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扩散振动出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9471发布日期:2019-01-08 21:5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扩散振动出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出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扩散振动出粉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化大规模使用时,粉末量大,较小的粉末颗粒容易附着在器械内壁面,且会扩散到空气大众,造成环境出现粉尘,容易易发事故,并且粉末在输送中常因为水汽板结成块团,从而影响使用,严重的影响生产产品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扩散振动出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扩散振动出粉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一端设有铰接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通过抽气振动设备与壳体内底部的振动出粉腔连通,所述壳体中下部设有倾斜设置的振动过滤筛网,所述振动过滤筛网的倾斜最低端的壳体上设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上方设有升降门,所述出渣口通过倾斜道与研磨器的进口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出粉管,所述出粉管两侧的壳体底部上设有第一振动部,所述振动过滤筛网的倾斜最高端底部设有第二振动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抽气振动设备包括抽气机与连通道,所述抽气机通过连通道分别与密封盖与出粉腔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抽气机与密封盖之间的连通道上设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分别连接第一振动部与第二振动部,并能够带动第一振动部与第二振动部振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抽气机与出粉腔之间的连通道上设有振动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门包括升降系统与阻当板,所述升降系统的伸缩杆柱头与阻挡板固定,所述升降系统位于出渣口上方,所述升降系统固定在壳体外壁面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研磨器的出料口通过抽风机与壳体顶部连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防扩散振动出粉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一端设有铰接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通过抽气振动设备与壳体内底部的振动出粉腔连通,所述壳体中下部设有倾斜设置的振动过滤筛网,所述振动过滤筛网的倾斜最低端的壳体上设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上方设有升降门,所述出渣口通过倾斜道与研磨器的进口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出粉管,所述出粉管两侧的壳体底部上设有第一振动部,所述振动过滤筛网的倾斜最高端底部设有第二振动部,所述振动器分别连接第一振动部与第二振动部,并能够带动第一振动部与第二振动部振动,该实用新型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对工业化的大量粉末均匀输送,能够有效防止堵粉,振动送出粉末并且对不合格的粉末进行进一步加工使其成为符合要求的粉末,避免粉末附着在器械上和避免粉末飞舞扩散空气中,节省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进料口;3-密封盖;4-抽气振动设备;40-抽气机;41- 连通道;5-出粉腔;6-振动过滤筛网;7-出渣口;8-升降门;9-研磨器;10-出粉管;11-第一振动部;12-第二振动部;13-振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防扩散振动出粉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一端设有铰接的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通过抽气振动设备4与壳体1内底部的振动出粉腔5连通,所述壳体1中下部设有倾斜设置的振动过滤筛网6,所述振动过滤筛网6的倾斜最低端的壳体1上设有出渣口7,所述出渣口7上方设有升降门8,所述出渣口7通过倾斜道与研磨器9的进口连通,所述壳体1的底部连通出粉管10,所述出粉管10两侧的壳体1底部上设有第一振动部11,所述振动过滤筛网6的倾斜最高端底部设有第二振动部1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抽气振动设备4包括抽气机40与连通道41,所述抽气机40通过连通道41分别与密封盖3与出粉腔5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抽气机40与密封盖3之间的连通道上设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13分别连接第一振动部11与第二振动部12,并能够带动第一振动部11与第二振动部12振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抽气机40与出粉腔5之间的连通道上设有振动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门8包括升降系统与阻当板,所述升降系统的伸缩杆柱头与阻挡板固定,所述升降系统位于出渣口上方,所述升降系统固定在壳体外壁面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研磨器9的出料口通过抽风机与壳体1顶部连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