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喷泉的节流阀及喷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8248发布日期:2018-10-09 21:48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泉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喷泉的节流阀和喷泉装置。



背景技术:

喷泉原是一种自然景观,是承压水的地面露头。现有的喷泉多是由人工构筑而成的,喷泉喷射优美的水姿,形成供人们观赏的水景,因此成为了园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喷泉可以湿润周围空气,减少尘埃,降低气温。喷泉的细小水珠同空气分子撞击,能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有益于改善城市面貌和增进居民身心健康。

由于喷泉在进行喷射作业时经常需要改变喷射高度(也称为喷高)来实现喷射花型的改变,而对喷高的准确控制需要节流阀能够均匀且精确调整流体排出量,但是现有的用于喷泉的节流阀对流量的均匀控制性较差,而无法满足精确调整喷高的要求,从而影响花型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喷泉的节流阀和具有上述节流阀的喷泉装置,借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喷泉的节流阀,其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被构造成柱状壳件;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基部和导向部,并且所述导向件具有沿轴向贯通所述基部和所述导向部的通道,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基部朝向所述调节件的一侧并且可被容纳并定位在所述调节件内;阀片,所述阀片设置在所述调节件和所述导向件之间,所述阀片被构造相对于所述通道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通道,所述阀片被分割成形状和/或大小均等的至少3个子阀片,所述子阀片面所述调节件的一侧构造有第一接合部,另一侧构造有第二接合部,所述调节件具有与所述通道同轴的开口以及绕所述开口布置的、与第一接合部形状接合的第一配合部,所述导向部具有与所述子阀片的第二接合部形状接合的第二配合部,经由所述第一接合部与第一配合部间的形状接合及第二接合部与第二配合部间的形状接合,使所述子阀片不可转动地接合所述调节件而可转动地接合所述导向部,所述调节件可相对于所述导向部转动以驱动所述子阀片随所述调节件移动,所述导向部对所述子阀片的移动进行导向,从而使至少3个所述子阀片被构造成同步移动以相对于所述通道的中心渐缩或渐扩的方式关闭或打开所述通道。

这样,通过采用上述阀片并利用调节件、导向件与阀片的相互作用来控制阀片,在需要启用或关闭节流阀时,由阀片分割成的多个子阀片通过所具有的第一接合部与调节件的第一配合部的接合而被调节件所带动沿着第一配合部移动,同时通过子阀片上的第二接合部和导向部上的第二配合部的配合而在导向部的导向作用下,使子阀片在沿着相接合的第二配合部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从而使各个子阀片以渐扩的方式从通道的中部向边缘移动而逐渐打开通道或以渐缩的方式从通道的边缘向中心移动而再次组合形成完整的阀片进而将通道逐渐关闭,由于多个子阀片能够以渐缩或渐扩方式相对于通道中部关闭或打开通道以供流体流出或截住流体,使得在喷泉花型需要变换时,该节流阀能够对流量进行均匀控制,使流体在传送过程中具有较小的压力损失,从而实现对喷泉喷高的精确控制并满足喷泉造型美观性的要求。而且由于子阀片在移动的同时实现同步转动而使节流阀的操作变得简单易控制,也更利于对流量的精确控制。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合部构造成具有槽道的凸块,所述第一配合部被构造成凸棱,所述凸棱可接合至所述槽道内,所述凸棱围绕所述开口成形为正多边形且正多边形的边数等于所述子阀片的个数。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合部构造成凸块,所述第一配合部被构造成凹槽,所述凸块可接合至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围绕所述开口成形为正多边形且正多边形的边数等于所述子阀片的个数。这样,每个子阀片接合正多边形凹槽的其中一段凹槽(这段凹槽长度是正多边形的一个边长),使得子阀片只限制在该段凹槽内移动,这样每个子阀片的移动范围都是相等的,从而便于各个子阀片的同步控制。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合部被构造成凸部,所述第二配合部被构造成凹部,所述凸部可接合至所述凹部内,所述第二配合部的个数与所述子阀片的个数相等,所述第二配合部均匀分布在所述导向部上并被构造为成角度地导向所述子阀片移动。这样设置的第二配合部使子阀片能够成角度的移动从而根据节流阀的工作需要打开或关闭通道。

优选地,所述阀片被分割成形状和/或大小均等的6个子阀片,每个所述子阀片被构造成等腰梯形,其中每个所述子阀片分别以其中一个腰和一个底边相接于相邻的两个子阀片。以6个子阀片作为优选实施例时,各个子阀片的结构和相互之间的配合更易于实现对流量的均匀控制,能够实现更好喷高控制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调节件内周面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导向部通过卡簧与所述容置槽的配合定位在所述调节件内,或所述调节件的周向布置有定位孔,所述导向部通过插入所述定位孔的定位销定位在所述调节件内。卡簧或定位销有效的阻止了导向件的导向部相对于调节件的轴向移动,从而使子阀片能够与调节件和导向部之间进行良好的配合。

优选地,所述节流阀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至所述基部以连接外部流体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包括任一上述用于喷泉的节流阀的喷泉装置,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支承所述导向件并限制其转动;电机,所述电机相对于所述调节件固定至所述支架的另一侧;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包括主动件和从动件,所述主动件连接至所述电机,所述从动件连接至所述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传动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阀片在所述导向部的导向下移动以关闭或打开所述通道。在该喷泉装置中,利用电机驱动主动件转动从而带动连接至调节件的从动件转动,进而作用于调节件,电机可通过控制输出角度来调节调节件和导向件的相对转动角度以实现节流阀关闭或打开通道的功能。

优选地,所述主动件构造为曲柄盘,所述从动件构造为连杆,所述调节件外周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突出部,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至所述曲柄盘,另一端固定至所述突出部。

优选地,所述主动件构造成连接至所述电机的第一齿轮,所述从动件构造成固定至所述调节件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的一部分将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申请后显见的,另一部分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描述。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喷泉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喷泉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图1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节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节件与阀片的装配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向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导向件与阀片的装配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喷泉装置的运行视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喷泉装置的运行视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喷泉装置的运行视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节流阀的示例性方案。提供附图是为了呈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但附图不必按具体实施方案的尺寸绘制,并且某些特征可被放大、移除或局剖以更好地示出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附图中的部分构件可在不影响技术效果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位置调整。在说明书中出现的短语“在附图中”或类似用语不必参考所有的附图或示例。

在下文中被用于描述附图的某些方向性术语,例如“内”、“外”、“上”、“下”和其它方向性术语将被理解为具有其正常含义且指正常观看附图时所涉及的那些方向。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本说明书所述方向性术语基本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一个”、“第二”、“第二个”及其类似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个零部件与其它零部件区分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喷泉的节流阀1,如图1至10所示,该装置包括调节件10、导向件12以及阀片14,具体参见图3至图7,调节件10可构造成柱状壳件(优选圆柱形壳体),导向件12包括基部120和导向部122,导向部122可构造成圆柱状,基部120大致成圆柱状但其在圆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沿基部120轴向延伸的平面,该平面在下文的将节流阀1安装至支架2上时用于对节流阀1进行限位以防止其发生转动,导向部122的直径大于基部120的直径,基部120和导向部122沿轴向布置,导向件12具有沿轴向贯通基部120和导向部122的通道124,导向部122位于基部120朝向调节件10的一侧,导向部122可被容纳并定位在调节件10内,其中,阀片14设置在调节件10和导向件12之间,而且该阀片14可被构造相对于通道124的正投影完全覆盖通道124(即阀片14可完全覆盖住该通道124以截挡经通道124传送的流体),其中,阀片14是由具有相同形状和/或大小的至少3个子阀片140组成的(子阀片140的个数可根据操作和调节需求进行相适应的调整,具体地,子阀片140的个数可优选为3至6个,更优选为5至6个)。

参见图3至图7,子阀片140与调节件10和导向部122的配合具体通过如下结构实现:

结合图5来描述,子阀片140面向调节件10的一侧设有第一接合部142,具体地,第一接合部142可以是凸块(也可以是凹槽),该凸块可以构造成具有相对平面且相对平面相平行的柱体,比如长方体或正方体,如图4所示,调节件10面向子阀片140的一侧设有第一配合部100,另外,调节件10中央设置有与通道124同轴的开口(该开口用于安装喷头,喷头可以是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喷头,喷头可与该开口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组装在一起),第一配合部100绕该开口布置,第一配合部100可以是能够与第一接合部142配合的凹槽(也可以是凸块),即第一接合部142和第一配合部100以凹槽和凸块配合的方式接合在一起,另外,第一接合部142也可以构造成是具有槽道的凸块,而第一配合部100被构造成凸棱,该凸棱可接合至槽道内,其中凸棱围绕开口成形为正多边形且正多边形的边数等于所述子阀片的个数,槽道在与凸棱接合时,子阀片即可在调节件的带动下移动;如图5至图7所示,在子阀片140面向导向部122的一侧设有第二接合部144,该第二接合部144可以选择为凸部(也可以是凹部),导向部122上设有与第一接合部形状接合的第二配合部126,第二配合部126可以选择为凹部(也可以是凸部),即第二接合部144和第二配合部126可以以凸部和凹部配合的方式接合在一起。其中,第二配合部126的个数与子阀片140的个数相等,而且第二配合部126均匀分布在导向部122上并被构造为成角度的导向子阀片140移动。这样第二配合部126能够成角度地引导子阀片140移动从而根据节流阀1的工作需要打开或关闭通道124。如此,上述节流阀结构经由第一接合部142与第一配合部100间的形状接合及第二接合部144与第二配合部126间的形状接合,使子阀片不可转动地接合调节件而可转动地接合导向部,而调节件可相对于导向部转动以驱动子阀片随调节件移动,导向部对子阀片的移动进行导向,从而使至少3个子阀片被构造成可同步移动以相对于通道的中心渐缩或渐扩的方式关闭或打开通道。

这样,上述节流阀结构通过采用分体式的阀片14在流体导通或截断过程中相互分离成多个子阀片140或通过子阀片140组成整体阀片14,同时利用调节件10、导向件12与各个子阀片140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控制各个子阀片140的相对移动,使得该节流阀结构在需要被启用或关闭时,借助由阀片分割成的多个子阀片所具有的第一接合部与调节件的第一配合部的接合而被调节件所带动沿着第一配合部移动,同时通过子阀片上的第二接合部和导向部上的第二配合部的配合而在导向部的导向作用下,使子阀片在沿着相接合的第二配合部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这样,使多个子阀片140能够以渐扩的方式(在打开通道124过程中,节流阀1的各个子阀片140在通道124中部形成敞口并逐渐扩大该敞口直到完全将通道124展现出来,即敞口的表面积逐步增大)从通道124的中部向边缘移动而逐渐打开通道124,或使多个子阀片140能够以渐缩的方式(在关闭通道124过程中,节流阀1的各个子阀片140从完全展现通道124时的敞口逐渐向通道124中部收缩,直到该敞口被各个子阀片140构成的组合阀片14完全覆盖而截挡住流体,即敞口的表面积逐步缩小)从通道124的边缘向中心移动而再次组合形成完整的阀片14进而将通道124逐渐关闭。如此一来,控制子阀片140使其以渐缩或渐扩的方式实现供应流体或截挡流体,使得在喷泉花型需要变换时,该节流阀能够对流量进行均匀控制,使流体在传送过程中不必如现有技术中经过多重流路而损耗流体动能,从而实现对喷泉喷高的精确控制并满足喷泉造型美观性的要求。而且由于子阀片在移动的同时实现同步转动而使节流阀的操作变得简单易控制,也更利于对流量的精确控制。

在节流阀1工作过程中,调节件10受外部驱动可相对于导向部122转动并通过凸块和凹槽的配合进一步驱动子阀片140沿着凹槽移动,具体地,凹槽的延伸路径总体形成为正多边形,并且正多边形的边数与子阀片140的个数相等,也就是每段凹槽在平面上的延伸长度即是正多边形的一个边长,这样子阀片140就被限定在相对应的一段凹槽内移动,从而使每个子阀片140具有相同的移动范围,以便于对各个子阀片140的同步控制,同时导向部122在各个子阀片140移动时通过凸部与凹部的配合引导子阀片140沿着凹部移动并在凹部中相对于导向部122发生转动,这是由于调节件10的转动所引起的。

其中,凹部所成的角度可以看成是沿着凹部靠近导向部122外周的一端延伸出第一直线,将其连至通道124的中心(即部分重合于导向部122的半径),从同一中心延伸出第二直线连至凹槽靠近通道124圆周的另一端,再将通道124的两端用第三直线连起来,那么第三直线与第一直线之间的夹角(凹部的倾角)即相当于凹部引导子阀片140旋转的角度。这样在调节件10驱动子阀片140沿着凹槽移动时,子阀片140同时沿着成角度设置的凹部发生转动,从而实现子阀片140的渐进式打开或闭合。

为了使各个子阀片140的结构和相互之间的配合更易于实现,同时具有良好的流量均匀控制,从而能够实现更好的喷高控制效果,如图5和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阀片14构造成由形状和/或大小均等的5或6个子阀片140,优选地,当子阀片140选择为6个时,每个子阀片140被构造成等腰梯形,其中每个子阀片140分别以其中一个腰和一个底边相接于相邻的两个子阀片140。

可选或替代地,如图3和图4所示,调节件10内周面设置有容置槽,导向部122通过卡簧16与容置槽的配合定位在调节件10内,或调节件10的周向布置有定位孔,导向部122通过插入定位孔的定位销定位在调节件10内。卡簧16或定位销有效的阻止了导向件12的导向部122相对于调节件10发生轴向移动,从而使子阀片140能够与调节件10和导向部122之间进行良好的配合。

此外,为了便于连接外部流体源以提供流体用于喷泉的喷射,如图3所示,节流阀1还包括连接部18,连接部18连接至基部120用来与外部流体源相连接,该连接部18具体可选择为内丝直通接头,而与其相连接的基部120具有外螺纹,二者螺纹连接在一起实现配合。

参见图1至图3和图8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用于喷泉的节流阀1的喷泉装置,该喷泉装置包括支架2、电机3以及传动件4,其中,支架2支承导向件12并限制其转动,电机3相对于调节件10固定至支架2的另一侧,传动件4包括主动件40和从动件42,主动件40连接至电机3,从动件42连接至调节件10,调节件10在电机3驱动传动件4的作用下带动阀片14在导向部122的导向下移动以关闭或打开通道124。其中,图8至图10示出了该喷泉装置流体截断至流体连通的实现过程。

具体地,支架2本身具有容置孔,节流阀1的导向件12所具有的基部120插入该容置孔中,并且容置孔和基部120的形状和/或尺寸相匹配,而导向部122的直径大于容置孔,整个导向件12卡在支架2上由该支架2支承其工作,电机3可选择步进电机,其通过控制输出角度来调节导向件12和调节件10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然后由传动件4传递能量至调节件10使其发生转动,传动件4可以是连杆传动件或齿轮传动件(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想到的等同或替代的传动件4也落在本领域的范围之内),在选择连杆传动件来进行能量传递时,连杆传动件包括作为主动件40的曲柄盘40′和作为从动件42的连杆42′,其中曲柄盘40′连接至电机3并由电机3驱动其转动,连杆42′一端固定至曲柄盘40′(比如可通过螺纹连接),另一端固定至调节件10,为了便于连杆42′与调节件10连接,调节件10外周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突出部102,这样连杆42′的另一端可直接连接至该突出部102(比如,该突出部102具有螺纹孔,连杆42′具有相应的螺纹孔,二者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在选择齿轮传动件进行传动时,齿轮传动件包括作为主动件40的第一齿轮40〞和作为从动件42的第二齿轮42〞,其中,第一齿轮40〞连接至电机3,第二齿轮42〞连接至调节件10或与调节件10构造成一体结构,这样,在电机3运行时,第一齿轮40〞受电机3驱动而转动,同时与第二齿轮42〞接合并驱动第二齿轮42〞转动,进而使调节件10发生转动。

上述喷泉装置通过利用步进电机驱动节流阀的开启和关闭,其无需依赖对水泵转速进行调节这种响应速度较慢的方式来改变流量,从而实现了对流体流量的精确控制,并且不同于采用变频设备的传统喷泉装置所具有的成本高昂而且控制操作复杂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经济适用性而且操作控制十分简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流阀通过采用分体式的阀片在流体导通或截断过程中相互分离成多个子阀片或通过子阀片组成整体阀片,同时利用调节件、导向件与各个子阀片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控制各个子阀片的相对移动,从而使子阀片以渐缩或渐扩的方式实现供应流体或截挡流体,使得在喷泉花型需要变换时,该节流阀能够对流量进行均匀控制,使流体在传送过程中不必如现有技术中经过多重流路而损耗流体动能,从而实现对喷泉喷高的精确控制并满足喷泉造型美观性的要求。

虽然仅用有限量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这样的实施例。相反,可通过合并任何数量的此前未描述的变化、改变、替代或等同装置来修改本实用新型,但是这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相当。此外,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个不同实施例,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面可仅包括实施例中的一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被视为受前述说明的限制,但仅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制。

附图标记列表

1节流阀 144第二接合部

10调节件 16卡簧

100第一配合部 18连接部

102突出部 2支架

12导向件 3电机

120基部 4传动件

122导向部 40主动件

124通道 42从动件

126第二配合部 40′曲柄盘

14阀片 42′连杆

140子阀片 40〞第一齿轮

142第一接合部 42〞第二齿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