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车间纺织尘收集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5706发布日期:2018-10-12 22:33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车间纺织尘收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纺织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随着而来的是纺织机械的快速发展。纺织机械就是把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成为纺织品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

在纺织车间中,纺织机械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纺织尘,影响车间工作环境,且工作人员长期在此种环境下工作,不利于身体健康,目前的纺织车间纺织尘的收集装置对纺织层收集的范围和效果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纺织车间纺织尘收集处理装置,它能有效的对纺织车间内纺织尘进行收集和处理,保障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1、支撑柱2、盖板3、支撑板4、收集腔5,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上方设有盖板3,支撑柱2与盖板3形成箱体结构,所述支撑柱2与盖板3形成的箱体内部设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下方设有收集腔5,所述收集腔5底部设有贯穿底座的出料口6,收集腔5左侧设有支管7,所述支管7贯穿收集腔5与支撑柱2,支管7的外侧端头设有吸风罩8,所述收集腔5右侧支撑柱2的外表面设有吸风机9,所述吸风机9左侧吸风孔连接有吸风管10,所述吸风管10贯穿支撑板4与收集腔5,吸风管10左端设有过滤网11,所述支撑板4的上方设有储水箱12,所述储水箱12上方设有第一水泵13、所述第一水泵13通过吸水管14与储水箱12内部连通,第一水泵13出水口连接有竖直的喷水管15,所述喷水管15上方设有雾化器16。

所述盖板3上方通过支架17设有锥形收集斗18,所述喷水管15穿过锥形收集斗18的底部。空气中沾了水的纺织尘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锥形收集斗18,锥形收集斗18对纺织层和水进行收集。

所述储水箱12的一侧设有水回收箱19,所述水回收箱19上方设有排水管20,所述排水管20一端与锥形收集斗18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水回收箱19连通,排水管20上端开口处设有过滤膜21,所述水回收箱19左侧设有第二水泵22,所述第二水泵22通过吸水管14与水回收箱19内部连通,第二水泵22出水口连接有竖直的出水管23,所述出水管23贯穿支撑板4并设在收集腔5的内部,出水管23下方连接有雾化器16。锥形收集斗18回收的水和纺织尘的混合物通过过滤膜21的过滤后,纺织尘被过滤膜21吸附,过滤膜21方便更换,水从排水管20流入水回收箱19,第二水泵22将水回收箱19内的水抽出,水通过出水管23和雾化器16喷在收集腔5内部。

所述收集腔5的底部为圆弧状结构。圆弧状结构便于水和纺织尘混合物顺着内壁流入出料口6。

所述出料口6上设有密封盖24,所述密封盖24通过螺纹与底座1连接。密封盖24用于对收集腔5进行密封,同时方便拆卸排出收集腔5内的废水和纺织尘。

所述储水箱12上方盖板3上设有与储水箱12贯通的注水口25。通过注水口25往储水箱12内注水。

所述盖板3通过螺栓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通过螺栓的连接,方便盖板的拆装,便于对储水箱12、水回收箱19进行清污,对第二水泵22进行检修维护。

所述底座1下方设有滑轮26,底座1左侧设有推拉杆27。滑轮26和推拉杆27的设计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从而达到能够随处移动、高效除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注水口向储水箱内注入水,启动第一水泵、吸风机,吸风机通过吸风管将收集腔内的空气吸出后,开始通过支管和吸风罩吸入装置前方的纺织尘,第一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水吸出并通过雾化器将装置上方的纺织尘沾水并落入锥形收集斗内,锥形收集斗底部排水口上的过滤膜对纺织尘进行吸附,过滤膜可方便更换,水流入水回收箱内,通过第二水泵将水回收箱内的水喷雾到收集腔内,对收集腔内的纺织尘进行沾水并由于重力的作用落入收集腔的底部,通过收集腔底部的出料口清除出收集腔内的纺织尘和废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装置顶部雾化收集处理纺织尘,前端吸入纺织尘并在收集腔内部雾化处理,大大增大纺织尘的吸附范围和效果,可有效的将纺织车间内的废料粉尘进行吸附,最大限度的减少纺织车间的污染,保证操作人员的身心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底座1、支撑柱2、盖板3、支撑板4、收集腔5、出料口6、支管7、吸风罩8、吸风机9、吸风管10、过滤网11、储水箱12、第一水泵13、吸水管14、喷水管15、雾化器16、支架17、锥形收集斗18、水回收箱19、排水管20、过滤膜21、第二水泵22、出水管23、密封盖24、注水口25、滑轮26、推拉杆27。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1、支撑柱2、盖板3、支撑板4、收集腔5,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上方设有盖板3,支撑柱2与盖板3形成箱体结构,所述支撑柱2与盖板3形成的箱体内部设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下方设有收集腔5,所述收集腔5底部设有贯穿底座的出料口6,收集腔5左侧设有支管7,所述支管7贯穿收集腔5与支撑柱2,支管7的外侧端头设有吸风罩8,所述收集腔5右侧支撑柱2的外表面设有吸风机9,所述吸风机9左侧吸风孔连接有吸风管10,所述吸风管10贯穿支撑板4与收集腔5,吸风管10左端设有过滤网11,所述支撑板4的上方设有储水箱12,所述储水箱12上方设有第一水泵13、所述第一水泵13通过吸水管14与储水箱12内部连通,第一水泵13出水口连接有竖直的喷水管15,所述喷水管15上方设有雾化器16。

所述盖板3上方通过支架17设有锥形收集斗18,所述喷水管15穿过锥形收集斗18的底部。空气中沾了水的纺织尘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锥形收集斗18,锥形收集斗18对纺织层和水进行收集。

所述储水箱12的一侧设有水回收箱19,所述水回收箱19上方设有排水管20,所述排水管20一端与锥形收集斗18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水回收箱19连通,排水管20上端开口处设有过滤膜21,所述水回收箱19左侧设有第二水泵22,所述第二水泵22通过吸水管14与水回收箱19内部连通,第二水泵22出水口连接有竖直的出水管23,所述出水管23贯穿支撑板4并设在收集腔5的内部,出水管23下方连接有雾化器16。锥形收集斗18回收的水和纺织尘的混合物通过过滤膜21的过滤后,纺织尘被过滤膜21吸附,过滤膜21方便更换,水从排水管20流入水回收箱19,第二水泵22将水回收箱19内的水抽出,水通过出水管23和雾化器16喷在收集腔5内部。

所述收集腔5的底部为圆弧状结构。圆弧状结构便于水和纺织尘混合物顺着内壁流入出料口6。

所述出料口6上设有密封盖24,所述密封盖24通过螺纹与底座1连接。密封盖24用于对收集腔5进行密封,同时方便拆卸排出收集腔5内的废水和纺织尘。

所述储水箱12上方盖板3上设有与储水箱12贯通的注水口25。通过注水口25往储水箱12内注水。

所述盖板3通过螺栓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通过螺栓的连接,方便盖板的拆装,便于对储水箱12、水回收箱19进行清污,对第二水泵22进行检修维护。

所述底座1下方设有滑轮26,底座1左侧设有推拉杆27。滑轮26和推拉杆27的设计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从而达到能够随处移动、高效除尘。

通过注水口向储水箱内注入水,启动第一水泵、吸风机,吸风机通过吸风管将收集腔内的空气吸出后,开始通过支管和吸风罩吸入装置前方的纺织尘,第一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水吸出并通过雾化器将装置上方的纺织尘沾水并落入锥形收集斗内,锥形收集斗底部排水口上的过滤膜对纺织尘进行吸附,过滤膜可方便更换,水流入水回收箱内,通过第二水泵将水回收箱内的水喷雾到收集腔内,对收集腔内的纺织尘进行沾水并由于重力的作用落入收集腔的底部,通过收集腔底部的出料口清除出收集腔内的纺织尘和废水。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