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治理用的河道浮萍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4159发布日期:2019-02-19 18:50阅读:1028来源:国知局
污水治理用的河道浮萍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河道污染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治理用的河道浮萍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浮萍是我国各省都常见的水面浮生植物,繁殖生长极快,浮萍影响河道水体生态,当某一河道水面上的浮萍达到一定水平时,水中溶氧量下降,大量浮萍挡住了阳光不利于水中浮生生物的光合作用,氧气与水面接触面积减少造成水中缺氧,严重时会造成水体动植物无法正常生存,导致水质迅速恶化,对水环境影响极大,所以大量繁殖的浮萍是间接污染水源的原因。

目前,清理水域中的浮萍是以人工打捞为主的传统方式,该打捞的方式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恶劣,清理水面浮萍效率较低;而且打捞上来的浮萍中含水量较大,体积较为蓬松,占用运输空间较大,降低了运输的过程中的运输量,影响浮萍的清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治理用的河道浮萍清理装置,通过驱动装置、打捞板、清扫板和收集槽的设计,解决了传统人工清理浮萍的方式劳动强度较大,清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污水治理用的河道浮萍清理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内部开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相对两侧面之间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两端均贯通驱动腔并且分别延伸至船体外部的两侧,所述轴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盒,所述驱动盒外壁固定连接有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打捞板,所述夹持板一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一表面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清扫板,所述清扫板底部与打捞板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盒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一端贯穿清扫板,所述丝杆周侧面与清扫板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腔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轴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周侧面与从动齿轮周侧面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打捞板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丝杆一端与挡板一表面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船体一表面开设有两个收集槽,两个所述收集槽分别位于驱动腔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船体一表面通过立柱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两端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位于收集槽正上方位置,所述压板的一侧面与收集槽内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滤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短杆,所述压板一表面贯穿有通孔,所述短杆一端穿过通孔并且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底部与压板上表面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打捞板一表面开设有滤孔,两个所述打捞板分别位于船体的头部和尾部。

进一步地,所述滤板一侧面与收集槽内壁滑动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驱动装置、打捞板、清扫板和收集槽的设计,第二步进电机依次通过驱动齿轮、从动齿轮带动轴杆转动,轴杆依次通过驱动盒、夹持板带动打捞板顺逆时针交替转动,使两个打捞板交替将水体中的浮萍滤出水面,然后第一步进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清扫板沿着夹持板水平滑动,使清扫板将打捞板上的浮萍清扫至收集槽内,自动化程度较高,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了浮萍清理效率,避免了传统人工清理浮萍的方式劳动强度较大,清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横板、液压缸、压板、弹簧、滤板、通孔和圆盘的设计,液压缸带动压板下降至收集槽内,使压板压实收集槽内的浮萍,同时使收集槽内的水依次通过滤板、压板表面的通孔被压滤至压板的上方,然后被运输至收集槽外部,降低了收集槽内的浮萍含水量,并且压实收集槽内的浮萍,减小浮萍的整个体积,便于运输,避免了打捞上来的浮萍含水量较大,体积较为蓬松,占用运输空间较大,降低运输量,影响浮萍清理效率的问题。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污水治理用的河道浮萍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结构正视图;

图4为驱动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仰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船体,101-驱动腔,102-轴杆,103-驱动盒,104-夹持板,105-打捞板,106-滑槽,107-清扫板,108-第一步进电机,109-丝杆,110-第二步进电机,111-驱动齿轮,112-从动齿轮,113-挡板,114-收集槽,115-横板,116-液压缸,117-压板,118-弹簧,119-滤板,120-短杆,121-通孔,122-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为污水治理用的河道浮萍清理装置,包括船体1;船体1内部开设有驱动腔101,驱动腔101相对两侧面之间转动连接有轴杆102,轴杆102两端均贯通驱动腔101并且分别延伸至船体1外部的两侧,轴杆10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盒103,驱动盒103外壁固定连接有夹持板104,两个夹持板104之间固定连接有打捞板105,打捞板105一表面开设有滤孔,两个打捞板105分别位于船体1的头部和尾部,夹持板104一表面开设有滑槽106,滑槽106一表面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清扫板107,清扫板107底部与打捞板105上表面滑动连接,驱动盒103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步进电机108,第一步进电机108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丝杆109,丝杆109一端贯穿清扫板107,丝杆109周侧面与清扫板107螺纹连接。

其中如图4所示,驱动腔10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步进电机110,第二步进电机110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11,轴杆102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12,驱动齿轮111周侧面与从动齿轮112周侧面啮合。

其中如图1-2所示,打捞板105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113,丝杆109一端与挡板113一表面转动连接,挡板113防止打捞板105转动时浮萍脱离打捞板105。

其中如图4所示,船体1一表面开设有两个收集槽114,两个收集槽114分别位于驱动腔101两侧。

其中如图1和图4所示,船体1一表面通过立柱固定连接有横板115,横板115两端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16,液压缸116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17,压板117位于收集槽114正上方位置,压板117的一侧面与收集槽114内壁滑动连接。

其中如图3和图5-6所示,压板117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18,弹簧118一端固定连接有滤板119,滤板119一侧面与收集槽114内壁滑动连接,滤板119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短杆120,压板117一表面贯穿有通孔121,短杆120一端穿过通孔121并且固定连接有圆盘122,圆盘122底部与压板117上表面活动连接,短杆120的截面圆直径小于通孔121的截面圆直径,保证收集槽114内水能够从通孔121流出,通孔121的截面圆直径小于圆盘122的截面圆直径,保证滤板119能够通过短杆120和圆盘122吊在压板117下方。

其中,第一步进电机108、第二步进电机110、液压缸116分别通过导线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有用的均是外部电源提供。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船体1漂在河道水面,使驱动盒103位于水面上方,控制器控制第二步进电机110依次通过驱动齿轮111、从动齿轮112带动轴杆102转动,轴杆102依次通过驱动盒103、夹持板104带动打捞板105顺逆时针交替转动,使两个打捞板105交替将水体中的浮萍滤出水面,然后控制器控制第一步进电机108带动丝杆109转动,丝杆109带动清扫板107沿着夹持板104水平滑动,使清扫板107将打捞板105上的浮萍清扫至收集槽114内,自动化程度较高,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了浮萍清理效率,避免了传统人工清理浮萍的方式劳动强度较大,清理效率较低的问题;然后控制器控制液压缸116带动压板117下降至收集槽116内,使滤板119先接触收集槽116内的浮萍,滤板119向上压缩弹簧118,并通过短杆120使圆盘122脱离压板117上表面,从而使收集槽116内的水依次通过滤板119、压板117表面的通孔121被压滤至压板117的上方,然后液压缸116带动压板117上升,弹簧118复位伸长使圆盘122贴合压板117上表面,堵住压板117表面的通孔121,液压缸116继续带动压板117上升,将压板117上方压滤出的水运输至收集槽116外部,降低了收集槽116内的浮萍含水量,并且压实收集槽116内的浮萍,减小浮萍的整个体积,便于运输,避免了打捞上来的浮萍含水量较大,体积较为蓬松,占用运输空间较大,降低运输量,影响浮萍清理效率的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