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除尘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7544发布日期:2018-10-02 18:3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脱硫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除尘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燃煤类锅炉所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将会污染大气环境,烟气需经过脱硫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外排。目前,传统的脱硫方式一般为采用脱硫塔进行喷淋式脱硫处理,多采用碱性脱硫剂与烟气反应脱除二氧化硫。

锅炉排放的烟气一般携带颗粒物和粉尘,在进入脱硫塔喷淋脱硫处理前,一般通过多管除尘器对排放烟气进行处理,避免大颗粒和粉尘进入脱硫塔,影响脱硫效率。但普通的多管除尘器往往只能对大颗粒物进行分离处理,细小粉尘并不能被有效分离过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脱硫塔之前对锅炉排放烟气进行预处理,过滤大颗粒物和粉尘,便于后续脱硫塔脱硫处理的烟气除尘脱硫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多管除尘器、引风机、脱硫塔、排气室和烟囱,所述引风机出气口连接有进气管并通过进气管与脱硫塔进气口管路连通,所述的多管除尘器与引风机之间还连接有布袋除尘器,所述布袋除尘器的进气口与多管除尘器的出气口管路连通,所述布袋除尘器的出气口则连接引风机进气口;所述的脱硫塔为矩形塔体,且塔体内横向从左向右依次设有至少三个内部气路连通的喷淋室,首端喷淋室顶端与脱硫塔进气口连通,末端喷淋室与排气室气路连通。

多管除尘器只可分离烟气中的大颗粒物。而在多管除尘器与引风机之间设计布袋除尘器,则可通过布袋除尘器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进一步的预分离处理,使得通过布袋除尘器的烟气内粉末排放量小于10mg/m3

进一步的,排气室底部具有排气口,末端喷淋室的出气口与排气口连通,所述排气口上端的排气室内固定有旋流片,所述旋流片顶部具有固定在排气室顶端的水汽分离器,所述水汽分离器出风口与烟囱管路连通。

进一步,每个喷淋室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喷射吸收液的喷嘴,喷淋室中部则固定有使烟气均匀流动的烟气分配器。喷嘴与存贮吸收液的储槽连通,并不断在喷淋室内喷射吸收液。

更进一步的,烟气分配器上固定有气流喘流器。喷嘴喷射吸收液,气流喘流器可使烟气在烟气分配器上方形成较为激烈的喘流,吸收液撞击至烟气分配器上形成吸收液气泡,烟气附着的尘粒则碰撞粘附到吸收液膜,被从烟气中分离而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除尘脱硫装置,通过在多管除尘器与引风机之间设置布袋除尘器,可在多管除尘器去除大颗粒物基础上,通过布袋除尘器进一步筛除粉尘,使进入引风机的烟气内粉末含量小于10mg/m3,方便后续脱硫,提高烟气脱硫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多管除尘器2、引风机3、脱硫塔4、排气室5、烟囱6、进气管7、布袋除尘器8、喷淋室9、排气口10、旋流片11、水汽分离器12、喷嘴13、烟气分配器14、气流喘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烟气除尘脱硫装置,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包括依次连通的多管除尘器1、引风机2、脱硫塔3、排气室4和烟囱5。所述引风机2出气口连接有进气管6并通过进气管6与脱硫塔3进气口管路连通。

排气室4底部具有排气口9,末端喷淋室8的出气口与排气口9连通,所述排气口9上端的排气室4内固定有旋流片10,所述旋流片10顶部具有固定在排气室4顶端的水汽分离器11,所述水汽分离器11出风口与烟囱5管路连通。

每个喷淋室8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喷射吸收液的喷嘴12,喷淋室8中部则固定有使烟气均匀流动的烟气分配器13。喷嘴12与存贮吸收液的储槽连通,并不断在喷淋室8内喷射吸收液。烟气分配器13上固定有气流喘流器14。

多管除尘器1与引风机2之间连接有布袋除尘器7,所述布袋除尘器7的进气口与多管除尘器1的出气口管路连通,所述布袋除尘器7的出气口则连接引风机2进气口;所述的脱硫塔3为矩形塔体,且塔体内横向从左向右依次设有至少三个内部气路连通的喷淋室8,首端喷淋室8顶端与脱硫塔3进气口连通,末端喷淋室8与排气室4气路连通。

在实际设计中,首端喷淋室8与中间喷淋室8之间的烟气通道设置在喷淋室8下段,中间喷淋室8与末端喷淋室8之间的烟气通道设置在喷淋室8上段,末端喷淋室8与排气室4之间的烟气通道则设置在下段,烟气在喷淋室8中呈从上向下并继续向上然后向下的蛇形循环流动。

脱硫工作时,含硫烟气经过多管除尘器1过滤大颗粒物后,进入布袋除尘器7,由布袋除尘器7过滤部分粉尘后,经引风机2和进气管6进入脱硫塔3。脱硫塔3相对于传统立式塔体,设计为横向设置三个喷淋室8,含硫烟气进入喷淋室8后可在引风机2作用下从左至右依次通过各个喷淋室8,在每个喷淋室8中,喷嘴12喷射吸收液,气流喘流器14可使烟气在烟气分配器13上方形成较为激烈的喘流,吸收液撞击至烟气分配器13上形成吸收液气泡,烟气附着的尘粒则碰撞粘附到吸收液膜,被从烟气中分离而出。脱硫后的吸收液由喷淋室8底部回收并排出,并可在适当补充后重新由循环泵泵入喷嘴12再次利用。在喷淋室8内循环脱硫后的烟气则通过排气室4、水汽分离器11进行气液分离器,最终净化后的烟气由烟囱5向外排出。

多管除尘器1只可分离烟气中的大颗粒物。而在多管除尘器1与引风机2之间设计布袋除尘器7,则可通过布袋除尘器7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进一步的预分离处理,使得通过布袋除尘器7的烟气内粉末排放量小于10mg/m3

如此设计的烟气除尘脱硫装置,通过在多管除尘器1与引风机2之间设置布袋除尘器7,可在多管除尘器1去除大颗粒物基础上,通过布袋除尘器7进一步筛除粉尘,方便后续脱硫,提高烟气脱硫效率。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