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9278发布日期:2018-11-07 21:06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吸附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使用的是法兰式软连接,此软连接使用寿命也就一个月左右,并且每次拆卸安装时又费时又费工,每一件费用高,每年消费高。此物件占用空间大,又笨重安装起来比较费劲。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费时费工、浪费材料成本且占用空间大的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真空泵出口连接结构及吸附器,所述吸附器与所述真空泵出口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真空泵出口连接结构包括变压吸附真空泵、真空管道及双卡软胶管道连接结构,所述变压吸附真空泵与所述真空管道连接,所述真空管道通过所述双卡软胶管道连接结构与所述吸附器连接,所述双卡软胶管道连接结构包括内胶圈及外卡圈,所述内胶圈设于所述外卡圈相对内部,所述内胶圈一端与所述真空管道连接,所述内胶圈另一端与所述吸附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卡圈包括两个半卡圈、卡圈连接合页及卡圈固定连接件,所述卡圈连接合页设于两个所述半卡圈连接处,两个所述半卡圈可绕所述卡圈连接合页转动,使所述外卡圈打开或闭合,所述卡圈固定连接件设于所述半卡圈另一侧,两个所述卡圈固定连接件配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胶圈为软质橡胶树脂材质,所述外卡圈为不锈钢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管道包括磨光接口端,所述磨光接口端设于所述真空管道端部,所述双卡软胶管道连接结构通过所述磨光接口端与所述真空管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器包括真空磨光出入口,所述真空磨光出入口设于所述吸附器上,所述真空磨光出入口为磨光管口结构,所述吸附器通过所述真空磨光出入口与所述双卡软胶管道连接结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还包括空气进气结构,所述空气进气结构与所述吸附器连接,所述真空管道包括氮气出吸附塔阀,所述氮气出吸附塔阀设于所述真空管道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进气结构包括鼓风机、冷却器、空气进气管道及空气进吸附塔阀,所述鼓风机与所述冷却器连接,所述冷却器通过所述空气进气管道与所述吸附器连接,所述空气进吸附塔阀设于所述空气进气管道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进气结构还包括大气进吸附塔管道及大气进吸附塔阀,所述大气进吸附塔管道与所述吸附器连接,所述大气进吸附塔阀设于所述大气进吸附塔管道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还包括空气进气结构,所述空气进气结构与所述吸附器连接,所述真空管道包括氮气出吸附塔阀,所述氮气出吸附塔阀设于所述真空管道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进气结构包括鼓风机、冷却器、空气进气管道及空气进吸附塔阀,所述鼓风机与所述冷却器连接,所述冷却器通过所述空气进气管道与所述吸附器连接,所述空气进吸附塔阀设于所述空气进气管道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进气结构还包括大气进吸附塔管道及大气进吸附塔阀,所述大气进吸附塔管道与所述吸附器连接,所述大气进吸附塔阀设于所述大气进吸附塔管道上。

本实用新型的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将原来的法兰式连接改为软连接,安装简单,提高管道连接的使用寿命,物件轻巧不占空间。使用方式具体为:安装胶圈,然后将不锈钢外壳装上;安装时使用胶皮锤敲击不锈钢外壳,使外壳的圆周方向尽量和管道贴紧;连接器安装到指定位置后,用六角扳手将螺栓上紧;拆卸时先松开螺栓,然后用手用力推开两侧外壳,待外壳张开后,再打开胶圈,完全取下连接器。使用寿命长,重量轻,安装简便又省时又省工,使用后能节约费用,安装简单,使用寿命长,物件轻巧不占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真空泵出口连接结构10、空气进气结构20及吸附器3。所述吸附器3与所述真空泵出口连接结构1连接。所述空气进气结构2与所述吸附器3连接。

所述真空泵出口连接结构10包括变压吸附真空泵1、真空管道2 及双卡软胶管道连接结构4。所述变压吸附真空泵1与所述真空管道2连接,所述真空管道2通过所述双卡软胶管道连接结构4与所述吸附器3连接。所述真空管道2包括氮气出吸附塔阀21。所述氮气出吸附塔阀21设于所述真空管道2上。

所述双卡软胶管道连接结构4包括内胶圈41及外卡圈42。所述内胶圈41设于所述外卡圈42相对内部,所述内胶圈41一端与所述真空管道2连接,所述内胶圈41另一端与所述吸附器3连接。

所述外卡圈42包括两个半卡圈421、卡圈连接合页422及卡圈固定连接件423。所述卡圈连接合页422设于两个所述半卡圈421连接处,两个所述半卡圈421可绕所述卡圈连接合页422转动,使所述外卡圈42打开或闭合,所述卡圈固定连接件423设于所述半卡圈421 另一侧,两个所述卡圈固定连接件423配对设置。

所述内胶圈41为软质橡胶树脂材质,所述外卡圈42为不锈钢材质。

所述真空管道2包括磨光接口端21。所述磨光接口端21设于所述真空管道2端部,所述双卡软胶管道连接结构4通过所述磨光接口端21与所述真空管道2连接。

所述吸附器3包括真空磨光出入口31。所述真空磨光出入口31 设于所述吸附器3上,所述真空磨光出入口1为磨光管口结构,所述吸附器3通过所述真空磨光出入口与所述双卡软胶管道连接结构4连接。

所述空气进气结构20包括鼓风机201、冷却器202、空气进气管道203、空气进吸附塔阀204、大气进吸附塔管道205及大气进吸附塔阀206。所述鼓风机201与所述冷却器202连接,所述冷却器202 通过所述空气进气管道203与所述吸附器3连接,所述空气进吸附塔阀204设于所述空气进气管道203上。所述大气进吸附塔管道205与所述吸附器3连接,所述大气进吸附塔阀206设于所述大气进吸附塔管道205上。

本实用新型的制氧变压吸附真空泵管道连接结构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将原来的法兰式连接改为软连接,安装简单,提高管道连接的使用寿命,物件轻巧不占空间。使用方式具体为:安装内胶圈41,然后将不锈钢外壳装上;安装时使用胶皮锤敲击不锈钢外壳,使外壳的圆周方向尽量和管道贴紧;连接器安装到指定位置后,用六角扳手将螺栓上紧;拆卸时先松开螺栓,然后用手用力推开两侧外壳,待外壳张开后,再打开胶圈,完全取下连接器。使用寿命长,重量轻,安装简便又省时又省工,使用后能节约费用,安装简单,使用寿命长,物件轻巧不占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