04-05 22:5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多功能集成岛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实验室中的移动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集成岛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进行各种化学、物理实验的过程中,都需要用到各种动力源,例如液体、气体和电源等等。而这些动力源的输出端往往都是固定在通风柜的侧立柱上或实验台的支架上等固定基体上。例如专利cn200920066477.4中公开了一种岛式中央实验台,包括一对左右分置的立柱3,架设在一对所述立柱3之间的扇形走线槽5,一对所述立柱3和所述扇形走线槽5组成门框状的总架体,在所述总架体所圈定的空间内设置有桌面1。其中,所述扇形走线槽5具有内容腔,在所述扇形走线槽5的顶部设置有具有柱内腔的功能柱4,所述功能柱4的柱内腔与所述扇形走线槽5的内容腔相连通。这样,在实验中所需的电路、水路或者气路系统就可以通过所述功能柱4进入所述扇形走线槽5和所述立柱3内,从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走线系统。在所述扇形走线槽5两侧侧壁上安装上连接所述电路的电源插座、连接所述水路的水龙头,以及连接所述气路的抽气罩55。另外,为了方便照明,可以在所述扇形走线槽5的下封板上设置若干吊灯箱,以安装照明日光灯用。所述扇形走线槽5将电、水和气多种动力源集成一起,大大地简化了电力源管线的布局。但是经过长期的使用后发现,固定高度的所述扇形走线槽5对于身材矮小的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另外同一个实验室内往往需要配置多张实验桌以供实验使用,而为了节约成本,并不是每张实验台上都配置有所述扇形走线槽以提供动力源。当配置有所述扇形走线槽的实验台被占用,即无法使用动力源进而也就影响到实验的开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为了能够实现动力源的连接接口高度位置的灵活调整,本发明提出第一种移动式多功能集成岛系统,包括集成岛,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岛上集成有水、气、强电和弱电中的至少其中一种动力源的连接接口,还包括支撑总架,所述集成岛至少通过左、右两个吊装点吊装定位到所述支撑总架上;以xyz三维坐标为参考点,所述支撑总架包括龙门架、沿x轴线方向水平布置的水平支撑架和沿z轴线方向布置的左、右伸缩杆,所述集成岛位于所述水平支撑架的下方,所述龙门架包括沿z轴线方向布置的左、右竖立臂及连接在所述左、右竖立臂之间的横向臂,所述左、右竖立臂底端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所述左、右伸缩杆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左、右竖立臂的侧边,所述左、右伸缩杆的上端连接所述龙门架而下端连接所述集成岛从而让所述左、右伸缩杆形成所述左、右两个吊装点;还包括有能够驱动所述左、右伸缩杆竖向伸缩移动的竖向驱动器,当所述竖向驱动器动作驱动所述左、右伸缩杆伸缩移动时能够带着所述集成岛沿z轴线方向上下移动。

其中,所述左、右两个吊装点,既指连接所述集成岛并起到吊装功能的两个吊装部件,也指对所述集成岛实施吊装力的两个受力点。

其中,所述集成岛通过所述左、右伸缩杆吊挂于所述龙门架上。当所述左、右伸缩杆伸缩移动时,在z轴线方向上,所述龙门架相对所述水平支撑架保持静止状态,而所述集成岛相对所述水平支撑架沿z轴线方向上下移动。所述左、右伸缩杆承受所述集成岛的重量,而不承受所述龙门架的重量。

其中,所述竖向驱动器可以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或分置在所述左、右伸缩杆上。

其中,所述龙门架的左、右竖立臂底端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这样所述水平支撑架承受所述龙门架和所述集成岛的重量,并成为让所述龙门架和所述集成岛悬空设置的支撑基体。

其中,所述伸缩杆是一种能够在内部机构的驱动下产生伸缩位移的装置,例如它可以包含两个相互套接的筒体,其中一个筒体中设置有螺母,另一个筒体中设置有连接所述螺母的螺杆,当螺杆旋转时能够牵引两个筒体相对地收缩或延伸。

综上,在第一种所述移动式多功能集成岛系统中,所述集成岛采用了通过所述伸缩杆吊挂在所述龙门架上的吊装方式。一般而言,设计所述集成岛系统时是依据人体坐立高度推算所述集成岛的上下移动行程继而推算所述伸缩杆的最长长度,例如1.5m。而为了能够让所述水平支撑架的设置不阻碍实验人员的走动,所述水平支撑架也是需要设置合适的高度的如2m、2.5m。如果通过所述伸缩杆连接所述集成岛和所述水平支撑架,为了使所述集成岛布置在合适的高度范围内升降移动,即需要具有合适的离地距离和移动范围,则需要大大提升所述水平支撑架的高度。而通过所述龙门架的设置可以提高所述伸缩杆的定位基点,为所述伸缩杆向下伸长提供足够的延伸空间,从而使得所述集成岛能够在合适的高度范围内升降移动,而又不需要所述水平支撑架设置得过高。所述水平支撑架布置得比较矮不仅有便于所述水平支撑架的安装,还便于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安装、维护其他的功能构件。另外当需要底架来支撑所述水平支撑架时,也有利于降低所述底架的高度,避免所述底架过高而出现破坏性的扭曲变形而削弱支撑强度,以及尽可能地减少所述底架的耗材量,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上述方案为所述集成岛的沿z轴线方向上下移动提供实现基础,而为了能够为所述集成岛的沿x轴线方向左右移动提供实现基础,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左、右竖立臂底端并未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而与所述水平支撑架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滑移装置从而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所述龙门架通过所述第一滑移装置可移动地架设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并能够沿x轴线方向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水平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滑移装置,是指让所述龙门架与所述水平支撑架之间能够形成x向相对滑移的机构或结构。这样,当所述龙门架沿x轴线方向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水平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集成岛沿x轴线方向水平移动调整水平位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有沿z轴线方向向下延伸的左、右第一限位柱,所述左、右第一限位柱的底端还分别连接有左、右第一底板,所述左、右第一底板位于所述水平支撑架的下方,所述左、右竖立臂底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左、右第一底板上,所述左、右第一限位柱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左、右第一顶板,所述左、右第一顶板与所述水平支撑架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滑移装置。这样,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一底板可以降低所述龙门架的定位基点,增强其水平移动时的稳定性。另外,还可以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柱限定所述集成岛的最高上升高度。

至于所述第一滑移装置,可以进一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移装置包括有第一x向行走导轮,所述龙门架通过所述第一x向行走导轮的牵引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这样,所述第一x向行走导轮主要为所述龙门架沿x轴线方向的移动提供动力源,甚至也可以用于支撑所述龙门架。通过所述第一x向行走导轮的牵引使得所述龙门架沿x轴线方向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能够水平移动,进而也就实现了所述集成岛沿x轴线方向水平移动。

所述集成岛可以通过手动和自动双驱动的方式实现沿x轴线方向水平移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滑移装置还包括有第一x向水平驱动器,所述第一x向水平驱动器包括带有减速机构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的输出端驱动所述第一x向行走导轮旋转行走,当所述驱动电机停止旋转时,所述离合器能够让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与所述第一x向行走导轮脱离动力传动。这样,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可以实现所述龙门架及其所吊装的所述集成岛能够自动沿x轴线方向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水平移动,省去人手的驱动,使用方便。而当所述驱动电机停止工作时所述离合器让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与所述第一x向行走导轮脱离动力传动后,人手驱动所述集成岛在x轴线方向上左右移动时,所述第一x向行走导轮跟随转动但不会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从而阻碍所述集成岛的移动,从而使得手感相对轻盈,另外通过手动驱动的方式可以微调所述集成岛在x轴线方向上的位置,使其更准确停靠在需要的位置。

在上述方案中,必须说明的是,在所述龙门架与所述水平支撑架之间x向滑移的结构及所设置的所述第一滑移装置中,可以是包含所述第一x向行走导轮在内的滑轮并通过所述滑轮与导轨之间的滚动配合,也可以是滑座并通过所述滑座与滑轨之间的滑动配合方案实现所述龙门架与所述水平支撑架之间支撑和滑移配合。所述滑轮或滑座一般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特别是如果所述第一滑移装置包含滑座时,所述滑座完全可以仅是所述龙门架上的一个能够起滑移和支撑作用的一个滑动工作面部位。

除上述方案外,本发明还另外提出第二种移动式多功能集成岛系统,与第一种移动式多功能集成岛系统的主要区别点是,所述左、右竖立臂底端并未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而是向下延伸穿过所述水平支撑架后连接所述集成岛从而让所述左、右竖立臂形成所述左、右两个吊装点,而所述左、右伸缩杆的下端并未连接所述集成岛而是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架,当所述竖向驱动器动作驱动所述左、右伸缩杆伸缩移动时能够带着所述龙门架连同所述集成岛沿z轴线方向上下移动。这样,在上述第二种移动式多功能集成岛系统中,所述集成岛的吊挂方式发生了改变,所述集成岛通过所述龙门架吊挂到所述左、右伸缩杆上,所述左、右伸缩杆需要承受所述集成岛和所述龙门架的重量。

综上,与所述第一种移动方式对比,所述第二种移动方式采用了与第一种移动方式相反的吊装结构,即在第二种移动式多功能集成岛系统中所述集成岛采用了通过所述龙门架吊挂在所述伸缩杆上的吊装方式,所述水平支撑架之上的空间成为所述伸缩杆的向上伸展空间,此方案能够在最大限度内降低所述水平支撑架的高度,并借助所述龙门架把所述集成岛设置在合适的高度范围内升降移动。所述水平支撑架布置得比较矮不仅便于所述水平支撑架的安装,还便于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安装、维护其他的功能构件。另外当需要底架来支撑所述水平支撑架时,也有利于降低所述底架的高度,避免所述底架过高而出现破坏性的扭曲变形而削弱支撑强度,以及尽可能地减少所述底架的耗材量,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上述方案为所述集成岛的沿z轴线方向上下移动提供实现基础,而为了能够为所述集成岛的沿x轴线方向左右移动提供实现基础,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左、右伸缩杆的下端并未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而是与所述水平支撑架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滑移装置从而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所述龙门架通过所述第二滑移装置可移动地架设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并能够沿x轴线方向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水平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滑移装置,是指让所述龙门架与所述水平支撑架之间能够形成x向相对滑移的机构或结构。这样,所述左、右伸缩杆与所述水平支撑架之间并没有连接一起,所述左、右伸缩杆通过所述第二滑移装置可以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左右移动,从而满足所述龙门架和所述集成岛能够x向左右移动的条件。

如果实验室内部空间的高度不高,例如只有2.5m,那么留给所述伸缩杆向上伸长的空间非常有限甚至不充裕,向上伸展的所述伸缩杆有可能会碰撞到屋顶上,或者是为了加大所述集成岛的上下移动距离,本发明进一步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还连接有沿z轴线方向向下延伸的左、右第二限位柱,所述左、右第二限位柱的底端还分别连接有左、右第二底板,所述左、右第二底板位于所述水平支撑架的下方,所述左、右伸缩杆的下端并未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架而是穿过所述水平支撑架后分别连接所述左、右第二底板。这样,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柱上的第二底板可以适当降低所述伸缩杆的定位基点,进一步为所述伸缩杆提供更多的向上伸展空间。另外,当没有设置其他的行程开关等限位装置的情况下,可选择通过所述左、右第一限位柱限定所述集成岛的最高上升高度。

在采用第二限位柱及第二底板降低所述伸缩杆的定位基点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实现所述集成岛的x向左右移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左、右第二限位柱并未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而是与所述水平支撑架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滑移装置从而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所述龙门架通过所述第二滑移装置可移动地架设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并能够沿x轴线方向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水平移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左、右第二限位柱的顶端还分别连接有左、右第二顶板,在所述左、右第二顶板与所述水平支撑架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滑移装置。

至于所述第二滑移装置,可以进一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滑移装置包括有第二x向行走导轮,所述龙门架通过所述第二x向行走导轮的牵引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这样,所述第二x向行走导轮主要为所述龙门架沿x轴线方向的移动提供动力源,甚至也可以用于支撑所述龙门架。通过所述第二x向行走导轮的牵引使得所述龙门架沿x轴线方向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能够水平移动,进而也就实现了所述集成岛沿x轴线方向水平移动。

在上述方案中,必须说明的是,在所述龙门架与所述水平支撑架之间x向滑移的结构及所设置的所述第二滑移装置中,可以是包含所述第二x向行走导轮在内的滑轮并通过所述滑轮与导轨之间的滚动配合,也可以是滑座并通过所述滑座与滑轨之间的滑动配合方案实现所述龙门架与所述水平支撑架之间支撑和滑移配合。所述滑轮或滑座一般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特别是如果所述第二滑移装置包含滑座时,所述滑座完全可以仅是所述龙门架上的一个能够起滑移和支撑作用的一个滑动工作面部位。

同样在第二种移动系统中,所述集成岛可以通过手动和自动双驱动的方式实现沿x轴线方向水平移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滑移装置包括有第二x向水平驱动器,所述第二x向水平驱动器包括带有减速机构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的输出端驱动所述第二x向行走导轮旋转行走,当所述驱动电机停止旋转时,所述离合器能够让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与所述第二x向行走导轮脱离动力传动。这样,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可以实现所述龙门架及其所吊装的所述集成岛能够自动沿x轴线方向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水平移动,省去人手的驱动,使用方便。而当所述驱动电机停止工作而所述离合器让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与所述第二x向行走导轮脱离传动后,人手驱动所述集成岛在x轴线方向上前后移动时,所述驱动电机并不阻碍所述第二x向行走导轮的旋转,从而使得手感相对轻盈,另外通过手动驱动的方式可以微调所述集成岛在x轴线方向上的位置,使其更准确停靠在需要的位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二限位柱包括前、后设置的两根子限位柱,所述前、后两根子限位柱之间具有让所述伸缩杆穿过的避让空间,所述第二底板设置在所述前、后两根子限位柱上,所述伸缩杆穿过所述避让空间连接到所述第二底板上。这样,在所述前、后两根子限位柱的连接定位作用下,提高所述第二底板对所述伸缩杆的支撑稳定性。同时所述伸缩杆位于两根所述子限位柱之间,两根所述子限位柱又能协助扶持住所述伸缩杆,提高所述伸缩杆的抗变形能力。

上述方案使得所述第一种集成岛系统和第二种集成岛系统可实现二维移动,而为了能够进一部扩展所述集成岛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一种集成岛系统和第二种集成岛系统都可以选择进一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沿y轴线方向布置的y向水平导轨,所述水平支撑架与所述y向水平导轨之间设置有y向滑移装置从而可移动地架设在所述y向水平导轨上。其中所述y向滑移装置,是指让所述y向水平导轨与所述水平支撑架之间能够形成y向相对滑移的机构或结构例如滑座或滑轮。这样,当所述水平支撑架沿y轴线方向在所述y向水平导轨上水平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集成岛沿y轴线方向水平移动调整水平位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y向水平导轨包括沿y轴线方向布置的左、右y向水平导轨,所述水平支撑架的左、右两端与所述左、右y向水平导轨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y向滑移装置从而可移动地架设在所述左、右y向水平导轨上。这样,可以使得所述水平支撑架沿y轴线方向移动时更加平稳。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至少其中一个所述y向滑移装置包括有y向行走导轮,所述水平支撑架借助于所述y向行走导轮的牵引实现在所述y向水平导轨上沿y轴线方向前后移动。这样,所述y向行走导轮主要为所述水平支撑架沿y轴线方向的移动提供动力源,甚至也可以用于移动支撑所述水平支撑架。通过所述y向行走导轮的牵引使得所述水平支撑架沿y轴线方向水平移动,进而也就实现了所述集成岛沿y轴线方向水平移动。

在上述方案中,必须说明的是,在所述y向水平导轨与所述水平支撑架之间y向滑移的结构及所设置的所述y向滑移装置中,既可以通过滑座与滑轨之间的滑动配合方案也可以通过包含所述y向行走导轮在内的滑轮与导轨之间的滚动配合方案实现所述y向水平导轨与所述水平支撑架之间支撑和滑移配合。所述滑轮或滑座一般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特别是如果所述y向滑移装置包含滑座时,所述滑座完全可以仅是所述水平支撑架上的一个能够起滑移和支撑作用的一个滑动工作面部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y向行走导轮是齿轮,还包括有能够与所述齿轮啮合传动的直齿,所述齿轮与直齿之间啮合传动进而牵引所述水平支撑架移动。其中设置有所述直齿的直齿可以固定在所述y向水平导轨的侧边等位置。当所述y向行走导轮旋转而与所述直齿条啮合传动时,所述y向行走导轮能够牵引所述水平支撑架沿y轴线方向前后移动。

所述集成岛可以通过手动和自动双驱动的方式实现沿y轴线方向水平移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y向滑移装置还包括y向水平驱动器,所述y向水平驱动器包括带有减速机构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的输出端驱动所述y向行走导轮旋转行走;当所述驱动电机停止旋转时,所述离合器能够让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与所述y向行走导轮脱离动力传动。这样,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可以实现所述水平支撑架在y轴线方向上自动前后移动,省去人手的驱动,使用方便。而当所述驱动电机停止工作时所述离合器让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与所述y向行走导轮脱离动力传动后,人手驱动所述集成岛在y轴线方向上前后移动时,所述y向行走导轮跟随转动但不会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从而阻碍所述集成岛的移动,从而使得手感相对轻盈,另外通过手动驱动的方式可以微调所述集成岛在y轴线方向上的位置,使其更准确停靠在需要的位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离合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中间传动轮,所述中间传动轮与所述y向行走导轮之间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第一电控装置,所述第一电控装置信号连接所述y向水平驱动器并能够控制其驱动所述y向行走导轮旋转行走。

最后,为了使所述左、右伸缩杆能够同步伸缩移动,所述第一种集成岛系统和第二种集成岛系统都可以选择进一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竖向驱动器包括分置的左、右竖向驱动器,所述左竖向驱动器驱动所述左伸缩杆,所述右竖向驱动器驱动所述右伸缩杆;还包括第二电控装置,所述第二电控装置信号连接所述左竖向驱动器和所述右竖向驱动器并能够控制它们分别驱动所述左伸缩杆和右伸缩杆实现同步升降动作。这样,同步升降动作的所述左伸缩杆和右伸缩杆使得所述集成岛在沿z轴线方向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以及停止移动后都能够保持基本一致的水平度,而不会出现明显的偏斜而影响使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第一种集成岛系统和第二种集成岛系统至少可以取得下列的其中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由于所述集成岛能够沿z轴线方向上下移动,这样,能够按照实验人员的身高灵活调整所述集成岛的离地高度,提高使用时的便捷性。

2.由于所述集成岛不仅能够沿z轴线方向上下移动,还能够沿y或x轴线方向移动,所述集成岛的位置能够从两个或者三个纬度方向上进行调整,这样,还能够调整所述集成岛在y或x轴线方向上的位置,所述集成岛并不局限于为特定某个实验台或实验室中某个特定小空间提供动力源,所述集成岛能够通过沿y或x轴线方向移动而从一个实验台或实验室中某个特定小空间移动到另一个实验台或实验室中另一个特定空间,从而扩大了所述集成岛的服务范围,提高所述集成岛的利用率。这样,在实验室中可以减少动力源连接接口的设置,降低实验室内的硬件设施的配置成本。

3.由于设置有所述龙门架,所述集成岛通过所述左、右伸缩杆吊装于所述龙门架上或所述集成岛连接所述龙门架上,这样,通过所述龙门架协同所述伸缩杆把所述集成岛调整在合适的高度范围内升降移动,而又有利于降低所述水平支撑架的设置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移动式多功能集成岛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第一种移动式多功能集成岛系统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述集成岛处于最高位置;

图3是所述第一种移动式多功能集成岛系统的另一种视图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略去所述底架2和所述水平支撑架3后的移动式多功能集成岛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对图2所示结构进行改进后的能够沿x轴线移动的集成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采用另一种移动式多功能集成岛系统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6所示,为本发明提出一种集成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集成岛系统包括集成岛1,以xyz三维坐标为参考点,所述集成岛1在整体上呈长条状并沿x轴线方向水平布置。所述集成岛1上集成有动力源水、气、强电和弱电的连接接口(11、12、13),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电动力源连接接口。还包括支撑总架,所述支撑总架包括底架2、龙门架4、沿x轴线方向水平布置的水平支撑架3和沿z轴线方向布置的左、右伸缩杆(5、5a)。其中,所述底架2包括四根支撑竖立脚21和设置在所述支撑竖立脚21顶部的支撑顶框架22,所述水平支撑架3设置在所述支撑顶框架22上。所述集成岛1通过左、右两个吊装点吊装定位到所述支撑总架的水平支撑架3上,当然所述集成岛1也可以通过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吊装点吊装定位到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

为了实现所述水平支撑架3能够带着所述集成岛1沿y轴线方向前后水平移动,具体结构如下,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支撑顶框架22上设置有沿y轴线方向布置的y向左水平导轨221、y向右水平导轨222和y向辅助导轨223,所述y向辅助导轨223上设置有直齿。所述水平支撑架3呈框状从而具有中间间隙空格31。还包括y向滑移装置,所述y向滑移装置包括左y向行走滑座32、右y向行走滑座33和y向行走导轮34,所述左y向行走滑座32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的左端,所述右y向行走滑座33、y向行走导轮34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的右端,所述y向行走导轮34为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直齿之间啮合传动。所述水平支撑架3借助于所述y向滑移装置所包括的所述滑座(32、33)滑动架设在所述y向水平导轨(221、222)上并能够借助于所述y向滑移装置所包括的y向行走导轮34与所述直齿之间啮合传动,牵引所述水平支撑架3沿y轴线方向前后移动。当然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y向辅助导轨包括沿y轴线方向布置的y向左、右辅助导轨,所述水平支撑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y向左、右辅助导轨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y向行走导轮及齿条,利用所述y向行走导轮本身实现支撑和移动亦是可行的。

如图3所示,所述y向滑移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的y向水平驱动器7,所述y向水平驱动器7包括带有减速机构的驱动电机71,所述驱动电机71的输出端连接有离合器(图中未画出),所述离合器的输出端驱动所述y向行走导轮34旋转行走。进一步的,所述离合器的输出端还连接有中间传动轮72,所述中间传动轮72与所述y向行走导轮34之间传动连接。当所述驱动电机71停止工作时,所述离合器能够让所述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端与所述y向行走导轮34脱离动力传动。还包括第一电控装置(图中未画出),所述第一电控装置信号连接所述y向水平驱动器7并能够控制其驱动所述y向行走导轮34旋转行走。这样,通过所述驱动电机71的驱动可以实现所述支撑水平架3在y轴线方向上自动前后移动,省去人手的驱动,使用方便。而当所述驱动电机71停止工作时所述离合器让所述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端与所述y向行走导轮34脱离动力传动后,人手驱动所述集成岛1在y轴线方向上前后移动时,所述y向行走导轮34被动地跟随所述水平支撑架3移动,而所述驱动电机71并不阻碍所述y向行走导轮34的旋转也不阻碍所述水平支撑架3的移动,从而使得手感相对轻盈,另外通过手动驱动的方式可以微调所述集成岛1在y轴线方向上的位置,使其更准确停靠在需要的位置。如此,所述集成岛1可以通过手动和自动双驱动的方式实现沿y轴线方向水平移动。

为了实现吊挂所述集成岛1并实现所述集成岛1能够在所述支撑总架上沿z轴线方向上下移动,具体结构如下,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集成岛1位于所述水平支撑架3的下方,所述龙门架4包括沿z轴线方向布置的左、右竖立臂(42、42a)及连接在所述左、右竖立臂(42、42a)之间的横向臂41。所述左、右竖立臂(42、42a)的底端向下延伸穿过所述水平支撑架3的中间间隙空格31后连接所述集成岛1从而让所述左、右竖立臂(42、42a)形成所述左、右两个吊装点。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还连接有沿z轴线方向向下延伸的左、右第二限位柱(6、6a),所述左、右第二限位柱(6、6a)的底端还分别连接有左、右第二底板(64、64a),所述左、右第二底板(64、64a)位于所述水平支撑架3的下方。所述左、右第二限位柱(6、6a)的顶端分别连接有左、右第二顶板(63、63a),所述左、右第二顶板(63、63a)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所述左、右伸缩杆(5、5a)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左、右竖立臂(42、42a)的侧边,所述左、右伸缩杆(5、5a)的上端连接所述龙门架4,所述左、右伸缩杆(5、5a)的下端穿过所述水平支撑架3的中间间隙空格31后分别连接所述左、右第二底板(64、64a)。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左、右伸缩杆(5、5a)的下端可以不连接所述第二底板(64、64a)而是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也是可行的。还包括有能够驱动所述左、右伸缩杆(5、5a)竖向伸缩移动的竖向驱动器(图中未画出),当所述竖向驱动器动作驱动所述左、右伸缩杆(5、5a)伸缩移动时能够带着所述龙门架4连同所述集成岛1沿z轴线方向上下移动。这样,能够按照实验人员的身高灵活调整所述集成岛1的离地高度,提高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当没有设置其他的行程开关等限位装置的情况下,可选择通过所述左、右第二限位柱(6、6a)限定所述集成岛1的最高上升高度。

综上,所述移动式多功能集成岛系统中采用了通过所述龙门架4吊挂所述集成岛1的吊装方式,这样,所述水平支撑架3之上的空间成为所述伸缩杆(5、5a)的伸展空间,并且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柱(6、6a)上的第二底板(64、64a)还能够降低所述伸缩杆(5、5a)的定位基点,为所述伸缩杆(5、5a)提供尽量多的上、下伸展空间。相对把所述伸缩杆(5、5a)的伸展空间全部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之下并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架3和所述集成岛1的方案相比,此方案能够在最大限度内降低所述水平支撑架3的高度,并借助所述龙门架4把所述集成岛1设置在合适的高度范围内升降移动。所述水平支撑架3布置得比较矮不仅有便于所述水平支撑架3的安装,还便于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安装、维护其他的功能构件。另外,也有利于降低所述底架2的高度,避免所述底架2过高而出现破坏性的扭曲变形而削弱支撑强度,以及尽可能地减少所述底架2的耗材量,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限位柱(6、6a)的结构以及分别与所述伸缩杆(5、5a)的布局位置关系类似,下面以所述第二限位柱6为例作介绍。所述第二限位柱6包括前、后设置的两根子限位柱(61、62),所述前、后两根子限位柱(61、62)之间具有让所述伸缩杆5穿过的避让空间,所述第二底板64设置在所述前、后两根子限位柱(61、62)上,所述伸缩杆5穿过所述避让空间连接到所述第二底板64上。这样,在所述前、后两根子限位柱(61、62)的连接定位作用下,提高所述第二底板64对所述伸缩杆5的支撑稳定性。同时所述伸缩杆5位于两根所述子限位柱(61、62)之间,两根所述子限位柱(61、62)又能协助扶持住所述伸缩杆5,提高所述伸缩杆5的抗变形能力。

进一步的,为了使所述左、右伸缩杆(5、5a)能够同步伸缩移动,所述竖向驱动器包括分置的左、右竖向驱动器,所述左竖向驱动器驱动所述左伸缩杆5,所述右竖向驱动器驱动所述右伸缩杆5a。还包括第二电控装置(图中未画出),所述第二电控装置信号连接所述左竖向驱动器和所述右竖向驱动器并能够控制它们分别驱动所述左伸缩杆5和右伸缩杆5a实现同步升降动作。这样,同步升降动作的所述左伸缩杆5和右伸缩杆5a使得所述集成岛1在沿z轴线方向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以及停止移动后都能够保持基本一致的水平度,而不会出现明显的偏斜而影响使用。

上述方案为所述集成岛1的沿z轴线方向上下移动提供实现基础,而为了能够为所述集成岛1的沿x轴线方向左右移动提供实现基础,对图2所示方案作进一步改进后得出图6所示方案。如图6所示,所述左、右伸缩杆(5、5a)的下端分别与所述水平支撑架3之间设置有第二滑移装置(8、8a)从而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具体说,所述左、右伸缩杆(5、5a)的下端不仅可以分别与所述水平支撑架3之间设置有第二滑移装置(8、8a)从而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而且还可以借助于所述左、右第二限位柱(6、6a)实现可移动的配合,如图所示,所述左、右第二限位柱(6、6a)上的所述左、右第二顶板(63、63a)并未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所述左、右第二顶板(63、63a)与所述水平支撑架3之间分别设置所述第二滑移装置(8、8a)。这样,所述左、右第二限位柱(6、6a)通过第二滑移装置(8、8a)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所述龙门架4通过所述第二滑移装置(8、8a)可移动地架设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并能够沿x轴线方向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水平移动。

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滑移装置8与所述第二滑移装置8a的结构类似,下面以所述第二滑移装置8的结构为例作介绍。所述第二滑移装置8包括有能够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所设置的导轨(滑轨)上滑移的滑座(图中未画出),还包括有第二x向水平驱动器和第二x向行走导轮82,所述第二x向水平驱动器包括带有减速机构的驱动电机81,所述驱动电机81的输出端连接有离合器(图中未画出),所述离合器的输出端驱动所述第二x向行走导轮82旋转行走,当所述驱动电机81停止旋转时,所述离合器能够让所述驱动电机81的输出轴端与所述第二x向行走导轮82脱离动力传动。这样,通过所述驱动电机81工作使得所述第二x向行走导轮82旋转行走时,所述第二x向行走导轮82牵引所述龙门架4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x向移动,从而实现所述集成岛1能够自动沿x轴线方向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水平移动,省去人手的驱动,使用方便。而当所述驱动电机81停止工作,所述离合器让所述驱动电机81的输出轴端与所述第二x向行走导轮82脱离动力传动,人手驱动所述集成岛1在x轴线方向上前后移动时,所述驱动电机81并不阻碍所述第二x向行走导轮82跟随所述龙门架4移动,从而使得手感相对轻盈,另外通过手动驱动的方式可以微调所述集成岛1在x轴线方向上的位置,使其更准确停靠在需要的位置。所述集成岛1可以通过手动和自动双驱动的方式实现沿x轴线方向水平移动。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其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滑移装置(8或8a)不设置所述第二x向行走导轮82,而只设置滑轨与滑座的滑动配合结构。

这样,所述集成岛1不仅能够沿z轴线方向上下移动,还能沿x轴线和y轴线水平移动,从而能够灵活地调整所述集成岛1的水平位置及高度,所述集成岛1并不局限于为特定某个实验台或实验室中某个特定小空间提供动力源,所述集成岛1能够通过水平移动而从一个实验台或实验室中某个特定小空间移动到另一个实验台或实验室中另一个特定空间,从而扩大了所述集成岛1的服务范围,提高所述集成岛1的利用率。这样,在实验室中可以减少动力源连接接口(11、12、13)的设置,降低实验室内的硬件设施的配置成本。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出另一种集成岛系统。所述另一种集成岛系统的结构与上述的集成岛系统的结构有类似之处,下面着重论述它们之间的重要区别点。如图7所示,左、右伸缩杆(5’、5a’)的上端连接所述龙门架4’而下端连接所述集成岛1从而让所述左、右伸缩杆(5’、5a’)形成所述左、右两个吊装点。所述龙门架4’的左、右竖立臂(42’、42a’)的底端并未连接所述集成岛1而是通过第一滑移装置(8’、8a’)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具体说,所述左、右第一限位柱(6’、6a’)的底端还分别连接有左、右第一底板(64’、64a’),所述左、右第一底板(64’、64a’)位于所述水平支撑架3的下方。所述左、右竖立臂(42’、42a’)底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左、右第一底板(64’、64a’)上。所述左、右第一限位柱(6’、6a’)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左、右第一顶板(63’、63a’),所述左、右第一顶板(63’、63a’)与所述水平支撑架3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滑移装置(8’、8a’)。还包括有能够驱动所述左、右伸缩杆(5’、5a’)竖向伸缩移动的竖向驱动器(图中未画出)。这样,当所述竖向驱动器动作驱动所述左、右伸缩杆(5’、5a’)伸缩移动时能够带着所述集成岛1沿z轴线方向上下移动,并且所述龙门架4’通过所述第一滑移装置(8’、8a’)可移动地架设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并能够沿x轴线方向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水平移动。另外,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柱(6’、6a’)和所述第一底板(64’、64a’)可以降低所述龙门架4’的定位基点,下移所述龙门架4’的重心,提供所述龙门架4’水平移动时的稳定性。另外,当没有设置其他的行程开关等限位装置的情况下,可选择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柱(6’、6a’)限定所述集成岛1的最高上升高度。

所述第一滑移装置(8’、8a’)与所述第二滑移装置(8、8a)结构类似,而且所述第一滑移装置8’与所述第一滑移装置8a结构也类似。下面以所述第一滑移装置8’为例作介绍。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滑移装置8’包括有第一x向行走导轮82’和第一x向水平驱动器,所述第一x向水平驱动器包括带有减速机构的驱动电机81’,所述驱动电机81’的输出端连接有离合器(图中未画出),所述离合器的输出端驱动所述第一x向行走导轮82’旋转行走,当所述驱动电机81’停止旋转时,所述离合器能够让所述驱动电机81’的输出轴端与所述第一x向行走导轮82’脱离动力传动。这样,当所述驱动电机81’工作时所述第一x向行走导轮82’旋转行走时,所述第一x向行走导轮82’牵引所述龙门架4’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移动,从而实现所述集成岛1能够自动沿x轴线方向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水平移动,省去人手的驱动,使用方便。而当所述驱动电机81’停止工作时,所述离合器让所述驱动电机81’的输出轴端与所述第一x向行走导轮82’脱离动力传动,人手驱动所述集成岛1在x轴线方向上前后移动时,所述驱动电机81’并不阻碍所述第一x向行走导轮82’随所述龙门架4’移动,从而使得手感相对轻盈,另外通过手动驱动的方式可以微调所述集成岛1在x轴线方向上的位置,使其更准确停靠在需要的位置。所述集成岛1可以通过手动和自动双驱动的方式实现沿x轴线方向水平移动。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其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滑移装置(8’或8a’)包括有第二x向行走导轮,而另一个包括有滑轮或滑座。

另外,当所述集成岛1不需要具有在x轴线方向上移动的功能时,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案,所述龙门架4’的左、右竖立臂(42’、42a’)底端并未分别连接到所述左、右第一底板(64’、64a’)上而是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

综上,所述另一种移动式多功能集成岛系统中,所述集成岛1采用了通过所述伸缩杆(5’、5a’)吊挂在所述龙门架4’上的吊装方式。通过所述龙门架4’的设置提高了所述伸缩杆(5’、5a’)的定位基点,为所述伸缩杆(5’、5a’)向下伸长提供足够的延伸空间,从而使得所述集成岛1能够在合适的高度范围内升降移动,而又不需要所述水平支撑架3设置得过高。所述水平支撑架3布置得比较矮不仅有便于所述水平支撑架3的安装,还便于在所述水平支撑架3上安装、维护其他的功能构件。另外当需要底架2来支撑所述水平支撑架时,也有利于降低所述底架2的高度,避免所述底架2过高而出现破坏性的扭曲变形而削弱支撑强度,以及尽可能地减少所述底架2的耗材量,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