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叠盘过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3654发布日期:2019-02-12 22:5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加压叠盘过滤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过滤操作期间过滤元件移动的滤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压叠盘过滤机。



背景技术:

目前过滤机都是利用负压原理进行过滤,市场上的整机正压设备基本上都是简单的将设备置于一个很大的压力罐中,简单的通入压缩气体进行工作,这种形式的设备即使是小面积的设备其外形体积也很大,占地空间很大,操作,维护都是难题,压力罐中的驱动装置是电机,稳定性差,故障高;传统的金属骨架筒体上的多孔板作为过滤载体,效率低,寿命短,耐腐蚀能力差,以上的缺陷导致传统的整机正压设备很难大范围的适应需求,急需一种占地小,性能稳定的产品。

申请号为“200720022056.2”、专利名称为“压力盘式过滤机”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提到:“压力盘式过滤机包括密闭且起到支撑作用的筒体,设置在筒体内的主轴和均匀设置在主轴上的若干个分离液体的圆形板,所述圆形板的两侧设有刮刀装置,所述筒体的端部设有分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圆形板由若干个具有独立的空腔的扇形板组成,所述扇形板的空腔分别与主轴的空腔连通”此专利所涉及的压力盘式机应用的是负压原理,压力提供存在不稳定的缺陷,滤盘没有具体的分区,过滤出的滤饼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干裂破碎,而且没有反向清洗的功能,刮除之后的滤盘上的对一些负压孔会有堵塞,不利于下一次的吸附。

申请号为“200810016972.4”发明名称为“压力盘式过滤机”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压力盘式过滤机,包括空心轴、固定于空心轴上的过滤装置、用于卸料的刮刀装置以及罐体,其特征是:所述过滤装置是至少一个沿空心轴轴向布置的圆形过滤盘,该圆形过滤盘由至少12个沿圆面布置的扇形空腔组成;罐体是由筒体和两个封头组成的密封压力罐体;在空心轴内设置有与空心轴同心的空心圆柱体,所述空心轴内壁与圆柱体外壁构成环状空腔,在环状空腔的内外侧壁之间设置与滤盘上的空腔相应的彼此独立的纵向腔道,每一个纵向腔道与每个过滤盘上相应的空腔相通。本机还设有摇摆喷淋洗装置”该专利的技术方案包括了淋洗设备,但是压力舱为整体构造,且过滤盘上没有保压等的设置,淋洗之后的滤饼也存在脱落的危险,压力舱的整体设置会造成设备检修困难,不能及时了解工作状态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压叠盘过滤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过滤机外形尺寸过大、维护困难、过滤效率低、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加压叠盘过滤机,包括支架、汽水分离器、液压站、电控系统、空压机、气罐以及集液池,还包括加压舱、过滤盘、主驱动液压马达、主轴、淋洗装置、刮料装置、缓冲仓、排料装置以及搅拌装置;

加压舱为分体设计,分为上半舱和下半舱,加压舱上设置有翻转装置,用于上半舱和下半舱的开合;

若干过滤盘平行排列,同心安装在主轴上,主轴与主驱动液压马达连接,主驱动液压马达固定在马达固定支架上,齿形带将主驱动液压马达和主轴上连接主轴的带轮连接在一起;

按照转动方向,过滤盘(6)表面所经过的区域分成:过滤区、淋洗区、干燥区、保压区、卸料区以及反洗区;

保压区上方安装有保压装置,保压装置包括保压滤布和连接架,保压滤布通过连接架安装在加压舱内壁上,将淋洗之后的滤饼压紧在过滤盘上;

淋洗装置包括压力软管和清洗管,压力软管和清洗管连接,清洗管固定在上半舱内壁上,压力软管带有软管接头,软管接头伸出加压舱外,压力软管和加压舱密封连接,连接处固定有加强板;

刮料装置固定在加压舱内,位于过滤盘卸饼区;

缓冲仓位于刮料装置的下方,与加压舱一体成型;

排料装置位于缓冲仓下方,与缓冲仓密封连接,排料装置包括排料液压马达、联轴器、排料仓和螺旋杆,螺旋杆呈螺旋结构,位于排料仓内,螺旋杆通过联轴器与排料液压马达连接;

搅拌装置包括液压缸、连杆、搅拌横梁以及固定转轴,液压缸通过支座安装在集液池内壁,固定转轴可转动安装在集液池侧壁上,连杆分别与搅拌横梁的两端连接,组成u型搅拌架,液压缸分别安装在连杆两端,固定转轴分别安装在连杆两侧。

进一步的,主驱动液压马达位于加压舱内部,电控系统通过控制液压站进而带动主驱动液压马达转动,使过滤盘工作。

进一步的,主驱动液压马达的液压油管穿过加压舱舱体的部分采用硬管焊接形式,液压油管穿过筒体的部位有加强筋板焊接加强。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油缸、固定架、转动支架以及芯轴,上半舱和下半舱的外壳上分别安装有转动支架,转动支架均连接在芯轴上;翻盖油缸两端通过固定架分别固定在加压舱的上半舱和下半舱上。

进一步的,液压马达和联轴器的外面包裹有密封罩。

进一步的,加压舱上开有视镜。

进一步的,加压舱上还安装有安全阀。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涉及的加压叠盘过滤机设置保压区以及反洗区;使得过滤效率更高,减少了滤饼在转动过程中的开裂和破损,反洗区在卸料之后可以对转轮进一步清洗,有利于下一次的过滤,过滤效果更好;

(2)设置有搅拌装置,物料不易沉淀,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

(3)加压舱分为上半舱和下半舱,采用液压翻盖,检修方便加压舱上还设置有视镜,可通过视镜观察过滤情况以及基本维修;

(4)采用液压马达驱动叠盘过滤机,相比电机驱动更安全,且主驱动液压马达安装在加压舱内,使得工作区域密封效果更好;

(5)设置排料机构,排料机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3是主驱动液压马达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过滤盘分区示意图;

图5是保压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6是淋洗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7是排料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8是搅拌机构结构图;

图9搅拌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10是主驱动液压马达液压管路与加压舱连接示意图;

图11是翻转装置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汽水分离器;2、加压舱;3、主轴;4、视镜;5、安全阀;6、过滤盘;7、主驱动液压马达;8、排料装置;9、液压站;10、淋洗装置;11、翻盖油缸;12、保压装置;13、刮料装置;14、缓冲仓;15、空压机;16、气罐;17、电控系统;18、搅拌装置;19、上半舱;20、下半舱;21、过滤区;22、淋洗区;23、干燥区;24、保压区;25、卸料区;26、反洗区;27、液压缸;28、连杆;29、搅拌横梁;30、固定转轴;31、支座;32、排料液压马达;33、联轴器;34、排料仓;35、螺旋杆;36、密封罩;37、保压滤布;38、连接架;39、固定架;40、转动支架;41、芯轴;42、马达固定支架;43、齿形带;44、带轮;45、液压油管;46、加强筋板;47、软管接头;48、清洗管;49、压力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1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加压叠盘过滤机包括支架、汽水分离器1、液压站9、电控系统17、空压机15、气罐16以及集液池,还包括加压舱2、过滤盘6、主驱动液压马达7、主轴3、淋洗装置10、刮料装置13、缓冲仓14、排料装置8以及搅拌装置18。

加压舱为分体设计,分为上半舱19和下半舱20,加压舱上设置有翻转装置,用于上半舱和下半舱的开合,加压舱上开有视镜4,加压舱上还安装有安全阀5,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油缸11、固定架39、转动支架40以及芯轴41,上半舱和下半舱的外壳上分别安装有转动支架,转动支架均连接在芯轴上;翻盖油缸两端通过固定架39分别固定在加压舱的上半舱和下半舱上,通过翻盖油缸可以控制上半舱的开启,有利于设备的安置以及检修。

主驱动液压马达位于加压舱内部,电控系统通过控制液压站进而带动主驱动液压马达转动,使过滤盘工作,主驱动液压马达连接外界的液压油管45穿过加压舱舱体的部分采用硬管焊接形式,液压油管穿过筒体的部位有加强筋板46焊接加强。

若干过滤盘平行排列,同心安装在主轴上,主轴与主驱动液压马达连接,主驱动液压马达固定在马达固定支架42上,齿形带43将主驱动液压马达和连接主轴的带轮44连接在一起;主驱动液压马达工作时,齿形带带动带轮转动,进而驱动主轴转动,安装在主轴上的过滤盘转动,开始过滤。

过滤盘表面分成若干区域:过滤区21、淋洗区22、干燥区23、保压区24、卸料区25以及反洗区26;过滤盘工作时,浸在集液池的一部分过滤盘将滤渣吸附到过滤盘的表面,形成滤饼,滤盘旋转进入淋洗区,淋洗装置喷洒水清洗滤饼,清洗之后,进入干燥区,将滤饼进行干燥,滤盘旋转进入保压区,对滤饼进行保压,防止滤饼开裂,随着进入卸料区,将滤饼刮除,最后刮除滤饼之后的过滤盘反向清洗,重新浸入集液池中,进行下一轮的过滤。

过滤时,集液池中存有待过虑液体,集液池旁安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液压缸27、连杆28、搅拌横梁29以及固定转轴30,液压缸通过支座31安装在集液池内壁,固定转轴可转动安装在集液池侧壁上,连杆分别与搅拌横梁的两端连接,组成u型搅拌架,液压缸分别安装在连杆两端,固定转轴分别安装在连杆两侧。

淋洗装置包括压力软管49和清洗管48,压力软管和清洗管连接,清洗管固定在上半舱内壁上,压力软管带有软管接头,软管接头伸出加压舱外,压力软管和加压舱密封连接,连接处固定有加强板;压力软管接头外接供水装置,为淋洗装置提供清洗水,清洗管上带有出水孔,清洗水从出水孔喷出,喷射到滤饼表面,清洗滤饼。

滤盘转过淋洗区之后进入干燥区,在这个区域实现滤饼的干燥,然后进入保压区,保压区上方安装有保压装置12,保压装置包括保压滤布37和连接架38,保压滤布通过连接架安装在加压舱内壁上,将淋洗之后的滤饼压紧在过滤盘上,防止滤饼干裂。

通过保压区之后,滤饼进入卸料区,在这个区域将滤饼从滤盘上刮下,滤盘继续转动,进入反洗区域,将滤盘清洗干净,刮料装置将过滤盘上的滤饼刮除;刮除下来的滤饼通过缓冲仓进入排料装置中,缓冲仓位于刮料装置的下方,与加压舱一体成型;排料装置位于缓冲仓下方,与缓冲仓密封连接,排料装置包括排料液压马达32、联轴器33、排料仓34和螺旋杆35,螺旋杆呈螺旋结构,位于排料仓内,螺旋杆通过联轴器与排料液压马达连接,液压马达和联轴器的外面包裹有密封罩36,防止加压舱内部压力泄露。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

加压舱的上半舱通过翻转机构打开,将设备安装如加压舱内,连接相关的控制系统,开启控制按钮,电控系统控制液压站驱动液压马达转动,带动盘式过滤机转动,空压机将压缩气体储存到气罐中通过管路向加压舱内充有一定压力的压缩气体,待压力恒定后,过滤的悬浮液由入料泵给入过滤机的槽体中,在过滤盘表面通过分配阀与通大气的汽水分离器形成压差,滤液通过浸入悬浮液中的过滤盘排出,而固体物料被收集到过滤盘表面形成滤饼,随着过滤盘的旋转,滤饼经过淋洗装置洗涤滤饼,经过洗涤之后的滤饼经过保压装置干燥降水,保压装置上的滤布给与滤饼一定的压力,防止滤饼开裂掉落,在卸料区经刮料装置卸料,由排料装置排出加压舱。

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范围。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